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時代範 2.11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早教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早教心得體會(15篇)

早教心得體會1

短暫的四十天裏,指導師與各位精英講師一起重新認知自我,學習嬰幼兒心理和大腦發育特點,深度剖析大腦神經發展科學理論、認知發展理論、人格發展理論、需求層次理論、積極心理學等兒童性格教育基礎理論,掌握執心教育獨特的“教玩樂”教育體系,同時針對教案、排課系統、市場活動策劃等進行基地實踐,於一言一行中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專業、有愛、合格的早教指導師。

早教從業者應時刻不忘初心,以身作則,肩負起社會責任。在執心教育,每一位指導師在正式上崗前,都需要接受專業系統的培訓前理論學習、總部集中統一培訓、中心實習三個階段,保證全國各中心指導師授課質量的穩定性和標準的統一性。

同時,為指導師提供健全晉升機制及科學全面的提升平台,從線上線下提供系列培訓指導,定期組織兼具專業性和趣味性的評比活動,全方位幫助每一位指導師真正理解早期教育、走進孩子的內心,在同等高度下給孩子最適合的愛與教育。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一號工程”。在執心教育,我們尊重每個孩子的獨一無二,致力於為0—6歲兒童及家庭提供專業、科學、高品質的早期教育服務。執心教育以感官、運動、語言、圖形構建、藝術、英語、情商、財商課程為特色,幫助孩子培養26大核心素養,促進身心全面發展、擁有幸福能力。

堅信在未來,每一位熱血的執心教育人都將用愛與責任傳播專業的早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培養具備20年後社會需求的強競爭力人才。

早教心得體會2

20xx年7月13日到19日我有幸參加青島市教體局組織的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的培訓學習,通過聽早教專家的有關講座,使我對0—3歲早教工作有了更深入、清晰地瞭解。更讓我看到做好0—3歲早教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專家們的經驗新理念、新方法,讓我受益匪淺。做為早期教育的先行者,我國的早期教育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給我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道路,同時也讓我感受到身上的責任和重擔。

這次培訓為加快推進了我市0至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促進嬰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和人口素質的普遍提高。7月13日至19日,我市“0—3歲早期教育”培訓班在青島幼兒師範正式開課,各地區幼兒園教師400多名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感觸最深的的是董衞星和董藴老師的課,董衞星老師重點對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方面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並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法,同時還現場解答嬰幼兒生理與心理、發育、保健及日常護理等方面的實際問題,提高了我對嬰幼兒早期發展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培訓活動現場,董老師系統的闡述關於“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專題講座,講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針對性強。董藴老師就《嬰幼兒早期閲讀》方面的有關做了生動細緻的講述。

首先讓我感受到的是教授的經驗及教學理念,對0~3歲嬰幼兒教養方案的熟悉,形成一套專門的早教理念,0—3歲的早期教育,不同於3—6歲孩子的教養環境,它是能為孩子提供身心安全,有充分自主活動,能激發家長溝通、交流、互動,具有人文色彩的生活環境。同時,它又必須以孩子日常生活和發展需要為基礎,以滿足孩子情感為需要。

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主要是通過機構外的家庭和幼兒園共同來完成的,早教中心是起到早教課程的開發研究和為看護者提供早教指導和示範的功能,所以我們要注重親子老師的培養,組織各種親子游戲應簡單易學,能在家庭中得以延伸,從而整體推進0—3早教的有效性。這次的培訓更為為我們今後的早教開展起到了引領,少走彎路。此次培訓對促進我園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社區化的推廣起到一定的作用。

總之,非常感謝教體局和我園領導為我提供了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將把這次學到的好經驗帶回來,並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嘗試、探索切合實際的嬰幼兒園早期教育的管理體系、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我園的早期教育教學質量。這次培訓不僅僅給了我學習的機會,更是我以後工作的“及時雨”。我將把這種感激之情化為一種工作動力,把所學到的知識與感悟運用到以後的工作實踐中去,為0—3歲的早期教育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早教心得體會3

從自己的實際和孩子的需求出發定方向。不要以為孩子的教育可以簡單的用錢搞定。孩子的學校可以選擇,孩子的老師可以換,但他(她)的父母是唯一的。所以,教育自己的寶貝自己一定是第一責任人!從言到行可都是小寶寶的鏡子呢!所以,一切教育“愛”字當頭。那麼,為什麼要報早教課程呢?因為早教中心有比較寬敞的活動空間;不同課程有不同的訓練主題,相對家庭教育的隨意,課程的安排更為系統;活動中有更多的小夥伴平行活動,同齡人的交流增多,所以早教中心不定期的活動對孩子和家長眼界的開闊有好處。

1、早教中心的選擇定位:

孩子走出家庭參與學習,和藹認真的早教顧問,專業有愛心的指導師,靈活的課程搭配缺一不可,這需要家長的慧眼選擇。

簽約前要橫向縱向多比較,場館設施安全及衞生狀況、交通、價位、接待人員的親和力和專業知識、試聽課程的直觀感受、不同課程的設置合理度……這些一定要親歷親為,我的早教顧問非常細緻和認真,處處為我們着想,所以我家寶寶課程的安排和新班報課基本都有她直接安排了。

再高檔的早教中心,都會有不同能力和責任心的指導師,這點的重要性不用多説。而且每一個指導師都有自己比較擅長的課程。除了自己試課的直觀感受外,和別的家長多交流,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當然,這點上我很感謝寶寶的早教顧問,她給了我很多客觀的建議。

2、家長的認識定位:

“花這麼多錢,不説把咱家寶貝兒培養成個天才,起碼也應該是個小小超人吧!”很多家長這麼想!

我的定位:孩子首先要有健康體魄,其次要有陽光心態!

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比人家的優點,或者反過來!前者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或盲目給孩子加壓造成心理傷害,後者容易讓孩子盲目自信,同樣會形成心理偏差。

3、早教學習的定位:

終於報上課了,別放鬆,你應該更全心的投入了。

早教學方法,回家照着套,習慣最重要,持久見成效。

儘量全家一起到課(攤薄成本呀!),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一定不要過多幹預),多和指導師交流(不懂就問),加大課外拓展的力度(鞏固學習成果)。

切忌將孩子平時掌握的一些“本領”(如雙語什麼的),當成家人炫耀的資本,最好讓孩子很自然的參與學習,自然的表達和展示,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而產生厭煩情緒。

早教心得體會4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表揚,更何況是孩子,面對老師、家長的表揚,每個孩子都會喜笑顏開,充分體現了“表揚”的魅力所在。但是,在具體的實際工作實踐中,有些表揚激勵的措施卻往往不奏效,甚至適得其反。其中,隨意的“表揚”就是一種。

由於孩子已經升入中班,年齡逐漸變大,心智也逐漸成熟,不如小班時好哄好管。於是,在本學期一開學,我就有了一個觀念,那就是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多用正面的積極地方法去管理他們。比如剛開學的前幾天,我們擔心孩子上中班不適應,放假時間長不願主的來園等,每天早晨來時我都面帶笑容,很親切地對孩子先大大的表揚一番:“小朋友,你真棒,今天來園,來得真早。”晚上放學回家,再給孩子上一次政治課,又開始大大的對他們每一個人進行表揚一番,鼓勵他們第二天能開心來園。這個方法還真有效,從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到現在,沒有一個孩子鬧情緒,哭鼻子的。就連上學期新來的愛哭的小女孩,本學期也像換了一個人,一上樓梯,就給我們燦爛的微笑,還主動向老師問好,問早,主動與媽媽再見。一開始,我看到這種表揚的方法這麼的神奇,就在班內組織各項活動中,在孩子的生活學習中,處處都充滿了表揚。所以,前一段的工作比較順利,班內孩子的秩序感較好,我切身地感受到:“表揚的作用真是很大的!怪不得人們推崇周弘的賞識教育法呢!我也想找個機會想別的老師傳授我的經驗呢!”

但是,上週偶然發生的一件事,使我陷入了反思,認識到老師的稱讚不能隨意,要有度,“言語要嚴謹”。

國慶節前一週,有一次孩子們分別進入工作區工作,其中張矩卓小朋友和其他的幾名小朋友進的是美工區,他們在美工區各自選擇一份工作進行活動,其中張矩卓小朋友選擇的是添畫填色,要求孩子們先給一幅畫添上背景圖,然後再選擇美麗的顏色進行塗色裝飾,在工作中,張矩卓小朋友也比較投入認真。由於小班不太喜歡畫畫,所以功底太差。在作品完成後,他還很自豪的向我炫耀,説實話他這篇作品真是顏色太雜,線條太亂,而且添畫的沒有規律,但是。我看到他今天表現的不錯,就表演了一番,誇他今天表現的不錯,畫的也不錯。他立刻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向其他的小朋友展示,但是,使我始料未及的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説他畫的很難看,畫的很亂……,可是,它卻反駁道:“老師都誇我畫的好呢?不信,你們去問老師。”於是,他滿懷委屈,帶着一大羣的孩子找我證實,以致我兩下為難,決不願傷害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我就對其他的孩子説他畫的還好吧。就這樣,我欺騙了小朋友的審美觀。

這件事後,我反思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呢?怎樣的評價語言才能起到激勵孩子的作用,又不會適得其反呢?一假期不斷地反思,使我逐漸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對孩子的評價應多用激勵的語言,客觀的描述孩子的進步,潛能及不足,在對孩子教育過程中,既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肯定孩子在活動過程中的亮點,又要注意評價時語言要嚴謹適度。這次就是我犯了語言不嚴謹的錯誤,誤導孩子。所以,我本學期多鼓勵,多表揚的觀念應該讓他更嚴謹,更科學,更實效,更不能表揚氾濫成災,適得其反。

早教心得體會5

在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候,我都會或坐着大椅子上或站在教室的中間看着孩子們遊戲。沒過多久,孩子們遊戲的聲音就會越來越響,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通常,我都會站在教室的最前面,對着孩子喊幾遍"請寶寶們安靜點",但情況沒有改變,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

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候會發出這麼鬧的聲音呢?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説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稍微安靜點遊戲,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環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在玩陀螺。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麼玩得那麼開心,便什麼話都沒説,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陀螺,可是現在陀螺只有3個了,很多孩子也想玩,但是沒有了。所以暉暉想去玩區角材料裏磁鐵這份材料,但是被趙洋阻止了,趙洋説"老師説的,自由活動的時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你不能玩區角里的材料的。""可以,我想玩陀螺的,但是你們不肯跟我玩,我只好玩磁鐵呀。"旁邊的翔翔也説"不可以玩的"。"可以的"。"不可以的"。於是他們的爭吵聲越來越響。瞭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釋然了。我對孩子們説:"自由活動的時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沒有玩具的時候,也是可以玩玩探索角里的玩具的。

但是很暉暉沒有玩具的時候,你們為什麼不跟他一起玩呢,他也很想玩陀螺的。"趙洋聽了我的話,對暉暉説:"那我的陀螺和你一起玩。""好的"暉暉開心的笑了。我連忙説:"你們在自由活動的時候,發生矛盾有問題的時候,自己來解決,但是聲音要輕輕地,不要影響到其他小朋友。"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發。一方面,孩子的"矛盾"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並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來解決問題。

早教心得體會6

最近在教小朋友們學習分享,每天班裏的玩具、食物、遊戲等等,我都會讓小朋友們一起分享。每天都給孩子們從側面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發自內心的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於是班級裏出現了這樣的一些情況

朱家瑞是班裏特別小氣的小男孩,每天媽媽送他來幼兒園時脱下的外套、帽子等物品都會讓媽媽帶回家,聽媽媽説是怕別的小朋友拿走,更別説好吃的東西,他根本不給別的人吃,包括爸爸媽媽在內,爸爸媽媽也拿他沒辦法。可是這一天朱家瑞小朋友在媽媽送他入園的時候帶來了一大包好吃“好多魚”。我很好奇的問他:瑞瑞今天你帶這麼多好吃的來幼兒園幹什麼啊?瑞瑞一本正經的大聲説:“我要把“好多魚”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着吃”。聽完他的話我摸摸他的頭説:“對,有好東西要一起分享,這樣吃的才更香”。瑞瑞的媽媽在旁邊看後高興的説:“最近瑞瑞在家有好吃的都會分給爸爸媽媽吃,還説:大家一起分享食物,老師教我們的。”從媽媽的話語中可以聽出她的心裏是非常高興自豪的,兒子有了一個很大的進步。

在班裏不僅僅是朱家瑞小朋友帶好吃的食物來幼兒園與他人分享,還有許多其他的小朋友紛紛帶來好吃的食物與大家一起分享。小朋友在教學活動後一起分享着小朋友帶來的食物別提有多高興,吃的也比在家自己獨自品嚐的香。另外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在瑞瑞小朋友4歲生日的那天瑞瑞的媽媽一大早提着一個大蛋糕和一大包食物來幼兒園説是讓瑞瑞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我問瑞瑞媽媽的用意是什麼,她説:孩子的轉變讓家長感到很吃驚,作為家長的他們用了那麼多的辦法都沒有起到作用,然而在幼兒園的一段時間的教育使孩子得到了如此大的轉變,她感到很高興。今天是瑞瑞的生日,花點錢能拿孩子的分享意識繼續延伸下去,覺得很有必要。在生日派對上,瑞瑞還把第一塊蛋糕端給了媽媽吃,當時瑞瑞媽媽都掉下了眼淚,接着一塊一塊分給小朋友和老師,最後才是自己。孩子們吃的很高興,瑞瑞也特別高興,因為他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了蛋糕的甜美,還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生日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從未有過的快樂。從那以後在幼兒園過生日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多了,因為他們都願意與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生日的快樂!

看到孩子們的這一幕我的心裏感到無比的高興。因為孩子們真正體驗到“分享”涵義。並且把“分享”帶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通過這次活動很多家長朋友都反應孩子變了,以前在家裏好吃的都是孩子獨享,不給大人吃一口。而現在每次有好吃的都會主動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品嚐,還會説上一句: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聽到這些我深刻的意識到“分享”意識在孩子們的心中開花了,我還要繼續讓“分享”意識發揚下去,讓它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

早教心得體會7

不要讓驕傲成為過去式

寶寶快滿22個月了,只要你用心去觀察,總會發現寶寶像在春雨滋潤下的小樹苗,每天都在進步。萬物都有它的生長規律,不能操之過急。

在生活中,我讓寶寶幫我做許多事。比如幫爸爸找一下手機,幫爸爸遞一下遙控器,幫爸爸拿一件衣服……每到這個時候,寶寶總是異常地高興,看着她那麼認真的表情,我亦如此。我想她該是為自己能做很多事而高興。我呢,更為她是個小助手而高興。

但是,有時寶寶讓我既為她的能力驚喜又為她的安全擔憂。每當在公園玩時,她總學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做一些對她來説比較危險的動作,完全忘記自己有多大,我們勸阻,她卻拒絕。她這種“不服輸的意識”也讓我不忍心去抹殺,我不想認為那是錯的。

我希望寶寶在玩中用她那稚嫩的童心悟出一些東西。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或悟出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也是一種“創造力”。

我喜歡問問寶寶的感受,寶寶也總是用她那簡短的語言回答着我。從她回答我一個字到一句話,從一句話到主動和我説,我們總是聊得很開心。父母和孩子彼此都是對方的驕傲。所以請尊重孩子的成長時間表,不要讓驕傲成為過去式。

孩子其實懂得很多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很“固執”的老師。我總是相信每個學生,我不喜歡強加給學生什麼。

因為我給學生的“提高”的定義是:品德提高,個性提高,習慣提高。有了這些,難道還不夠嗎?學習成績?哦,也就是某些人認為的分數,難道有了前者還沒有分數?

我的孩子還小,由於各種原因,她一歲半時我就把她送進了早教託班。如今三個月過去了,她令我很驕傲,聽老師説,她是最小的,卻是最能幹的,我相信老師説的,更相信寶寶,其實每個寶寶都懂得很多,我們要相信他們。

每天早上我送她去園裏,在門口我就把她放下讓她自己走進去,一次,看着她的背影我流淚了——寶寶真棒,她和老師同學打完招呼,自己把鞋脱下並且放在規定的位置,轉過頭説了聲“爸爸再見”。我還能説什麼呢?我讓老師把她在學校的情況拍一些照片給我,看過之後,我更發現孩子的世界是最精彩的,比童話裏還美好。現在她懂得的一天比一天多,每天總會説出讓我感到無比幸福的話,這些話語也許我6歲的時候還不會説的。才22個月,她懂得了表達自己的意願,懂得了做力所能及的事,懂得了禮貌待人,懂得了將好吃的好玩的與別人分享,懂得了不隨便丟垃圾,懂得了將飲料瓶丟進可回收垃圾箱裏,懂得了上課認真聽講,懂得了回家畫畫、聽音樂、講故事……

不要要求孩子太多,因為孩子懂得的已經很多;不要給孩子強加目標,孩子心裏早有方向;不要總説孩子不對,孩子總是在錯中找出對的。

早教心得體會8

下午的蒙氏集體閲讀活動開始了,內容是《熊爺爺的辣椒節》,我先讓孩子們看着畫面自己動腦筋編故事,説説熊爺爺的.辣椒節會發生一個什麼故事。明明説熊爺爺的辣椒很辣,大家都不喜歡吃,鑫瑜説很多小動物都喜歡熊爺爺的辣椒,像吃火鍋一樣,辣辣的,萱萱説小動物們不知道怎麼吃辣椒,熊爺爺幫助他們。於是我就在萱萱小朋友的故事框架上補充了一下,完成了一個新的故事。我把和孩子一起編的故事講了一遍,又把原本的故事講了一遍,請孩子們比一比,説説哪個故事更好聽,為什麼?

孩子們紛紛贊成自己編的故事更好聽,理由很簡單,因為是自己編的所以好聽。萱萱的理由是自己編的故事裏

,熊爺爺教小動物們剝辣椒,沒有傷到眼睛,還把辣椒做成了好吃的菜,有營養。

活動的前半部分雖然是臨時生成的一個小插曲,但我覺得也有特別的意義,不僅是因為我們收穫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鍛鍊了孩子的想像、語言和思維能力,滿足了孩子的成就感,正如蒙台梭利認為:每位兒童都有自發的學習潛力,教育的目的不是將一些經過選擇的強塞給兒童,而是培養自發的學習慾望,學習中的探索行為就是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行為,探索過程就是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閲讀中的“探索行為”也可以看作是幼兒主動學習的行為表現。

早教心得體會9

在每個班級裏面,我們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孩子,一部分幼兒聽話懂事,也有一部分是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明顯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因此,前者往往被人關注,是樹立對象的榜樣,而後者屬於被人破壞形象的一種,往往別人貼上了“調皮”的標籤,使我們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調皮搗蛋”。因而,很容易使人忽略幼兒的優點。

記得有一次看了一篇幼教期刊,使我一直記得一位年輕老師的師傅給她説過這樣一句話“用你的眼睛,每天去發現孩子(指調皮的一個孩子)的一個優點,然後告訴我。”師傅的要求對她而言感到很詫異,但這位老師還是照做了。在一次語言活動時,老師給孩子們組織念兒歌,看着故意做小動作的洋洋(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便故意為難他,讓孩子把兒歌説一遍,誰知孩子一下子把兒歌背誦下來了,老師也感到吃驚。遊戲時間,平時的洋洋會搬着椅子東碰一下,西撞一下,那天居然看到洋洋到區域劃分的地方安靜地在插雪花片,一下子孩子的“雙層列車”就出來了,突然老師覺得孩子變得聽話懂事了。午飯前休息時間,那天洋洋還主動提出講故事給大家聽,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肯定。老師看到了孩子的一舉一動,頓時有所覺悟,原來,不是洋洋太調皮,也不是洋洋沒有什麼優點,而是自己的偏見矇蔽了自己的雙眼。

作為教師,我們的確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不僅要善於發現那些聰明乖巧能幹的孩子,更要善於發現那些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孩子的優點,因為,如有你的眼睛看到的是孩子的優秀時,那麼這個孩子就已經是優秀的了。

正如,在我們周圍聽到的事情比較多,有些是真實的,但也有些是虛假的,眼見才能為實,需要我們進一步去了解、去觀察、去發現、去證實。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多的收穫,更大的驚喜。

早教心得體會10

説她是“閲讀”牆,其實和主題牆是一回事。開學第一個主題是紅彤彤的年,分別了一個假期,孩子們好像有很多話想説。儘管在晨間談話裏我安排了很多談話內容如:新年裏的開心事等,可還是未能滿足大部分孩子們急於表達的需要。

我忽然想到做個主題牆,請孩子們把自己想説的話,請爸爸媽媽記錄在發下去的愛心卡上,也可以畫畫自己在新年裏的開心事,兩天的時間,孩子們在主題牆上留下了自己構思、設計、折剪、裝飾的足跡,牆面上變得紅紅火火、五彩繽紛。有新年的剪紙、有孩子們用各種圖案裝飾的“福”字,更有家長和孩子在新年裏的有趣見聞和開心事兒,孩子們看着自己的作品,十分滿足。

蒙特梭利強調環境與兒童之間具有密切的關係,注重環境教育孩子。小小的“閲讀”牆真是魅力無窮

一方面美化了環境,另一方面讓幼兒有了表達見聞和展示的平台,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也提高了繪畫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早教心得體會11

在育嬰師培訓期間,通過學習《2~2歲半幼兒早教訓練方法》《2歲半~3歲幼兒早教訓練方法》我發現育嬰師注重的是用科學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寶寶動作技能、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實際就是嬰幼兒的家庭教師。

通過學習,我掌握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生長髮育特點,知到了好多的護理手段是以此作為基礎的。通過同事間的研討與交流我瞭解了嬰兒生理、心理、營養、保健、教育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國際上關於嬰兒綜合發展的最新理念和發展態勢。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傳播科學育嬰的理念,傳授育嬰的科學知識,按照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借鑑國內外現代育兒的最新理念,指導成人和嬰兒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開展遊戲活動。

我掌握了怎樣分不同年齡段科學的餵養、護理、照看寶寶,和怎樣對寶寶進行上述四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寶寶今後入托、入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通過對育兒課《小小蛋兒把門開》、《香香的水果》兩節課的活動評析研討,讓我們把理論與實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把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整個培訓活動使我們的理論知識有了積累,使我的實際教學有了飛躍。

早教心得體會12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早教,看到許多家長還是非常重視我們的活動,每次都能看到許多面孔很熟悉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每次早教活動中,都會開一個集體會議,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會分工合作,積極準備自己需要的的材料,大家還會一起準備和尋找。

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們的活動安排都是不一樣:

1-2歲的孩子:

我們的活動區域通常是舞蹈房,我們為孩子準備了墊子、桌面玩具,我們通常將活動室分為三個區域:一個是撕報紙;第二是拉小車;第三是墊上爬。在這三個活動內容中,孩子們對拉小車比較感興趣,但是孩子拉車是無意識的,而且由於對教師的陌生,所以無法按照教師的指令有目的地拉,而是隨意拖拉。因此,老師可以在活動室裏創設幾條"馬路",讓寶寶沿着"馬路"拉小車。墊上爬的過程中,發現12——24個月的孩子已經學會直立行走,所以他們不太願意再去爬,而是喜歡在墊上行走。撕報紙是孩子最不願意參與的,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小肌肉羣未發育好,雙手的動作不協調,對他們的活動造成困難。老師及時進行了引導,並指導家長在家中讓寶寶進行一些小肌肉羣動作的練習。

2-3歲孩子:

這一年齡階段孩子通常會在企鵝班進行,我們通常進行裝飾畫粘帖、看圖書和小狗跳圈三個內容。參加的孩子還是比較多的。本來想對於這些兩歲多的孩子來説裝飾粘貼畫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孩子操作起來可能會感到有些枯燥。但從孩子參與的情況來看,孩子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剪剪畫畫還真象那麼回事。在"小兔採蘑菇"的活動區域中,孩子們起跳的能力可能還未發展好。這一區域的活動內容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對於看小圖書,也是因人而宜,有的孩子能認真的翻閲,並在家長的指導下把看的東西説出來。有的幼兒則剛剛坐下,還未看好一頁,就走了,從中也折射出了家庭教育氛圍對孩子的影響。相信通過這樣的親子活動的開展,會讓我們的家長在平時更有針對性地去關注孩子的發展,促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早教心得體會13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更深地瞭解到孩子的早期康復與系統合理的康復課程對孩子神經發育年齡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該改正的地方。希望以後還會有這樣的學習機會讓自己在孩子的康復路上少走彎路。

20xx年8月,我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早期教育師資培訓。敏妮老師樸實的着裝、風趣的語言以及她那豐富的經驗,就如一泓清泉,浸潤了一顆顆飢渴的心靈,讓我們對早期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晚上,靜坐燈下,回味着培訓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梳理、總結,讓這幾天的收穫成為我們即將遠航的指南。敏妮老師無私的講解幫助我重新建構了自己對早期教育這個專業的認識: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3歲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親子游戲的重要性、親子游戲的設計原則及方法、綜合課程以及主題式課程的活動分類、親子教師應具備的素養等等。

0——3歲的嬰幼兒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羣體,在這個羣體中,小主人們的身體、心理髮展特點具體到了每個月,要做一名合格的親子教師,最基礎的便是熟知、熟記每個月齡段的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只有做到這一點,親子教師在設計活動課時才有依據。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總認為一名親子教師只要順利的組織好一節活動課便可以了,敏妮老師的引領讓我對親子教師、親子游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遊戲可以説是親子活動的全部,對於0——3歲的嬰幼兒,他們感知覺能力的發展,動作、語言能力的發展,思維、情緒以及社會性的發展,我們都可以通過親子活動的設計、實施來培養,這對於親子老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設計親子活動課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寶寶們的能力及興趣,遊戲的設計要簡單而富有動感,不應有太多的規定與限制;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在每一節親子活動開始時和寶寶們玩他們熟悉又喜歡的遊戲是非常有必要的,親子教師不能經常轉換遊戲,而要儘量做到一個遊戲分時間、分層次來設計,讓同一個遊戲充滿不同的挑戰,這會讓遊戲的價值化。

這次培訓讓我對家長在活動中的價值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親子活動中家長的參與是尤為重要的。由於寶寶們還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所以他們喜歡模仿,對於新的事物,家長若能以身作則參與到遊戲中來,可以更大程度的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另外,家長的參與也是親子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面對這樣一個教育羣體,親子教師不僅要熟知每個年齡段嬰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還要不斷地學習、汲取更多相關的專業知識才有能力面對、解決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這個學習的過程無疑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最有力的保障。短短兩天的培訓,我不僅接受到了早期教育專業知識的培訓,更重要的是通過互動、交流,我感受到了來自敏妮老師的那種對工作的執着、對生活的熱愛,這對我來説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學會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社會,心存感恩會讓生活、工作有源源不竭的幸福之動力!雖然,在早期教育這個領域我們還不夠專業,雖然,我們需要學習、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有幸和那麼多的家長朋友一起陪同這些小精靈們開心、快樂的成長,對於我來説,這已經是最幸福的事了!相信,通過這次培訓,我園的早教團隊會揚起風帆,和家長朋友一起,為了愛,起航!

早教心得體會14

關於紀律。蒙台梭利認為紀律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之上的。一個人如像啞巴那樣的安靜,像癱瘓的人那樣的一動不動,不能算是有紀律的。積極的紀律包括一種高尚的教育原則,它和由強制而產生的“不動”是完全不同的。

在一次蒙氏數學活動“認識整點”時,孩子們看到我拿了一個製作好的大時鐘,都很快來到了我身邊,有的站立,有的搬着椅子坐着,經過大時鐘的示範,演練,他們很快就認識了整點,並學會了自己撥整點,你説我撥,在這過程中,你會發現有的拿着自制的鐘在走來走去,一會跟這個夥伴在交流,一會又到那個夥伴去交流自己撥的時間,一會又去看掛在牆上的時鐘,看到自己撥對了時間幼

,和小夥伴開心得不得了,甚至還會高興得笑出聲來……可能有的老師會説:“怎麼紀律這麼亂,任憑孩子走來走去的” !我覺得蒙氏理念中寫得真不錯,值得我們借鑑:紀律的培養不能靠宣傳和説教,也不能靠指責錯誤,而是在自然的活動中發展起來。

重要的是使兒童在活動中理解紀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區別對和錯。一個有紀律的人應當是主動的,在需要遵守規則時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於別人。在蒙氏數學活動室中,允許兒童自由地活動、交談、交換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移動桌椅。兒童有目的、自願的活動,每個人忙於做自己的工作,安靜地走來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並不會造成混亂。因為他們懂得安靜和有秩序是必要的,並且知道有些活動是被禁止的。兒童在這種環境中逐漸成長,自然會注意自己的行動。長此下去,就會養成守紀律的好習慣。

早教心得體會15

20xx年8月,我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早期教育師資培訓。敏妮老師樸實的着裝、風趣的語言以及她那豐富的經驗,就如一泓清泉,浸潤了一顆顆飢渴的心靈,讓我們對早期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晚上,靜坐燈下,回味着培訓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梳理、總結,讓這幾天的收穫成為我們即將遠航的指南。

敏妮老師無私的講解幫助我重新建構了自己對早期教育這個專業的認識: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3歲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親子游戲的重要性、親子游戲的設計原則及方法、綜合課程以及主題式課程的活動分類、親子教師應具備的素養等等。

0——3歲的嬰幼兒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羣體,在這個羣體中,小主人們的身體、心理髮展特點具體到了每個月,要做一名合格的親子教師,最基礎的便是熟知、熟記每個月齡段的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只有做到這一點,親子教師在設計活動課時才有依據。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總認為一名親子教師只要順利的組織好一節活動課便可以了,敏妮老師的引領讓我對親子教師、親子游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遊戲可以説是親子活動的全部,對於0——3歲的嬰幼兒,他們感知覺能力的發展,動作、語言能力的發展,思維、情緒以及社會性的發展,我們都可以通過親子活動的設計、實施來培養,這對於親子老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設計親子活動課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寶寶們的能力及興趣,遊戲的設計要簡單而富有動感,不應有太多的規定與限制;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在每一節親子活動開始時和寶寶們玩他們熟悉又喜歡的遊戲是非常有必要的,親子教師不能經常轉換遊戲,而要儘量做到一個遊戲分時間、分層次來設計,讓同一個遊戲充滿不同的挑戰,這會讓遊戲的價值最大化。

這次培訓讓我對家長在活動中的價值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親子活動中家長的參與是尤為重要的。由於寶寶們還沒

有足夠的判斷能力,所以他們喜歡模仿,對於新的事物,家長若能以身作則參與到遊戲中來,可以更大程度的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另外,家長的參與也是親子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面對這樣一個教育羣體,親子教師不僅要熟知每個年齡段嬰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還要不斷地學習、汲取更多相關的專業知識才有能力面對、解決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這個學習的過程無疑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最有力的保障。 短短兩天的培訓,我不僅接受到了早期教育專業知識的培訓,更重要的是通過互動、交流,我感受到了來自敏妮老師的那種對工作的執着、對生活的熱愛,這對我來説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學會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社會,心存感恩會讓生活、工作有源源不竭的幸福之動力!雖然,在早期教育這個領域我們還不夠專業,雖然,我們需要學習、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有幸和那麼多的家長朋友一起陪同這些小精靈們開心、快樂的成長,對於我來説,這已經是最幸福的事了!相信,通過這次培訓,我園的早教團隊會揚起風帆,和家長朋友一起,為了愛,起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