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 怎麼理解孩子的哭泣

來源:時代範 1.81W

孩子為什麼會哭?

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 怎麼理解孩子的哭泣

在不會用語言、手勢來和外界交流時,哭成為了兒童表達需求的唯一手段。

一般來説,兒童的哭主要有3方面原因:

1.生理需求

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無論成人還是兒童,在生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前提下,都會有負面情緒。會説話的我們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需要,不會説話的小寶寶則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舉個栗子,當小寶寶覺得飢餓時,通常會發出洪亮的哭聲,同時伴隨着左右轉頭的動作,説明他正在尋找母親的乳頭。

2.心理需求

在生理需求得到一定滿足的基礎上,寶寶的需求會逐漸轉移到心理方面,通常是尋求照料者的關注。較長時間躺在牀上的嬰兒也會覺得無聊,他可能會看向媽媽,並運用“乾打雷不下雨”的哭法來獲得媽媽的關注。這時的一個“愛的抱抱”以及輕輕的愛撫都會讓寶寶平靜下來。

3.病理哭鬧

如果寶寶在身心需求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仍然哭鬧不止,那麼很可能是生病了。如果寶寶感到不舒服,他的哭聲通常會與平時有所區別,並且持續較長時間,一般來講,如果寶寶的哭聲持續10分鐘以上,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可能真的需要看醫生了。最容易引起小寶寶病理性哭泣的疾病主要有腸痙攣、腸套疊和濕疹,家長朋友可以參考這幾種疾病的具體表現進行初步的處置。

年齡不同,需求不同

1. 1歲前

對於嬰幼兒而言,滿足他的基本需求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最初階段,要給予寶寶持續而穩定的愛,儘量滿足寶寶一切的身心需要,這將有助於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

一般來説,我們應該在第一時間排除病理上的原因。如果是生理需要導致的哭鬧,只要馬上處理,就可讓寶寶立即得到滿足;如果是心理需求導致的哭鬧,則需要來自父母的耐心安撫,一個擁抱、一個親吻,甚至摸摸寶寶的小腦袋,都會讓寶寶的安全感和自信心飆升。

其實,孩子在1.5歲以前,爸爸媽媽並不用太擔心慣壞的問題。在這個時期,父母和家人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護,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讓孩子有能量、有信心去進一步認知周圍的環境,去探索。

2. 2歲

這個時期的兒童開始萌發自我獨立的意識,此時明顯的特徵是喜歡説“不”,因為他們總想以“否定”來肯定自己的存在。

面對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我們可以借鑑“正面管教”的經驗,採取“温和而堅定”的方式來應對。所謂温和,就是不要用怒喝、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行為。我們需要保持自身的冷靜和平和,可以抱着孩子、給予情緒上的安撫;接着用玩具或動畫片轉移注意力,進一步幫助孩子平靜下來;最後才嘗試溝通並用正確的行為引導孩子。這樣,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行為不被接受,可是情緒被包容和照顧了,他幼小的內心就在慢慢成長,而不是被打擊。

需要注意的是,“温和而堅定”的做法需要堅持一段時間。當我們學會耐心平和地對待孩子了,孩子也能在一個寬容的環境學會什麼行為可以被接受,什麼行為不會被接受。

3. 3歲

一般來講,3歲左右的兒童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很好地與大人交流。與此同時,他的自我意識更強,更清楚“我”需要什麼。如果此時他總是哭鬧,那麼很可能是因為家裏人的過度寵愛,也就是“慣壞了”。

2歲階段推薦使用的“温和而堅定”的辦法,在這個階段同樣適用,但是實施起來要比2歲寶寶更加需要技巧和耐心,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在此階段,最關鍵的是對待孩子任性哭鬧時的作法和態度,家人之間要達成共識,一起努力。家人之間不同的態度,如:媽媽在努力“温和而堅定”,奶奶則“要什麼給什麼”,孩子會很聰明地發現這個“祕密”,從而學會“投機”。

同時,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的出現頻繁而且激烈時,建議家長教會孩子認知情緒。當孩子善於與父母溝通,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時,他在情商方面又有了提升,何樂而不為呢?

4. 4-5歲

如果孩子在2、3歲時,在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問題上得到了較好的引導,他在4歲後出現重大問題的機率將大大降低。相反,如果孩子在“想要”、“不想要”的問題沒有得到疏導,情緒壓抑,那麼孩子在4歲後很可能出現“不聽話”的現象。

一般來講,4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懂得一些簡單的道理,如果是因為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小角落,給他時間和空間考慮自己究竟應該怎麼辦,在孩子冷靜下來之後,我們要及時地講道理,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裏。

如果孩子因為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而哭鬧,我們需要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正確的處理方式其實很簡單,放下手中的事情,用誠懇的態度來傾聽和交流,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重視。

5. 6歲

開始進入“學齡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的認知能力也有了質的飛躍。

隨着認知能力的增強,他們開始能夠有意識地利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並有計劃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根據以往通過哭鬧的方式能夠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就會有意識地用這樣方式來試探父母,當你一次又一次妥協時,他們會發現這種方式很有效,哭鬧也變得更加有目的性和經常化。

6歲孩子的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時,千萬不要説“別哭了。”而是應該關心和了解他為什麼哭,他的心情如何。

千萬不要用大道理去批評孩子而無視他們的感情。家長如果接納了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情緒得到疏解,其結果將不僅是停止哭泣,一個“愛哭鬼”也會逐漸變得陽光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