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究竟“熊”在哪?

來源:時代範 1.71W

所謂的“熊孩子”,幾乎無處不在。如果我們經常逛超市或商場,經常去飯店用餐,或者到其他一些公共場所,比如幼兒園和國小,那麼要看到下面這一幕幕場景也不足為奇:

“熊孩子”究竟“熊”在哪?

(1)一個4歲的小女孩坐在餐桌邊,一邊是自己不停地玩着手中的芭比娃娃,一邊是大人在非常耐心地給她餵飯。一兩個小時下來,孩子根本就沒有吃上幾口。要是有人膽敢把她的玩具拿走,説不準她就會把桌上的餐具一股腦扔在地上。

(2)一個5歲的小男孩正躺在超市的地上大哭大喊:“我就要奧特曼!我就要!你們趕快去給我買!”其實,購物車裏面早就已經放好了一輛孩子最喜歡的玩具小汽車

(3)一名6歲的幼兒園大班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出手打人。不是故意把別的孩子推倒在地,就是對其他孩子揮拳相向。家長不得不經常向老師道歉,跟其他家長賠不是。

(4)一名7歲的國小生,在課堂上總是坐不住,一會兒東倒西歪,一會兒交頭接耳。老師講的內容他沒有完全掌握,回到家作業不會做。家長已經多次接到老師的反饋電話和短信。

……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會在不同的地方,尤其在那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孩子身上不停上演。對於這樣的孩子,目前社會上流行一個詞來形容——“熊孩子”。

缺乏自控力,才是“熊孩子”的根源

前面列舉的這些“熊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實就是他們缺乏自控力的典型表現。再進一步歸納,“熊孩子”的行為表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動不動就發火;(2)動不動就動手。前者主要是情緒控制不好的表現,後者主要是行為無法控制的表現。

我們經常看到的極端自我中心、非常任性、亂髮脾氣、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忍耐和堅持、無法剋制衝動行為等情況,基本上都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夠所導致。無論大人還是孩子,追根溯源,這些行為大都在3歲之前就已經萌芽。

通俗地講,自我控制就是個體對自身情緒和行為的主動掌控。但究竟自我控制的準確定義是什麼呢?其實,至今為止,心理學界仍無一個公認的自我控制的定義。不同理論流派的心理學家在各自的研究中,也經常使用不同的概念和術語,例如衝動控制、順從、自我控制、自我調節、抑制性控制等來表達。

美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考普認為,所謂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一個複雜的心理結構,反映了個體自主地調節行為,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協調的能力,這種能力具體體現為:遵照要求行事;根據情境要求引發或終止行為;在社會和教育環境中調整言語和動作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根據期望的目標延緩行動;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采取為社會所接受的行為方式。

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培養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克萊爾?考普認為自控能力的獲得是兒童早期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並將對個體今後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心理學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驗證了這個結論:

(1)美國有一項針對中產階級家庭背景的幼兒的縱向研究發現,幼兒期自我控制能力發展與國小低年級時的學習成績和社會交往能力是有密切關係的,具體表現為:早期自控力好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或保持友誼;在學習生活上更能保持很強的自願控制,也更喜歡上學;老師對他們的堅持性和抵制分心能力的打分也較高。

(2)心理學家米歇爾等人的一項追蹤研究發現,4~5歲時能延遲滿足的兒童,到青春期時父母對其學業成績、社會能力、應對挫折和壓力等方面有較好的評價,進入大學前的學業傾向測查中SAT(學術水平評估測試,俗稱“美國大學聯考”)得分也較高。

(3)朗根費爾德等人的研究發現,自我控制能力與語文、數學和其他學校行為有強相關性,即便是控制了被試的社會經濟地位,這種相關仍然非常顯著。

這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兒童的一項重要能力。缺乏自控力,不僅會導致兒童早期的許多問題行為,比如攻擊行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等,而且也是誘發一些諸如吸毒、酗酒、暴力、青少年懷孕等社會問題的根源。對於後者,我們可以把這些“熊孩子”歸到“高風險孩子”的行列。

而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孩子發展起自律和自控,能主動控制自身行為以符合主觀的價值觀、期望、標準和規則。3歲前是培養孩子自控力的關鍵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