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左右不分並非太笨,或許是因為感統失調了!

來源:時代範 7.44K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現在很多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早早地就把孩子送進了早教班。前兩天鄰居家的孩子跳跳第一次去上課,本來鄰居是抱着能讓孩子早些得到鍛鍊,有益於孩子智力發展的目的去的。

孩子左右不分並非太笨,或許是因為感統失調了!

結果上完課的第一天,老師就跟鄰居反應,孩子好像不太對勁,因為跳跳已經三歲了,但是有時仍然左右不分,穿鞋的時候還會左右穿反,就連寫字的時候有時比劃也會左右寫反。

一、關於感統失調

其實這種情況出現在學齡前兒童身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在跟鄰居聊天時得知,原來在家中,鄰居其實就有發現跳跳會出現左右不分的情況,可是當時自己覺得這並不算什麼大事,因此就沒有放在心上。直到送孩子進了早教班被老師提點,才知道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根據老師反應,跳跳這種情況,用專業名詞表述叫做“感統失調”。

患有感統失調的孩子,其實就是在大腦和身體上會發生一些障礙,比如跳跳,他常常左右不分,在視覺上看字的時候會表現出異常,或者是走路容易摔倒肢體不協調,這些狀況都屬於感統失調的一部分。

一般來説,正常孩子在兩三歲之前會出現一些左右不分錯誤都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在三歲以後,如果還會出現一些異於同齡孩子的狀況,並且教導之後仍然再犯,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畢竟孩子分不清左右事小,但是患有感控失調事大。

早在1972年,美國心理學專家愛爾斯博士就提出了“感控失調”這一理論。在調查中愛爾斯博士就發現,在年齡段在3—13歲孩子中,約有10%—30%的孩子出現了這種問題,而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並不在於家庭教育的好壞,而是來自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問題。在國內,20xx年,吳漢榮通過對264名3—6歲的兒童調查發現,竟然高達36.74%的兒童都患有感控失調症狀。

二、如何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

孩子的感統失調,不僅表現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在日後的學習上也會出現學習能力障礙。與此同時,感控失調還會導致孩子多方面的閲讀能力差,患有多動症,影響孩子正常人際交際等方面。既然“感控失調”對孩子會產生這麼多影響,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從那裏下手幫助孩子改善“感控失調”呢?一般來説,可以分為3點。

1.體育遊戲改善。

在廣州醫學院兒童感覺統合訓練基地,曾對患有感控失調的兒童做過實驗,研究結果發現療效與兒童的年齡有直接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加,感控失調並不會消失,需要給予及時的矯正。同時,兒童年齡越小,訓練效果越佳,最佳治療年紀是在3—5歲。

在實驗的方法上,是根據患兒感覺失調的類型選用不同的體育項目,一般感控失調的狀況有:視覺感不良、本體感失調以及前庭平衡失常。

1)、對視覺感失調的孩子進行滑板滑梯、趴地推球、袋鼠跳等體育項目;

2)、對前庭功能失調的孩子選用跳牀、平衡木、平衡台、跳繩等體育項目,這樣能夠鍛鍊增強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左右協調能力;

3)、對本體感失調的孩子,多注意手指的肌肉精細動作訓練,比如拍皮球。

Tips:體育項目每週要定期進行,最好要有家長和長輩陪同,以便與觀察孩子在運動遊戲時的狀態,這樣孩子家長也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去調整體育訓練療法。

2.增加與孩子接觸的時間。

很多家長髮現不了孩子有異常,很多情況都是因為缺少陪伴,根本沒有發覺孩子出現問題。如果知道孩子患有感控失調,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就是增加與孩子接觸的時間,親子陪伴帶給孩子的是心理上的治療,會大幅度提高治癒的效率。

親子陪伴方式有:陪着孩子一起閲讀、講故事,或者進行一些趣味的户外活動,爬山、游泳等。這樣既會增加孩子運動的時間,同時還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3.鍛鍊孩子自理的能力。

現在很多孩子的生活學習都是家長“包辦”的,看似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也讓孩子缺乏了照顧自己的自理能力。

《幼兒教育》中提到,感控失調的孩子做家務也能夠去緩解治療症狀,比如日常的擦桌子,疊衣被,以及繫鞋帶、扣扣子、刷牙洗臉等等。這些生活中的小事要讓孩子親自動手參與,才會有“自我感知”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