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

來源:時代範 2.27W

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家長本來是孩子崇敬的對象、學習的榜樣,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和指路燈,但是,一些家長因為自身的問題,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結果給自己的家庭教育效果打了折扣,現在分享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

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1

一是溺愛。

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僅導致孩子的依賴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成自私貪心的惡習。

二是忍讓。

家長對孩子寵愛有加,生怕孩子不順心,惟恐家庭裏發生不愉快,於是對孩子無原則地讓步,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三是收買。

對孩子取得的進步或成績,家長予以表揚或獎賞是應該的,但若以金錢作獎勵,其結果常常會刺激孩子滋生惟利是圖的思想,引發孩子產生不誠實的意念。

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
  

四是自誇。

家長以自我誇耀來獲得威信,這種威信往往不得久長,一旦孩子覺察到家長言過其實後,常常聽不得家長的忠告和批評,反而有損家長威信的建立。

五是壓制。

家長對孩子粗暴專制,只准孩子服服帖帖,俯首聽命。殊不知,這種威信,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缺少自尊,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恐懼心理。

六是説教。

一些家長慣於抓住一點,喋喋不休,好像孩子就真的一無是處。長此以往,孩子容易產生厭煩或不滿情緒。

1、言而無信

有些家長們習慣對孩子們做出許諾,比如説今天承諾孩子去遊樂場玩兒,明天承諾孩子買些什麼東西。

家長們有時只是隨口敷衍,或者無心一説,但這在孩子的心裏會留下深深的記憶,在家長們沒有兑現承諾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從而喪失對家長的信任和崇敬,威信也就無從談起了。

2、説一套做一套

家長們經常教育孩子要懂事聽話,要講文明懂禮貌等等,想把孩子培養成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非常注重對孩子的引導。

但有些家長只是把這些教導留在嘴上,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並沒有像教育孩子的一樣去做事,往往説一套做一套,孩子們就會對家長的威信產生質疑,覺得自己很迷茫,不知道到底自己應該怎麼做。

家長們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注意在行為上的引導,這些往往比話語更加有力。

3、一味強調自己

有些家長生怕孩子會對自己的威信產生不服氣的感覺,在孩子有疑問或是抗拒時,一味的強調自己是父母,是權威,用父母的名頭來壓孩子,卻拿不出什麼可以讓孩子真正服氣的東西。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對父母的懼怕,他們會覺得父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對父母的話自然也不會聽從了。

其實,家長的威信的`來源從來不是對孩子的支配或操控,而是對孩子的精神引領,讓孩子有種發自內心的敬佩感,覺得自己的家長確實非常優秀。

只有家長自己做到位了,才會讓孩子們真正的服氣,對家長的威信和信任會越來越強,不用怎麼強加措辭就會自覺地相信和崇敬家長。

言傳不如身教,這才是最重要的維繫家長威信的做法。

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2

一、溺愛孩子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愛彌爾》中曾提出: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最能給孩子帶來痛苦。因為孩子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會越多,早晚有一天,家長沒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這種拒絕對孩子的傷害遠遠大於孩子不曾得到過的傷害。

有些家長心疼孩子,總覺得在孩子小的時候多寵寵沒什麼關係,等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會懂事,於是對孩子百依百順,無節制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可時間長了,孩子只會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一旦家長沒有滿足他的意願,就會撒潑耍賴。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很早就會發現家長會因為他們的哭鬧而讓步,家長的管教也就形同虛設。

而《圓桌派》第四季第七期講的故事也體現了溺愛孩子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其中一個罪犯正是因為家長的過分溺愛才走上的不歸路。節目嘉賓武志紅也對此評價説:“溺愛是中國父母發明的一個謊言,就是因為我們父母對你太好了,你才會犯錯。”

二、過度忍讓孩子

有些家長什麼都不怕,就怕孩子哭!為了不讓孩子哭,就毫無原則的忍讓孩子。比如:孩子在商場中看到一個喜歡的玩具,本來家長不同意,可孩子一哭,家長怕尷尬就妥協了。

這種毫無原則的退讓,會讓孩子知道家長的底線也是隨時可以降低的,只要自己哭鬧就能達到目的。

三、一味地物質獎勵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用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去學習新的東西,比如:家長想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於是對孩子説“寶貝,只要你掃地,媽媽就給你十塊錢的獎勵。”

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因為獎勵而幹活,但是時間久了,如果家長不給獎勵,孩子就不會去做。甚至演變成:沒有獎勵、沒有好處就不聽話!

從長遠來看,一味地用物質來獎勵孩子,除了讓孩子變得功利,還會讓孩子變得拖延,做事沒有明確的方向。從心理學來講,人做事分為兩個動機,即內部和外部動機。物質獎勵是外部動機,自己努力是內部動機,如果外部動機的'刺激過多,勢必會減少內部動機,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 第2張
  

四、自誇

還有一部分家長總是會自誇,覺得這樣孩子能更加崇拜自己,自己也有面子。但隨着孩子慢慢長大,認知水平提升之後,就會發現家長的話語言不實,這樣孩子就不會再信服家長的話,家長在孩子心裏也就變得毫無威信。

五、粗暴專制

粗暴專制的家長一般有兩個極端,一個是對孩子教育過分嚴格,孩子一旦做的不合心意,就對孩子非打即罵,非常信奉“孩子不打不成器”這一歪理。

這樣會導致孩子過於順從,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冷漠,更有甚至,有的孩子還會變得行為不一致,在家長面前非常乖巧,而在外人面前又會膽大妄為,無惡不作。

另一個極端就是專制的家長,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一切都要按照家長的要求來,對孩子太過於保護,這樣會讓孩子變得過分依賴,不利於成年後的生活。

六、嘮叨説教

家長的嘮叨似乎是很常見的,他們認為這樣會督促孩子上進,其實不然。家長的過度嘮叨會讓孩子變得懶惰,沒有人催就不會去做事情;做事情也沒有絲毫主見,因為習慣了按照家長的嘮叨去做事,所以,成年獨立後自己做事,總是不知道如何決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