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讓孩子更幸福

來源:時代範 4.74K

週末受邀去朋友Julie(朱莉)和Malcolm(麥爾肯)家吃晚餐。Julie和Malcolm夫婦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畢業後Malcolm在我們學校找到了工作,搬來小鎮。三個孩子,15歲的女兒Amanda(阿曼達),13歲的兒子Jim(吉姆),和7歲的女兒Daisy(戴茜)都在加拿大出生。Julie和Malcolm夫婦每年都帶孩子回美國拜訪孩子的祖父母和外公外婆,享受天倫之樂。

感恩讓孩子更幸福

那天,Julie做的晚餐非常豐盛。前菜:鱷梨沙拉醬配玉米片薯片;副菜:蔓越莓菠菜沙拉;主菜:烤肋排;主食:烤土豆;飯後甜點:檸檬酥皮餡餅。大家圍着餐桌,慢慢地享受這些美味佳餚。大家都對Julie的烹飪手藝讚不絕口。不一會兒功夫,上的菜餚皆空。孩子們起身動手,分工合作幫助媽媽收拾髒碗,整理餐桌和清理廚房殘局。Julie夫妻招呼老公和我一起去客廳喝咖啡。

不久,Julie的三個孩子清理完廚房之後,來到Julie身邊,給媽媽一個熱烈的擁抱,並告訴媽媽:“非常感謝您給我們做了美味的晚餐。”聽到孩子們的感謝聲,Julie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Julie告訴我:在我家,我常常負責為大家做晚餐。不管我做得飯菜是不是好吃,Malcolm和孩子總是在晚餐後感謝我為大家辛苦地勞動。確實,有時做飯很無聊,但Malcolm和孩子的感謝讓我覺得很温馨,也給我為家人做事的動力。Malcolm接過Julie的話語説到:我由衷地感謝Julie對一家人的照顧,因此每天都向Julie表達我的謝意。此外,Julie和我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互相道謝,並使用禮貌語言:“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等。這麼做,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在家庭中向孩子展示感恩的具體行為,從小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會感恩。在孩子學會對家人感恩的基礎上,再培養他們對朋友,親友乃至陌生人的感恩之心。可喜的是,我們的這些舉動,孩子都看在眼中,記在心裏。自孩子懂事之後,他們都和我一樣,每天用餐完畢之後都會感謝媽媽為家人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此外在我們日積月累的薰陶下,孩子們互相關愛,互相尊重,為別人的付出而感恩。由於養成了感恩的心理,孩子們還經常去當地的食物銀行,學校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用自己的行動回饋社會。

為了讓孩子有顆感恩的心,Julie夫婦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給孩子長篇大倫地講授擁有感恩之心的重要性,更沒有強迫孩子每天必須對媽媽的辛勤勞動道謝,而是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孩子耳濡目染,直觀父母感恩的行為,進而培養孩子的感恩習慣。

在北美,許多父母都和Julie夫婦一樣,從小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著有《感恩:成功花朵的快樂種子》(Thanks!HowtheNewScienceofGratitudeCanMakeYouHappier)一書的美國戴維斯市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積極心理學雜誌》主編羅伯特·埃蒙斯(RobertEmmons)博士在2003年對隨機抽取的100多名大學本科生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得出結論:那些在生活中有規律地培養自己感恩之心的人和對照組人員相比,其感受幸福度和滿意度要提高25%。

這就是説,擁有感恩之心的人不會讓自己沉浸於悲觀的情緒中,因而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覺。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樂觀的情緒和希望,並樂於助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把,他們把自己的喜悦和熱情傳遞給別人,釋放正能量。因此他們也更能贏得其他人的情感支持,擁有更好的社交技能,而這些正能量反過來又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因此,在北美父母看來,從小給孩子灌輸感恩思想,培養孩子感恩習慣也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個部分。父母首先從教育孩子覺察父母,親友的好意,心中常存感激來感謝父母,感謝親人,再到感恩社會。

當今社會,面對升學地壓力,很多父母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考試取得好成績就足夠了。因此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包辦了他們生活中的一切。許多父母告訴孩子的是:只要考試考好了,其他什麼事都不用管。因此孩子在家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而父母就是節衣縮食,也都儘自己所能為孩子提供一切他們想要的物質生活。孩子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時間長了,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所有的一切是他們的,好東西就應該歸他們所有,父母給他們做事更是理所當然,根本沒有對父母的感恩之心。而一旦父母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或者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他們就變得怨天尤人,陷入悲觀怨恨的情緒。

一個不懂的感恩的孩子只會索取,而只有知道感恩的孩子,才可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並將生活中受到的點滴恩惠牢記於心。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過的幸福,快樂就可以從教會孩子感恩精神開始,讓他們每天感受別人給予的愛,讓美好,充實的心情陪伴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從小培養孩子感恩的好習慣,是讓孩子懂得欣賞生活中的一切,也是提高孩子自身幸福感的一個有效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