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伏是幾月幾號

來源:時代範 4.06K

頭伏是幾月幾號,説到三伏天,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吧!其實許多人不這三伏天,也分為頭伏、二伏、三伏的,每個伏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下面給大家介紹頭伏是幾月幾號!

頭伏是幾月幾號1

7月16號迎來頭伏,頭伏過後還有二伏、三伏,持續約40天時間,“三伏”位於小暑和大暑之間,是一年之中最悶熱且又潮濕的時間段;

隨便一動就大汗淋漓,汗水黏連着皮膚的感覺,實在太難受了,“入伏”後,全國大部分地區,將會進入持續高温模式。

頭伏是幾月幾號
  

民間關於頭伏的飲食講究有很多,例如“頭伏蘿蔔二伏菜”、“頭伏餃子二伏面”、“頭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等,多年的地方風俗,時至今日,仍然非常流行。

老家的奶奶就特別信奉頭伏吃雞肉的説法,三伏天人體損耗大,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會大量的流失,吃豬肉過於油膩;

吃羊肉擔心羶味,吃牛肉條件又不允許,思來想去,真不如吃雞肉,雞肉蛋白質豐富,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補脾,益氣養血。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2張
  

雞肉是最常見的肉類之一,時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伏天吃雞有講究,最好別亂吃,可以搭配生薑一起炒,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能達到祛濕驅寒,調養體質的效果。

吃雞禁忌

1、吃雞要吃公雞,必須是新鮮的雞肉,伏天吃叫雞,現吃現宰,“叫雞”指的是公雞,在某些方面,公雞比母雞更滋補。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3張
  

2、年齡過久的雞,不宜食用雞頭,雞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雞頭容易儲存重金屬。

3、不論公雞還是母雞,雞臀尖也就是“雞屁股”部分,最好扔掉,不要食用,這個位置藏污納垢,有寄生蟲、細菌、病原體的.可能性。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4張
  

4、每一種食物都有相剋的説法,雞肉同樣也有講究,雞肉不能與兔肉、李子、芥末同食,無益於健康

紅燒公雞

食材:雞肉、葱薑蒜、八角、香葉、幹辣椒

調味:生抽、老抽、料酒、食鹽、冰糖

1、準備一隻公雞,每個菜市場裏都有賣雞的攤位,現宰現殺的未成年公雞最好,也可以通過民間購買一隻走地雞,土生土長的口感才好吃,處理乾淨,斬成小塊。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5張
  

2、雞肉用温水泡一泡,控幹水分,放入葱薑蒜、料酒、生抽、老抽,翻拌均勻,這一步也至關重要,把雞肉的腥味去掉。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6張
  

3、戴上一次性手套,給雞肉來一個舒服的按摩,把調味品慢慢吸收,均勻上色,按摩五六分鐘就差不多了,封好保鮮膜,放入冰箱中,冷藏半個小時,充分入味。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7張
  

4、起鍋燒油,油熱放入幾粒冰糖,用中小火加熱,輕輕敲碎,炒出糖色以後,倒入醃好的雞肉,翻炒一會兒,晃動鍋底,加入適量的生抽、老抽、蠔油、食鹽。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8張
  

5、加入足量的開水,放入葱段、薑片、八角、幹辣椒和香葉,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半個小時左右,沒必要用高壓鍋,用普通鍋就可以,如果實在掌握不準火候,可以臨出鍋時嘗一嘗,肉軟爛就可以關火。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9張
  

6、如果需要放土豆、青椒、粉皮一類的食材,可以提前十分鐘下鍋,按照這個方式做的紅燒雞肉,鮮香味美,雞肉也很嫩,輕輕一咬就脱骨了,散養雞就是好吃,肉質有嚼勁,口感不柴,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10張
  

技巧總結

1、可以選用一年左右的小公雞,剛開始喔喔叫的那種,肉質勁道,口感非常好。

2、如果把握不好時間,可以嘗一嘗,戳一戳,肉塊能輕鬆脱骨,就可以關火。

頭伏是幾月幾號2

頭伏熱還是末伏熱

説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熱,就要提起民間一句俗話“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末伏過後天氣漸漸涼爽。

那麼為什麼在三伏裏是中伏最熱呢?

首先因為入伏之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11張
  

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温,天氣就更熱。

而進入了末伏天后天氣漸漸涼爽,早晚比較涼快,中午還是比較熱,每個地區會有所不同。因為末伏已是立秋後,即使是俗稱的“秋老虎”,白天熱,早晚還是涼爽的。

三伏養生各有側重

初伏防中暑

入伏的頭兩日氣温極高,因此初伏的`保健重點在於防中暑。此時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温環境中久留,外出應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勿做劇烈運動,保證午睡。

全天補充水分的策略應是少量、多次,還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

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如果是體弱多病的人或老年人、小兒中暑,則應立即送院搶救。

中伏防濕邪

伏天“濕熱交加”,濕邪最易傷脾,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四肢無力,食慾不振。進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飲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

中伏時候天氣最熱,食物是祛暑濕的好幫手,可用扁豆、薏米等健脾利濕之品熬粥,或者用鮮藿香、佩蘭各10克,飛滑石、焦大麥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均於祛濕有效。

末伏防上火

末伏是立秋後,“秋老虎”正凶時。雖然暑熱天已經結束,但“秋老虎”的餘威不可小視,應注意預防“上火”,並注意清心安神。

雖然早晚較涼,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要特別注意補水,以免出現口乾、鼻幹、咽乾、皮膚乾燥等不適。另,由於熱擾心神,在注意防暑降温的同時,還應有意識避開不良情緒的干擾。

三伏天養生之飲食

1、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

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着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温,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

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

3、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頭伏是幾月幾號 第12張
  

4、新鮮乾淨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

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胡蘿蔔、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