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山水畫主要有哪三種畫法

來源:時代範 1.55W

勾、皴、點、染畫法

傳統山水畫主要有哪三種畫法1

一、萌芽(陪襯)

在當時來説,是萌芽,是以人物為主,把山脈、野獸、森林、鳥類的組合很真實表現出來。依靠這些點線面三點的有規律的變化來表現山川湖水。而點線面正好是現在畫畫的基礎畫法,儘管這種表現還停留在比較可憐的階段。只不過,在這幅畫裏面,只是開始出現了山和水的形象。這一時期的山水還只是仕女圖等人物畫的陪襯,並不出彩。

二、發展(獨立):3大色彩畫

在顧愷之後的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勃然興起,我們只能從歷史文獻中知道一點。直到隋唐時期,山水畫才有了這一個大的發展,才獨立出來,發展了這三大色彩畫法。

青綠山水畫

隋代繪畫大師展子虔,開創青山綠水的新畫風,這才確立山水畫的真正出現。而他的惟一大作《遊春圖》以俯視的角度構圖,以自然景觀為主的綠色風光光,展現人們春天出遊的情景。這是一種用礦物質青綠石料上色的山水畫稱青綠山水,這是一種把自然山水保持本色的色彩處理手法。

金碧山水畫

到了唐朝,由於李思訓為唐王朝宗室,用筆工緻嚴整,喜歡用勾金、染金、塗金等方法提注畫面,使畫面具有富麗堂皇的特點。根據畫面的需要可用金色勾線,平塗或烘染,達到色彩豔麗渾厚,富有金碧輝煌之感。而它的代表大家還屬張大千。

淺絳山水畫

淺絳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中最常見的色彩繪畫方法。它以其優雅、安靜、明快而聞名。這是一項真正的技術工作,用這種簡單明瞭的顏色畫出有點類似於我們看到最多的山水水墨的淡雅世界。

不可否認,這讓山水畫獨立發展的三大畫法是中國繪畫獨特的藝術語言和中國風格的藝術表現。

傳統山水畫主要有哪三種畫法
  

三、輝煌(再發展)

隨着朝代的`新舊更替,在山水畫千百年來形成了以佛道、詩詞歌賦相輔相成,以神寫形,以山水入畫,追求心神合一的自然之道的完整體系。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畫的重要分科,主要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等。

1、水墨畫:指中國畫中純用水墨的畫體。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在中國畫史上佔重要地位。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所謂“五色”,説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輕,或指濃、淡、幹、濕、黑。實際上都是指墨色的變化豐富而言

2、青綠;指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的畫。若為山水畫還有大青綠和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鈎廓,皴筆少,着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

3、金碧:指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於鈎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樓閣等建築物4、淺絳: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

元畫家黃公望、王蒙等好作此種山水畫,形成了一種風格。赭石又稱“土朱”,有火成的和水成的。入畫的赭石,出在赤鐵礦中。原石伴隨着赤鐵礦產出,用手捻摸感覺滑膩的是好原料。原產山西雁門一帶,古屬代郡,所以又叫“代赭”。凡是有赤鐵礦的地方,均產赭石。

傳統山水畫主要有哪三種畫法2

一、山水畫基本步驟

中國山水畫在前人經過長期的總結、觀察、概括、舍取、歸納下,大致 可分勾勒、皴擦、點苔、設色這幾個過程。

1、勾勒

勾勒的起筆可以用側鋒,也可以用中鋒,用筆應當有虛實和輕重變化,一般先畫近景再畫遠景,用墨略幹,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勻,聚散有致。畫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圓。

2、皴法

皴原是指肌膚受凍後破裂的裂紋,表現在山水畫中就是指山石、峯巒的體積感和質感及種種脈絡紋理的方法。皴無定法,古人也不是一張畫中只畫一種皴法,主要是看如何把對象表現到最貼切為止,有時一張畫中可有多種皴法混合運用。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帶皴、解索皴、牛毛皴、豆瓣皴等等。

3、擦染

一般畫山水畫時,有時皴和擦時同時進行的,這主要是作者用筆時正好將皴法畫好,筆頭稍乾的同時將擦這一步驟完成。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朧感,以達到使畫面更加切合實際的表現對象。染是山水畫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畫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時使山石的質感更加豐富。

4、點苔

這一步是山水畫中畫龍點睛的一步,傳統的山水畫都離不開這一步。點苔的作用主要使山石間前後層次更加分明,還可以作為小樹林和小樹來充當。整幅畫一點苔馬上就可以生動起來,更加充滿活力。

5、設色

設色一般以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青綠山水和金碧山水等幾種為主。當我們初步完成一幅墨骨作用待幹後,我們就可以上色了,如以淺絳山水設色為例,先是將受光面的塊石用赭石(或赭石加墨)烘色,要注意上色不是簡單的平塗

必須按山石的前後面有深淺變化,待赭石未全乾時,再將墨青(花青+藤黃+墨)畫山石的陰暗面,而赭石和墨青的'結合處會自然過渡,形成天然植被的效果。

傳統山水畫主要有哪三種畫法 第2張
  

二、淺絳山水畫法

淺絳山水是目前中國山水畫最常見的一種,它主要採用以赭石、墨青和汁綠(花青+藤黃)等色為主調的設色方法。其特點是色彩淡雅、明潔,富有極強的透明感。

墨青法、汁綠法(冷色)

1、先將墨稿畫好,待乾透後即上色(一般以植物顏料為主),先上墨青,主要畫山石的暗部,待將幹未乾時,在陽面上染淡赭石,使墨青和赭石在交界處自然潤化過渡,沒有生硬的筆觸。

2、待干時再復加較深的赭石和墨青,但只能是局部添加。也可用汁綠和墨青色渲染,使整幅畫面格調偏冷色,屬於比較素雅的一種上色法。最後在畫面的右邊落款以求平衡。

赭石法(暖色)

1、先在陽面的石塊、樹幹和房屋處上色,待完全乾透後,再用較深的赭石勾主要線條。同時,在山石的暗部用赭石加墨渲染、皴擦,要注意原先的淡赭石顏色和赭石加墨色的自然過渡。

2、注意上色要薄而透明、均勻。待整張畫徹底乾透後,用顏色或墨點點苔以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厚重感。最後在左邊落款以求畫面的平衡。

三、水墨山水畫法

水墨山水顧名思義就是以墨色深淺來代替顏色,所以水墨山水是以黑白對比來表達山水的近遠、主次和意境的。古人説:“墨分五色”,就是説要在一幅水墨山水畫中運用黑白對比去分幹、濕、濃、淡、焦等現象。

所以説要畫好一幅水墨山水畫難度是相當大的,你必須要在沒有運用顏色的基礎上完成整幅作品,而且不能給人一種畫面邋遢、髒亂的感覺。水墨山水畫第一步墨骨很重要,首先把山水的基本形態都表現出來,但最關鍵的一步是染,一幅畫的好與壞就體現在染的功夫上。

一般畫水墨山水,染要稍微深一點,因為它不需要再上色這一過程,染得好就會使整幅畫面生動、活潑。最後選擇好落款位置,以求畫面的平衡、完整。

四、青綠山水畫法

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相似,基本的技法都差不多,唯青綠山水多以工整為特色。青綠山水是比較傳統的畫法,隋唐時代已開始盛行,也稱工筆重彩山水,畫面富麗堂皇,具有裝飾效果。分為小青綠、大青綠、金碧等幾種。青綠山水中的石青和石綠,因色調較鮮,不沉着,容易浮在畫面,顯得俗氣,所以一般先用有色紙來畫。

青綠山水往往在要畫面上打底色,作青綠或硃砂石塊時,如果原來的底色不夠深重,礦物質色輕浮,則可以加深絹背襯的方法。生紙可用此法,熟紙則不可用。石青可用花青或硃砂襯,也可用土黃、赭石、土紅襯。襯底可豐富礦物質色調,使其不輕薄而富有變化。

1、用較濃的墨線勾勒出山石、樹木等,注意線條之間的疏密關係。再用淡墨大致理出石頭的陰暗面,然後通體用赭石染一遍。

2、根據上色的需要,如需上石青色,則先用硃砂色染一遍,然後用墨青沿筆線分染,要求染出光感效果。某些重點部位可反覆加染,以增加畫面的節奏和畫面的質感。

3、在做好上面兩步的基礎上,開始上石色(礦物質顏料),在準備上石青色的部分用二青或三青薄薄地染兩遍,同時留出染石綠山腳。要注意用兩支筆,上色筆用完後,即用另一支清水筆過渡銜接好層次關係,以免留下較生硬的筆觸。

4、待顏色全部乾透後,上石青和石綠色。上顏色要多上幾次,寧可薄而不可厚,色不礙墨,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上色時,最好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避免弄髒畫面。切忌上色太厚,一次到位,這樣染出的畫面會失去青綠山水的豐腴韻致。在石青的山頭上還可上些頭青,這樣山石會顯得有變化,且更加雅緻厚重。

至於房屋和樹木的上色,可根據畫面的需要而定。通常房屋以赭石輕勾一下,牆體可用白粉輕塗。紅樹可用硃砂薄薄地染一遍,待幹後再根據樹葉的開頭用同一顏色分染,一次不行可多次復染,到全部幹後還可用胭脂勾點一下,這樣可減少硃砂的豔氣。全幅作品完成後,可用花青和汁綠點苔,復勾松針和樹葉。局部再用焦墨來點醒山頭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