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構架決定著你的人際交往

來源:時代範 2.9W

心理構架決定著你的人際交往,我們去到一個新的環境的時候,免不了要去適應它,才能夠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生活,而在一個新環境中,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現在分享心理構架決定著你的人際交往。

心理構架決定著你的人際交往1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個人被別人拋棄或拒絕於團體之外,他便會產生孤獨感,精神會受到壓抑,嚴重的還會產生無助、絕望的情緒,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而他的學生舒茨則在《人際行為三維理論》一書中

提出了人際交往的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傾向是包容、情感和控制,並在人格特質觀點的基礎上闡明瞭這種人際交往的三維傾向,呈現主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和被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這一觀點對指導人們的人際交往行為模式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

參不參加群體遊戲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來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家庭兩個孩子是少的,三四個是普遍的。用不著大人過多地費心,兄弟姐妹間就會苦樂同享相互照顧,而且還是很好的玩伴。曾粗略地算過兒時居住的那個四層十幾戶人家的單元裡,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來有四十來個。大院有近三十個單元,想玩什麼遊戲隨便一招呼就會有十幾個孩子跑出來響應。

女孩們在嬉笑玩耍中自然少不了吵嘴哭鼻子;男孩們在開開心心的打殺中受傷掛彩也是常有的事。那會兒的孩子們最不缺的就是小夥伴和做遊戲。

不過與熱熱鬧鬧、不知道什麼叫鬱悶的孩子們相比,那些為數極少的獨生子女們,以及被父母關在家裡的“乖寶貝”們,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因為這些孩子的臉上往往缺少一種燦爛,多了一點孤寂帶來的鬱悶,而在待人接物時他們也常打出一塊“不合群”的招牌。

包容於群體之中是人際交往需求的根基

的確,每個成年人的身上都會帶著兒時的印跡。獨生子女及倍受溺愛的孩子,在長輩、父母的嬌寵下往往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模式,他們一旦走出家門步入群體之中,其內心的感受是會相當複雜的。他們一方面在本能無意識的狀態驅動下渴望融入集體,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習慣於後天養成的惟我的行為模式。

由於他們適應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齡人之間那種平等的爭吵、合理的衝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則,因此客觀上集體包容不了他們;主觀上自己也容納不下集體。

當他們走入社會,常會在活動中感到十分困難,而不能成為“社會活動家”。因為他們從沒有很好地將自己包容在群體之中,也沒有把群體作為生命中的依託,而是把自己孤獨地懸掛在了半空中——身懸心空也就沒有了根基。

包容行為的主動型與被動型之差異

舒茨把人際包容的心理需求傾向的行為表現,按人格特質分為主動型包容與被動型包容。具有主動包容行為型別的人能主動與他人交往,能坦然共處於群體之中,熱情參與人與人之間的交鋒或合作性的工作,在交往中能主動定位於某一角色,靈活地隨群體的動態變遷而不斷變換不同的角色,能容納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態度是合群附眾,求同存異。

具有被動包容行為型別的人常常表現為少言寡語。這應歸咎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成長經歷;歸咎於其成長環境中人際關係過於單一,沒有機會接受各種不同人際交往刺激的訓練。

他們一旦步入社會,便會疏遠人群,若被迫參加某一組織或活動,也不能主動地選定自己適當的角色,在獨來獨往中被動地期待和感受群體的包容。他們需要被包容,但是在被包容於群體之中時,又往往是處於緘默孤癖之境地。

同一場閤中,有盡興的,有不盡興的

參加各類溝通訊息、聯絡感情的聚會時,總會發現有些人在活動中,向來是情緒飽滿、暢所欲言,而且善於調節和活躍氣氛;有些人習慣沒精打采、一言不發地坐在那裡,讓組織者很是尷尬,不知他愉快呢,還是不愉快;還有些人則藉機宣洩,借酒撒瘋,又摔又砸,又哭又鬧,惹人生厭。

心理構架決定著你的人際交往
  

能量的釋放是人際交往的情感需求

情緒情感是人際資訊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在情緒反應中,通過面部表情、聲調變化和身體姿態,來實現資訊傳遞並達到互相瞭解。一個人哭,發出的是不舒服、痛苦的訊號;

一個人笑,發出的是愉快、幸福的訊號。傳遞情緒情感的資訊是人類心理能量在無意中的釋放,而接收情緒情感的資訊是人類心理在自然而然中的感受。它們可以隨時地不受限制地作用於人群中,決定著交往的質量。比如,一個真誠微笑的人會吸引許多朋友,一個怒不可遏的人則可能嚇跑許多朋友。

情緒情感的表現特質

在情感交流中,有人善於表達或傳遞情緒情感的資訊,而有人則善於感受或接收情緒情感的資訊。這就呈現出主動型和被動型不同的情感表現特質。

假如一個人的社會化環境是自由的、開放的,周圍有許多同齡夥伴,他的情感交流是平等的、寬鬆的、直接的`,那麼他們的情感表現特質就是主動型的。

假如一個人的社會化環境是封閉的、拘謹的,周圍很少有同齡夥伴,而是長輩或隔代人,那麼他先要觀察他們的情緒情感,再來決定自己是“大叫”還是“小打”,因此,他的情感表現特質是被動型的。無疑,這兩種情感表現特質的聯結取決於後天的成長環境和經歷。

人際交往中,主動情緒情感和被動情緒情感,又分別具有正情緒情感和負情緒情感兩極性的表現形式。

主動正情緒情感表現為:理解、友善、親密、熱情、照顧和同情;

主動負情緒情感表現為:衝動、憤怒、喋喋不休、輕蔑和厭惡。

被動正情緒情感表現為:隨和、接受、溫情、親情和順情;

被動負情緒情感表現為:怯懦、無奈、害羞、冷漠和厭倦。

情緒情感無時無刻不滲透在我們的行為當中,因此,也就時刻參與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此,如果你像故事中那些總是處於主動正情緒情感狀態下的人,自然就會有許多人走近你;如果你像那些總是處於主動負情緒情感狀態下的人,難免很多人會因為討厭而遠遠地躲開你;

如果你像那些總是處於被動正情緒情感狀態下的人,你或者走向別人,或者期待、接受友情的出現;如果你像那些總是處於被動負情緒情感狀態下的人,你就會固守在自我的小圈子裡,成為一個孤獨緘默的人。

如果真是“人心隔肚皮”的話,那麼我們何以瞭解人際交往的奧祕呢?對此,認知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科學的方法,即運用資訊加工的觀點來研究人的認知活動。認知乃是人際交往形成的始發的心理要素。

小倩雖然聰慧,但心理素質卻不高

小倩是個文靜內向的女子。大學畢業不久,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不錯的男人,雙方都很滿意,一年後結婚,兩年後生子。生寶寶那年,小倩辭去了工作。有理論說,嬰幼兒時期的教育至關重要,她便全心全意守在家裡圍著寶寶轉了三年。如今寶寶上了幼兒園,朋友在電視臺的娛樂欄目組幫她找了個位置。

可是從家那樣簡單平靜的環境,一下子跳到這樣一個喧鬧繁雜的氛圍中,小倩真不知道怎麼張口說話、說什麼話,她也不會展示自己,一個多月了她就是這麼悶悶不樂地待著。看著別人忙前忙後、談天說地的好不熱鬧,她心裡有說不出的緊張和不安,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適應這份工作。她甚至氣餒地想,這樣的工作本來就不適合我,不如走了算了。

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來自經歷與感受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與人交往的經歷就像輸入大腦的資訊,人與人交往時產生的感受好像一個軟體包,經過當時的加工處理與實施則組合成檔案。

像小倩這樣文靜內向又少與人接觸的人,以及那些常被父母關在家裡的孩子們,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與人交往的客觀環境,缺乏與人語言交流的能力,所以形成不了與人交往的經歷和與人交往的現實感受,因此也就無從形成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

人的大腦是通過客觀交往經歷資訊的不斷輸入,加之主觀的各種感覺,而形成許多交往的印象,當一觸動某個鍵時,立刻就會有相應的反映出現。可是小倩的大腦在這些方面的反映幾乎是空白的,不可避免她會為這樣的空白而感到心慌、無措和缺乏信心啦。

人與人之間必須發生一些事件或連續不斷的來往,才會形成一個個交往的經歷,同時也會相應地產生許多交往的感受。與讀書學習的單向感受不同,交往感受是雙向或多向的。

一個人交往順利與彆扭,不僅與他的交往經歷有關係,還與他當時的情緒、氣質以及閱歷、經驗、個性和能力有關聯。提高與人交往的心理素質,需要通過不斷地積累經歷與刺激感受,從而使交往的認知意象一步步強化來得以實現。

心理構架決定著你的人際交往2

1、互相尊重的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不卑不亢,做到自尊,無論自己社會地位如何,財富如何,職位如何,都要做到從內心認可自己,尊重自己。當我們可以做到大大方方地尊重自己的時候,我們才能發自內心去尊重他人,同時贏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

心理構架決定著你的人際交往 第2張
  

2、平等互助的原則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無論是私交,還是業務來往的交際,都要堅持平等的原則。人無貴賤之分,皆是父母所生,都是食五穀雜糧,千萬別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一截。自己也不要貶低交往物件,就事論事,以平等的身份,以互相幫助的心態,以互相成就的格局進行人際交往,才能無往而不利,才能真正交心。

3、真誠友愛的原則

世界上所有的虛情假意都有被識破的那一天,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堅持真誠有愛的原則,以坦誠之心交往,用真誠之心喚起真誠之心,用愛去感動他人,自己也將會被愛所感動。把交往的物件當成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姐妹、自己的長輩來對待,常常關愛,也將常常被關愛。

4、道德底線的原則

無論多親密的關係,在人際交往之中,異性之間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堅守一定的道德底線,千萬別嘗試去突破底線,哪怕是絲絲念頭也不行。道德底線是為人的最低標準,也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紅線。與同性之間,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給彼此一些私密空間,友誼才能更加長久。

5、寬容豁達的原則

為人要心胸寬廣,不要太斤斤計較,尤其在人際交往中,別太算計,也別太精打細算。不要揪住他人一點小事,窮追不捨,也不要給人恩惠之後,常常掛在嘴邊。人無完人,學會包容他人的缺點,欣賞他人的優點,凡事看遠點,想開點,做一個寬容豁達之人。這也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則。

6、誠實守信的原則

欺騙是惡魔的種子,一旦讓它生根發芽,就會開出遍地的邪惡之花。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堅持誠實守信的原則,否則將被他人貼上“騙子”的標籤。人無信而不立,一旦失信,將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信用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人際交往中最尊貴的財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