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用來檢驗奶粉的?

來源:時代範 2.92W

女嬰性早熟,危害甚大

孩子是用來檢驗奶粉的?

醫學專家認為,性早熟主要給孩子造成個頭偏矮、內分泌紊亂和自卑心理等三大傷害。比較嚴重的患兒,最終身高往往不足150cm。而且,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為自己在體形、外表上與周圍小夥伴不同,過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產生自卑、恐懼和不安情緒,對學習和心理健康產生長久的不良影響。詳細

調查:嬰兒,是用來質檢奶粉的嗎?

“問題奶粉”該向誰問責?  質檢部門推不了責任,廠家推不了責任,作為為人父母的也負有一定的責任。現如今,人的良心都可以買賣,我們不能排除那些唯利是圖的奸商,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生命之上。作為質檢部門責任最大,不能定時,定期的檢驗質量是人們最頭疼的事情,責問,如今的小食品,質量過關的又有多少?而作為母親,作為父母,不管是專家還是醫院,都在提倡母乳餵養的意識,但是這樣的提倡到底有多少人聽?詳細

為何又現“奶粉門”?

幾樁“奶粉門”都有個共同點:患病兒童累積到一定數目曝光了,追根溯源往往發現,奶粉中某個成分或超標,或尚未被列入檢測範圍。每當出現各種“奶粉門”後,相關部門都頻頻拿所謂“盲區”來説事,就免不了敷衍塞責之嫌。甚至在“早熟門”事件裏,激素水平不在奶粉質檢範圍之內,可當患兒家屬提出個人出資檢測時,卻又被告知不接受個人申請。到底是不能檢測,還是不願檢測?詳細

“奶粉門”眾多疑惑如何破解?第一,企業的良心究竟靠什麼來保證?

道德、法律,究竟怎樣才能發揮其最大能量?究竟怎樣才能盪滌一些企業的“黑心腸”,竟然連孩子也不放過。

第二,食品安全究竟應該怎麼管?

現在來看,可以管食品安全的部門太多了,有質檢、衞生、工商、藥監、農業、畜牧等等,可實踐往往就是如此,管的部門越多,越是沒人管、管不好。就拿今天來説,國人於“吃”又有多少可以放心的食品,即使是那些從事食品安全職責的公務員,你心裏又有多少底?

第三,誰來給百姓一個放心?

在這起事件中,權威醫生將疑點直指奶粉,商家堅決不承認,但又找上門與家長商量賠償額度,甚至於20萬元也可以商量。而我們的工商局、質檢所又相互推諉。誰來揭開背後的真相?誰來給百姓一個放心?

第四,問題奶粉,為何送檢無門?

消費者想檢測奶粉是否含有激素,卻遭遇“送檢無門”。對於懷疑有問題的食物,消費者究竟能從何得到權威、專業的答覆?衞生部有關負責人對此作出了迴應。這位負責人説,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行業協會等組織、消費者可以委託食品檢驗機構對食品進行檢驗,但應委託有資質的檢驗機構。

第五,含激素產品怎麼就上架銷售了?

衞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也明確表示,奶粉裏不允許檢出雌激素。那這些含有激素的奶粉怎麼就通過檢測,堂而皇之的上價銷售了呢?

結束語:

有這樣一段話,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雖然是一種誇張之辭,但奶粉對嬰兒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母乳餵養日漸“式微”的今天。正因為如此,在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故中,沒有什麼比嬰兒奶粉問題更能引起公眾廣泛關注,更令人揪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難不能難孩子,是我們的一種文化傳統甚至是一種文化天性,但是,一起又一起觸目驚心的奶粉安全事件所凸顯出的道德沉淪,以及對生命起碼的敬畏的喪失,讓人不由得生出一種深刻的悲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