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用個性化去發現孩子

來源:時代範 2.02W

家長眼中的好孩子都是那些能遵守各種規則、聽話的孩子。而洋洋恰恰與之相反,不願聽從教師安排,喜歡自行其事,還經常攻擊別人。不斷出現問題的洋洋被家長歸入“不乖”的行列中。然而在要求“同一種聲音,同一種行為”的環境中,該如何對洋洋這樣的“個別兒童”進行教育呢?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衚衕幼兒園(以下簡稱棉幼)十一五研究的課題“幼兒個性化教育的策略”不僅針對個別幼兒進行個性化教育,而且針對每一個在園兒童都進行個性化引導。

教育用個性化去發現孩子

長期以來,教師普遍將幼兒視為一個整體,並存在着大量的橫向比較、對幼兒“一刀切”、追求幼兒水平一致的現象。基於此,棉幼廣泛借鑑多元智能理論、瑞吉歐教學理論、蒙台梭利教學法等優秀的理論和經驗,在全園開展“幼兒個性化教育”的研究,創設尊重個體差異的環境,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

楊老師的日記這樣記錄着她對洋洋的觀察:

鏡頭一:音樂活動時,洋洋跟着老師唱了兩句後就坐不住了,先是玩弄自己的鞋子,然後扯扯身邊女孩子的頭髮、衣服,弄得小朋友直嚷嚷……讓他上前表演時,他卻突然跑到鋼琴前,東摸西摸,老師制止他後,他就朝着小朋友們做了個鬼臉,惹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他卻像沒事人一樣地走開了。

鏡頭二:小朋友們玩搭積木遊戲,洋洋跑過去搶小朋友搭好的積木。明明急了,想搶回來。洋洋拿起積木就嚮明明頭上砸去,嘴裏還喊着“打死你!”孩子們被嚇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經過觀察,楊老師發現洋洋很喜歡聽故事,每次都很認真。而且,他還能把聽過的故事有聲有色地講給小朋友聽。小朋友給他鼓掌他很高興。於是,為了避免他和其他幼兒發生衝突,楊老師專門為他設置了一個活動區域,專門為他準備了一個復讀機,讓他在活動時間自己聽故事,這樣既滿足了他的需求,又不干擾其他幼兒的活動。到了安靜活動的時間,老師就請他給小朋友講故事,時間長了,他也願意聽老師的話了,和小朋友的衝突明顯減少了。

洋洋任性、不受約束、攻擊別人等突出問題不僅影響了他與小朋友的相處,也讓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因為他知道大家都不願意和他玩。但是當他講故事得到小朋友掌聲的時候,他就有了成就感,由此洋洋的行為習慣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類似的案例在棉幼數不勝數,棉幼的每一個個性化研究的子課題選題都非常具體,真正做到針對實際問題展開研究。如,“為肥胖兒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的研究”、“為踢足球的幼兒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的研究”……針對不同孩子的興趣特點,老師們都會專門為他們創設一個適合他們的活動區域。老師們還會經常圍坐在一起,針對個別幼兒的引導活動暢所欲言,説出心中的困惑,探討解決之道。

在棉幼實施個性化教育的具體過程中,老師們還會刻意為孩子記錄成長檔案,而且是目前最受幼兒家長歡迎的電子檔案。從幼兒入園到離園,在三到四年的時間裏,從託班、小班、中班到大班,每一階段都會以文字、照片、錄像的形式從體檢記錄、生活掠影、藝術創作、教師觀察等十幾個方面為孩子留下在幼兒園生活學習的記錄。最後還有畢業典禮的錄像、老師對孩子的評語、園長的祝福等豐富多彩的內容。棉幼保教主任姜蘭告訴記者,“孩子在棉幼每一點一滴的進步、改變、成長,家長都能從這張資料光盤中找到痕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