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超控制和失控制心理

來源:時代範 3.11W

什麼是超控制和失控制心理,有一些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思議的,但在特殊的情況下,卻變得可以理解和忍受,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的情境中,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現在分享什麼是超控制和失控制心理?

什麼是超控制和失控制心理1

超控制心理是指控制的範圍、程度和頻度超過了一定限度,以至於控制失效或失敗;失控制心理是指無法控制,控制的對象超出了活動範圍,只能任其發展消失。

心理控制主要通過瓦解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使個體徹底改變對自己的經歷和個性的看法,灌輸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使個體依賴於某個組織和個體,成為這個組織的工具。

什麼是超控制和失控制心理
  

在心理學中,超控制和失控制是指個體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的兩種應對方式。

超控制(overcontrol)是指個體傾向於過度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和想法,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錯誤。超控制的人通常表現出自我批評、完美主義和控制慾等特徵,他們經常將自己的標準設置得非常高,並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嚴格的`限制和約束。雖然超控制可以幫助個體避免風險,但它也可能導致個體缺乏靈活性和自由度,甚至會引發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失控制(undercontrol)是指個體傾向於過度表達自己的情緒、行為和想法,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失控制的人通常表現出衝動、易怒、冒險和自我放縱等特徵,他們可能會衝動地做出決定,或者過度依賴外部刺激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失控制可能會導致個體在生活中遭遇更多的風險和問題,也會影響個體的人際關係和職業發展

什麼是超控制和失控制心理2

一、控制錯覺

玩飛行棋或大富翁遊戲擲骰子時,大家可能都有這個感覺,如果我們想要擲出一個小一點的數字,我們的動作就會比較輕柔;想要大一點的數字,動作就會比較重。

我們不是賭神,動作自然不會影響骰子的結果,可我們明明知道這一點,就是下意識地想要去控制結果。

為了控制某個不可控的因素,人們總是想給自己“加戲”,比如等電梯時狂按按鈕,好像這樣就能更快一點;打遊戲時猛擊鍵盤,好像這樣更能提高力度。

這種心理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控制錯覺”,即,人們傾向於把外面世界看成是有組織的、有序的、可控的,然後高估自己對局面的控制能力——就算你的理性知道這不可能,你仍然會下意識地這麼做。

什麼是超控制和失控制心理 第2張
  

這種傾向有多強烈呢?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向受試者出售彩票,其中一組可以自行選擇彩票號碼(類似體彩福彩),而另一組則不可以(類似即開型彩票),結果彩票可接受的售價,前者是後者的近五倍,也就是説,人們認為自己選出的號碼,中獎概率會高出近四倍。

那麼,這個心理現象什麼時候會對我們的工作產生影響呢?這就取決於你的理解有多深,下面這條題目來自公務員考試,試着做做看:

根據前面給出的定義,下列哪項完全屬於“控制錯覺”——

A.甲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希望能順利通過大學聯考 B.乙認為買彩票中獎機率太低了,努力工作才是真 C.李某在判斷兩條路的交易時傾向於將其規律化為幾十度的直角 D.某男為了追求喜歡的女孩不懈努力,終於成功了

二、一定得做點什麼吧

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完全無法改變結果的努力,比如前面説到的擲骰子、買彩票、坐電梯時按鈕、遊戲時敲擊鍵盤的力度,就是純粹的“控制錯覺”,——道理都理解,就是下意識地這麼做而已。

所以上一題的答案是C。

上海有很多路是75、120度的拐角,初來上海時,我下意識的認為這些都是直角,常常在拐了兩個彎後發現,咦,這不是我剛剛來過的地方嗎,魔都結界啊。

但另外有一類非典型的“控制錯覺”,就沒有定義那麼簡單。

像考試、比賽、應聘、商業決策等等活動中,努力固然是最重要的,可運氣的因素也不能忽略,往往是你努力到某個“臨界值”後,再努力下去,對結果的影響就越來越小,直到完全無效。

可問題在於,你無法定量的分析,在具體某項活動中,努力的因素佔多大比例,努力到什麼程度就會陷入“再怎麼努力也無效”的境地。

此時,很多人同樣會陷入“控制錯覺”,這就不是下意識的反應,而是有一種貌似理性實則盲目的行動,還需要不斷地“灌雞湯”、“打雞血”。

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商學院的教授Mark Fenton-O’Creevy在一篇論文中指出,股票交易員是一種容易產生“控制錯覺”的典型職業,因為他們的工作環境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雖然交易權在你手上,但結果中,運氣佔相當大的比重,而每個人都想“戰勝運氣”,這就跟前面擲骰子的心理一樣。

第二、巨大的壓力下,交易員需要通過某些方式去排解壓力,讀書學習交流、求神拜佛抽籤許願,而交易本身也是一種“解壓”方法

第三、大部分交易員都會把長期目標轉化為短期目標,而短期目標看上去更可控一些。

正是這三個特點,讓個人投資者很容易產生“控制錯覺”:當市場發生了劇烈變化時,投資者心理很容易失衡,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情緒,就產生了“控制錯覺”:“一定得做點什麼吧,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其結果就是“頻繁交易”:聽到消息就立刻買入,買入之後不漲就急着要賣。

不難看出,後一種非典型的“控制錯覺”,其實就是我們常説的,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三、為什麼我們經常徒勞地努力着?

我上週寫的《為什麼“996加班”成為互聯網企業的主流選擇?》,很多評論都提出了“焦慮式加班”、“控制型加班”,這些加班都就老闆對員工工作的過度介入,正是典型的'“控制錯覺”導致的加班。

加班中有很大的一類是“開會”和“彙報”這一類溝通行動,一開始,會議室和老闆的日程安排都是在上班時間之內,可每天老闆要麼有突發情況,要麼上一個會拖了下來,導致日程表上的會議、彙報一個個被順延,出現“只增加工作時間,不增加工作成果”的低效加班。

為什麼每一個會,老闆都要參加呢?為什麼每一件事,老闆都要聽彙報呢?

明白“控制錯覺”的原理,就很好理解了,通常源於老闆和高層們對工作進展的焦慮:他們時時感到,自己再不管,工作就要失控了。所以他們的日程表上擠滿了各種會議、出差、電話、彙報,除了讓員工頻繁的彙報與等候彙報、開會與等待開會之外,還包括:

為了效率,直接告訴員工該怎麼做;

否定員工的工作結果,而且沒有把理由説清楚;

工作目標朝令夕改……

很多管理者都是高效率人士,在初進職場時,通過自律、高效地利用時間,贏得了這一階段的成功,也養成了他們一定要“控制一切”的習慣。

他們的成功,固然有一部分源自“對工作的控制”,但更多僅僅因為“控制感”增強了信心,讓他們能更專注地投入——而後者對於團隊管理是無效的,管理者的“控制感”恰恰剝奪了團隊成員對工作的“控制感”,最終陷入無效的加班與忙碌。

想要擺脱“控制錯覺”,管理者需要剋制過度指導下屬的衝動,尊重員工的看法,讓工作成為員工的工作,而不僅僅是你的。

同時要讓日程表多一些空閒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培養更長遠更全局的思維狀態,這才是一個真正成功的管理者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不過,控制錯覺的另一種常見心理與“盲目行動”的心態剛好相反,恰恰是對大概率出現的危機,毫無反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