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德個人資料簡介 藝術人生 演出作品 藝術特色

來源:時代範 4.99K

黃新德簡介

黃新德,男,漢族,1947年8月出生,安徽省蕪湖人。中專文化,民盟成員。1965年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班,畢業後分配到安徽省京劇團。現任安徽省劇協主席,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副院長,中....

黃新德個人資料

黃新德,男,漢族,1947年8月出生,安徽省蕪湖人。中專文化,民盟成員。1965年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班,畢業後分配到安徽省京劇團。現任安徽省劇協主席,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副院長,中國劇協理事,國家一級演員、連續4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為黃梅戲第二代人物,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繁榮黃梅戲藝術事業優秀藝術家” 稱號。安徽省勞動模範。

黃新德個人資料簡介 藝術人生 演出作品 藝術特色

黃新德照片

黃新德藝術人生

黃新德

黃新德小的時候家在農村,父親是碼頭工人,母親在家做田,那時村裏經常來戲班子,二老都跑去聽,尤其是母親特別喜歡黃梅戲,在家洗衣燒飯的時候也會學着戲裏的人物哼唱幾句解悶,黃新德在邊上聽得多了也就不知不覺喜愛上了。”

在黃新德十多歲時,農村普遍出現了餓飯現象,黃新德一家自然也不例外,“當時有人告訴我説省藝校的黃梅戲專業要招學生,而且還管吃管住,我就心動了。”但當他把內心的想法告訴二老時,家裏卻是極力反對,“那時人的觀念遠沒有現在開放,戲曲演員還被稱為‘戲子’,不光社會地位低,就連死後都進不了祠堂。”但家人的反對並未改變黃新德的決定,他報名參加考試,並很快收到了省藝校的錄取通知。

難忘兩位恩師

在省藝校,黃新德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恩師明海亮,他是唱京劇武生的,與著名戲曲演員蓋叫天齊名,老師對黃新德非常嚴厲,不論颳風下雨,每天早上五點都會準時在排練場坐着督促黃新德練功,哪裏做得稍有一點不對,換來的就是一頓狠揍。為了少捱打,也為了日後能出人頭地,黃新德練功很賣力氣,也正是這段時間的積累為他以後的表演打下了非常紮實的基礎。後來,明海亮老師身染重病,已經畢業留校任教的黃新德在病榻前服侍了整整三年,天天為恩師熬藥捶背倒便盆。明老師去世後,黃新德又以孝子的身份為他安排了一切後事,他的感恩、尊師之舉讓許多老藝術家感動不已,至今仍被戲劇界人士傳為佳話。

1969年,黃新德被調入了省京劇團改唱樣板戲,雖然這份職業與他之前的行當極不對路,但靠着明老師言傳身授的一身功夫,黃新德很是順利地完成了自己戲劇生涯中的第一次轉型,並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了1979年,是年他被調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並從此開始了在黃梅戲藝術上的不懈追求與探索。

在黃梅戲劇院,黃新德又遇到當時極負盛名的表演藝術家王少舫先生,在觀察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王少舫在多個場合表示出收他為徒的想法,可惜拜師儀式還未來得及舉行,王少舫先生便因腦溢血突然故去。黃新德不僅參與操辦了王先生的後事,還以家屬的身份四處奔波為他的妻兒解決了許多生活上的難題。對此,黃新德説,“我雖然沒有師徒上的名分,王老師也沒有手把手地帶過我,但他以自己的舞台藝術和道德情操為我樹立了一個榜樣,他實際就已經是我的老師了。”

(圖)《天仙配》劇照

為黃梅甘當綠葉 作為繼嚴鳳英、王少舫之後黃梅戲的第二代代表人物,黃新德迄今已在舞台劇和影視劇中塑造了100多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由他主演的<天仙配>、《龍女》、《無事生非》、《風塵女畫家》、《柯老二入黨》、《長恨歌》等多部作品都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並贏得了業內專家的一致好評。如今的他已先後將“梅花獎”、“文華獎”、“華表獎”、“金鷹獎”、“金雞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國家大獎盡收囊中,真正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但從他的談吐中,記者體會得出,他這匹“老驥”身上仍保持着旺盛的鬥志,為了黃梅戲藝術的繁榮,為了讓黃梅戲後繼有人,他一直在默默做着“人梯”。

在圈內,許多人都稱黃新德為“老梅樹樁”,此號由何而來,原來,黃新德一直不忘提攜後起之秀,不但自己憑實力奪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還先後在多部大戲中為馬蘭、韓再芬、吳亞玲、李文配戲,從而使得這四位女演員成為安徽黃梅界的四枝新梅。這事發生在同一劇種同一演員身上,在全國文藝界都是絕無僅有的。為此,有人將黃新德誇作是“托起四朵梅花的常青樹”,也有人笑他”太傻“,説他“捧紅了別人,自己得不到半點好處”。對於以上種種議論,黃新德聽後總是淡然一笑:“一花獨放不是春!黃梅戲的繁榮靠的不是哪一個人,大家都是黃梅戲這張‘皮’上的毛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大家都應該懂。”黃新德説只要年輕演員有需要,他這片“大綠葉”仍會一無反顧地出來陪襯,“眼下各個劇種都處於比較低谷的時期,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黃梅戲才能唱響。”

黃新德演出作品

(圖)《無事生非》劇照

黃新德曾在電影<龍女>中飾演姜文玉、《徽商情緣》中飾演陳之章;

電視劇《遙指杏花村》中飾演白馬駒、《劈棺驚夢》中飾演莊周;

舞台劇《天仙配》中飾演董永、<無事生非>中飾演白立荻、《紅樓夢》中飾演蔣玉菡、《梁祝》中飾演梁山伯、《紅絲錯》中飾演張秋仁。

在1998年黃梅戲創作劇目<風雨麗人行>擔任主角貴福。塑造了100多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演出劇目《天仙配》、《無事生非》、《紅樓夢》、《梁祝》、《紅絲錯》、《風雨麗人行》、《龍女》、《徽商情緣》、《遙指杏花村》、《劈棺驚夢》等。

藝術特色

(圖)黃新德

黃新德的藝術在充分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以獨有的才華進行可貴創新,不受程式束縛,不演行當,而演人物。他汲取京劇、廬劇、泗州戲等兄弟劇種的精華,形成了自己“行腔委婉、吐字清晰、黃味濃郁、情感真切”的演唱風格,有“黃派唱腔”之美譽。黃新德扮演的戲裏的人物,個個性格鮮明。他的唱腔獨特,將京劇的唱法融入黃梅戲中,韻味十足,且唱出了人物的內在感情。黃新德功底厚實,身段漂亮,重要的是他的一投足、一甩袖、一轉身都是為人物設計的。他在黃梅戲藝術表演實踐中,勤學苦練,孜孜追求,不斷汲取多種藝術營養,不斷拓展藝術表演空間,成功塑造了眾多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為廣大人民羣眾奉獻了精美的精神食糧。

黃新德事業上成功的祕訣,來自於他的認真。幾十年來,遇到的角色成百上千,但每一個他都會細細琢磨人物的特點是什麼,一個眼神或一個舉動,怎樣表演才能讓觀眾牢牢記住這個人物,和其他的人物區分開來。在演董永時該表現的是淳樸、執著,而在演周樸園時,就得表現出他的老於世故和工於算計。“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特點,抓住了特點,就抓住了人物,抓住了觀眾”,就是憑着這股鑽勁兒,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性格迥異,卻又個個惟妙惟肖的舞台形象。

見過黃新德的人都説他“沒架子”,團裏的年輕人都樂於親切地稱他為“黃老師”,這是因為他手把手地教過大批青年演員。對同事親密合作,對觀眾熱情認真,執著中融入隨和、幽默。在黃梅戲領域裏,他不僅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滿腔熱情為年輕演員鋪路。在為年輕演員排演的劇目中,他傾心當好配角,哪怕只有幾句戲詞也一絲不苟。

感悟藝術

(圖)黃新德

“第一憂”———什麼都由市場説了算。黃新德説,過去的體制確實存在弊端,缺少活力,容易形成人浮於事、坐等靠要的局面。但是,它也確實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特別是搶救保護了一批瀕臨滅絕的傳統藝術。由於文藝門類眾多,風格特性各異,各地區情況不同,有些在甲地成功的經驗無法在乙地簡單複製和套用。在改革中應注意汲取過去一些好的做法,不能只是簡單地算經濟賬,而忽視社會效益和歷史效益。更不能像個別地方那樣砍隊伍、丟包袱,一了百了。

“第二憂”———市場不夠規範。黃新德認為,增強市場意識,這是完全正確的,走市場與繁榮劇場並不矛盾。但是,目前我的市場大環境還不夠規範、成熟和完善。有些藝術形式,如電影、電視、音像等步入市場後,假如把持不住自身,就容易淪為“商業的奴隸”。現在世界上通行的作法是,捨得付出人力、物力、財力,優先保護自己的民族藝術。如果把那些弱不禁風的古老藝術也推向市場,那就是一種謀殺。

“第三憂”———模糊了事業與職業的界限。黃新德至今還記得前輩的教誨:唱戲不只是職業,應該成為事業。如果只是簡單地把藝術推向市場,讓藝術家成為“賣藝餬口”的藝人,那麼藝術就難免會粘上市場的“風塵味”。應該説,藝術承擔着較強的社會教化、感化功能,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潤滑劑、粘合劑。我應該培養文藝工作者對自身職業的純潔感神聖感自豪感。

個人軼事

(圖)黃新德

黃新德很痴心。在“走穴”如蟻,“下海”如潮的聲浪裏,他卻坐在了安徽經濟廣播電台的直播室裏,當起了每個週日傍晚“名家説戲”欄目的主持人。在他看來,省經濟廣播電台能在戲曲業處境艱難之際,給他“為沉寂衰敗的戲曲説上幾句話,發出一兩聲微弱呼號”的機會,實在是千載難逢的。於是,他四處蒐集資料,蒐集整理名劇名家的錄音帶,作構思,打初稿,為話筒前的一小時作準備工作,每次他都會花去大量的業餘時間。他認認真真地坐在話筒前,有板有眼地談京劇、越劇、崑曲、滬劇。當然,更多的還是黃梅戲。他向聽眾們介紹各劇種的老藝術家們,他最敬佩的京劇老生蓋叫天,為藝術毅然踢斷被接偏了的傷腿,讓醫生重新接正。這曾是他練功時,不斷鼓勵自己克服重重困難的精神支柱。他最傾慕崑曲大家俞振飛,傾慕俞老博大精深的學識和將繪畫、音樂、舞蹈、戲劇、建築等融合為一,貫通使用的大家風範。還有嚴鳳英、新鳳霞、常香玉……一年下來,他將自己對戲曲的一片痴心,通過話筒,點點滴滴地滲進了聽眾的心裏。幾聲呢喃,引來春光無限,聽眾們的強烈反響,使他看到了戲劇的希望,他為自己的努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感到由衷的高興。黃新德很有心。從他在報刊上發表的越來越多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帶着極大的注意力注意着身邊的人和事。

家庭生活

黃新德夫妻

黃新德有個在文藝界有口皆碑的美滿家庭,妻子操勞家務,支持着他的事業,兒子去年考上了大學。在他的眼裏,兒子是科班出身的“知識分子”,他們經常在一起爭論得面紅耳赤。由於工作關係,黃新德很少有機會與妻兒同度週末。不過,一旦有時間,他定會與家人共享歡樂的。

遺憾的往事

黃新德説起自己的父母總是有許多愧疚。他説最遺憾的事是自己的母親雖然酷愛黃梅戲,卻一生從未看過兒子演的黃梅戲,因為當他在黃梅戲舞台上挑大樑時,母親已經癱瘓在牀。等他的第一部黃梅戲電影<龍女>上映時,母親卻已去世,父親連看三遍,説是為孩子的母親看。另有一件往事令黃新德至今遺憾。那是在1999年夏天,他隨團在南京演出《梁祝》,不料家中催歸。然而面對幾千名觀眾,他堅持演完了三晚的戲。等他趕回家奔喪時,父親已經火化,為此他受到親人的責難。他無言以對,只能將悲痛和遺憾永遠地留在了心裏。

藝術成就

黃新德為黃梅戲第二代人物,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繁榮黃梅戲藝術事業優秀藝術家” 稱號。

所獲獎項: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白玉蘭獎”,“金雞獎”,“金鷹獎”,全國中青年演員黃梅戲廣播大獎賽“優秀演員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