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並不能教育出好孩子

來源:時代範 2.4W

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中常見的現象,就是媽媽會對孩子進行不斷地叮囑和提醒。但是,這種嘮叨在教育中是無法起到作用的,嘮叨並不能教育出好孩子。很多家長是混淆了指導和嘮叨的概念,其實孩子需要的是指導而不是嘮叨。

嘮叨並不能教育出好孩子

指導是親切的、言簡意賅的,嘮叨則往往帶着責備和警告的成分;指導是故事孩子獨立的處理問題,是一種促進,嘮叨則是對孩子的各種行為表現出不尊重和不信任。指導的後果是孩子情緒穩定,心情也很愉快,而嘮叨往往會激起孩子的厭倦和苦悶,甚至是反感,對孩子是一種反覆的單調的刺激。指導能夠幫助孩子更還的處理事情,而嘮叨則會形成孩子的惰性,你不説孩子就不會去做。這樣下去就是一種惡性的循環,還會導致子女的積極獨立的個性被破壞。

家長嘮叨孩子其實是首先是不相信自己,對自己做的事和講的話不放心,所以一遍一遍的重複。喜歡嘮叨的人,個性也是很軟弱和緊張的。

那麼,父母要怎樣避免對孩子嘮叨呢?

1、不要信口開河。

比如説,規定孩子做完作業才可以去吃飯。但是到了吃飯的時間,孩子還是沒有做完,就會開始擔心孩子的肚子開始額。於是有事沒事的,就問孩子説“還有多少,不吃飯啦”、“餓不餓啊”等諸如此類自相矛盾之類的話。所以家長要首先剋制自己的額感情軟弱,克服嘮叨,在對孩子講話前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過濾。

2、不要強行命令

家庭語言是否是低聲調是母子關係是否和諧的重要體現,要多和孩子講講悄悄話,這樣也有利於避免氣氛的惡化。在讓孩子做什麼事的時候,可以用親切的語言告訴他。特別是年齡很小的孩子,悄悄的一句話比大聲的呵斥要有用的多,這既是命令又是對孩子感情的信任。

3、不要事事叮囑

其實孩子能夠做的事情比你想象中的要多得多,而且可以説,大部分的家長雖然對孩子講的話很多,但是卻沒有講到要點上。反覆的叮囑智慧搞得家庭雞犬不寧,大人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生氣,孩子也會因為在這種繁雜的環境中無法專心做功課。

這裏最需要注意的還是正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孩子,我們把這個階段稱做逆反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總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有的時候容不得家長的過度嘮叨。家長事無鉅細的嘮叨,反而容易讓他們走彎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