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來源:時代範 1.72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

這段時間,我觀看了于丹的《中國小生心理健康與學習》,這講座帶給我很多啟發。首先,我要分析一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大學生是社會上文化層次水平較高、思維最為活躍、最有朝氣的羣體之一。他們渴求知識、積極向上、胸懷博大,時刻關注國內外的風雲變幻,把個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國的興旺發達和民族的繁榮復興融合在一起。

但是,由於社會轉型和自身發展階段的影響,使得正處於青春期、社會閲歷淺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全國大學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學的人數佔退學總人數的54。4%。有28%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近10%的學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在最近的幾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中精神行為檢出率為16%,心理健康或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約佔30%[3]。諸多的數據和事實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羣體。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不能集中精神進行學習,適應困難。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由於沉迷於網絡遊戲或上網聊天,學習成績不佳,進而對學習產生厭倦、對考試感到焦慮。

2、自我評價失調。許多大學生都是中學時的學習尖子,心理上有較強的優越感,而進入大學後,這種優勢不再,這使得他們的優越感受到重創。這時一旦學習成績稍有波動,就會降低自信心,甚至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3、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由於存在交際困難,同面對面的交流相比較,一些大學生更願意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境中進行交流,迷戀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世界脱離。長此下去,對大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4、就業心理困惑。這在大四學生當中尤為普遍。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沒有做好就業心理準備,不能很好的認清當前的形勢,對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評價不夠確切,好高騖遠,一日三變。還有部分學生在擇業中不認真思考,盲目從眾。大學生是社會的棟樑之才,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的未來,因而,我們不能不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我認為:

1、大學生應當好好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自己究竟想成為再怎樣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然後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究竟要怎麼做。有了這樣的思考與選擇,相信他們聚會為了自己而好好努力。

2、大學生應當正確審視自己的能力水平,然後坦然的接受它。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你很差,而是你目前的水平與他人有差距而已。為了縮小這個差距,你需要付出心血與汗水,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等到收穫那一天,相信你的笑容是甜美的。

3、大學生不應當自埋首於書本,俗話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學生應當擁有開闊的心胸與視野,多結交朋友,這對於大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非常有幫助。

4、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大學四年應當積累一定的就業知識,着有助於看清就業形勢。同時大學生應當,對自我的`能力進行正確的定位,切忌好高騖遠。其實,剛剛出來工作的大學生一般沒有什麼經驗,你要想想,用人單位憑什麼給你很高的待遇?所以,剛開始的待遇不太好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用實力去證明,你有足夠的能力去獲得應得的待遇。

中學生如何緩解學習生活中的焦慮情緒?

有的中學生由於學習上的困難,或者學習成績不盡如意,而產生壓抑,出現焦慮情緒。若不能作適當調整,對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如何緩解焦慮情緒呢?

第一、中學生一旦感到因學習方面的原因而壓力重重,提不起精神,焦急憂愁時,要學會轉移情緒,嘗試作自我調試,在課餘去參加些體育活動,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去散散步,感受一下外界的歡快氣息,或者揉揉雙耳泡個熱水澡。

第二、要學會人際溝通。焦慮的心理現象並不是瞬時即至,而是有個發展過程。一旦感到因學習原因而產生焦慮時,要主動找父母、老師或知心朋友傾訴,或許不能“一吐為快”,但傾訴出來了,心胸就不會那些淤積,會感到輕鬆許多。

第三、要學會自我鼓勵。一旦感到焦慮襲上心頭,切記不要唉聲歎氣,可以找一張紙片書寫一句箴言或一個短語。自我暗示自己是一個有希望的好學生,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只要肯努力,沒有跨不過的坎。

第四、要學會融入集體之中。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居住環境又都是單元房,活動空間狹了,人與人之間的交住少了。假如能參加些集體活動,主動為他人為集體多做點事情,在家中主動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心情就會得到調適,情緒就能得到釋放,快樂也會油然而生。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

20xx年的5月25日至28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國首屆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儘管是短短四日的學習培訓,但是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對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輔導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一、首先,改變了幾個認識上的誤區。

1、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輔導老師的責任。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從來源上説,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將心理輔導、心理諮詢、學校心理衞生歸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把它納入到教育的範疇,就等同於道德教育、學科教育。它應該是全面覆蓋在學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師共同參與的,共同來呵護學生心靈的教育,是所有教師、行政領導者的職責,而不僅僅是心理輔導老師的責任,是輔導室的一項工作。靠建立心理輔導室、聊天信箱、輔導活動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所有學科教育應該遵循的理念,應是學科教育必須滲透的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課等同於思想品德課。

進入五中以來,我一直代思想品德課的,在代課的過程中,深深的感受到思想品德在學生德育中的重要性,以為思想品德課就是心理健康課。從這次學習中,我認識到這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思想品德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心理健康課是讓學生能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從而對自己的行為與心理進行評價。這就是它們最大的區別。

二、其次,有幾點新的認識。

1、學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師的心理更要健康。

十大不健康職業居於前三位的是警察(黑蛇)、醫生(白蛇)和教師(眼鏡蛇)。好的教師,除了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教學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是教師促進自身健康,還是教師職業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質量、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的客觀要求。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的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通過本次培訓,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

在現代社會,教師面臨着各種壓力,在這種壓力中,教師免不了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舉個例子,教師一進入課堂或教師裏,老是看學生不順眼,免不了批評學生;回到家裏,又看到自己的孩子這也不好,那也沒做好,免不了生氣。這樣,學生孩子會產生牴觸情緒,造成人際關係緊張。心理專家説;你不要想去改變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去寬容和接納學生,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掌握調整情緒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每個同學都有個體差異性,對待這種差異性如同對待一個感冒了的同學你還會對他發脾氣嗎?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做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1)心理輔導室教師的努力。

在培訓中,我認識了一位從事十年的心理輔導老師,她説:幹這一行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如果,你感興趣就去做,不感興趣就不要做了。在面對學生各種心理問題時,經歷着學生的痛苦、自己的無助、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和支持等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心理輔導老師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性格、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質,健康的心理狀態,以及“選擇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走下去”的態度。

(2)學校的大力支持

在這次培訓中,金川一中的德育校長做了報告,他説“”

(3)各任課教師以及班主任的團結協作。

(4)家庭影響和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

通過學習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感觸頗深。擁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其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影響着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往往重視教師教育質量高低,而很少關注教師的生活質量;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責任,而忽視教師對自己和家庭的責任;強調教師的“犧牲”“奉獻”精神,而忽視維護教師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願望。社會對教師的'評價往往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迫使教師不斷地自我加壓,不斷地延長勞動時間去參與生存競爭,最終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一個教師要對幾十個學生負責,家長又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美好願望轉變為對教師的高期望和高要求,無形中使教師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

若有健全的教師人格,就會修復心理的不適和缺陷舊能做一個受歡迎的老師。當然,不僅如此,要塑造健全的教師人格,必須有高尚的堅強的人格素質,淵博的知識,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邑、良好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不斷調適自己。教師的高尚人格素質依賴於豐厚的文化知識底藴,沒有廣博的學識水平,沒有不斷更新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就會影響良好的人格素質的形成。揚長避短,培養自己良好的個性,培養多種興趣和愛好,陶冶情操。努力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使之信其師,親其道,用良好的師德,陽光的心態影響教育每個學生,是融洽的師生關係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講台上常青樹的不竭資源。

一個優秀教師的魅力不僅是具有淵博的知識、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藝,也必須擁有良好的人格、完美的心理;不僅能成為學生心理的調節者,也能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只有學習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掌握心理諮詢的理論和方法,加強心理健康的綜合訓練,才會促進學生全面的健康成長,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也更利於教師自身健康心理的維護和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4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能夠全面發展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優良健康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寬泛定義是指個體對於外部環境能夠用任何的.方式去適應。簡單一點來理解也就是如果遇到任何的障礙和困難,心裏都會處於一個平穩的狀態,能夠用適當的行為去面對。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認為心理健康是指對於生活以及學習有着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具有較強的自控能力,會妥善處理與周圍人羣的關係,能夠融入集體,勤奮學習,也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來適應新的環境。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也應該不斷增強意志力等心理素質的訓練。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5

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羣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

一、抓學科滲透,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羣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薰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着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抓課題研究,從細處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針對國小生的關愛教育的內容及途徑,探索並形成了優化學生情感體驗、人格發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師以身示範下,對國小生開展“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抓陶冶、抓體驗、抓滲透等展開教育,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優化。在校內、班級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團結幫助蔚然成風,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合羣,積極參與,團結協作,自尊自信,創新精神等得以充分體現。在家中,社會上,學生都能從小事做起主動關心、愛護、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題隊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受到教育的同時,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心理素質明顯加強。

三、抓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於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係,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繫,家庭教育直接影響着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長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説謊、無理取鬧、妒忌、自卑、不合羣等行為。然而,認識的片面性,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採取違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在發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繫做到及時矯正,並在學校上對家長開展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引導家長科學地教育孩子,從而培養孩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和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總之,要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髮展,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繫,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6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我有幸參加了嘉定區教師進修學院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我來説,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多位專家老師的理論課,還有課上與課下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在這個過程中結下的深刻友誼,讓我有了揚帆起航的足夠信心和力量。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活動中以及對於未來的一些所思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本次學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在國小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調查表明,學生中存在着心理異常、患有心理疾病的為數不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鬱、自卑心理嚴重、對新環境不適應等等,並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預防為主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應該是有他們的各自作用的;

不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發展過程,所以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不應該簡單地下結論,要有科學的方法,要具有專業資格的人來實施;

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是心理健康教師個人的責任,是我們大家共有的責任;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論,不要我們教師誠惶誠恐,而應該是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時時處處注意的問題。

二、學習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和實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要成為有耐心有專業素養的老師,必須要深入的去理解知識,去運用知識;

必須先改善和提高自己對自我、外界事物、環境的認知;

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同學。另外,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和自我探索才能得以提高自我水平,只有通過體驗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才能得出與實際相符合的結論。

三、我們的服務主體是“人”,人是複雜多變的,情感豐富的。

所以,培養自己的耐心非常重要。此外,一名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還必須博學,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這在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才能很好地與同學交流溝通。使老師同學迅速消除隔膜,減少心理教育的磨合期,使教育更加順利。

四、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知識的領悟。

在這次的學習中,培訓機構認真負責、處處替學員着想,老師講授精彩、內容充實,學員聽課認真、討論積極、發言踴躍,這是我這之前沒有想到的。給我的感覺是,原來學習是這樣快樂和輕鬆,無形之中減輕了原來對學習的擔憂,增加了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容易了一些。

五、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我們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眾志能成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僅僅有我們的熱情是不夠的。通過這次培訓,給我的啟示就是,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學校各育、各科要滲透心理教育;

優化學校、班級文化心理環境;

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開設心理輔導課,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訓練。

少年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他們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國家教育方針的實施、民族素質的提高等戰略性的問題。所以,作為一名心理健康教師,要善於動用心理戰術,以心育心,努力使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讓學生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真正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

需要描述的學習感想不盡餘此,這次培訓不僅填充了知識的盲點,更讓我懂得了怎樣擁有一個好心態去面對人生!感謝學校領導給我的這次寶貴機會,在將來的工作中,我一定用學來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7

做為剛踏入工作一年的年輕教師,在上個學期,我有幸參加了棲霞區心理教師培訓,這次培訓不同於一般的學習培訓。隨着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導致部分老師厭教,部分學生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嚴重影響了教與學的工作。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教師是聖的。教師的言談舉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個樂觀的、心理健康的教師,能夠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學習氣氛,使學輕鬆愉快的進行學習。反之,能夠造成一種緊張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情緒不安。所以,教師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用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處理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合理的規劃、安排自己時間;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只有這樣,才能夠積極、樂觀、健康地投入到工作中區。

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培訓過程中,培訓的老師對一些案例的剖析,讓我們認識到很多在班級管理中的事情也可以這樣處理啊,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是僅僅相連的。雖然我們沒有處理過類似的案例,但我們已經掌握了這些事件的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這都要感謝心理學老師對我們所作的培訓。

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從心靈上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瞭解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現狀,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創造和諧的環境。例如,我們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舒心的、快樂的、學習氣氛,讓孩子踏入學校就很開心,樂於學習。學校有莫大的吸引力,而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那樣孩子會樂於學習。也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過程。

就像陶行知先生的所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做人的前提是要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那麼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因為低年級的孩子時刻在模仿着周圍的人、事。

通過這次的學習,只能説無論在理論知識上,還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對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瞭解,我的瞭解也只是皮毛。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會繼續努力地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在教育教學上,希望我能夠成為照亮孩子們內心深處的一縷暖陽。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8

做幸福的老師,擁有健康的心態是關鍵。

心理健康的指標是無心理疾病,即有幸福感和積極的心態。“幸福是一種積極的心態”,“當現實無法改變的時候改變自己的`心態”。

我想:決定幸福的健康心態應該是陽光般的吧。陽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個人,也是寬容平等的。教師的心態也要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達觀的、寬容的、積極向上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健康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教師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的心態。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就比如我們經營一個班級,總是希望班級樣樣都好,不知不覺地用尖子生的標準來要求全班學生,這樣一來不僅教師累、學生累,而且做老師的越累,學生反而越是反感,教師不禁會陷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的困惑,學生也會越來越失去學習的信心,怎麼談得上幸福快樂呢?這一點又與前面劉老師介紹的優化一般心理素質的方法相吻合——“將‘應該’變成‘希望’”。我們可以希望班級各個學生都品學兼優,但要用平常心去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現實。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9

今天,學習了師德與教師心理健康,很有體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俗話説言由心生,孩子們更是這樣。他們的世界很單純,往往是心裏面怎麼想,行動上就怎樣的表現。我們做老師的要善於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並且學習用相關的心理學內容去剖析學生行為背後隱藏着的問題,尤其是一些令教師們頭痛的不規範行為,找到了其心理上的根源,對症下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通過本次培訓,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無到有,從淺到深。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在專家們的講課中,很多都是具有實際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培養。在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還學習到了老師的人格的力量。

二、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0

當今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21世紀是競爭的世紀,教師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時期的挑戰,堅持健康的心理尤為重要。教師要幹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教育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很難假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我的收穫很大。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堅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也要堅持心理健康,而這個問題一直是被我們大家疏忽的。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由誰給解決呢?教師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對等,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迷惑和壓力。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級同事,又和自己的服務對象終日在一起工作。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着領導他們成長的重擔。那種八小時以外時間還在為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精竭慮的事情,是不做此項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做教師根本就是一個累身更累心的活計。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盛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有材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資,俗稱“快樂物資”——會讓人們放鬆,高興。

二,要有知心朋友。時常和他們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對於平時假期少的教師,可以選擇鄰近的地區遊覽,逛逛市區,或者去故鄉有名的景區遊覽。當然。教師的兩個長假是你放鬆自己調節情緒的最佳時間。

四,照顧好家庭。什麼都不順利的時候,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永遠不要試着只顧大家,不顧小家。最後的可能是會失去兩個家。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浮淺,一點建議僅給同行們參考,當然,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器重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盼望我們都能堅持開闊的心情,良好的心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1

中學生的自殺事件屢次發生,各種心理疾病、校園暴力及青少年犯罪等現象越來越突出,這説明了我們面臨的教育形勢極為嚴峻。因此我們一定要緩解中學生的心理壓力,調節中學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就需要我們:

1.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思想認識。

現在,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狀況尚未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不少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只把眼睛盯在學生的分數上,盯在升學率上,很少甚至從不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錯誤認識的支配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每週兩節被減縮成一節。有的學校甚至砍掉或者只填在課程表上。總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現出“荒漠化”狀態。

近年來,素質教育在全國範圍內已經轟轟烈烈地全面展開,我們一定要把素質教育貫徹到底,讓絕大多數教師都意識到,人一生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健康的影響。正如愛因斯坦説的:“只教人一種知識、技術是不行的,專門知識和技術雖然使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但不能給他一個和諧的人格。”因此,我們要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全新的教育觀、人才觀,充分認識到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而且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2.構建教師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首先,應塑造健全教師的人格。這就需要做到:教師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積極努力地工作,有所追求並取得成功:能夠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保持獨立的自我。其次,應培養民主平等的意識。自古以來,我國的師生關係是建立在“師道尊嚴”的基礎上的,教師的話是不容置疑的,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當務之急,我們應轉變傳統的“師生觀”,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相處,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實現“親其師,信其德”。最後,提倡仁慈,施以寬容。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仁慈具有情感性、理智性和超越性等特徵。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會促使學生不斷地取得進步。

3.讓課堂成為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學校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學生心理品質形成的基本途徑。各科教學活動中都藴涵着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此各科教師都要認真挖掘出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質教育內容的因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只有各科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行為滲透到每天的具體教育教學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對心理不健康的學生,要做到對症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及訓練。當然。學生動態的心理活動與本能的心理封閉,會使這項工作難度增加,這就需要工作的藝術性及很好的耐心了。

(2)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如:角色扮演、繪畫、演講、遊戲等,讓學生在參與、親身體驗中獲得成功,促進心理健康發展。例如,推廣班級小品、情景劇的表演,由學生自編自演,把“大道理”用“心理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做既能讓學生受到心靈上的啟迪,又能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還能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和友誼。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情緒振奮、開朗並且有團隊合作精神。但是開展這些教育活動,不但要有針對性,還要堅持經常性,因為任何教育活動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而不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總之,我們要調動一切積極性,採取多種渠道,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3)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諮詢。心理諮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手段,要面向全體學生,採用集體輔導和個別諮詢相結合的形式。

第一,集體輔導。集體輔導是以全體學生為對象,關注學生的'未來,注重預防和發展。發現學生的共性問題。確定集體輔導的主題。如發現學生缺乏信心,可以設計以“如何樹立學習信心”為主題的講座;如發現學生對失敗體驗多而對成功體驗少,可以設計“如何走向成功”為主題的講座,等等。通過集體輔導可以大大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一位學生曾經在來信中寫道:舉辦“我能行”的講座後,我從自己身上找出了好多優點,我的自信心大大加強,相信只要通過努力,我也會取得成功。

第二,個別諮詢。因為學生具有不同的煩惱、焦慮、緊張等特點,僅僅通過團體指導有時難以收到最佳效果。所以可以通過個別諮詢,單獨指導,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和負擔,增強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4.需要家長和社會的積極參與。因為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時時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所以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重視家長的參與,利用一切機會,如:通過開家長座談會或定期進行家訪,主動與家長探討心理健康的知識,積極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協調家長和社會,共同為孩子創立一個平等的、寬鬆的、自由的生活空間,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總之,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要想有效地維持學生的心理健康,就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綜合素質,才能使他們快樂學習、快樂生活,並在學習和生活中,體會到幸福感和成就感。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2

看了視頻,使我懂得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活動,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自己必須是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健康的人。

教師的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鬆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係。

在考慮學生一般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輔導室兼職教師的個別諮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通過學校開通的諮詢箱,打通教師和學生的通道,及時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切記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3

教學以來,我一直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嚴峻性,而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地觸摸到心理健康輔導工作。這次培訓既有專家講座,又有同行的互動交流,讓我在觀念上、理論上都有很大地提升,可以説感觸頗多。

現代社會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帶來升學、就業、競爭等多方面的壓力,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們的老師也時常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從低效而勞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了當代學校教育面前的一個非常嚴峻的話題。在培訓中,聆聽專家們列舉的真實而又撼人的當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我深深地意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身體力行,儘快地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來。

第一次接觸心理健康活動課,我腦中不禁浮現出這樣的疑問:心理健康活動課與思想品德課不是如出一轍嗎?通過培訓,讓我走出了這個誤區,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課和思想品德有很大的不同,説教和輔導有很大的不同。我明白了心理健康課不同於傳統意義的學科課程,它是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的過程,認識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並解決自己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以互助和自助為機制,通過學生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成長。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學生自己是心理髮展的主體,教育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生主體心理的自我矛盾運動,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師在心理活動課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儘量滿足各類學生的心理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處理自身面臨的各種困惑。在設計活動時,要創設寬鬆的心理環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組織互動時,要提供舞台讓學生唱主角,讓學生有話可説、有話能説、有話敢説,能理直氣壯地傾述自己的心聲、宣泄情緒、發表觀點;教師以引導着、協助者的姿態出現,這正如杜威説的:“教師是一個引導者,他掌着舵,學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學習了這些知識之後,我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經意中自覺地應用着現在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雖然整個培訓只有短短几天,但我從中學到了心理健康知識和技巧,為以後的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感到受益匪淺。它填充了知識的盲點,在將來的工作中,我一定將學來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4

美國最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作家拿破崙希爾説的:"播種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這句話本身就道出人類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科技發達及廣泛運用;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而教師這一職業恰恰就在風口浪尖上,因為他肩負着青少年一代的傳道授業解惑!

工廠裏的工人説,教師好啊,有雙休日,還有寒暑假!殊不知工廠停電,工人可以休息;生產線壞了,工人也可以休息。但是學校停電了,老師可以休息嗎?學生病了,老師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上課?也回家休息?工人回家可以休息。老師放學後可以休息嗎?不行!他們還要改學生的作業,備明天后天要上的課。工人心情不好,可以對機器發脾氣,老師心情不快,可以對學生髮脾氣嗎?不行!因為老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是活着的成長中的各具特點的個性差異的人。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學生能敞開心扉與你交往、溝通,有利於工作的開展。真誠、熱情、守信、善於與人交往、善於體驗他人等性格都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和心理輔導工作的有利條件。

現今的社會,真正瞭解教師工作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以前,每一個家庭,孩子一大堆。老大讀書不行,看老二的,老二再不行,還有老三!現在呢?只有一個!不會也得會,不行也得行!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閲歷的擴展,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就可能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特別是社會上的某些不良誘惑,很容易引導學生誤入歧途。因此,當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便又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生"。這次我有機會參加心理健康學習,真實感受頗深!

要當心理健康醫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保持樂觀的心態

教師是學校對學生傳授知識推行者、具體實施者,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遇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如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二)》中的符老師:一心一意想讓學生學好中文,可是,他的學生就是不爭氣,考試成績就是十幾二十分!他甚至自己掏錢買新華字典送給學生,可是,學生就是不買賬!

現在的孩子,朋友説一句,勝過父母、老師講一百句。家長一開口,孩子就説:你們落伍了,過時了!所以,現在和孩子溝通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因為他們的門已經關了,必須要有一把鑰匙,才能和他們溝通!

現代著名教育家周弘,他就是很善於和孩子溝通!他因為自己的孩子周婷婷的特殊情況,而深入去研究如何和孩子溝通。我覺得周弘很善於表揚孩子!誇獎孩子!所以他很容易被孩子接受!

有這麼一句話:你最後一次稱讚你的孩子是什麼時候?也許大家都不記得了!因此,當老師的不要太吝嗇了,要善於誇獎我們的學生,表揚我們的學生!畢竟,他們太需要這樣的表揚!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做到上面那些,就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

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狀態和較強的感染力,對待教育事業要滿腔熱忱,對工作要有高度責任感;對學生要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對所任學科要充滿深厚感情,去感染影響學生。努力做到教態親切、熱情、和藹可親,教學語言要生動活潑、富有幽默感。教學方式、方法要直觀、形象、豐富多樣,富有趣味性。要創設一個團結互助、好學上進的集體風氣,使每一個同學在良好的集體環境裏成長。

當然,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我們的教育教學與應試教育思想的碰撞,產生了不少問題,問題的出現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解決,如教師採用怎樣的教學方式;選擇怎樣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學習評價難以操作等。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如果能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最終一定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學生總有一些不良的現象,如逃學、早退、遲到、作業不按時完成、上課搞小動作、做鬼臉等現象,無時不展現在你面前。此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氣憤、激怒、傷心,非想揍他一頓,還是用樂觀健康的心態來教育他,

那麼,我們究竟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一顆愛心——熾熱的母愛之心、滿腔的熱情、發自肺腑的真情實感去教育他們;以母愛的温情去感化他們;以誠摯的情感去啟迪他們的心靈。有愛心就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我們要勤於觀察留心學生的一言一行,及時發現他們的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採取適當的方法及時給予疏導教育。當一些中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家庭生活受到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我們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和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困惑,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學生在成長中出錯、失敗、走彎路的時候,我們要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利用課餘時間多開展談心活動,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訴説,給孩子們一個釋放心理的平台,讓他們把心裏積鬱的情緒都宣泄出來,從而擺脱不良情緒的困擾。或者利用班級陣地,積極開展班級文體活動,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進來,把不良的情緒釋放到活動中去。

我想,教育學生需要耐心和寬容,用真誠的愛心去感化學生,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去對待學生的錯誤。讓學生靜心去尋找自己錯誤的原因,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錯誤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有多深,我想這樣的耐心和寬容教育學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何償不用呢?

當代著名演講家——鄒越,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再加上自己淵博閲歷和知識,鼓舞和激勵了千千萬萬箇中國小生積極上進;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師,愛自己,愛家人,愛祖國!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它和其它職業一樣需要心理疏導。教育是一門藝術,它和生活一樣,不論酸甜苦辣、不論喜怒哀樂都必須去面對去接受。生活需要修行,教育也是一樣的需要修行。

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學習周弘和鄒越的教育和激勵方式,再加上自己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好好地運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相信,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成功!

通過這次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除了要深入瞭解學生,更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

20xx年10月10日,我聆聽了白老師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講座,白老師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講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追求心理健康。我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不僅僅是按自己的要求要學生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也不僅僅是提高所謂的學生成績和教學業績,而是要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優秀是同等的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可能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沒有做到更好的關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需要教師經常檢查自己、反思自己。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培訓,我感受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通過教師的心理健康的學習,我知道了教師必須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質工作,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為,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