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不要回避尿失禁

來源:時代範 2.56W

中年女性不要回避尿失禁,尿失禁是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症狀統稱,往往分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充盈性尿失禁,現在分享中年女性不要回避尿失禁。

中年女性不要回避尿失禁1

■尿失禁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

尿失禁是一種症狀,指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人正常的儲尿及排尿都是在膀胱壓力與尿道壓力相互協調下進行的,所以,任何原因造成儲尿期的膀胱壓力過高或尿道阻力下降,都會造成尿失禁。

有很多人覺得,尿失禁在老人身上才會出現,其實,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尿失禁就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它既是婦女的多發病,又是常見病,歐美女性的患病率大約在8.0%至41.2%,日本為8.5%至40.6%,而且,患者多是產婦和中年以上婦女。根據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女性的尿失禁發生率高於40%。中老年女性的發生率更高,大約為50%。

■女性常見的尿失禁有三種情況

女性最常見的尿失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壓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也叫張力性尿失禁,指當咳嗽、噴嚏、大笑、起立等腹壓突然增高時,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

這是婦女中最常見的尿失禁類型。各年齡段女性均可發病,尤其是生過孩子的婦女中有過難產史或患有子宮脱垂、膀胱和尿道膨出者。婦女年老絕經後,由於缺乏雌激素,導致尿道變薄,使通過尿道的.阻力減小,尿失禁更加多見。

急迫性尿失禁指突然想小便,並且感覺特強烈,好像馬上就憋不住了,往往這種情況發生時來不及上廁所就已經尿濕了褲子。最常見的起因是尿路感染。

壓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通常在女性中同時存在,也就是常説的混合性尿失禁。主要原因包括女性尿道較男性的短,平均只有3-5cm;盆骨寬大,肌肉支持力弱;尿道括約肌鬆弛;妊娠和分娩對盆底肌肉造成的損傷;中年以後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萎縮;手術對盆腔造成的解剖學改變等等。

中年女性不要回避尿失禁
  

■尿失禁帶給女性難以名狀的痛苦

尿失禁是嚴重影響婦女患者生活質量的一種疾病,由於社會的偏見,很多女性患者一直生活在壓力之中,有的人要帶上尿墊才敢出門,有的人怕尿濕褲子而頻繁上廁所,耽誤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有的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清洗濕褲子,還有的擔心身上出現難聞的氣味,不敢參加社交活動,甚至放棄自己心愛的工作。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給患者帶來焦慮、尷尬和沮喪等不良情緒,使她們容易產生孤獨感,甚至出現抑鬱症。

另外,由於經常漏尿,長時間的尿液侵蝕刺激,會導致外陰皮膚紅腫、癢痛,甚至感染潰爛,引起泌尿系統炎症、結石,嚴重者還會影響腎臟功能。患病的女性也對性生活產生恐懼,影響了夫妻關係。

■儘早求治才是上策

在門診中醫生經常發現,通常尿失禁的病人不會去就醫,而是自己扛着,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病人過於害怕或難堪而不願和醫生討論這種問題。還有的是誤以為這是一種老年化的正常反應,所以使得很多能被治癒或控制的病情拖延。其實,尿失禁既可預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癒,尤其是進行早期治療。因此,一旦出現尿失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產科或泌尿外科就醫。

對於輕中度患者而言,首要的是進行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因為盆底肌肉功能訓練簡單易行、無創無痛、效果好又沒有副作用,非常值得推廣。盆底功能訓練就是有意識有節律地做骨盆底肌的收縮與放鬆運動,從而加強骨盆底肌的力量,並提高婦女有意識地控制這些肌肉的能力。大多數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經過正確的盆底訓練都有良好效果。

對於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雌激素類藥物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為生物反饋治療的輔助手段。但藥物有一些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且不宜長期使用。重度尿失禁患者在通過盆底訓練、藥物等方法治療無效

中年女性不要回避尿失禁2

尿失禁辨證論治

1)腎氣虛寒

證候:小便不禁,隨時自遺,小便頻而清長,畏寒背冷,四肢不温,面色[白光]白,倦怠乏力,膝腰痠軟,兩足無力,或滑精早泄,陽痿,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象沉細無力。

治法:温腎固澀。

主方:鞏提丸合濟生菟絲子丸

加減:氣虛明顯加人蔘;若下焦虛冷好轉,應減少温補腎陽之品,可在縮泉丸的基礎上加菟絲子、補骨脂、肉蓯蓉。

2)肺脾氣虛

證候:小便不禁,次數較頻,咳嗽氣喘,神脾氣怯,四肢乏力,納減便溏,小腹時有墜脹,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軟無力。

治法:健脾補肺。

主方:不中益氣湯加味

加減:若困睡不醒,加菖蒲、遠志清心醒神,兼以化痰濕;若大便溏泄者,加炮姜以温脾祛寒止瀉;咳喘有痰者,加法夏、陳皮、枇葉、白果、款冬。

中年女性不要回避尿失禁 第2張
  

3)肝腎陰虛

證候:小便不禁,尿少短澀黃,頭暈耳鳴,腰痠腿軟,形體瘦弱,或兩顴潮紅,五心煩熱,夜寐欠佳,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佐以固澀。

主方:大補陰丸加減

加減:尿短澀不暢,可加土茯苓、半枝蓮、魚腥草清熱濕;低熱寐差加地骨皮、丹皮、酸棗仁、遠志清虛熱、安神。

4)濕熱下注

證候:小便不禁,尿短黃澀,滴瀝不暢,尿道灼熱,刺痛,少腹重墜,腰痠低熱,口苦口乾,舌紅苔黃膩,脈細滑數。

治法:滋補肝腎,佐以固澀。

主方:大補陰丸加減

加減:尿短澀不暢,可加土茯苓、半枝蓮、魚腥草清熱濕;低熱寐差加地骨皮、丹皮、酸棗仁、遠志清虛熱、安神。

5)下焦蓄血

證候:小便不禁,滴瀝不暢,小腹脹滿隱痛,或觸及塊物。苔薄,舌質淡黯,或有紫斑、脈澀或細數。

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少腹逐瘀湯

加減:夾瘀熱者,加山梔、黃連清熱;氣滯腹痛加柴胡、枳殼、白芍、元胡行氣止痛;氣虛者加黨蔘、黃芪、淮山藥、茯苓健脾益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