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如何深得人心

來源:時代範 5.27K

職場人士如何深得人心,職場,一個我們除了睡覺之外,待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我們生存來源的地方。職場的順利與否,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幸福與否,下面就來看看職場人士如何深得人心。

職場人士如何深得人心1

1、合作和分享:多跟別人分享看法,多聽取和接受別人意見,這樣你才能獲得眾人接納和支持,方能順利推展工作大計。

職場人士如何深得人心
  

2、微笑:無論他是茶水阿姨、暑期練習生或總經理,無時無刻向人展示燦爛友善的笑容,必能贏取公司上下的好感。年輕的'同事視你為大師姐,年長的把你當女兒看待,如此親和的人事關係必有利事業的發展。

3、善解人意:同事感冒你體貼地遞上藥丸,路過餅店順道給同事買下午茶,這些都是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你對人好人對你好,在公司才不會陷於孤立無援之境。

職場人士如何深得人心2

1、初來乍到,鋒芒畢露遭人妒

工作中真正懂得表現自己的人,通常既表現了自己別人又察覺不到。他們不會自顧自地在那裏大談特談,不會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能給人一種“參與感”,與同事交談時,他們喜歡用“我們”,而不喜歡用“我”,因為“我”讓人產生一種距離感,而用“我們”不僅無形當中把其他同事拉到同一陣營,更有親和力,而且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影響他人。

“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告訴我們,一個人太出彩其實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要隨時保持謙虛低調的態度,才能讓自己離成功越來越近。因此,我們在工作後的頭三年裏就要學會不露聲色地讓別人注意到自己,這就是大家所説的“低調地賣弄”。

張棟是一家大公司的職員,他工作積極主動,待人熱情大方,深受同事們的歡迎。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一個不經意的舉動讓他在同事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這天大家在會議室等待着經理來開會。一位同事覺得地板有些髒,於是就站起來開始打掃。張棟卻沒有注意到,一直站在窗台邊往樓下看。這時突然他走到拖地的同事面前説要替那位同事打掃,雖然這時地已經拖完了,可張棟卻執意要求,同事也沒多想就把拖把遞給了他。

職場人士如何深得人心 第2張
  

張棟剛把拖把拿過來,經理便推門而入,正好看到張棟拿着拖把拖地的舉動。於是,一切不言而喻。

大家突然覺得張棟十分虛偽,紛紛不再跟他交往。

自我表現是人類的一種天性。就像百靈鳥喜歡炫耀清脆的聲音一樣,人類喜歡錶現自己是很正常的行為。但如果不分場合地表現自己,就會讓人覺得虛偽、做作,從而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最終的效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很多人在談話的時候經常以自我為中心,老是愛表現自己,這種人會讓人覺得輕浮、傲慢,最終讓別人產生排斥感和不快的情緒。

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讚賞。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曾説過:“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要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這是因為,當你的表現讓朋友覺得比你優越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得到肯定的感覺;當你表現得比別人優秀時,很多人就會反感,甚至產生敵對情緒。因為每個人都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本能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形象,如果有人讓他感覺到自卑,那麼無形之中他就會對那個人產生一種排斥心理,嚴重的會產生敵意。

在職場中,即便你真的比你的同事強,在心理上你也要給別人應有的尊重,學會與他們相處,這樣同事就不會對你產生反感,同時他們也會慢慢認可你的能力。而且你還要懂得適當暴露自己的劣勢,減輕嫉妒者的心理壓力,從而淡化危機。

李靜是剛從大學畢業進入中學的新教師,對最新的教育理論頗有研究,講課也形象生動,寓教於樂,很受學生歡迎,這引起了一些任教多年卻缺乏這方面研究的老教師的嫉妒。為了改變現狀,李靜故意在同事面前放低自己的姿態,並且很謙虛地向其他老師學習。

李靜放低姿態後,有效地拉進了自己和其他老師的距離,也就消除了他們對她的敵視心態。

平易近人、低調謙和的人總能結交許多好朋友,而那些自私自大、自以為是的人,在交往中到處碰壁,讓人反感,令人討厭。

職場中往往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十分機智,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但是他們鋒芒太露,讓別人敬而遠之。他們太喜歡錶現自己,總想讓所有人知道他們比別人強,以為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其實結果只能讓同事們討厭、反感。

做人要學着低調,要學會謙虛。越是謙遜的人,別人越是喜歡和這種人在一起相處,最後發現其優點;越是孤傲自大的人,別人越會瞧不起他,喜歡找出他的缺點。因此平時一定要學會謙遜待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為你的事業奠定成功的基石。當你以謙遜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做事時,不僅能減少一些衝突,還容易被他人接受。即使你發現自己有錯時,也很少會出現難堪的局面。

不管怎麼説,作為職場新人,剛剛踏入公司,一定要學會低調做人。即使你的才華再出眾,即使你畢業的學校再大牌,也不要在同事之中表現出高人一等的姿態來。你可以表現自己,但是不要太過高調,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只有這樣,你才能在出色地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又得到大家的讚賞。

2、恰當的稱呼,職場必要的生存技能

無論是剛剛步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已經有了一定經驗的達人,在面對工作的問題時,總免不了要跟周圍的領導、同事或陌生的客户打交道,而溝通交流的第一步就是給對方一個恰當的稱呼。千萬別覺得這是小題大做,生活中,如何稱呼對方是一件非常有講究的事。

一個騎馬趕路的年輕人,見天色已晚,想找家客棧住下來。只可惜,身在異地他鄉,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了哪兒,離最近的客棧還有多遠的路程。恰好有一位老漢經過,他在馬上高聲地喊道:“喂,老頭兒,這兒離客棧還有多遠?”老漢回答:“五里。”

年輕人聽後,立刻策馬狂奔,向前趕路了。但他一口氣跑出了十幾里路,卻連客棧的影子都沒看見,四處荒無人煙,他有點生氣,覺得那老頭兒故意捉弄他,很想回去跟他理論理論。他一邊想,嘴裏一邊嘟囔:“五里,五里,什麼五里?”念着念着,他突然醒悟了,原來,老頭兒説的是“無禮”,而非“五里”。他掉頭就往回趕,沒過多久,再次與老頭兒相遇。這時,他連忙下馬,客客氣氣地走到老人跟前,親切地叫了一聲“老伯”,接下來的話還沒説,老頭兒便開口了:“客棧離這裏很遠,如不嫌棄,就到我家暫住一宿吧!”

稱呼在交際中有多重要,想必不用再贅述了。稱呼是彼此之間展開溝通的信號,也是傳達禮貌和情意的途徑。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對他人如何稱呼自己都是很在意的,只是由於各國各民族的風俗、語言不一樣,稱呼上有很大區別。

想成為一個懂禮節、受人喜歡的人,不管是朋友相見,還是與陌生人相見,都要特別注意稱呼的問題。錯誤的`稱呼不僅會鬧出笑話,還可能引起誤會,讓聽者不高興。

燕子是一家公司的前台,一個畢業沒多久的學生,因為公司的產品很暢銷,所以每天要接待不少來訪者。那天,公司來了一位老婦人,穿着十分考究,她是預約來公司瞭解產品的客户。燕子立刻奉送上熱情的笑臉,甜甜地説了一句:“奶奶,您找哪位呀?”

老太太原本微笑的臉突然沉了下來,看了燕子一眼,説:“哪兒來的‘愣頭青’!”燕子愣了一下,很驚訝,心想:我也沒招惹她呀,怎麼罵人呢?可作為前台,她不能對客户無禮,就給老太太倒了一杯水,賠着笑臉説:“奶奶啊,我們老闆出去了,大概下午才回來。”

老太太的臉更沉了,狠狠地瞪了燕子一眼,轉身就走了。

恰好這時候公司領導回來了,遇到老太太就握着她的手説:“哎呀,顧大姐,您來了!真不好意思,我剛出去,讓您久等了。來來來,裏面坐。”

燕子有點費解,領導才三十幾歲,怎麼管老太太叫“大姐”?就在她愣神的時候,老太太突然對領導説:“還叫大姐呢?你們這姑娘都管我叫奶奶了!”燕子頓時臉就紅了,知道自己在稱呼上犯了錯誤,得罪了客户。

稱呼看似很簡單,實則藴含着許多信息。一個巧妙而適當的稱呼,體現的是説話者對他人的尊重,就像妙音入耳,讓對方覺得很温馨,能夠縮短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使感情更加融洽,溝通更順利。尤其是在職場中,更不能隨便地稱呼他人。

稱呼的格調有雅俗之分,應依據對方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稱呼。比如,對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可以稱之為“某老”,如“李老”,或者加上對方的頭銜,如“李教授”,切不可張口就稱“老伯”,若是平日裏與陌生的老人相遇打招呼,倒是不妨這樣稱呼。前者帶有敬仰之意,後者則是一般情況下的尊稱。

再者,年輕的女人很喜歡稱呼別人“師傅”,雖然聽起來很親切,但文雅不足,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對於工人、廚師稱呼“師傅”比較合適,可對於醫生、幹部、軍人等就顯得不合適了,應要視場合、雙方關係來選擇恰當的稱呼;若擔心説錯,最好就在姓氏後面加上對方的頭銜、職務,這樣既顯得正式,又不失尊重。

在涉外活動中,依照國際通行的稱呼慣例,成年的男子都稱“先生”,對已婚女子稱“夫人、太太”;對年長但不明婚姻狀況的女子或是職業女性,則統稱為“女士”。若知道對方的姓氏、職稱,也不妨加上,這樣更顯得對他人的重視和尊敬。

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被尊重,禮貌的稱呼恰恰是表現對他人尊重以及自身修養的方式之一。在交際中,女人一定要儘量多用尊稱和敬語。對一些資歷老的同事,要稱呼為“老師”,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對經理和上司,一定要予以尊重,不要稱呼對方“老大”“老總”,直接稱呼“經理”“主任”就好。

現在年輕人的思想都比較活躍,在稱謂上也很親暱。可是,在職場當中,尤其對女性而言,親暱的叫法還是儘量少用,一來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二來會顯得比較輕浮。

關係比較親近的同事之間,偶爾會給彼此起個綽號,顯得比較親切。但這些綽號私底下稱呼還好,切不可用在公共場合中。對待上司,儘量保持尊重的態度,切不可胡亂起綽號。

説了這麼多,就想提醒朋友們,欲在職場與人順利協作,贏得對方的好感,在對別人的稱呼上一定不能馬虎。多使用禮貌用語,分清楚交談場合和主次關係,瞭解對方的身份地位、個性喜好,能避免許多尷尬,給人留下好印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