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什麼意思

來源:時代範 2.35W

意思是生命,要活的像夏季的花朵那般絢爛奪目,努力去盛開,除了生命中的美麗,人生也難免會有不完美的地方和不如意的結局,即使是悲傷如死亡,淡然地看待,就像秋葉般靜美地接受所有的結局,最美已盡力去爭取經歷過了,那便沒有遺憾了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什麼意思1

這句話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所作《飛鳥集》,此詩優美而含蓄表達出了作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夏花是旺盛生命的象徵,生如夏花,生要像夏天盛開的花那樣絢爛旺盛,努力地發光發熱,為社會作貢獻。秋葉,感傷,惆悵,悽美,安靜,人之死,便只要像秋葉般悄然足以,不必轟轟烈烈。

泰戈爾是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代表作:《飛鳥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什麼意思
  

擴展資料

1、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第八十二首,《飛鳥集》英文本題名為Stray Birds.其中stray為漂泊的意思,Birds是鳥的複數形式,有時還可指人。

2、《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詩集之一,它包括300餘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意思是:夏花是旺盛生命的'象徵,生如夏花,活着,就要燦爛、奔放,要像夏天盛開的花那樣絢爛旺盛,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而不要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秋葉,感傷,惆悵,悽美,安靜,面臨死亡,面對生命向着自然返歸,要靜穆、恬然地讓生命逝去,不必轟轟烈烈,便只要像秋葉般悄然足已,更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懼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所作《飛鳥集》的鄭振鐸譯本。詩文優美而含蓄,意味着一切都平靜自然地進行。

創作背景

《飛鳥集》創作於1913年,初版於1916年完成。《飛鳥集》其中的一部分由詩人譯自自己的孟加拉文格言詩集《碎玉集》(1899),另外一部分則是詩人1916年造訪日本時的即興英文詩作。

詩人在日本居留三月有餘,不斷有淑女求其題寫扇面或紀念冊。詩人曾經盛讚日本俳句的簡潔,他的《飛鳥集》顯然受到了這種詩體的影響。《飛鳥集》中表現了深層的精神追求—愛與和諧的宇宙終極原則或神。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什麼意思2

人生在世,轟轟烈烈也好,平平淡淡也罷,每個人的終點都相同,你我在意的便是過程。

泰戈爾説,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一生一死,兩種不同的狀態,兩種不同的方式。

青春充滿着朝氣,很多人在步入社會之前,面對着眼花繚亂的世界,不斷地追逐,習慣用地位和經濟實力等宣誓自己的成就。

曾經彷徨過、迷茫過,恐懼過,想要達到夏花絢爛的水平,需要苦難的磨礪,漸漸地,我們在成為了理想中的自己時,也失去了很多。

從前很期待愛情,喜歡心動的感覺,為了獲得異性的青睞而奮不顧身,沒錢的時候就拼命掙錢,努力配得上心上人。

有錢的時候就給心上人買很多好吃好玩的,然後共同出去旅遊,留下一些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絢爛如夏花,人生就如同四季,愛情凋零的時候不是意味着失去,而是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它的名字是婚姻。

你慢慢地成長,也變得愈發成熟,你發現最絢爛的時光恰好是青春年少,那個時候的擔子不重,那個時候的想法很多,而緊接着是成熟後的隱忍和沉默

絢爛似乎是人生的某個頂峯,生活起起伏伏,總有某個時候讓你一直仰望,我們需要銘記,但不應沉浸。

從生到死的過程,有些人沒留下什麼,充當着別人生活的背景板,平平淡淡,做了一回自己人生的主角。

人這一生什麼都帶不走,最好的逝去是壽終正寢,最壞的災難是飛來橫禍。

我們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所以對於得到倍加珍惜,但做到靜美很難。

死如秋葉之靜美,安靜而美麗,瀟灑而無憾,可又有幾人能在回首往事時沒有遺憾,又有多少人如此安詳。

如果我們想通了生與死,是不是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還是説因為逃脱不了死神的追捕而放縱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生的絢爛,並不一定成就某件大事,也許認真地喜歡一個人,好好地愛對方,努力的生活,也是幸福的絢爛。

此時此刻開始,你不再經常唉聲歎氣,知道生命的短暫而更加熱愛生活,多和父母説説話,多和伴侶溝通,認真對待工作,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

人生的意義也許不在於生命的長短,死如秋葉之靜美,葉的凋零和飄落。短暫而漫長,你不由得回憶葉子的一生,歸了根,又重生。

所以在這一生中,靜美的意義是影響着別人,你知道他們會按照你的夢想繼續朝前走去,不孤獨,也不遺憾。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絢爛和靜美不是相對,而是人生的兩個不同階段。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最簡單的絢爛,每一步都用力,每一步都認真,我們改變不了結局,但過程可以盡情書寫。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什麼意思 第2張
  

“生命之歌”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

他是其父母的第十四個孩子,是整個家族中最小的成員。

在兄長和姐姐的監督下,他並沒有得到一味溺愛,而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親是一位瑜伽師,一名虔誠的印度教徒。在泰戈爾年幼的時候,他曾多次隨着父親一起深入喜馬拉雅山脈修行。

觸目所見,是連綿無垠的'巨大山脈,峯頂白雪皚皚,山下是廣闊無邊的草原,高低錯落的山谷,藍天與白雲,這一切都給了泰戈爾以極大的震撼。

在泰戈爾此後的詩歌創作中,神、人與自然成為其思想最基本的要義,泛神論成為其思想的核心。

作為其泛神論代表作的《吉檀迦利》,描寫了詩人對神的讚頌,對神到來的渴望,與神合一的狂歡。

印度是一個崇尚宗教的國度,千百年來人們孜孜以求在宗教中體悟自身、獲得心靈的慰藉與超脱。泰戈爾自小受父親耳濡目染,同樣成為一名虔誠的教徒。

不同之處在,泰戈爾將現代西方主義、科學思想和印度的傳統宗教相融合,從而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詩人的宗教”。

在泰戈爾心中,泛神論的前提是人性的覺醒和生命的體悟。在他的詩歌中,神不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幻象,而是實實在在與人同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