民族音樂有哪些

來源:時代範 3.07W

華陰老腔、信天游、秦腔等等。

民族音樂有哪些1

其實民樂最簡單的分類就是按地區劃分,東西南北每個地區的風格都各

1、蘇杭:蘇州評彈

婉轉多情似春燕

小印最喜歡的是江南地區的蘇州評彈了。第一次聽評彈還是在《金陵十三釵》中的電影插曲《秦淮景》,這種似吟似唱的吳儂軟語最是能撩撥人心絃,怪不得都説温柔水鄉。

評彈的前身是蘇杭一帶的“陶真”—— “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説、平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

而現在的評彈除了彈奏琵琶外,其實還加入了很多戲腔的唱法。

而相較於傳統的戲腔而言,評彈年輕人中接受度非常高的一種戲腔唱法。

而評彈和戲腔的淵源其實得追溯到康熙年間,整個清朝時期,杭州出現了不少評彈的大家。

融合了崑曲、吳歌的聲腔,灘簧的表演,從而形成了這種既能像評書一樣講故事,又能像唱曲一樣好聽的特殊表演形式。

而不少經典的曲目都曾借鑑蘇州評彈的旋律,比如民國歌星周旋演唱的《天涯歌女》。

2、安徽:黃梅戲

雅俗共賞

説起黃梅戲其實應該大家都很耳熟,但不一定非常瞭解。

小印曾經對黃梅戲的誤解就是以為它也是類似京劇一樣大開大合的那種腔調,但是偶然一聽,這黃梅戲其實更為有趣,適合戲曲想入門的票友去聽。

黃梅戲節奏輕快,唱腔明亮,旋律簡單易上口,《天仙配》就是黃梅戲中非常經典的曲目。

黃梅戲是從採茶戲開始,融合了京劇、山歌、茶歌等音樂,形成了現在這種獨特的風格。而黃梅戲中非常關鍵的唱腔,被分為了花腔、彩腔、主調三個腔系。

而花腔這個唱法更是一些國寶級音樂家的獨門技藝,不少現代音樂中融入這種傳統的音樂唱腔也並不違和。

3、燕京:小曲兒

衚衕裏的曲調與故事

能夠完美融合現代歌曲的還有北京的小曲,而讓小曲變得流行起來的是德雲社的張雲雷,一曲《探清水河》讓一羣德雲社女孩都為之而瘋狂。

在小印看來,小曲其實是市井化了的崑曲,而小曲這個門類中,包含了很多我們熟知的民歌,比如《茉莉花》就是非常經典的中國民歌。

小曲雖然是市井娛樂,但是其歷史非常古老,明清時期就已經非常盛行了。

小曲雖然是指一個曲種,但是要梳理出小曲的各種曲牌流傳延續的脈絡,這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了。

相較於黃梅戲,小曲對演唱者自身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不需要會一些繁複的唱腔,只要能背單詞,哼得準曲,你就可以去走街串巷賣藝討生活了。

4、貴州湖南:侗歌

東方的多聲部合唱

侗歌和前面的幾種民樂都不同,侗歌是中國少數民族侗族的獨特唱法,沒有伴奏,沒有指揮,多聲部,被世界公認為是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

曾經西方樂壇認為中國沒有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僅存在於西方,但是侗歌扭轉了中國沒有復調音樂的説法。

侗歌的知名度在外界並不高,但是侗歌卻是侗族最關鍵的文化脈絡。

侗族沒有文字,他們的文化傳承和禮儀傳承都是靠侗歌的傳唱完成的。

侗歌大多都是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

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

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是“夜不閉户,路不拾遺”,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樣。

民族音樂有哪些
  

5、蒙古地區 呼麥

一人雙聲神奇唱法

多個人唱多個聲部是復調,而一個人唱多個聲部呢?這就是蒙古的`呼麥。(不是喊麥!)

呼麥其實並不是蒙古族獨有的,而是阿爾泰山周圍地區諸多民族的一種唱法,這種特殊的唱法能夠讓歌唱者只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裏長出兩個聲部。

呼麥,成也因為它的獨特,衰也因為它的獨特。受制於它獨特的發聲方式,呼麥能夠演唱的曲目不多,所以呼麥在現代能夠保存下來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呼麥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條件和生產、生活方式下產生的,聲樂專家形容這種唱法是"高如登蒼穹之顛,低如下瀚海之底,寬如於大地之邊"。

呼麥發聲原理特殊,有時聲帶振動,有時不振動,是用腔體內的氣量產生共鳴。

6、貴州:山歌

熾烈的情感由歌傳達

這個種類的民族音樂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貴州地區多山的特殊地理條件造就了這種情緒飽滿,旋律高亢的音樂風格。

而山歌中最經典的就是男女對唱山歌,山歌在現代的融合其實並不是非常容易。

但是劉三姐這樣的角色,讓非常多的人都知道了山歌,使之並沒有隨着通訊方式更便捷而消失。

民族音樂有哪些2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歷史悠久,遺產豐富,為廣大人民所喜愛。一般將它們分為五大類,即:民歌、民族器樂、説唱音樂、戲曲音樂、歌舞音樂。

中國民歌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世世代代在人民羣眾中傳唱,和人民的生活有着緊密的聯繫。民歌伴隨着人民羣眾的勞動,唱出了人民的情緒、願望,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傳播了人民的勞動經驗和生產知識,在民歌中閃爍着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芒。民歌與專業詞曲作者創作的歌曲不同,它是人民羣眾在生活中所創造和利用的口頭音樂創作,具有口頭性、集體性、流傳變異性,短小精練和鮮明的地方色彩等特點。

中國民族器樂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樂壇獨樹一幟。古代民族器樂常與歌、舞相結合,併為禮儀或風俗活動服務,合奏形式盛行。獨奏在先秦時代已有發展,許多樂器都有獨奏形式,湧現了許多演奏家。

古代的器樂獨奏、合奏活動在民間也很繁榮,尤其是宋代以後,“小樂器”的發展,形成許多傳統的固定形式,如各類鼓吹、吹打、絲竹樂等。20世紀以後,借鑑歐洲音樂的創編手法和樂器製造的經驗,民族器樂有了很大發展。

民族音樂有哪些 第2張
  

1949年以後,民族管絃樂發展更為迅速,促進了民族器樂活動的繁榮,湧現出一大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以及運用新的技法創作出的樂曲等。

説唱音樂是曲藝的主要部分,主要特點是有説有唱,以唱為主。演員都要自己演奏一件樂器,演唱時略帶表演。我國的説唱音樂十分豐富,據統計我國的説唱音樂曲種有三百餘種。説唱無不強調字音聲調、感情語氣的緊密結合,所以無論何種曲種,都是在不同的地方語音基礎上構成風格各異的唱腔,易於為羣眾欣賞、領略。

中國戲曲藝術十分豐富,它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的藝術形式。音樂是戲曲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唱腔、韻白、器樂伴奏。演員的唱腔及韻白,是戲曲音樂的核心部分,劇情的發展及人物性格的刻畫,主要是通過唱腔表現出來的。樂隊伴奏在戲曲中起着渲染情緒、烘托戲劇效果的`功能。此外,音樂對於調節舞台節奏及戲曲的結構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歌舞音樂廣泛流行於我國各民族地區,其內容反映社會生活和勞動生產,與傳統風俗、宗教、祭祀、神話傳説、愛情生活等密切聯繫。歌舞音樂具有鮮明的地區性、民族性,因而體現着不同民族風格與地方特點。歌舞音樂的節奏一般鮮明、熱烈、剛健、明快,而有的歌舞音樂則是優美、抒情的。其樂器伴奏多種多樣,有的以絲竹樂為主,有的以打擊樂為主,有的全用打擊樂器。

民族音樂有哪些3

類別

中國民族音樂按其體裁藝術特點尚可分為六大類: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説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綜合性樂種等。每類音樂又各有多種體裁、形式、樂種和作品。

民間歌曲,分為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長歌及多聲部歌曲等不同的體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區的不同而風格迥異,各具特點。

歌舞音樂,伴隨着民間舞蹈的歌唱和器樂演奏。

説唱音樂,説唱藝術是説(白)、唱(腔)、表(作)三位一體的藝術。也稱曲藝

戲曲音樂,戲曲是演員在舞台上綜合運用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段,裝扮角色(劇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藝,動人、教人、娛人的戲劇藝術。

民族樂器,早在兩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種樂器了。到如今經常使用的樂器已達兩百多種。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為吹管樂器、拉絃樂器、彈絃樂器和打擊樂器四類,這些樂器既能獨奏,又能組合成各種形式和樂隊進行重奏和合奏,並具有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性樂種,是指兼具以上五種類型中兩類或兩類以上的樂種。

民族音樂有哪些 第3張
  

曲目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

古箏

純粹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清鑼鼓樂,音色豐富,節奏性強,擅長表現熱烈紅火、活潑輕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東鑼鼓)、《十八六四二》(蘇南吹打)、《鷂子翻身》(陝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打溜子”)等。

由各種絃樂器合奏的.絃索樂,以優美、抒情、質樸、文雅見長,適宜於室內演奏。如《十六板》(絃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頭曲)等。

用吹管樂器與絃樂器合奏的絲竹樂,演奏風格細緻,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如《三六》、《行街》(江南絲竹),《雨打芭蕉》、《走馬》(廣東音樂),《八駿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絃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説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