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盲目聽話成庸才

來源:時代範 1.18W

聽話的孩子走上社會後,就很容易被花言巧語所欺騙,造成辦事能力的不足。所以很多家長感歎現在的孩子多麼不讓人省心。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教育理念的問題。只有改變這種教人聽話的教育理念,才會有所改變。

孩子盲目聽話成庸才

孩子的蘋果——不一定非是紅色的

一位幼兒教育專家到國外看到一個幼兒用藍色筆畫了一個大蘋果,老師走過來説:嗯,畫得好!,孩子高興極了。這時中國專家問教師:他用藍色畫蘋果,你怎麼不糾正?那個教師説:我為什麼要糾正呢?也許他以後真的能培育出藍色的蘋果呢!

其實外國教師或家長這樣容忍孩子不聽話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當然允許孩子不聽話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不聽話,孩子們看到的世界是獨特的,他們的想像力是很豐富的。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對他們粗暴地干涉,就會扼殺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乖孩子更多是庸才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跟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綜合來看,乖孩子真正成為社會精英、業界尖子的不多,他們大多在一般勞動崗位上工作。當然,並不是説不聽話的孩子就一定聰明,出尖子。

孩子的聽話應更多體現在生活規矩、行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動,鬼主意多,父母應做出正確的引導,用於在學習和對待事情上。當孩子出鬼主意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樂趣,引導他們應用在實際生活上。

不要讓孩子盲目聽話

童話大王鄭淵潔説他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孩子高聲説過一句話,也從來沒有説過你要聽話。因為我覺得把孩子往聽話了培養那不是培養奴才嗎?心理學家認為,三歲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孩子,他們的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

我們應該培養的是一個不盲目聽話的孩子。孩子不但不盲目地聽我們的話,而且對所有值得他懷疑的問題,他都會有自己的思考,並且可以無所畏懼地説出來。而這個無所畏懼依賴於平時一個寬鬆的環境,假如他面對的是一個嚴厲的環境,他不敢説。我們只要從小告訴他一個原則,一個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他知道什麼東西去執行,什麼東西堅決反對,掌握好這個度就可以了。不是不管他們,而是怎樣合理地管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