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的表現 拒絕溺愛的方法

來源:時代範 7.94K

1、溺愛孩子的表現

溺愛孩子的表現 拒絕溺愛的方法

1、特殊待遇

飯桌上有好吃的先給孩子吃、看電視先讓孩子選、孩子想要的東西就馬上去給孩子買……這些特殊的待遇,相信很多家庭都存在着。

把孩子當做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無論做什麼都把他放在第一位,看似只是滿足他的小要求,但實質上,這隻會讓孩子逐漸養成自大、自私、不關愛他人的性格。

2、過度關注

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大聚小聚,朋友親戚聚到一起時,往往會圍着孩子讓他唱歌,唱完後也是掌聲不斷,誇獎也沒完沒了,這種太把孩子“捧上天”的鼓勵其實並不明智,應該點到為止。

這樣對孩子過度關注的結果,就是孩子易養成“唯我獨尊”的心理,凡事都愛搶風頭,一旦自身關注度低了,或者聽到自己沒有被讚揚,那麼就易養成執拗、耍性子、甚至偏執的性格。

3、過度袒護

“哎呀,他還是個孩子嘛,你跟他計較什麼?他還小不懂事,以後大了就懂事了。”當爸爸想要好好教訓孩子的時候,奶奶連忙給攔下來了,只看剛剛還委屈害怕的孩子,此刻正躲在奶奶身後一臉得意呢!

所以,這種袒護孩子的行為,非但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孩子沒體會到做錯事的後果,自然也就無所畏懼了,甚至還會想:反正有人護着我!

4、過度緊張

“唉呀!寶寶磕疼了吧!趕緊讓我看看!”孩子磕倒是很正常的,而且這對孩子來説並沒有影響,往往自己站起來就繼續玩去了。

然而有的家長卻容易過度在意,孩子原本沒事,看到家長這樣緊張,自己也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而這樣的結果往往會造成孩子嬌慣和懦弱的性格。

5、干涉獨立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溺和包辦,飯菜太熱就親自為孩子吹涼了再喂,睡覺也要抱着哄着才行,因為怕累着孩子,所以什麼事都自己來代勞……

這樣日子一久,不僅會阻礙孩子能力的發展,破壞孩子的獨立性、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還會讓孩子失去疼愛他人、勤於勞動的優秀品質,甚至不願幫父母分擔重任,連同情心都會逐漸消散。

6、輕易滿足要求

面對孩子的種種要求,家長往往都儘量去滿足,其實這是很不值得提倡的,因為太過容易,孩子就不懂得去珍惜,甚至不會體貼他人,難以養成吃苦耐勞的堅韌品質。

其實對於孩子的要求,如果是出於攀比心理,那家長大可不必滿足,如果是簡單的需求,想要玩具啦、想買零食啦,那麼家長可以跟孩子做“條件交換”,可以讓孩子用做家務的方式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讓孩子知道想要擁有,就必然要付出。

2、拒絕溺愛的好方法

那怎樣才能幫助家長不再寵溺孩子了呢?其實,要想真正為孩子好,最奏效的辦法就是“狠下心”:

1、學會“視而不見”

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如果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學會推脱和視而不見。

2、給孩子佈置家務工作

告訴孩子他也是家庭的一員,他長大了,可以為父母分擔家務了,並且適當給孩子佈置一些家庭任務,讓他去體會勞動,感受父母的不易。

3、該嚴厲時就嚴厲

孩子做錯事後一定不要包庇和不了了之,該嚴厲就嚴厲,該懲罰就要懲罰,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知道犯錯要承擔後果。

4、加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

讓孩子懂得愛與感恩,知道愛他的人為了付出了多少,這樣才能讓孩子更珍惜這份無私的愛,更能去尊敬長輩和關愛家人,可以通過讀相關繪本、看相關動畫來加強。

在成長過程中,愛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但這個愛,是長遠意義的愛,是温暖而堅強的愛,絕不是溺愛和嬌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