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來源:時代範 1.54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內涵,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國小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國小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諮詢工作,做好個案輔導、登記工作。

2、重視心理諮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視學生心理團體輔導工作。

4、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做好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學期最少開設兩節以心理健康為內容的主題班隊會)

三、內容要求:

1、學習心理與智能發展指導。

(1)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潛能,激發其學習的信心。

(2)引導學生形成強烈持久的學習動機。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學習策略的輔導,包括閲讀、記憶、思維、問題解決、自我監控等策略。

(5)特殊時段的學習心理調適。如競賽前夕、升學考試前夕。

2、情緒、情感、情操教育。

(1)認識情緒的豐富多樣性與易變性。學會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2)掌握控制、表達、發泄情緒的適當方式與合理途徑。

(3)學會保持積極心境的方法。

3、堅強意志與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4、自我意識、人際交往及性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悦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良好關係。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育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同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 5、人格養成教育。

(1)引導學生樹立發展健全人格的願望與動機。

(2)注重學生的自我人格養成教育。

(3)對有人格障礙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

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心理課輔導。每個月的最後一週班主任教師利用班會課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開展心理活動課。

(2)心理諮詢室。逐步開放“心靈家園”,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諮詢。逐步做到心理諮詢室有專任教師負責,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

(3)辦好“心靈信箱”,以便個別學生羞於啟齒,可以利用寫信的方式和學校的心理老師進行溝通、預約諮詢,一般的問題由心理老師轉交班主任回覆,特殊的由心理輔導老師進行個別諮詢。

(4)以“點”帶“面”,利用學校宣傳陣地。

“各班板報、紅領巾廣播站”是我校學生熟悉的宣傳陣地,本學期將充分利用現有的陣地宣傳心理知識,在紅領巾廣播站、多媒體教室進行講座,對個別案例進行解析,對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進行解答,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隨時保持正常的心態。

(5)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國小生心理健康最後要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地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國小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導國小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五、教學措施:

1、學會放鬆。要使國小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閲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鬆的。

2、與人談心。要使國小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裏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諮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

3、學習寫日記或週記。國小生要學習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這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

本着“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視國小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是我們為之努力的目標。

六、每月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9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明確本學期工作思路。

2、開放心靈家園,心理老師開始上課。

3、開放“心靈信箱”。

3、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

10月:

1、組織班主任學習有關心理輔導的知識、方法等。

2、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打開心靈的快樂頻道,對學生進行常規心理健康測查。

11月:

1、利用家長會向學生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2、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

12月:

1、心理健康教育學期工作總結。

2、心理健康教育檔案資料彙總整理。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2

一、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經過了兩年的學習生活,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以下特點:

1、思維特點:

學生正對生活的世界形成一個初步的看法,他們擅長於識別物體的特點、判斷物體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能很快並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個物體所固有的特徵。思維正處於由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模仿性強,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是非觀念;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現性向創造性的想象過渡;集體主義感情在教育、引導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加強,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形成,但極不穩固。總體來説,這個時候的孩子,意志還很薄弱,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較差,遇到困難和挫折,往往產生動搖。尤其加上現在的物質條件比較豐裕,孩子的吃苦精神也相對較為薄弱了。

2、語言表達特點:

學生樂於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這是在探究課上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和培養科學、文明的用語習慣的積極因素。

3、社會交往和與人合作特點:

學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響,一是以個人為中心。

4、自我意識特點:

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展,逐漸學會道德原則的評價標準,評價能力開始發展起來,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但不善於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二、總的教學要求:

1、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愉快的接納自己。

2、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培養一些學習的策略。

3、通過系統的人際交往心理和技能訓練,學會尊重、讚美、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學會與同學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通過激發學生廣泛的情趣和引導學生自覺鍛鍊健康的體魄,讓學生與家人能夠高質量地生活,享受生活帶來的無限樂趣。

三、具體措施:

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鬆、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説,想説就説,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從每雙週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具體來説:

1、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為主題化理論,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施加影響。

2、小品表演法、設境講解法、故事啟迪法、團體遊戲法、動畫演示法等,同時注意結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3、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礙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諮詢或團體輔導,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惑,健康快樂成才。

3、發揮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在班級、團隊、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指導家長改變教子觀念、瞭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學校健康教育是學校系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衞生科學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兒童少年某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儘可能避免意外傷亡事故,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學校健康教育的任務:

1、提高學生衞生知識水平;

2、降低學校常見病的發病率;

3、提高生長髮育水平;

4、 促進兒童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衞生問題;

5、 改善學生對待個人公共衞生的態度;

6、 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們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培養學生正確的飲食和衞生習慣。注意飲食衞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讓學生知道暴飲暴食的危害。

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課的效果。

四、健康教育的內容:

1、通過課堂內外的教育,向學生傳授衞生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個人清潔習慣,使他們自幼養成講衞生、愛清潔、維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2、培養學生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過量進食。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自覺地保護環境,並懂得預防接種的好處,自覺接受預防接種。

3、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瞭解兒童期的正常生長髮育,並注意生長髮育期應注意的事項。知道保護眼睛、牙齒、耳朵、鼻子的重要;

4、認識到陽光、空氣、水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5、瞭解均衡飲食對身體發育的好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6、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知道人體需要的營養素,知道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

7、懂得體育與健康常識:運動前後的注意事項;過量飲水也會中毒;玩與心理健康;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總之,加強學生的體育、衞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健康的生理和心裏、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鬥、團結合作的精神,是學校教師的職責;學校體育、衞生工作,必須抓緊抓好,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身心健康,體格健壯,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衞生管理工作再上一個台階。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面對21世紀的激烈競爭,未來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有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患,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與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生理與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礎和中介,在素質教育中處於重要位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發展性、預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中國小生肩負着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生理髮育的關鍵時期,不僅要重視培養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質,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國小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基礎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這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教育目的:

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針對當前我國國小生存在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弱點,進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人的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韌不拔等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班主任在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選材要儘量使心理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幫助解釋,將身邊的現象用心理學觀點去分析,以便學生更好地瞭解、接受心理知識,並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實用又便於操作。講話形式可採用演講式、説話式、報告式、討論式等。

3、學習內容要及時記載,班級將根據教學計劃規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時間,並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上作詳細記載。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裏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適應周圍生活。

五、教學安排

周次內容課時1學會讀書12神祕的大腦13練就火眼金睛14魯班與鋸子15與時間賽跑6學會質疑7身體語言8善用批評9學會傾訴10學會分離11我與同學比什麼12心靈之橋13糖果實驗14青蛙看海15複習測評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患,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與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生理與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礎和中介,在素質教育中處於重要位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發展性、預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同學們健康的心理素質。中小同學們肩負着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生理髮育的關鍵時期,不僅要重視培養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質,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國小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基礎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從小培養同學們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同學們的潛能,塑造同學們的健康人格,這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任務與重點

1、面向三年級全體同學們,開展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同學們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以及學習、擇業、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以努力提高全體同學們心理素質和人格水平。這是基本任務和工作重點。

2、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同學們,給予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對於極少數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同學們,能夠及時識別並轉送到醫學心理診治部門。

三、 方式與途徑

1、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滲透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要與學校德育和同學們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各處室、各科任老師尤其是政教處、班主任、政治教師,要有加強同學們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確意識,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學校心理諮詢輔導的理論與方法,同時也能自覺地使教學與德育活動成為有助於提高同學們心理素質的載體。共青團、同學們會等同學們社團都應該為提高同學們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體豐富的活動舞台,努力創設文明健康的校園氛圍。還應向家長宣傳普及心理衞生知識,爭取家長和生區的配合,共同關心同學們的心理健康教育。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學常識,幫助同學們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同學們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政治課、體育衞生保健課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外,還要通過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健康教育圖片展、健康教育影片等對同學們進行教育,還可安排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進行宣傳,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同學們的健康成長。

3、開設簡易的心理諮詢與輔導。心理諮詢與輔導是配合心理教育,達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目標的重要途徑。

四、教學內容分析:

按“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發展”這個素質教育培養目標,從生活心理輔導、學習心理輔導和人格心理輔導三個方面安排內容。通過故事和事例讓同學們感受學習,為提高同學們心理素質提供良好的教育。

五、教學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讓同學們對各門學科產生興趣,熱愛學習。培養同學們養成收拾東西,擺放好書桌的好習慣。培養同學們團結友愛,幫助別人的良好品格。教育同學們遇到困難不要怕,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教育同學們為他人着想,懂得關心他人。教育同學們專心做作業,作業做得快又好。讓同學們知道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努力克服缺點,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培養同學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同學們遇到不愉快的事,學習冷靜思考。鞏固同學們各方面常識的理解,讓同學們可以進行自我檢測。開發同學們的心理潛能,塑造同學們的健康人格,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

六、具體教學工作安排:

每週一節課

七、對本學期的期望

希望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培養同學們友愛同學,熱心幫助別人,不怕困難,努力克服困難的品質,培養同學們健康的心理素質。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6

一、學情分析

三年學生進過了兩年的學習生活,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對於國小生來説,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於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上。從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和家庭生活轉變為以學習為主的學校生活,是一次質的飛躍。從進人校門開始,學校生活便成為國小生生活中最有意義的內容,成為他們心理髮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漸的適應學校生活並且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社會關係的適應能力等等,對於國小生在整個國小階段的心理健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而三年級是國小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認識和情感方面是一個飛躍轉型的發展期,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多樣化,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情緒趨於穩定,情感有一定的選擇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情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他們更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啟發下,使其更好地認識自我,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提高學習能力,發展人際關係,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以此為目的將這部分教材分為五個內容:

1、自我認識

2、學習策略

3、人際關係

4、思維訓練

5、其它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愉快的接納自己。

2、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培養一些學習的策略。

3、通過系統的人際交往心理和技能訓練,學會尊重、讚美、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學會與同學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通過思維的訓練,開發學生的腦力,調動學生的潛力。

四、教學重點

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巧、人際交往能力

五、教學措施

1、 根據三年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鬆、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説,想説就説,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2、 從每週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具體來説,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為主題化理論,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施加影響。小品表演法、設境講解法、故事啟迪法、團體遊戲法、動畫演示法等,同時注意結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3、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礙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諮詢或團體輔導,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惑,健康快樂成才。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全校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以學校的工作計劃、德育計劃為指導,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努力創造條件輔助和激勵學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發展,達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教學宗旨:

留下你的煩惱,帶走我的微笑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衝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2、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心理輔導,引導學生認請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3、普及心理輔導。工作密切與班主任的聯繫,更好地與德育工作相輔相成。

4、認真細緻地做好疏導和跟蹤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5、採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使輔導工作更加規範。

具體目標:

三年級: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四、主要輔導工作計劃: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1、組織相關教師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並提倡全體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積極組織宣傳,充分發揮各年級心理諮詢聯絡員(各班班主任)的作用,積極利用健康教育課和班隊課主渠道作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設立心理信箱,心理健康教師做到每封必回。

(二)常規工作:

1、綜合運用多種輔導形式,以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為主,以點帶面。還可以通過家委會、家長會等活動組織專題講座,學習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讓心理健康教育走進千家萬户,使家長逐步認識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親子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2、值班與預約相結合。每日上午及下午放學時間為輔導教師固定值班,主要安排與個別學生見面輔導活動,其他時間的輔導,主要通過提前預約。

3 、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普及心理保健常識。可通過板報、講座等,讓廣大學生懂得日常心理自我保健,並增強心理健康意識。

4、接待登記制度。值班教師做好值班接待記錄,便於總結工作和定期檢查。

5、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更好地、更全面地做好心理諮詢記錄,對學生心理諮詢記錄的情況,並做好保密與保管工作。

6、對典型案例,實行跟蹤管理,詳細記錄,保持聯繫,全程服務。結合學生特殊情況反饋制度,建立與班主任的雙向反饋,必要時還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取得聯繫,以保證輔導的綜合成效。

7、設立心理信箱,心理健康教師做到每封必回。

(三)開放時間:

輔導應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真誠面對學生,紮實開展工作,爭取在輔導面上略有擴大,在輔導成效上有所突破。每天上午開放。學生可以通過預約、上門或來信等方式與心理健康教師聯繫。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社會閲歷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新時期學習及社會競爭等各方面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所以,對中國小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當前教育的重點所在。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8

一、學情分析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了國小中年級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從心理髮展過程來看,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這一階段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活動範圍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低年級有了顯著的變化,學習活動的遊戲性特徵減少,學習過程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範性、嚴謹性更強,對學生進行的科學教育一般從三年級開始。

一方面身體的發育、學習與生活的變化使三年級學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發展,他們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獨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了,能夠參與大人的談話,而不像以前那樣隨意插入大人的談話。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嘗試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麼聽從權威。這些現象表明了三年級學生知識經驗的擴大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三年級學生又表現出行事理性不足的特點。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生對於不同學科的學習動機出現了差別,學科偏愛開始出現。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得到發展,情緒表現的方式和強度與低年級學生相比,其適宜性更高,一般較少出現忽哭忽笑的現象。進入少年期後,隨着交往能力的提高,學生之中開始出現關係較好的、比較穩定的好朋友。

二、教學目標

1、鍛鍊有意識記的能力,增進記憶品質;

2、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

3、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

三、教學重點

1、通過面向全體普及各種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

2、加強針對性訓練,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在集體中體驗人際交往的樂趣,在學習中品嚐解決難題的快樂,在活動中學會調節情緒。

4、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及表現自我的慾望與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國小階段是孩子心理髮展的重要階段,幫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質,形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了國小中年級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從心理髮展過程來看,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這一階段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活動範圍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低年級有了顯著的變化,學習活動的遊戲性特徵減少,學習過程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範性、嚴謹性更強,對學生進行的科學教育一般從三年級開始。

一方面身體的發育、學習與生活的變化使三年級學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發展,他們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獨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了,能夠參與大人的談話,而不像以前那樣隨意插入大人的談話。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嘗試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麼聽從權威。這些現象表明了三年級學生知識經驗的擴大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三年級學生又表現出行事理性不足的特點。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生對於不同學科的學習動機出現了差別,學科偏愛開始出現。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得到發展,情緒表現的方式和強度與低年級學生相比,其適宜性更高,一般較少出現忽哭忽笑的現象。進入少年期後,隨着交往能力的提高,學生之中開始出現關係較好的、比較穩定的好朋友。

三、教學目標

1、鍛鍊有意識記的能力,增進記憶品質;

2、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

3、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重點

1、通過面向全體普及各種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

2、加強針對性訓練,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在集體中體驗人際交往的樂趣,在學習中品嚐解決難題的快樂,在活動中學會調節情緒。

4、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及表現自我的慾望與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課時



2



長大的夢想



1



4



學習的樂趣



1



6



做個受歡迎的人



1



8



當我獨自一人



1



10



受了委屈怎麼辦



1



12



上課聽講的訣竅



1



14



學會尊重



1



16



批評不可怕



1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三年學生進過了兩年的學習生活,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對於國小生來説,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於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上。從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和家庭生活轉變為以學習為主的學校生活,是一次質的飛躍。從進人校門開始,學校生活便成為國小生生活中最有意義的內容,成為他們心理髮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漸的適應學校生活並且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社會關係的適應能力等等,對於國小生在整個國小階段的心理健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而三年級是國小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認識和情感方面是一個飛躍轉型的發展期,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多樣化,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情緒趨於穩定,情感有一定的選擇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情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他們更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啟發下,使其更好地認識自我,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提高學習能力,發展人際關係,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以此為目的這部分教材安排了十次活動

1、自我認識(活動一和活動二)

2、人際關係(活動三和活動四)

3、守規矩(活動五)

4、思維訓練(活動六和活動七)

5、學習策略(活動八、活動九和活動十)。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愉快的接納自己。

2、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培養一些學習的策略。

3、通過系統的人際交往心理和技能訓練,學會尊重、讚美、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學會與同學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通過思維的訓練,開發學生的腦力,調動學生的潛力。

5、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守規則的習慣。

四、教學重點

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巧、人際交往能力

五、教學措施

1、根據三年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鬆、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説,想説就説,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2、從每週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具體來説,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為主題化理論,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施加影響。小品表演法、設境講解法、故事啟迪法、團體遊戲法、動畫演示法等,同時注意結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3、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礙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諮詢或團體輔導,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惑,健康快樂成才。

六、教學進度

第1周9.2—9.6活動一戴高帽活動

第2周9.9—9.13活動二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第3周9.16—9.20活動三猜猜我是誰課時安排

第4周9.23—9.27活動四找朋友

第5周9.30—10.4活動五愛媽媽見行動

第6周10.7—10.11活動六火眼金星

第7周10.14—10.18活動七展開想象的翅膀

第8周10.21—10.25活動八和壞習慣説拜拜

第9周10.28—11.1活動九聽課有竅門

第10周11.4—11.8活動十課前準備很重要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11

一、學情分析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了國小中年級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從心理髮展過程來看,三年級學生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集體主義感情在一、二年級教育、引導的基礎上又了一定的加強,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形成,但極不穩固。總體來説,這個時候的孩子,意志還很薄弱,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較差,遇到困難和挫折,往往產生動搖。尤其加上現在的物質條件比較豐裕,孩子的吃苦精神也相對較為薄弱了。

三年級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展,逐漸學會道德原則的評價標準,評價能力開始發展起來,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但不善於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二、教材分析

對於國小生來説,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於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上。能否逐漸地適應學校生活並且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社會關係的適應能力等等,對於國小生在整個國小階段的心理健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而三年級是國小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認識和情感方面是一個飛躍轉型的發展期,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多樣化,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情緒趨於穩定,情感有一定的選擇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情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他們更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啟發下,使其更好地認識自我,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提高學習能力,發展人際關係,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針對國小生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輔導活動課可從自我認識、學習、人際交往、思維訓練等方面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心理輔導。

三、教學目標

1、鍛鍊有意識記的能力,增進記憶品質;

2、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

3、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5、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愉快的接納自己。

6、學會尊重、讚美、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學會與同學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學重點

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巧、人際交往能力。

五、教學措施

根據三年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鬆、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説,想説就説,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從每週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具體來説,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為主題化理論,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施加影響。小品表演法、設境講解法、故事啟迪法、團體遊戲法、動畫演示法等,同時注意結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礙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諮詢或團體輔導,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惑,健康快樂成才。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12

一、 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經過了兩年的學習生活,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以下特點:

1、思維特點:學生正對生活的世界形成一個初步的看法,他們擅長於識別物體的特點、判斷物體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能很快並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個物體所固有的特徵。思維正處於由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模仿性強,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是非觀念;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現性向創造性的想象過渡;集體主義感情在教育、引導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加強,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形成,但極不穩固。總體來説,這個時候的孩子,意志還很薄弱,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較差,遇到困難和挫折,往往產生動搖。尤其加上現在的物質條件比較豐裕,孩子的吃苦精神也相對較為薄弱了。

2、語言表達特點:學生樂於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這是在探究課上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和培養科學、文明的用語習慣的積極因素。

3、社會交往和與人合作特點:學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響,一是以個人為中心。

4、自我意識特點: 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展,逐漸學會道德原則的評價標準,評價能力開始發展起來,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但不善於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二、總的教學要求:

1、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愉快的接納自己。

2、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培養一些學習的策略。

3、通過系統的人際交往心理和技能訓練,學會尊重、讚美、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學會與

同學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通過激發學生廣泛的情趣和引導學生自覺鍛鍊健康的體魄,讓學生與家人能夠高質量地生活,享受生活帶來的無限樂趣。

三、具體措施:

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鬆、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説,想説就説,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從每雙週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具體來説:

1、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為主題化理論,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施加影響。

2、小品表演法、設境講解法、故事啟迪法、團體遊戲法、動畫演示法等,同時注意結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3、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礙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諮詢或團體輔導,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惑,健康快樂成才。

3、發揮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在班級、團隊、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指導家長改變教子觀念、瞭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