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川個人資料簡介 個人檔案 個人簡介 生平概覽

來源:時代範 2.75W

張石川簡介

張石川(1890-1953),原名偉通,字蝕川,浙江寧波人,他少年隨舅父經潤三到上海經商,先後供職於華洋公司、美化洋行;是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第一代電影導演的中堅,一生共導演150多....

張石川個人資料

張石川(1890-1953),原名偉通,字蝕川,浙江寧波人,他少年隨舅父經潤三到上海經商,先後供職於華洋公司、美化洋行;是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第一代電影導演的中堅,一生共導演150多部電影。他的主要作品有《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蘭》、《啼笑因緣》等,故事性強,通俗易懂。1928年導演的神怪武俠片《火燒紅蓮寺》,在上海電影界引起競拍神怪武俠片的潮流;1931年他導演了以蠟盤配音的中國第一部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張石川憑着良好的英文功底,專攻西洋影戲導演技巧,在早期電影藝術上的探索功不可沒。

張石川個人資料簡介 個人檔案 個人簡介 生平概覽

張石川照片

張石川個人檔案

張石川

姓名:張石川

原名:張偉通

英文:ShichuanZhang

性別:男

生日:

星座:摩羯座

地區:中國內地

血型:A

職業:導演

張石川個人簡介

張石川(1890—1954),原名偉通,字蝕川,浙江寧波人,導演、電影事業家。他少年喪父,隨舅父經潤三到上海經商,先後供職於華洋公司、美化洋行。自學英語,熟諳經營之道。 張石川是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是中國第一代電影導演的中堅,一生共導演150多部電影。題材各異,大部分為家庭倫理劇。其作品結構完整、故事性強、通俗易懂。

生平概覽

張石川

(1)1890年1月1日出生在寧波市鎮海霞浦(現屬北侖區)一個經營蠶繭生意的家庭裏。

(2)16歲那年,父親病故,小小年紀他就挑起了家庭重擔,跟隨舅舅經潤三來到了大上海,在華洋公司裏當一名“小寫”(低級職員)。

(3)1913年,任美國商人創辦的亞細亞影戲公司顧問,同時與鄭正秋合作組織新民公司,承包亞細亞公司的影片攝製業務,導演了由鄭正秋編劇的中國第一部故事短片《難夫難妻》。此後,陸續拍攝了《活無常》、《打城隍》等一批鬧劇短片,內容庸俗無聊。

(4)1916年創辦幻仙影片公司,自任導演將文明戲<黑籍冤魂>搬上銀幕。

(5)1923年,與鄭正秋、周劍雲等人組成明星影片公司,任總經理。主張“處處惟興趣是尚”的製片方針。此後幾年,仍和鄭正秋聯袂編導了反映和同情婦女悲慘命運的影片《玉梨魂》、《苦兒弱女》、《最後之良心》、《上海一婦人》、《盲孤女》等多部。

(6)1928年,為追求票房價值,導演了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並連續拍了18集。由此掀起了一股各電影製片公司競相拍攝此類影片的濁浪。

(7)1930年,導演了由洪深編劇、以蠟盤配音的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之後,又編導了<啼笑因緣>(1~6集)。

(8)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隨着民族危機的日益深重,左翼電影運動的蓬勃發展,他的思想觀念也有所轉變。

(9)1932年年2月,中國電影文化協會在上海成立,被選為執行委員;蘇聯影片《生路》,在上海正式公映,他也撰文加以讚揚。這一時期,他先後導演了表現抗日的《戰地歷險記》和由夏衍編劇的《脂粉市場》、《前程》、《壓歲錢》等進步影片。

(10)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總廠毀於戰火。他帶着殘存的部分機械、物資加入國華影片公司,任導演,拍攝《李三娘》、《三笑》、《花濺淚》、《夜深沉》等影片。

(11)1942年,出任中華聯合制片股份公司分廠廠長兼導演製片部長,導演《燕歸來》、《芳草碧血》、《英雄美人》等影片。

(12)1946年後,為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和上海大同影業公司導演了《長相思》、《亂世的女性》等影片。

社會評價

張石川

回顧中國電影的九十年曆程,不禁就會想起很多為中國電影作出過貢獻的電影前輩,張石川即是其中的一位。張石川是中國電影史上歷來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個唯利是圖的製片商,“處處唯興趣是尚”的商業片導演、敵偽時期又淪為漢奸,是個不屑一提的人;也有人則認為他是中國電影的開拓者,為中國電影的發展作出了許多貢獻。筆者不想在此給張石川作出評定,只想實事求是地敍述一些有關他的史料,供史家和讀者參考。

好勝、多思、敢想敢幹、精力旺盛,是他在電影事業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35年的歷程,他編導了156部影片,這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導演藝術家,第一個電影事業家,第一個電影企業家非他莫屬。

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 ,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部反帝片<黑藉冤魂> ,第一部勞工片<勞工之愛情> ,第一部體育片《二對一》等等都是他的作品。

他把自己創辦的“明星影片公司”辦成了赫赫有名的影業公司,佔據了中國電影史上的重要篇章。他創辦<明星月刊>以求加強電影宣傳。他開辦了中國最早的電影演藝訓練班,着力培養、發現新人。

作為一個電影企業家,他同時注重社會效益與市場效益,以娛樂片為主,寓教於樂。他對公司的管理以及與同事的合作也非常人性化,每籌拍一部新片,他必將全廠演職員召集一起,宣讀、研討劇本,全體通過即投入拍攝;他又十分重友情,倡仁義,非常關懷演職員工。除了影片攝製外,他也重視發行,着力發展院線。他還改進拍攝設備,與國際接軌。

電影作品

張石川作品

1933年,張石川在一篇題為<傳聲筒裏>的文章中寫道:“《空谷蘭》時代我不會忘記, <火燒紅蓮寺>時代我不會忘記,《啼笑因緣》時代我更不會忘記……。”為何張石川對這三部影片念念不忘?其中自有原因。

《空谷蘭》是中國早期默片的代表作。有人曾經説:“談起早期電影,必談《空谷蘭》。”此片是包天笑根據譯本小説《野之花》改編的,也是張石川捧紅張織雲、發掘朱飛、塑造楊耐梅銀幕形象的得意之作。它為明星公司創造了十二萬元的票房價值

《火燒紅蓮寺》是張石川根據武俠小説改編的影片。據説張石川的兒子喜歡看武俠小説,有一次張石川隨手拿了一本<江湖奇俠傳>坐在馬桶上解悶,忽然靈機一動,覺得此書搬上銀幕一定能叫座,於是趕緊拍攝,一連拍了十八集。由於生意興隆,其它電影公司也紛紛仿效,一時間銀幕上刀光劍影,氾濫成災,因而受到輿論的譴責。張石川之所以“不會忘記”這部影片,是因為它既賺過大錢,也捱過罵。

《啼笑因緣》是根據張恨水小説改編的影片,一共拍成六集。明星公司為拍此片投入了大量資金。與此同時,另外有一家大中國影片公司也搶拍此片,由此鬧起了“雙包案”,雙方對簿公堂。“明星”出厚禮請杜月笙出面調解,井付給“大中國”鉅額賠款,方才爭得了攝製權,但已經大傷無氣。影片拍成上映時,正值抗日怒潮風起雲湧,廣大電影觀眾對這種言情片已經不感興趣,賣座率低落,“明星”也因虧損差一點倒閉,它成為張石川“不會忘記”的第三部影片。

熱捧明星

在明星公司初創時期,出於競爭需要,張石川運用種種手段,捧紅了光彩奪目的四大名旦:王漢倫、楊耐梅、張織雲和宣景琳。

王漢倫因拍攝<孤兒救祖記>而一炮走紅,於是張石川就根據她的戲路,接二連三地讓她拍攝了《玉梨魂》、《苦兒弱女》和<一個小工人>等片,使她成為四大名旦之首。

楊耐梅因拍攝<玉梨魂>一片而初露頭角,她的代表作是根據托爾斯泰小説<復活>改編的《良心復活》,楊耐梅扮演綠娃(瑪斯洛娃的譯名)一角,由使女變為女囚,演來絲絲入扣。該片上映時,楊耐梅還在幕間休息時登台演唱插曲,風靡了不少觀眾。

1925年,上海新世界遊樂場舉辦電影博覽會,明星公司將張織雲主演的《空谷蘭》推出,結果使張織雲以最多票當選了電影皇后,為“明星”爭得榮譽。

宣景琳在明星公司拍戲的時間最久,一共拍了二十多部影片。她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是<姊妹花> 、《再生花》、《空谷蘭》和<大家庭>。

除了上面所説的“四大名旦”之外,使張石川引為自豪的是。1927年,他乘天一影片公司改組之際,把該公司的“台柱”胡蝶挖了過來。胡蝶在“明星”主演了不少影片,於1933年又登上了“影后”的寶座,聲譽歷久不衰,成為“明星”的搖錢樹。

婚姻狀況

張石川作品

張石川當年單槍匹馬來到十里洋場上海灘之後,不久就在一家下等妓院裏結識了一名妓女。這個妓女美貌又善良,兩人一見鍾情,便開始同居,並且有了孩子。

不久,張石川又結識了上海的“皮貨大王”何詠昌。何詠昌“家有嬌女初長成”,擇婿心切,一見到張石川就喜歡,覺得他精明能幹,有進取心,將來能辦大事,於是特意介紹張石川和女兒何秀君相識,並且説:“你們兩人,滿相配的,我揀個良辰吉日,給你們成親吧!”何秀君看到張石川精明能幹,相貌英俊,打心眼裏喜歡;張石川則想:“這個姑娘活潑可愛,父親又有財有勢,娶了她做妻子,豈不是好!”兩家很快就議論起嫁娶的事。 張石川的原妻,自知出身貧賤,無法在經濟上支援丈夫,使丈夫飛黃騰達,因此不反對張石川和何秀君結婚,但她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要做“正房”,而何秀君則認為,自己是大家閨秀,下嫁窮小子已屬屈就,再要做“二房”這又怎能使得?於是,張石川夾在當中,左右為難,心中捉摸不定,只好去求教他的知心朋友鄭正秋。

鄭正秋是調解糾紛的能手,他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最佳方案”,那就是:讓張石川與何秀君去杭州完婚,回上海後同居新巢;而原妻則和她的孩子仍住原處,以“一家兩處”的形式維持下去。結果雙方欣然同意,果真按鄭正秋的“方案”實行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