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參加台灣綜藝節目 他為何能在台灣這麼火?

來源:時代範 2.71W

黃渤參加台灣綜藝節目 他為何能在台灣這麼火?

在我還不知道有一部叫《泰囧》的電影的時候,我看過一部叫做《民兵葛二蛋》的電視劇,也看過黃渤在電視台節目的演出。那個時候,我就明白《泰囧》在票房上如此牛的原因了。這是一個屬於《泰迥》所隱喻的時代,準確地説是黃渤的時代。這幾年,已經真真切切了。説一下我看黃渤的感受。長得有點土,同時眼睛、表情等很搞笑,讓人看着忍不住發笑,同時,又可以笑得肆無忌憚,安全,放鬆,而且不會去想什麼苦逼的人生,也不會去思索什麼意義。好,夠了。這就是《泰囧》成功的祕密。 因為最大的祕密是:在這個時代,人們骨子裏最渴望的,就是一次心理上極為安全的放鬆,不會去和別人心理競爭,也不會去鄙視別人。歡樂,純粹的歡樂。馮小剛《1942》失敗的地方就在於:在大家本來就很痛苦的時候,它還讓大家重温一次痛苦;大家不想去思考什麼的時候,它還讓大家去幹。

黃渤參加台灣綜藝節目 他為何能在台灣這麼火?  第2張

江南style之所以流行,被普遍模仿,也是因為鳥叔的形象。如果是當年賣唱的旭日陽剛之流來玩,也許會流行,因為大眾會寄託同情,但是,絕不可能被普遍模仿,因為在心理上,大眾對於這類“農民工”形象是居高臨下的,模仿意味着把自己的地位拉低,事實上,大家害怕沾上他們。如果是高帥富形象呢?一樣,也許會流動,但也絕無可能被普遍模仿,因為對於大家來説,這類形象可望不可及,模仿在心理上等於承認了自己地位的低下。就是説,這兩種形象,在心理上,都讓大家有所防禦,絕無可能徹底地、輕鬆地、安全地投入。而對於《泰迥》,以及其它電影、電視劇中的黃渤來説,他就是另一個“鳥叔”。他是玩喜劇的。但僅僅玩喜劇遠不足以説明一個人,一部電影為什麼流動。高雅的喜劇會刺激大眾的自卑,下三濫的喜劇會讓大眾骨子裏看不起,背後有悲劇因素的喜劇讓大眾現在已經不想去思考。黃渤不屬於這三者。他屬於85後--90後的這一撥人,以及這個時代的社會心理。

黃渤參加台灣綜藝節目 他為何能在台灣這麼火?  第3張

和他相比,周星馳已經成為過去。星星同學代表的,是70後到80後的這一撥人。60後當年追求的,是所謂的審美,關於民族國家的宏大敍事,所以,一個末流詩人就可以騙倒一幫女孩。到70後,世界開始變得殘酷,但尚只是剛殘酷,相應地,審美讓位於思考,宏大敍事讓位於思想爭論,而同時,世俗化開始讓人很累,人們需要歡樂。85後之前的人延續了這一社會心理。它形成了一種“歡樂 思考”的需求模式。所以,星爺好了。星星同學=卓別林 卡夫卡。就是説,他引人發笑,但是,在你笑的同時,背後隱隱有一雙不動聲色的眼睛看着你,就像一個人看卡夫卡的書所感受到的那樣。歡樂,很快就引向對人生,對意義等的體驗和思考。70後到85後,他們還需要這個世界看上去有一點意義,有一點深度。但這幾年,這個世界已經殘酷無比。理想、意義、深度早就被現實擊潰。人們需要的,就是療傷,就是真正的,純粹的歡樂,最好非常輕鬆,非常安全,不要有什麼微言大義,不要讓人去思考已經很讓人累的東西。於是,黃渤來了。他不是農民工,不是高帥富,他既不會讓大家骨子裏覺得沾上他地位拉低,也不會刺激大家的自卑。他讓人毫無心理防禦,根本無須防禦。還有什麼可以讓人主動地解除任何心理防禦,更能流行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