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我們到底在給孩子選擇什麼?

來源:時代範 8.7K

每年春節過後,行動較早的家長已經開始打探國小的報名招生情況,開始了無任何規則可循的、結果完全不可控的、漫漫的擇校“旅程”。孩子幼兒園畢業即將上哪所國小,已經不再如30年前就近那麼簡單、直白。最近一直關注這個論壇,感慨頗多。

擇校,我們到底在給孩子選擇什麼?

先聯想到最近剛剛找到的我的一個國小同學。國小時候,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她是大隊長,我是中隊長,算是老師眼裏的好孩子吧。記得6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有幾個保送重點中學的名額,老師最後決定把這個名額給我,而沒有給她。其實我們倆學習成績相當,其它各方面表現也都接近。後來才知道,老師覺得她考試的成績比我穩定一些,所以決定保送我,而讓她去考試。可是結果她沒有考好(後來問她好像就是做錯了一道大題)。還好,她媽媽是中學老師,有一些關係,最後把她送到當時22中的實驗班。後來她考上了清華,出國讀了博士,現在又回到清華當老師。

我想説:

1.可見當時的小升中考試是多麼的不合理。語文數學加起來200分,5分的差別就可能是普通校和重點校的差別。一道大題5-10分,一個失誤就把學生劃分出一個檔次。對於那些素質原本不錯,只是考試沒有發揮出來的學生來説,也許人生從此就不同了。還記得我被決定保送以後,被安排坐教室最後一排,和一個非常差的男生坐同桌。這個男生很淘氣,上課不好好聽講,總是做小動作,愛聊天什麼的。老師請他家長來,讓家長帶他去安定醫院看病,説很多男孩子有多動症,要吃藥,安定醫院可以治。但這個男生的家長沒有帶他去醫院也沒給他吃藥,後來老師就不管他了。但我去中學報道那天,看到我和這個男生分在同一個班。可笑嘛?一個一貫學習成績優秀的女生只是最終考試沒有發揮好,就被重點中學淘汰了,而一個被老師認為有多動症,放棄管理的男生,卻自己考上了重點。這個對比是有些極端。但多少讓我覺得,取消小升中的考試,是有實際道理的。

2.話説回來我的好朋友,她中學上的是22中的重點班,這個班由一個比較執着(或者説固執也好)的老師用自己的比較獨特的方式從七年級帶到高三。具體情況我不是很瞭解,但大致情況是:高一的時候已經學完了高中數學,每天學習到很晚,週末基本也都是在上課學習,學生和家長對老師的方式有些爭議,但這個班級以大學聯考考上清華北大的高比例著稱。我的好朋友現在回憶起中學的生活還是有些唏噓,對於老師,她也是一分為二。老師的責任心無可挑剔,但老師強壓式的管理也使青春期的她少了應有的快樂。考上清華,似乎是那個班級的學生順利成章的事情。然後作為清華的學生,以至於後來讀研、讀博,回清華教書,她付出了比我們這些普通人更加多的辛苦和努力。隱約也感到她對自己的生活有些許抱怨,覺得太辛苦了。

所以我想我們這些爸爸媽媽,終究是在給孩子選擇什麼?似乎不僅僅是一個學校而已。有時候,選擇了學校似乎是選擇了一種人生。但是作為家長,我們是否應該為孩子選擇人生呢?我認為是不應該的,人生道路應該由自己去選擇,強加的選擇,即便初衷是好的,結果也未必盡人意。可是順其自然吧,卻又惶惶不可終日。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