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讀後感14篇

來源:時代範 3.0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無聲告白》讀後感14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

想到紀伯倫的《論孩子》摘抄: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我們都是從孩子過來的,也終將自己有生命的延續,但那個延續是重複還是新異,我們都該有自己的選擇。我學着你的樣子活成我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麼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麼意思呢?也許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温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能夠避免杯具的發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着她硬着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取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透過死亡來結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向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因為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吧,去做正確的事,不要再為自己找藉口,懶惰懈怠。”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

讀完了還久久沉浸在故事裏,在讀完前一直很壓抑,為莉迪亞感到惋惜!雖然作者每一章節都在不同的時間段跳動,但是讀的很流暢,很有感。

故事雖然發生在美國,但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總想着給我們最好的,為我們提前鋪好路,讓我們成為她們理想中的樣子。仔細想想一切都是規劃好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底的人生還是很可怕的!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父母還是比較尊重我的看法的。

書的封面寫着“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就是這本書想帶給我們最主要的問題吧。

現在的我其實並不完全確定自己是否會特別熱愛那個大學聯考前一直想實現夢想,只有真正的到達下一個結點我才能決定是否繼續或是向其他方向繼續前進。我想“找到自己”應該是一個不斷髮現不斷前行的過程,不探討是否擺脱期待至少每一個選擇都是自己願意的,不會後悔的,能為自己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

這又讓我想到了道家的“無為而治”,無論是治國,管理,還有教育都有很大用處。以後對子女教育也很受啟發,哈哈哈!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4

我們終次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回真正的自己。

一個讓人心疼憂愁的故事。無聲告白。是的。一代人影響一代人。作者是華裔作家。讓我對故事的真實性有點懷疑。這種種族。對中國人的偏見是否在早期的美國會永遠顯的不合羣?我不知道。當時的中國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一生在嘗試合羣。是這一家人的宿命。莉迪亞對爸爸媽媽的愛很深。為了維持着岌岌可危的家庭。她什麼都説是的媽媽。媽媽我願意。無聲告白。我爸爸媽媽不會偏心。所以我很難體會到內斯和漢娜的那種不被爸爸媽媽愛重視關愛的感情。想起在家裏我一直都是成績最好的。我突然想起那天哥哥説當初是媽媽説家裏沒錢不讓他去上高中了。我突然覺得很對不起他。讀書至少比他那麼多年來在外工作的好。我覺得。所以他才會抱怨我用了家裏很多錢吧。想到這。似乎可以原諒哥哥。每次看書總能理解些什麼。我沒有很好的文學天賦。我不能很好的寫出書評。甚至有些我還讀不懂。但是總會有些什麼東西進入靈魂。我想着就應該是讀書的意義把。從他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的故事。讀完此書讓我更加明白了以後要怎麼樣教育孩子。怎麼樣與家庭相處好。也會想我是不是也一直在爸媽的期待中長大?所以大學聯考對於我來着才會那麼的痛苦讓人失望。也許也有自己的期待吧。加油。午安。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5

我們生活在一個脆弱的世界,而有一句話説,時間是抹平一切的良藥,沒錯,我們又生活在一個不得不向前看的世界。

一個表面上和樂融融的家庭,實則是脆弱的。圍繞着一個人為中心轉,而當那個人消失的時候,所有人卻沒有察覺,整個家庭分崩離析。

一場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婚姻,也是脆弱的。丈夫在妻子的懷裏終究找不到融入這個社會的方法,而愛情摧毀了妻子標新立異的道路。

一個在男權社會中虛無的夢想,終究敵不過家庭的牽絆。一個夢想,堅持了九個星期,然後一切付諸流水,最後只能將自己的夢想安在女兒頭上。

為什麼是莉迪亞?是因為那藍色的眼睛?還是因為在母親消失後的莉迪亞已逐漸拋棄了自我,消失了?強行安裝的夢想沒有真正的落腳點,而是在某一個時間點爆發了,就是那天晚上,那個莉迪亞想要重新迴歸自我的那個晚上。

哥哥和妹妹,爸爸和女兒,傑克和莉迪亞之間的情感,建立在嫉妒、互相欺騙的根基上,也逐漸腐朽,造成嚴重的後果。

但是,當每個人從一個個虛無的夢想,從逃避現實的心理中解放出來,時間給了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推動他們向更遠的未來走去。一切破碎的終將恢復,卻不是以前的樣子。人類,是多麼堅強的生物啊!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6

讀完後沒有來得及寫。當時看完總覺得有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沒辦法去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後來上週回家的時候,心裏覺得難得休息一天好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又覺得爸媽還在期盼着自己回去。所以不停的糾結猶豫讓自己苦惱了兩天。回家看爸媽本身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是因為自己想要休息的心變得好像成為了負擔。覺得作為孝順的孩子不得不休息就回家,爸媽老了見一面少一面也必須回家。所以強行壓制了自己所有的計劃。直到昨天朋友説起,覺得沉重的親情成了自己的負擔。

一下就想起了莉迪亞,是叫這個名字嗎。小姑娘其實什麼都不喜歡,但是為了不讓媽媽失望,所以總是會在看到媽媽期待的眼神時説一句好的媽媽,我願意媽媽。這樣沉重的愛,讓莉迪亞沒有辦法去和媽媽説出自己的想法,錯的越來越離譜。可是她又能責怪媽媽什麼呢。所有人都會説,這是她愛你的方式。

可是如果真的愛我,可不可以聽一聽我的想法。讓我感受到愛的同時不要承受沉重的枷鎖。我覺得這本書應該作為家庭讀物被普及。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7

讀完這本書,讓人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個母親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在小説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樣,不但互相傳染,還會感染給所有的家人。

當內心的痛苦深藏成祕密,這些祕密就會讓家庭產生裂痕。我想,每個人都難免心意難酬,難免傷痕累累。但是,這些決不能成為勒索他人的藉口,尤其不能轉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壓。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繞不開的難題,那麼,這些都就應由每個時代裏的每個人去求索,去抗爭。轉嫁痛苦是一種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來,也只好自己認,至少不要讓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靈。“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這行字像針一樣刺進你的心裏,告誡你:要有勇氣活出自己,否則,你不但成為不了他人期盼的樣貌,還會因此自我毀滅,帶給他人更大的打擊。因為,每個人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在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徹底的代償。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8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本書強烈推介給每位父母看,書裏的主人公一家人是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縮影。父母將畢生沒有達成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代替完成,打着的是“為你好”的旗號;孩子為了討父母歡心,努力做個聽話的乖寶寶,從不説不。最後,當孩子認識到自我的迷失,意識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時,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期望可以重新開始。青少年自殺,這個悲劇不停在這個世界上演的劇情,刺痛着每個人的心。

爺爺奶奶那一輩,吃不飽穿不暖;我們這一輩,吃飽穿暖,但也僅限於吃穿不愁的水平,因此,我們常説,現在的孩子很幸福,不愁吃穿,生活條件優越。可是,大人們似乎都沒有看到,孩子越來越多的作業培訓班、越來越少的自由時間以及越來越迷茫的童年。這個社會節奏太快,似乎一停下來就會落後,現在的孩子只知道要奔跑、馬不停蹄的奔跑,卻忘記了為什麼奔跑、奔跑的終點是什麼。

更可怕的是父母未竟事業的期許,媽媽説“我就是為了你才放棄了……”爸爸説“我拼命工作就是為了你………”這些付出,似乎缺少了太多的真心,有多少父母能説“我生你養你,是為了完整我自己。

我對你最大的期望,就是你能遵從內心,活的精彩”?有多少家長能做到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並旁觀孩子獨立地過自己的不一樣的人生呢?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9

為什麼我又沒哭?確實沉重的一本書,我想我會一直記得莉迪亞,漢娜,內斯,瑪麗琳和詹姆斯,莉迪亞的違心且不安的討好,得到父母全部的關注卻失去了家庭本該有的温暖與美好,漢娜的膽小怯懦被漠視,從小就躡手躡腳生怕打擾了誰,總會躲在房間裏,沙發後或餐桌底下等不被發現的角落察言觀色,內斯的夢想被無視甚至嘲笑,在學校被看為特殊,難以建立健康快樂的友誼,深深懂得妹妹的痛苦與無奈,無力改變。還有瑪麗琳的一次次成功前的放棄,求而不得的醫生追求,統統壓到女兒身上卻以為是女兒自己的需要,詹姆斯把孩子當作兒時的自己,一再鼓勵孩子友情和愛情的重要性,給孩子送禮物總會加上類似這個東西一定很受歡迎的話語,讓原本熠熠發光的禮物添了沉重與討厭。

莉迪亞最終意識到她應該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不再害怕,卻採用了獨自過湖的這一具有擺脱過去的儀式感來突破自己,她以為小時候落水有哥哥搭手幫助,現在哥哥也要離開家庭去大學生活,且不再對她關注開解,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重新開始,不會游泳,卻一直記得哥哥小時候對她説的,一直蹬腿就好,就這樣,一顆生命逝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0

書中的莉迪亞短暫的一生,沒有擺脱父母對她的期待,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也許在自盡前,她是想要找回真正的自我,但她的勇氣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此書,又想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束縛,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父母一旦錯位,孩子缺乏安全感,將影響他的一生。父母都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只是一味追尋自己失去的人生及夢想,他們追尋的,可能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們逃避自己的需要,把大人的視角無條件的轉嫁到孩子身上,由此來樹立孩子的價值觀。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當她本身的想法一味被壓抑和漠視時,痛苦就不可避免。

詹姆斯的痛苦,來源於自身一直的自卑,與對自己的不認可,而瑪麗林的痛苦,來源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他們都沒有認可自己,而相互折磨,把他們自以為的痛苦轉嫁到孩子的身上,而莉迪亞,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保持家庭完整性的責任人,這副擔子太過沉重,以至於她抑鬱,認為只能去另一個世界尋找自我。

我們好好反思,為人父母者,該如何為之,如何找尋自我,換一種思維,即換一種活法。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1

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一個意料之中的悲劇。文中以家中最受父母期待和喜愛的女兒的離世為開場,採用倒敍的手法,一點一點為讀者撥開謎團。

作為最像母親的女兒,她從小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由於母親年輕時的特立獨行,嫁給了中國血統的老師,放棄了當醫生的夢想,所以母親的遺憾與抱負託付給了女兒。父親是一名中國人,從小飽受當地人的歧視和諷刺,特別盼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融入社會,被當地人喜愛。於是女兒就在父母的厚望中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在一個夜晚被一個“意外”帶走了生命。也許死亡是女兒最好的歸宿,在那裏她不用為沒有朋友被父親擔憂,不會因為功課不好被母親失望。但這樣的結束方式卻是令人遺憾的。

文章篇幅不長,以家庭中的種種瑣事給我們展現了華人異地的生活的不易。想出人頭地,但沒有機會;想融入社會,但飽受歧視;想成績優越,但沒有天賦。但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毫無疑問女兒是被父母“逼”死的。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健康無憂的成長,而不是成為誰誰誰。文中的父母卻將自己無法實現的.希望強壓給女兒,希望女兒代為實現,這種父母是自私的。

就像書中所説“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願每個苦苦掙扎的我們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2

無,沒有。聲,聲音。告白,像某個人或某件事表達愛意。

告訴莉迪亞,我們愛她。告訴漢娜,我們也愛她。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漢娜。她可能沒有內斯那麼愛學習,她可能不會考上哈佛,她可能不像莉迪亞那麼聽父母的話。但她睿智,這就足夠讓我喜歡她了。當哥哥和姐姐的光芒遮住了她,她選擇躲在桌子底下,心裏默唸着看不見我,看不見我,獨自做個觀棋不語的智慧家。

她知道姐姐的悲苦,理解她的悲苦,她也明白哥哥痛苦,她也知道傑克的善良,也知道傑克的無罪。她以局外人的身份洞察着這一切。

我最同情的人也是漢娜。莉迪亞失去了生命,她被瑪麗琳逼迫着成為醫生,學習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她被詹姆斯逼迫着和其他人一樣,要合羣。至少,她們是關注着她的,多少人終其一生得不到他人的愛,多少人終其一生只想得到父母的關注。她愛家裏的每一個人,收集他們的東西,雖然最後都被要了回去,她不氣餒,那我選擇他們不要的東西好了。終於,能和家裏人聯繫在一起了。

她的到來是瑪麗琳在離家出走的日子暈倒之後發現的。因為她,瑪麗琳被迫放棄夢想,回到家中。於是瑪麗琳把自己所有的理想強加到莉迪亞身上。從到來到成長,她都是被忽視的那個聰明的姑涼。

她的睿智來源於她缺失的愛,因為要減少自己的存在,所以她必須變的聰明,只有那樣她才能在家裏愉快生活。

幸好,內斯,瑪麗琳,詹姆斯終於看到了她的存在。幸好,我喜歡的那個姑涼被人發現了她的光芒。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3

很久就有人給我推薦這本書,從題目看以為是那種很暢銷的有哲理的書,後來看簡介説這是一本小説,而且是國外的女作家…頓時沒有了閲讀欲。有次在言幾又喝咖啡,沒有找到自己想要買的那本書,為了消磨時間,就翻開了它,直到關門也沒有看完,後來在這裏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説,看完了之後我簡直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這本書不看簡直是損失。就是那種國外作家的風格,不點破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裏,同種類的話,感覺和《一個人的朝聖》很像,或者是《巴別塔之犬》,你可以説它是小説,看過之後會發現故事是藴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説破,是因為你覺得它是怎樣那它就是怎樣的,我認為,這也是文學作品比較高的境界。

我國以前這樣的作品也很多,比如餘華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現在卻很少,反而那種缺乏仔細琢磨的快閲讀書籍更加暢銷,比如我很喜歡的劉同,不是説這樣的作品不好,每種作品都有相應的受眾,或許不同的年齡階段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會有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不同階段喜歡的文學作品也會不同。這樣説就是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只從一個作品的分類、體裁、簡介來簡單的給一個作品定性。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4

“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這本書看的挺壓抑的,特別是為了滿足父母而失去自我的莉迪亞,每次看到對她的描寫,都為她感到心疼。

這個家庭裏每一個人都是悲傷的,父母之間的相互不瞭解總是不明白對方話裏真正的含義,被忽略的內斯和漢娜,這是非常有問題的家庭。但這正是能讓我們思考的地方,包括對婚姻:他們是彼此相愛,只是缺乏溝通。包括對孩子:如果平衡對孩子之間的愛,當父母的目光過多的集中到一個孩子身上時,其他孩子會是怎樣的感受。當父母把自己的期許寄託在孩子身上時,是否成了孩子沉重的愛的負擔。

雖然傑克出現的次數不多,但他真的是一個温柔的人,最開始想要以自身的經歷開導內斯,又在游泳池替內斯解圍,為他帶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即使這一切都是出於喜歡,但傑克是個明亮的孩子。

無聲告白,每個人的心裏都在進行着無聲的告白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