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聲哭鬧,怎麼破?

來源:時代範 1.72W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孩子有情緒了,他是否可以哭?

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聲哭鬧,怎麼破?

有很多的爸爸媽媽,當孩子在餐廳、車裏或者是大街等公開場所大哭大鬧的時候,會因此覺得很沒有面子,便不準孩子哭,或者會恐嚇説:“你再哭試試看!”“如果你再哭的話,我就會打你……”“你哭起來好醜,不準再哭了!”“這有什麼好哭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情緒,孩子當然也有,只是孩子的情緒比大人更加的頻繁和容易爆發,正所謂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是能不能被他人所接受而已。孩子有情緒了,會哭,會鬧,會叫,都是正常發泄。因為他遇到事情,覺得很難過,很生氣,但是他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去表達或表示,所以他只能哭,或者是隻會用哭這種方式來發泄。

我們做父母的要明白一點,就是孩子有情緒當然可以哭,但是你若影響到別人就不對了,如果還因此打人罵人,那就更不好了。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要教導跟引導孩子找到正確宣泄情緒的方法,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令父母非常苦惱的是,當孩子在公開場所大哭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滾時,好多陌生人在圍觀,若是家庭聚會,好多長輩也會在旁邊插嘴,唉呀不要再哭了,怎麼這麼愛哭啊,你這當爸爸(媽媽)的快哄哄啊……一堆的雜言雜語,讓人覺得十分沒有面子。

接着就會因為沒有面子,想要用提高音量的方式,去阻止、呵斥孩子,不准他哭鬧。但是當孩子情緒收不回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音量提高多少,其實都是沒有幫助的對不對?

因為更高的音量以及更威嚴的態度,只會加深孩子的害怕、恐懼情緒而已。當一個人感受到害怕跟恐懼的時候,特別是孩子,當然只會用更大的哭聲來回應。那麼,孩子在公開場所大哭大鬧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先去安撫孩子。

因為每一個人,特別是孩子,當情緒上來的時候,我們講的任何話,其實都聽不進去的。面對孩子的狀況,我們一定要先搞定情緒,再去處理事情。唯有情緒緩和了,才有辦法處理好事情。所以當孩子開始哭鬧、叫喊時,我們要做的是先去緩和、平穩孩子的情緒。

在這裏,教大家一句話“我陪你哭完”,也即是告訴孩子,沒關係,你先哭,我陪你哭完,等你哭完我們再繼續説。這個神奇咒語所代表的意義是“認同”與“陪伴”,認同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泄,陪伴孩子度過與學習面對負面情緒。如果我是孩子,我喜歡爸媽認同我,而非只會要求我“不準哭”並壓抑着;我喜歡爸媽陪着我,而非放我獨自在一旁叫我自己冷靜。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可以陪伴他哭,能夠同理他,情緒可以宣泄的時候,就會慢慢的平穩下來。

其次,把孩子帶到一個獨處的地方。

如果孩子一直哭,短時間沒有辦法停下來,該怎麼辦?我們其實可以做一件事情,也就是把孩子帶到可以獨處的地方。

如果在餐廳,我一般都會把孩子帶到餐廳的外面,餐廳外面只有路人經過,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就餐。如果在商場,我們可以把孩子帶到樓梯間。

為什麼要儘量去找尋一個可以獨處的地方呢?

因為,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避開他人的眼光,不會有面子方面的顧慮,可以好好的慢慢的來,正確教養孩子。第二個原因是,我們可以減少孩子找尋求救的機會,特別如果是跟老人一起去用餐,疼孫子孫女的長輩們就會趕緊把孩子抱走,沒有辦法好好處理狀況了。

我們把孩子帶到獨處的地方後,千萬不要在他哭鬧的時候講道理了,我們只要再繼續跟他講這句話就好了,“好,我陪你哭完。等你哭完了我們再繼續説”。因為唯有搞定情緒,再去處理事情,事情才會圓滿。

這個時候,我們就不用去説一些容易激怒孩子的話語了:

“這有什麼好哭的?!”這代表的是否定他的情緒;“你再哭試試看!”這是用恐懼跟害怕的威嚴感,讓孩子停止哭聲,其實他會更害怕;“你是男生,男生哭什麼,哭的好醜。”這是用否定的方式,來阻止孩子哭聲。

其實如果我們大人難過的時候,有人對我們説這類似的話,會喜歡嗎?我們也不會喜歡,對不對?所以我們要等孩子哭完之後,等他情緒緩和了,我們再來繼續跟他講事情。

最後,教會孩子處理情緒的正確方式。

等到孩子的情緒漸漸平穩了下來之後,我們要多跟孩子講情緒跟感受。

例如説如果因為孩子不願意好好吃飯,亂跑,我們叫他回來,他不願意回來,然後我們叫他一定要過來坐下,他開始生氣,這是發生哭鬧的原因。那麼等孩子情緒平穩之後,我們就要跟孩子説,爸爸知道你是因為不想坐下來,所以你好生氣,但是你應該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跟爸爸討論嘛,對不對?

比如你可以説,爸爸我現在不餓,我想再玩兩分鐘再坐下來吃飯,這都是可以處理的方法。也就是説,孩子大哭大鬧一定是有某些原因造成的,我們一定要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處理掉原因了,我們才可以治標又治本。

然後,再跟孩子講正確處理情緒、感受的方式,讓孩子明白,我懂你為什麼會生氣,我懂你為什麼會難過,我懂你為什麼會哭鬧,但是你剛剛用哭鬧的方式是不好的,爸爸是不喜歡的,下一次遇到類似的事情的話,你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跟我們討論。

當然,孩子會討論的年齡,可能要三四歲以上才行。一二歲以下,他沒有辦法和大人討論。那麼我們就要先平穩孩子的情緒再説,然後等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可以講的話越來越多,能夠聽懂我們説的話的時候,我們便可以多用討論的方式來告訴他,下一次怎麼做才是更好的。

迴歸到我們一開始的自我思考,孩子只要不高興了,難過了,當然會生氣,只是孩子跟大人不一樣的地方是,孩子除了哭、鬧、吵之外,他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做。所以他只會用情緒來控制他的行為。而大人的價值在於比孩子有更好的情緒管理方法,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平穩情緒,然後講情緒跟感受,告訴孩子我懂你為什麼會這麼生氣,但是你下一次可以怎麼做,其實是更好的方式。

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孩子慢慢的就會知道,噢,原來我除了哭鬧吵之外,仍然還有其他的更好方法呢。如此一來,我們就會有一個能帶出去,在公開場合少哭鬧的孩子了。

當孩子在公開場合大聲哭鬧,讓許多目光直射過來,老實説,真的會挺不好意思的。此時,一定要提醒自己,不可以因為面子問題,而把教養孩子變成教訓孩子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