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獲獎好評創作背景拍攝過程重温童年時光

來源:時代範 1.08W

近日,知名錶演藝術家濮存昕公開亮相,為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八月 》發聲,接受媒體深度採訪,暢聊90年代銀幕往事。動情處更再度開腔,獨家朗讀曾經出現在《八月 》中的經典詩句。事實上,這一次與電影緊密關聯是濮存昕繼2010年出演《 最愛 》後七年間第一次。

劇情介紹 獲獎好評創作背景拍攝過程重温童年時光

《 八月》講述的是一個孩子眼中心事重重的暑假。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結束了小升中考試的曉雷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沒有作業的假期。陽光每天都熱烈,孩子們終於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打發,可大人們都滿懷心事。每天的日子看起來都一模一樣,但周圍的一切都在隱隱地鬆動。

八月結束了,父親遠赴他鄉,家裏只剩下曉雷和母親,院子裏的曇花在一個立秋的夜裏也悄悄地開了。一切好像都沒有變化,但時光終會留下它的痕跡。

影片《 八月》是青年導演張大磊的處女作長片,入圍了第53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音效共六項重量級提名,並於2016年11月26日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在《八月 》中扮演曉雷的10歲小演員孔維一獲得最佳新演員。

白日夢愛做夢,恬靜影像擴散出一股糜味,氛圍掌握妙至顛毫,拍無事之事,舉重若輕,若有似無,悠然如小津安二郎,時現侯孝賢《 童年往事》神采。所有的八月,都將只是過去了,過去了 。(第53屆金馬獎評委會評)

第53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許鞍華導演這樣評價《 八月 》: “雖然是在內蒙古拍攝的非常有本地特色的影片,但影片的情緒是可以傳遞的。我是香港人,也一樣很感動。張大磊的技巧蠻鬼魅的,本來應該很難 “ 騙 ”到我這樣的導演,但他做到了。我還要再看這個片子,看他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 金馬光環和眾多影評人的高度評價,使影片未映先火。

小城故事多,導演張大磊選擇了用鏡頭記錄曾經小城發生的種種,沒有衝突、對立或者批判,只用基本的敍事與抒情,帶出全片的平穩節奏和安靜氛圍。該片將對往事的懷念慢慢滲透出來,這種細微的情感展現在電影的每一處小角落。

劇本從2008年寫到2012年,停停寫寫、幾經沉澱,到2015年開拍前才定稿,與3年前成稿又有很大變化。採用黑白影像、非職業演員是寫劇本時就定好的風格。導演張大磊和攝影師呂鬆野都覺得,黑白更適合那個比較簡單的年代,而且能在寫實的同時,增加一些夢幻的色彩。

通過對生活瑣事的温故,與時代意象的重現,引發觀眾共鳴。電影中出現的老房子、老街道等場景,勾起人們回憶。導演張大磊曾在採訪中提到,為了還原90年代場景,尋遍內蒙古。

“ 我在內蒙古就沒事出去拍,找遍了老建築,直到開機,我才發現很多都拆掉了。拆房子,把之前經歷過的時間就抹掉了,這讓我特別覺得遺憾。

我大爺正好有個老工廠,那裏有套房空了,我去那一看,那裏等於是被遺忘的一羣人,他們院子還那個樣子,人的生活方式還保留着,所以挺幸運能拍到這些場景。 ”影片之所以能夠成為金馬最大贏家,緣於導演鬼魅的拍攝技巧使得《 八月 》的情緒得以傳遞。

整部影片氣韻連貫,像攝影作品般的優美構圖,如詩歌般的黑白影調,如散文般行雲流水的敍事,在沸騰的國產電影的票房爭奪戰中,像影片最後那朵曇花一樣,在深夜裏靜靜開放,自帶芳香。

影片全部演員和主創零酬勞工作。資金鍊幾度斷裂,最後由導演退休多年的剪輯師父親自掏腰包支持他把電影拍完。

詩歌不是貶義詞,它不是回車鍵,而是語言給思想的留白;文藝不是貶義詞,它不指白裙子、帆布鞋,而是對待世俗生活的一種態度;藝術電影不是貶義詞,它不意味着沉悶、難懂、小眾,而是深邃、優雅和啟迪。我需要藝術電影,正如我需要詩歌的理由一樣:我想要表達的太多,語言遠遠不夠用。

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在全國31個省市挑選了100個電影院作為首批藝術電影放映的核心影廳。《 八月》是聯盟正式參與全國發行的第一部國產片,即將在3月24日與熱切期待的廣大觀眾見面。這不僅僅是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國產藝術影片開始從小眾走向大眾的里程碑式開端。

導演張大磊表示,之所以會選擇在春天上映,是因為春天是萬象更新的時節,在經歷了嚴冬和寒冷後,春天的温暖格外不一樣。這不僅與影片温暖的基調相符,另一方面也是對中國電影以及中國作者電影蓬勃發展的期待。

如今爆米花電影越來越多,時光越過越快,我向前奔跑地太遠,最純真的歡聲笑語已經如母親別在衣領上的小白花的香味一樣無跡可尋。

所以回到電影院吧,看一場屬於童年的電影。這裏面收藏着被你忘卻的東西。午後的陽光,洗衣粉的氣味,三輪車鏈子的聲音,收豆子的叫賣聲,小雞啄米鬧鐘,扭亮式枱燈,手工雙節棍……正如張大磊在金馬專訪時説的,“ 九十年代真的很美 ” 。

2017年3月24日,讓我坐在電影院裏,重温童年時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