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白領自我減輕症狀

來源:時代範 1.06W

無法控制自己總愛熬夜、總是懷疑自己有問題、多次重複無意義行為等等。

都市白領自我減輕症狀1

症狀

1.無法控制自己總愛熬夜

22歲的小趙在長沙一家媒體做編輯,經常工作到凌晨才下班。本來工作挺累的,但是回家後睏倦感就變成了亢奮,便開始上網,看小說看電影,然後無法自拔。

打遊戲的時候總是想著‘下一局就是最後一局’,看連續劇則想著‘看完這集就睡覺’。結果每次都食言,越夜越興奮小趙說。

其實,這正是很多晚睡強迫症者的共同特點。工作所迫、生活習慣所致、緩解壓力的需要、打發時間等,是他們給自己找的晚睡晚起的理由。

2.總是懷疑自己有問題

26歲的李諾(化名)有比較嚴重的鎖門強迫症,每次出門都一步三回頭,總是懷疑門沒鎖好,經常已經走到小區門口,又爬上樓梯跑回去開啟所有的門,逐個檢查一遍,再鎖一遍,嚴重的時候要返工三四次,她為此很是苦惱。

有時候和朋友出去吃飯,走到餐廳門口突然想起車門是不是沒鎖,又神經兮兮地返回去檢視。雖然這個毛病一直困擾著她,她也沒有想過要去看心理醫生。

而長沙網友文同學更容易懷疑自己,我每次走在路上,若有人碰巧多看我一眼,我會立刻開始揣測,是否臉上掛著大鼻涕?還是身上有塊大泥巴?或者是別的出醜的事情我沒有發現.

3.多次重複無意義行為

手機24小時不離身,儘管開著鈴聲,但每隔幾分鐘就要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唯恐漏掉了簡訊、電話;早上睜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網頁幾秒鐘重新整理一次,不放過任何一點更新;經常毫無原因地重複同樣的話語幾次;反覆洗手,每次都要花好長時間這些強迫行為已經在越來越多的人身上出現。

調查

八成受訪網民有強迫症

最近,網上開展了《辦公室一族,你是否有強迫症狀?》的調查,超八成調查者都表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症狀。調查中,你認為自己是否具有強迫症狀這一問題,近三成網友表示有,且經常強迫自己做一些非必要的事情;超過五成的網友表示,自己偶爾會強迫自己;只有不到二成的網友稱從不勉強自己。

在強迫症狀發生在哪些方面這一問題上,37.97%的網友都表示,每當出門後,只要不完全確定是否鎖門,就要強迫自己返回檢查。13.90%的網友愛強迫自己晚睡,表示就算困得不行了,也要強迫自己熬夜上網、看小說。

其餘的網友則分別選擇了強迫自己反覆做清潔、走樓梯必須走右邊等等。還有一些白領列舉了五花八門的自我強迫症狀,如時不時翻下包以確認東西是否還在等。

在你認為哪個行業最容易出現強迫症狀這一問題中,24.60%的網友選擇了銷售行業,排在第二位的是設計行業。網友認為強迫症狀比較突出的還有:公關、人力資源、媒體等行業。記者調查發現,工作中越是多面手的人,就越容易出現一些看似怪異的強迫症狀。

‘強迫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患者雖然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卻無法擺脫。

長沙市心理學會辦公室主任劉立京說,在他們所接觸的心理諮詢和治療的'案例中,強迫症患者佔到了10%左右,並且發病者多在35歲以下,以都市白領為主。目前,強迫症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

都市白領自我減輕症狀
  

原因

鴨梨山大惹出的禍

根據大量的案例分析,心理學專家們發現,強迫症患者在性格上有一些共同特徵:性格相對較內向,甚至自閉;自制能力差,少數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膽小怕事、怕犯錯誤、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遇事十分謹慎,反覆思想,事後不斷嘀咕並多次檢查,總希望達到盡善盡美;在眾人面前十分拘謹,容易發窘,對自己過分克制,要求嚴格等。像那種總是懷疑沒鎖門的患者,就是典型的不自信。劉立京說。

由於在有強迫行為的人群中,追求完美的白領精英和大學生相對較多,不少專家形容其為時尚病。專家認為,電視、電腦、手機、網際網路等各種現代化的通訊裝置和傳播手段給人們帶來方便,也給職場人士帶來新的困擾,他們容易出現焦躁、恐慌,甚至頭暈、胸悶等症狀。

專家指出,鴨梨山大的都市白領,尤其容易患資訊焦慮症、網路綜合徵、手機強迫症,這些時尚病是社會進步的一種代價。

對策

三種方法自我減輕症狀

在我們接觸的案例中,只有20%的強迫症患者是自願主動來進行專業諮詢和治療的,剩下的都是在家人、朋友的建議和協助下才被動接受治療的。

劉立京說,雖然強迫症已經比較普遍,但是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一般情況下,只要未對生活造成明顯的影響,很多人都聽之任之。而那些經過專業治療的患者,效果都比較明顯。劉立京說。

劉立京建議,有強迫行為者要加強與外界和他人的溝通,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不要侷限在自己的世界和觀念中,要有意識地強迫自己不要懷疑自己。對那些有強迫行為,但還不構成心理疾病的人,心理醫生提供了幾種自我減輕症狀的方法:

心理暗示。比如懷疑車門沒鎖好,在第一次鎖好車門後,站在車子旁,心裡反覆告誡自己:我已經鎖好車門了,現在轉身離開,沒事!如此這樣反覆唸叨幾遍,並堅持這樣做下去。

紙條提醒。在辦公桌醒目位置貼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已經做得很棒了!很好了!提醒自己不要事事太過追求完美。

自我統計。做一個統計表格,檢視自己一天下來,在哪些方面有重複強迫行為,記錄重複的次數。同時,給自己設立目標,要求自己逐漸減少強迫次數。

都市白領自我減輕症狀2

年齡恐慌症:患者不僅僅是中年白領

張女士大學畢業即進入外企工作,她的年輕和高薪一向被人羨慕。10多年後的今天,她的心情開始沉重,不得不為自己的前景擔憂。

她想到國有企業或機關謀份穩定的工作,可是,幾乎所有的招聘條件都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像張女士這樣因年齡而產生恐慌心理的中年白領不在少數,他們患的就是年齡恐慌症。

患這種症狀的不僅僅是中年白領。現在許多用人單位招聘時甚至要求受聘者年齡在30歲以下,而人才市場每年又有更多的新人湧入,於是有的年輕人也開始擔心自己變老。

越是這樣,精神越緊張,心理年齡便在不知不覺中真的變老了。這些人常感覺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降低、適應力下降,經常處在焦慮、煩躁、無聊和無助的狀態中,自感活得很累。

對策:年齡恐慌症是一個心理現象,也是一個社會現象。應該堅信,社會上現存的這種不客觀、不科學的唯年齡論,總有一天會為之改觀。如果不想坐等到那一天,就改變自己吧,放鬆心情,多學知識,自我充電,這是最重要的。只要努力,你一定會迎來人生事業上的第二個春天。

都市白領自我減輕症狀 第2張
  

職業迷茫症:許多人都會經歷的自我發展困惑

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至少有四個時期容易陷入認不清發展道路的迷茫之中:

第一個時期是14-22歲,這個階段的人承擔著學生與求職者的雙重角色。主要的疑問是:我是誰?我能做什麼?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

第二個時期是22-28歲,這個階段的人已進入工作領域,逐漸瞭解社會,建立了初步的人際關係網。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重新衡量身邊的一切,如工作環境、職業種類、待遇等與自己的職業夢想是否匹配。主要疑問是:理想與現實不相符,我是否要重新選擇?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的發展目標與單位的現狀、提供的.機會等不一致。

第三個時期是28-35歲,這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已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其才能得到了一定的發揮,正為提升或進入其他職業領域打基礎。主要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一直無所成就?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中的挫折及對目前工作的不滿。

第四個時期是35-45歲,這個階段的人開始重新衡量所從事事業的價值,是容易發生職業生涯危機的階段。其主要疑問是:接下去的歲月我應該做些什麼?之所以迷茫,是因為有了豐富人生閱歷的他們,對人生的有限與世事的無常有著較深刻的領悟,所以對將來何去何從難以貿然決定。

都市白領自我減輕症狀3

都市白領最易受侵擾

在某外企工作的王小姐近日外出休假,手機卻不慎摔壞了,一種不安的情緒便開始困擾著她:客戶資料失去了去哪裡找回來?誤了工作怎麼辦?老闆聯絡不到她會不會很生氣?……越想越急,還沒等到假期結束,王小姐就迫不及待地從度假村出來馬上買了個新手機,並挨個找客戶電話,和每一個人聯絡上。

從事新聞工作的劉先生也出現過類似困擾,每天上午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啟電腦,在機器啟動的當兒匆匆刷牙、洗臉、吃早點,當獲得新聞線索後開始尋找相關資料、和編輯溝通、寫稿。

每天晚上睡覺前,劉先生總覺得自己的腦袋中裝了太多資訊,有時候真想狂吐一番,把那些垃圾資訊吐出來,這種情況有時會令他感覺頭暈、胸悶、急躁。

都市白領自我減輕症狀 第3張
  

資訊轟炸超過承受力

李博士說,白領們這種不斷強迫自己更新知識資訊儲備的方式,往往使人腦的“存貯倉庫”難以適應,當新資訊進入,已經裝納大量資訊的腦子往往來不及騰挪出足夠“空間”再接納新資訊,或者不適應新資訊的來臨。

專家說,當外界資訊的輸入大腦,人體大腦就有高階中樞去綜合、分析和判斷,並進行一番資訊加工。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繁雜資訊後,來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機體的承受力,由此便會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

這種情緒非常接近精神病學中的焦慮症狀,所以,這種因工作資訊接觸過多引起症狀的情況被一些人稱為“資訊焦慮症”。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約5%的人會得焦慮症。

從職業來講,記者、廣告員、網路從業人員等長時間從事心理處於緊張工作狀態的人是“資訊焦慮症”的高發人群。一些被人們稱為“網路綜合徵”、“手機強迫症”等時代感很強的精神問題,實際上都是過量資訊作用於人的一種焦慮心理反應,也是資訊焦慮症的表現。

光“資訊休克”不能治本

離開資訊源進行隔離,被稱為是這種焦慮症的“休克療法”,比如休假等。但秦經理經過嘗試覺得,這種杜絕資訊接觸的方法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

因為大量的資訊不會因為自己的“休克”而停止,而這些資訊資源對於工作來說,其重要性相當於空氣和水一樣。秦先生覺得,在資訊“休克”的同時,有時候自己的精神也一樣進入“休克”狀態,只是覺得焦慮和恐慌,

根本無法得到真正休息和調節。而一些心理學專家也認為,如果想擺脫大量資訊對人的折磨,主要還要自己注意身心綜合調整。

一些“過來者”認為,有計劃有規律對自己對身邊資訊充分理解,並有節制地消化新的知識和資訊,從而進行歸納與分類,加以記憶,要比一味避開資訊進行休克有效得多;而另一方面,生活工作都注意緊張與鬆弛的交替,不使大腦陷入過於疲勞狀態,都對於防止及改善資訊焦慮症有很大的幫助。

記者瞭解到,就目前醫學界情況看,資訊焦慮症由於表現與精神病學上的焦慮症狀相似,所以其確診和醫治也以傳統的醫治焦慮症方法為主,除身體機能發生不適的病人需要藥物治療外,更多的是以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為主。

病症輕重分級

資訊焦慮症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疾病,但由於近年來發病率增高,越來越多人加大對其關注,而有關研究者也按照其症狀輕重把疾病分為四級:

一級:資訊焦慮。在沒有資訊輸入的時間或地點,他們會對著周圍的一個牆壁、一張紙,甚至自己的手掌心發呆,沒準這時候他們正在思考某個遊戲的複雜步驟。這時候患者表現為交際能力減弱,脈搏升高,面部肌肉呈紅漲狀態等。

二級:資訊恐懼。有的患者在持續24小時以上沒有接受資訊的情況下,出現一種恐慌狀態。這時患者往往豎起耳朵,處於戒備狀態,手機上突然閃出的一格訊號、一個八卦新聞,都會讓他感覺到被資訊刺激的感覺,此時他的.情緒很容易發生劇烈變化。

三級:資訊抑鬱。當沒有得到相應的資訊刺激,或者他對所獲得的資訊質量感到失望,患者有時候希望有更大劑量的刺激。如果缺少這種資訊來源,患者會表現出情緒上的激烈對抗,變得鬱鬱寡歡,由於生活規律的紊亂,還會出現腹瀉等腸胃問題。這時,患者容易自我隔離。

四級:資訊躁狂。每天接到幾十個乃至上百個電話和資訊,讓患者潛意識有一種英雄心態,覺得周圍人誰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對人還有點過於傲慢,而這種自我意識很容易在現實世界中觸礁。導致他忽而出現懷才不遇的悲哀、忽然因為自己的英雄情節興致勃勃、忽而出現失敗後灰暗至極的感覺。

三個建議做好自我調節

醫學專家認為,短期的焦慮如同傷風感冒一樣正常,對身心、生活、工作沒有什麼大的妨礙,而長期的焦慮,可能使人面容憔悴,體重下降,甚至誘發疾病,以下是專家對資訊焦慮者提供的三點自我調節的建議。

第一:養成看報習慣。雖然網路能夠較快獲得大量資訊,但是篩選這些海量資訊以得出真正需要的資源,需要一個過程,但有人可能存在投籃心理,無論什麼資訊都看並統統兜進腦海。

所以一旦失去資訊來源覺得很不適應。傳統的報刊可能可以避免這個問題,通過報紙編輯的篩選,閱讀可能省心很多,而且還可以看到相關報道的深度分析與評論。

第二、培養多方面的愛好。資訊焦慮者也可能往往是過分依賴資訊工具且工作認真的人。他們之所以依戀在網際網路等資訊來源,是因為他們從中感覺到一些虛幻的快樂,所以如果培養一個別的興趣愛好,如聽音樂、玩樂器等,都可能會轉移自己這種過分的資訊依賴。

第三、歸類和放棄。把資訊進行良好歸類,及時放棄那些自己並不必需的資訊,有利於大腦清理。此外,無論是下班還是休假,當自己處於休息狀態,應該注意調節並儘量徹底放鬆自己身心,告訴自己“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以此注意自己的身心定期保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