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節的寓意是什麼

來源:時代範 2.85W

火把節的寓意是豐收。

白族火把節的寓意是什麼1

“火把節”

在西南民族中影響甚廣,其起源是西南民族歷史尚待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民間廣泛流傳的起源是"火燒松明樓"的故事;亦有起源於人們對火的崇拜之説,用以祈福五穀豐登。

而今,火把節已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共同的古老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亦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是,白族的火把節不僅是白族內部唯一共同的節日,也是白族全年節日中除去漢源節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節日,比僅盛行於泛洱海區域的“三月街”活動意義重加的重要,其主要是紀念鄧賧詔主夫人——柏節的高風亮節、堅貞不屈,在白族文化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時至農曆的六月二十五這一天,大理、劍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區城鄉各族羣眾都會穿上節日的盛裝,殺豬宰羊,來慶祝節日。

“三月街”

古代亦稱觀音市或觀音會,據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為大理市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每年三月舉行,從農曆三月十五日開始,至二十一日結束,為期七天。

地點在大理城西蒼山中和峯腳下,主要活動地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它始於唐代永徽年間,系由廟會演變而成,節日內容原是佛教廟會,舉辦隆重的講經拜佛活動。

其產生與佛教在大理的傳播有着密切的關係。近年來,已逐漸演變成物資交流會。每到會期,各族人民雲集在這裏進行貿易,舉行賽馬、射箭、歌舞等活動。

“繞三靈”

流行於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周邊地區的白族村寨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是當地白族人民農忙前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遊春歌舞盛大集會,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白族繞三靈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是白族人民在長期農耕生活和稻作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歌舞、崇祀活動為載體,含有歷史、宗教、民俗、藝術、商貿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

“繞三靈”也記寫為“繞山林”、“繞桑林”、“逛山林”等等。所謂“三靈”,是指湃海西岸三個神靈象徵,它們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中的幾位重要“本主”和傳入大理地區的佛教諸神,供奉它們的廟字分別稱為“佛都”(大理崇聖寺)、“神都(大理慶洞本主廟)和“仙都”(河涘江洱河神桐)。

由於“繞三靈”是民間相沿成習的傳統風俗性活動,歷史上沒有得官方和社會專業人士的重視和關注,所以鮮有相關歷史文獻記載。耍海會民間也稱“撈屍會”,流行於雲南省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莊。

白族火把節的寓意是什麼
  

“耍海會”

民間也稱“撈屍會”,流行於雲南省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莊。因起源傳説不同,雲南各地耍海會的時間也有前後,一般三至五天不等,耍海的內容大同小異。

鄧川、上關、喜洲一帶的耍海時間從農曆七月二十三日開始;大理、下關一帶的耍海時間從農曆八月初八開始,也最為熱鬧。

在耍海的日子裏,洱海里白帆點點,岸上人山人海,人們吹起嗩吶,唱着《大本曲》,對着調子,舞着霸王鞭,跳起仙鶴舞,“賽龍舟”盡情歡樂,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拜日望”

是白族勒墨人的盛大集會,每年農曆二月十三至十九舉行,意為“拜二月”,是緬懷先烈的紀念節日,紀念在戰爭中死去的先人。流行於雲南省怒江州境內和迪慶州維西縣的勒墨人聚居地。

每年農曆二月十三這一天,沿瀾滄江兩岸居住的勒墨人都到蘭坪縣河西鄉高山井趕街集會,並在集會地豎起一根“吉利棍”,旁邊放一張木刻畫像。

十四日,選三個能歌善舞的青壯年扮成不同身份,以跳鍋莊的形式進行表演,再現戰爭的場面,以表示對先烈的緬懷和致敬。十五日至十八日趕街集會,十九日下午便倒下“吉利棍”閉會。

“祭本主”

亦可稱之為本主崇拜,是白族所特有的一種多神崇拜、一種宗教文化現象。源於原始社會社神的崇拜和農耕祭祀。它在南詔時期即已形成,並且是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的一種重要的宗教信仰。

以後又歷經數百年的發展,本主數量不斷增加,文化內容越發豐富,因其崇拜對象具有亦神亦人的特點而深深紮根於白族人心目之中,久盛不衰,才形成如今的本主崇拜格局。

自本主崇拜形成後,白族人民時時以本主為楷模,在思想意識、道德規範、行為舉止、價值觀念取向都以他為準繩。

白族本主崇拜這獨特的文化載體,藉助獨特的民族崇拜及宗教信仰的維護和支持,以強大的道德規範和社會輿論來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塑造出白族人民善良、勤勞、勇敢、誠實、熱情、智慧的民族性格。形成推仁義、懂博愛、尚禮儀、尊忠孝、重文雅的良好人文生態環境。

但凡白族聚居的村落,幾乎都有本主廟,“本主”,意為“本境福主”,是每個白族村社所供奉的至高無上的保護神。凡本主都有各自特定的節日,即本主節,既是白族羣眾對本主一年一度的隆重祭祀活動,每逢新年,當地人都會前往本主廟祭拜誦經、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白族,作為一個擁有自己獨特信仰、語言、文字和文化的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沿襲中,不僅保留了眾多的宗教信仰、語言、文字、建築、雕刻、服飾、藝術等寶貴文化遺產,也形成了在中華56個民族中獨樹一織的居住、飲食、婚姻、禮儀等民風習俗。

白族火把節的寓意是什麼2

一、火把節是什麼時候?

火把節的節期一般是在農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彝族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

“火把節”也是白族的一個盛大節日,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會舉行預祝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活動。

二、彝族火把節的來歷和傳説故事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説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敍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

傳説一

火把節由來傳説不一。一説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説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着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屍體並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鬥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傳説二

在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大小涼山,關於火把節由來的傳説很多。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鬥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曬,晚上有強光照耀,土地荒蕪,妖魔橫行,世間萬物面臨着滅頂之災。就在這個時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死了灼熱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馴服了剩下的最後一個太陽和最後一個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殘害人間的各種妖魔。

但是,統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看到人間如此繁榮富足,心懷不滿,於是年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徵收苛捐雜税。後來支格阿龍的故鄉出了個彝族英雄叫黑體拉巴,他力大無窮,智慧超人。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

白族火把節的寓意是什麼 第2張
  

早就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説了兩人的戀情,心裏交織着憤恨和嫉妒。沒過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挑戰,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鬥。結果在摔跤決鬥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便放出鋪天蓋地的天蟲(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看了天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蒿杆火把,紮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於燒死了所有的天蟲,保住了莊稼。 看到這情景,體古孜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這一切,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在大畢摩的祈禱聲中捨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

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

三、火把節有哪些習俗?

1、火把節第一天:祭火

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台,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裏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説。

2、火把節第二天:傳火

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夥們要效仿傳説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説中的阿什嫫,身着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跳起“朵洛荷”、達體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説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夥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3、火把節第三天:送火

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以上就是火把節的介紹,每逢火把節,彝族人民都要開展摔跤、跳月、彈琴、鬥牛、跳腳、賽歌、甩火把、燒紅線、驅邪、祭祖、祈豐、燒蟲、選美等活動,只是因地域而有異。

白族火把節的寓意是什麼3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節是彝族文化的象徵,是彝族傳統中最為重要、最盛大的年節。

它不僅包涵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樂等諸多文化現象,同時還包涵了彝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式各樣的生產生活習俗、禁忌習俗、飲食、服飾等傳統文化。

西南各地、甚至貴州省內多地彝族方言間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有30%-50%左右的相同或相似詞彙,有相同或相似的語法結構,普遍都存在宗教儀式主持者“畢摩”,有共同的傳統節日“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同胞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為期4天。

節日期間,彝家村寨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驅邪祈福,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家宅平安,體現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規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中,彝族火把節是最具魅力的節日之一,享有"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東方狂歡夜"的美譽。

火把節期間舉行傳統的摔跤、鬥牛、賽馬等活動。這些活動,來源於英雄黑體拉巴戰勝魔王(或天神)的傳説,這位英雄與魔王摔跤、角力,還教人點燃火把燒殺惡靈所化的蝗蟲,保護了村寨和莊稼。

火把節期間舉行的祭祀、文藝體育、社會交往、產品交流四大類活動是彝族文化體系嚴整、完備的集中體現。

點燃火把、踏歌起舞、慶祝豐收、祭拜火神,一幕幕展示彝家兒女企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幸福吉祥的祭火儀式深深震撼了來自各地的遊客。

彝族火把節歷史悠久,羣眾基礎廣泛,覆蓋面廣,影響深遠。火把節充分體現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發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火把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具有標誌性的象徵符號之一,也是彝族傳統音樂、舞蹈、詩歌、飲食、服飾、農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載體。

白族火把節的寓意是什麼 第3張
  

火把節對強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火把節作為彝族人民與各民族交流往來以及促進民族團結都有現實作用。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彝族同胞們圍着篝火一起載歌載舞,跳着那熟悉的家鄉舞曲,他們歡慶在祥和的夜晚與豐收的祈禱之中,共同祝福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傳統的彝族村寨,同胞們紛紛們紛紛走出家門,與遠道而來的遊客們圍着篝火,伴隨着悠揚的'彝族歌曲,男女老少手牽着手跳起了歡快的民族舞蹈,大家開心地跳啊,現場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氣氛。

夜幕降臨,熱情好客且多才多藝的彝族同胞們,已經在為天黑後的篝火晚會準備着木料。彝家小夥們架起早先製作好的火把,點燃了插在木堆縫隙間的松香條,伴隨着陣陣歡呼聲,火把上的火苗“熱情”地跳動起來。

隨着篝火的點燃,熊熊的火焰染紅了夜空,最令人期待的篝火狂歡隨之開始,湧動的火苗把祝福灑在遊客的臉上。

大家手持火把一起點燃篝火堆,象徵着美好祝福的火焰徹底沸騰,照亮了篝火現場的每一張笑臉。隨後,響徹全場的民樂和紅紅火火的篝火,漸漸把這個山谷温暖起來。

在一圈又一圈的舞蹈中,感受着彝族同胞對火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及對大自然的崇敬。隨着遊客越來越多,篝火晚會也漸入熱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