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

來源:時代範 6.58K

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心理年齡是以意識和個性為其主要測量內容,有些女生心理年齡和真實年齡不符,不瞭解自己的心理年齡,永遠無法實現“成長,下面分享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幾種情況

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1

心理年齡大於實際年齡的女生

心裏年齡大於實際年齡的女生都比較成熟穩重,大都是內向型的女生。她們一般沉默寡言,不愛多説話,心裏裝的事情多,喜歡獨來獨往,特別老成。還是心裏年齡大於實際年齡的女生就是生活比較艱難的,單親家庭的女生,她們內心承受的太多,不得不成熟,生活的擔子不得不壓的她們變得堅強,所以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大。

心理學有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的差別,説的是有人雖然老了,但心理年齡還很年輕,把自己當成年輕人,不服老。還有人雖然是年輕人,但心理年齡已經老了,總是説成熟的話,辦成熟的事。還有人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比較相當,不會大差大離。

心理年齡比較小的人,會經常產生一些和同齡人不相稱的想法,還會做一些和同齡人不相符的事情,於是,就會被一些同齡人看成幼稚,看成老頑童,説成青春煥發,老樹逢春,其實只不過是恭維而已。

而有些心理年齡偏大的人,會產生成熟的想法,會辦事比較老道,甚至選擇對象的`時候會選擇年齡偏大的對象,雖然他們看上去很年輕,但意識和思維比較成熟,甚至經常站在老年人的角度看問題,遇事沉穩,還看不上同齡人。

於是,很多時候,他們會成為某一領域的佼佼者,或者成為領導。在領導崗位,必須要着眼全局,做通盤考慮。而那些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相當的人,會“泯然眾人矣”。

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
  

如果人人心理年齡都和實際年齡相當,那麼社會就會失去很多趣味。而有了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不相當的人才會讓同齡人感到有些意思,有心人不妨觀察一番。或許,心理年齡和身體狀況有很大的關係。年輕人能夠擁有縝密的思維,有成熟的思想,可能得益於他們經常獨處,經常讀書,經常思考。

有時他們得了病,身體行動不便,也就只能在斗室之內修身養性了。而修身養性的結果就是獲得和實際年齡不相稱的比較大的心理年齡才具備的素質,讓很多同齡人刮目相看。但是,他們往往缺乏朝氣,表現出成熟的氣息,卻感受不到大多數同齡人的快樂,只能感知他們的痛苦。

民間有句話叫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大多敏感聰穎,有些自卑,但又很要強,大多有超出自身年齡的重擔在身。一般來説,同齡的女孩比男孩要成熟一些,但也不能絕對那麼説。人性就是這樣,越是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就越是能磨鍊堅強的性格,還能培養成熟的人格。

當然所謂艱苦的環境也是有限制的,而不是環境太過艱苦,磨鍊時間太長,以至於把人磨練得一蹶不振。作家是史鐵生在三十多歲就要面臨死亡的威脅,但他開始寫作,以寫作作為生命的支撐點,開始反思自己,反思人生,甚至要不斷地思考死亡。表現出來的素質要比同齡人強很多,甚至比一些七八十歲的老年人都要厲害,尤其是對於人生和死亡的思考,已經超出了同年齡段的作家,也成了非常深刻的哲人。

大部分少年老成的人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怎麼做,也知道以後會達到什麼結果,當然有時候世事難料,但總體來説,他們會規劃自己的人生,也能採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別人的人生,顯得比較老成,智慧。

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2

可以怎麼培養相應的心理年齡

1、對自己的身體負責。愛惜身體,不隨意損耗、傷害身體;

2、選定喜歡的,適合自己能力性格的職業;

3、培養理財觀念,合理管理金錢;

4、學習在適當的時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

5、多閲讀、多體驗,直到擁有自我的道德觀或精神的價值觀;

6、嘗試建立親密關係,最好擁有完整的性體驗,提升自己表達愛及與愛人親密的能力;

7、在心理上與父母分離,不再凡事依賴父母,或抱怨父母,也就是與父母建立成年人的`關係;

8、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是否要孩子。如果生養了孩子,還要學習與孩子建立關係,從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提升心理年齡;

9、日常生活中,與人建立穩定、友好、深入的人際關係(非利益性)

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 第2張
  

40-60歲的人,可以怎麼培養相應的心理年齡

1、應對身體的變化,不盲目扮嫩,清楚什麼樣的穿着打扮是最符合自己的;

2、適應中年時人性方面的改變,比如逐漸安居樂業,不再放蕩不羈;

3、接受時光流逝的感受、接受慢慢變老和生病的現實,適應父母和同輩人死亡的事實。瞭解這些都是人生必修課,而不是人生選修課;

4、重新定義與伴侶的關係。比如不再一昧追求激情,而是珍惜身邊人,將其看成相依相伴的親人;

5、日常生活裏,保持長久的友誼或建立新的友誼;

6、接受社會責任感,願意向年輕人傳授技能和價值觀;

7、有效地運用財務資源,比如一方面好好花錢,享受生活,不當守財奴;另一方面不再視金錢為糞土,瞭解金錢是讓生存無憂的必備條件之一。

8、接受社會的不斷變化,不隨意批評年輕人,也不隨意固步自封,願意嘗試新技能,瞭解新興事物。

印度人説:人生的一個25年是學習的25年,第二個25年是養家的25年,第三個25年是為社會去工作,第四個25年是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修行的25年。

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3

正確地、科學地劃分兒童心理髮展的年齡階段,迄今為止,還是遠遠沒有得到適當解決的問題。

古代的教育家和哲學家曾提出這樣的問題,近代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曾進一步探索過這個問題,蘇聯心理學家和現代西方心理學家也在不斷地研究這個問題。為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簡單回顧一下歷史上已有的有關這個問題的若干主要意見是必要的。

第一類意見是以生理髮展作為劃分標準。最典型的是柏曼(L.

Berman)關於以內分泌腺作為分期標準的意見,如胸腺時期,(幼年時期)、松果腺時期(童年時期)、性腺時期(青年時期)。在考慮劃分兒童心理年齡階段時,注意到生理方面的因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兒童心理髮展看成是由生理來決定的,就顯然不對了。

第二類意見是以種系演化作為劃分標準。施太倫的分期可以作為代表。他把兒童發展分為:幼兒期(6歲以前)是從哺乳類動物到原始人類的階段;意識的.學習期(從國小到13歲)是人類古老的文化階段;青年成熟期(14~18歲)是近代文化階段。施太倫分期的理論依據即所謂“復演説”,復演説的主要錯誤在於把個體發展史同種系發展史完全等同起來,從而引向生物決定論(預成論)。但是,人們也不能因此就根本否認個體心理髮展史在一定程度上重複着動物和人類的心理髮展史,因為個體發展史同種系發展史是有一定聯繫的。

女生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 第3張
  

第三類意見是以智力或思維水平作為劃分標準。皮亞傑的分期可以作為代表。他把兒童心理髮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

[運算(operation)即內部化的智力操作或動作];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第四類意見是以個性特徵作為劃分標準。埃裏克森的分期可以作為代表。他把兒童心理髮展分為:第一階段,信任感對懷疑感(0~2歲);第二階段,自主性對羞怯或疑慮(0~4歲);第三階段,主動性對內疚(4~7歲);第四階段,勤奮感對自卑感(7~16歲)。

第五類意見是以活動特點作為劃分標準。艾利康寧和達維多夫的分期可以作為代表。他們把兒童心理髮展分為:直接的情緒性交往活動(0~1歲);擺弄實物活動(1~3歲);遊戲活動(3~7歲);基本的學習活動(7~11歲);社會有益活動(11~15歲);專業的學習活動(15~17歲)。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意見,不復一一列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