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來源:時代範 2W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

觀察記錄: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寫的常規記錄表,抬頭一看,原來是詩彤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見此情形我説:“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詩彤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裏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説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詩彤寶寶是很能幹的,自己學會提褲子”,詩彤聽了後,低着頭一言不發,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並沒有激發起可心學着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她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鍊詩彤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可心,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詩彤坐在椅子上猶豫着,我便便鼓勵她説:“可心好棒啊!會幫老師分餐具!”可心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並叮囑她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後慢慢地走,並告訴她沒關係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可心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他竟然自己主動學着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着整理一下,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其實可心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可見孩子自立願望還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幹,可能是在家鍛鍊的機會少,我和可心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而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2

觀察實錄:午餐快結束了,大部分幼兒已經出去散步了,只見樂樂等三、四個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進餐,我用眼神暗示他們稍快些。只見幾個幼兒馬上快速地嚼起飯來,只有樂樂一個人還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顧自地悠閒地進餐,不時還玩弄一會兒。“樂樂,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個人了,需要我幫忙嗎?”樂樂看了我一眼,終於説,我吃不下了。

分析:欣欣小朋友在班級中做任何事總是慢吞吞的,吃飯慢、穿衣慢、洗手慢……從不爭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蝸牛。姥姥反映在家也這樣,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動。不過,她做事較仔細,不慌不忙,不易衝動,比較冷靜,喜歡思考,觀望。

反思和措施:

一、“積極鼓勵”策略

運用集體榮譽感去激發思遠,讓琰琰抓緊自己的動作,為集體爭光,並長此以往地影響她,讓琰琰逐步形成新的習慣。

二、“感受代價”策略

我們與她家人交流,希望他們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幫助樂樂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響去公園玩的時間”、“飯吃慢了,會錯過好看的電視”等,以此激發她儘快完成的目的。

三、“濽移默化”策略

經常玩一些“爭上游”、“爭第一”的競賽遊戲,因為在遊戲中孩子能真正體會“準確快速”的內涵,在孩子感受獲勝後的.愉悦時逐漸遠離“慢吞吞”。

其實,個性的轉變與發展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只要老師、家長能配合默契,能正確地看待孩子的個性,對待孩子不急躁,長時間地給予孩子良好環境的影響,孩子一定會有變化,會成長得非常好。我們期待着琰琰的變化,相信她一定會有好轉。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3

觀察現象:

1、每到集體活動時,詩函總是缺乏積極性,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在最後一個,注意力不集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2、從家中帶來的食物或玩具從來不與其她小朋友分享,存在一定的.自私心理。

3、有時犯了錯還不準別人批評指正。即使勉強認錯,也是曇花一現,沒有多長時間該怎樣做還怎樣做。

教育措施:

1、找一位平時在班中較積極認真的小朋友和她做朋友,每到集體活動時(例如:列對做操)都讓這位小朋友和她一起進行,增強集體意識;

2、針對欣欣語言豐富這一優點,平時可以請她為別的小朋友講故事,説兒歌,樹立她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她感到她是這個集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多找機會與夥伴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讓她感受和體驗到與別人共同合作和分享成功的快樂。

效果分析:

1、和好朋友相處了幾天,詩函每到集體活動時不再拖到最後,也感覺到自己應該和其她小朋友一樣以集體為中心,樹立集體榮譽感。

2、與同伴共同分享一件物品時,有時仍表現出不情願,但比以前已有了很大進步。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4

情況分析:今天,我們吃的是麪條。凱磊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麪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麪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説:“我們要使勁吃飯,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後,他説:“媽媽説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説:“對!我們凱磊小朋友可棒了,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麪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麪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着我的勺子什麼時候往他嘴裏放。餵了幾口他説:“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揚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麪條就吃完了。拿着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説:“老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給他一朵小紅花,並且要求他以後爭取在家裏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着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為分析: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凱磊小朋友在家裏長久養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並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着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奶奶餵養有一定關係。但是在今天老師的餵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先前對他的所有認識和評價,開始關注他,重新瞭解他。

發現一:區域活動結束後,鴻銘收拾好玩具後,看到地上有紙屑,拾了起來。我立刻在"小星星時刻",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了他維護班級衞生的好行為,讓全班給他鼓掌。在為他貼小星星時,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這樣做,還親切的抱抱他。

發現二:早晨,鴻銘通常來園很早,幫助老師整理圖書,從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條,還照老師的樣子,把破損的圖書全部粘好,晾乾,然後很有耐心的擺放整齊。我決定抓住他的這個"閃光點",以此為突破口,改變他。我選他做班級裏的小小圖書員,負責班裏所有的圖書的整理、發放和保護,他乾的'可認真了。而且通過圖書的橋樑,與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發現三:區域活動中,在智力魔珠遊戲中,胡駿拼的又快又好,而且還幫助新來的小朋友夏寒,教她怎麼玩,小老師做的十分好。當天的評價活動,夏寒就講了鴻銘幫助自己的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説鴻銘改正了錯誤,現在很棒。我看到了鴻銘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我也相信鴻銘以後會越來越好。

分析與思考:通過鴻銘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正確的看待每個孩子有多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而幼兒教育又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孩子進行幼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為老師,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並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21世紀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機遇,充滿競爭的世紀,要將孩子培養為社會的棟樑,祖國的未來,幼兒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努力探索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怎樣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他們以信心,使他們茁壯成長,早日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