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話説明什麼叫創業

來源:時代範 2.45W

用一句話説明什麼叫創業,創業是以點滴成就點滴喜悦致力於理解創造新事物的機會,如何出現並被特定個體發現或創造,這些人如何運用各種方法去利用和開發它們,然後產生各種成果,創業包括領導者創業,企業家創業,大學生創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用話説明什麼叫創業,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用話説明什麼叫創業1

創業的定義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提起創業,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理解。一般來説,對創業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創業,是指創造一番事業。狹義的創業則是指創辦一個企業。在這裏,我們討論創業的定義是限於狹義的範疇。

用一句話説明什麼叫創業
  

關於創業的定義,也是眾説紛紜。每一個創業的定義,都是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對創業內涵的概括或總結,各有特色。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定義。例如,我們在百度裏搜索,就有一種創業的定義是:創業是一個發現和捕獲機會,並由此創造新穎的產品服務和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這個創業定義中,它強調了創業是一個過程,強調了機會發現,強調了要創造新的產品服務,強調了價值實現。但創業的邏輯起點真的就是機會發現嗎?那機會的源頭又是什麼呢?難道創業是一種機會投機嗎?每一種定義有它發現創業這個社會實踐活動客觀本質的方面,也有可以討論存疑的方面。

本人根據自己的創業實踐經歷感悟和創業教育研究思考,在此給出個人對創業的定義。創業:就是根據社會的某種需求(或問題),通過整合各種資源,設計製造一類專業的產品或服務,運用商業的方式,去滿足需求,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最後成就一番事業的過程。

如何理解這個定義的內涵,本文展開詳細分析討論。

怎麼理解創業的定義

首先從整體上來理解這個定義,它肯定創業的核心和根本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以追求某種事業成功為目的的社會實踐過程。既然是要取得某種事業成功,當然就離不開團隊。從這個層面來看,它強調了創業過程中團隊的作用和重要性,一個人是不可能取得創業事業成功的。

然後讓我們再逐句對創業定義做細化理解説明。

第一句,“根據社會的某種需求(或問題)”,它強調了創業的邏輯起點是社會的某種需求,或某個痛點問題。創業者創辦一家企業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着賺錢去創辦企業的,而是發現了身邊社會的某種剛性需求,或痛點問題,觸動了他的激情,讓他產生了某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去解決這個需求或問題。這就是創業者的初心,是創業者能面對創業過程中諸多不確定性和各種困難挫折能堅持下去的內在動力。

第二句,“通過整合各種資源”,它説明了各種資源對創業成功的重要性。創業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要能夠有效地解決社會某種需求或問題,是需要一定資源做條件保障的。創業者不是發現身邊社會的所有需求或問題你都能解決的,你要根據解決需求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對需要的資源進行客觀分析。那些是已具備的,那是通過整合可以得到的,那些是通過某種努力可以聚集的。創業不能光憑激情,還要一份理性。

第三句,“設計製造一類專業的產品或服務”,它説明了創業中包涵着創新,創新是創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這裏的“設計”就是創意,“製造”就是創造,創意和創造就構成了完整的創新。從中我們既可以理解創業和創新的關係,也可以認識到創業的產品(或服務)是創新的成果,是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有一道防火牆,有一定的門檻。也可以理解為沒有創新去創辦企業不能稱之為創業。

第四句,“運用商業的方式”,它説明了創業活動的運作方式,是商業化。人們解決社會需求或問題的方式是多樣的,例如公務員是用公權力解決社會各種問題,慈善機構是由社會捐資解決社會某個需求或問題。每種方式使用的資源不一樣。創業則是選擇了商業的方式,它的資源或要素利用是市場行為,從而決定了企業商業化方式的屬性之一,即盈利性。如果企業不盈利,就不是企業,所以,盈利是企業(公司)的三大屬性之一,但它並不是企業創辦者個人的初心。

第五句,“去滿足需求,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它説明的是創業活動的邏輯過程。創業實踐過程的邏輯起點是“需求”,滿足需求是“因”,解決問題是過程,創造價值是“果”,之所以創業有價值,是因為創業解決了人們的需求,不能解決需求就不可能創造價值。不能很好地解決客户需求,創業就不能取得成功。

最後一句,“成就一番事業的過程”,它強調了事業成功是創業活動的目標導向。創業是一件最容易的選擇,也是最難做成功的一種選擇。創業者是希望通過創業實踐活動,完成自己的某種人生追求,運用商業的方式,有效解決社會的某種需求或問題,而這種價值的體現就是創業活動的成功,也就是創業者事業的成功。

分清兩個區別

有人説,創業者就是生意人、企業家,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這三者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

一、創業者和生意人的區別

現實生活中,創業者和生意人都是市場主體的創辦者,都是通過商業方式來滿足社會的某種需求,解決社會的某種問題。表面上看,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區別。但透過現象看,創業者和生意人有以下幾點區別。

1、創辦企業的初心不同

創業者創辦企業的初心,是發現了身邊社會上的'某種痛點需求後,有一種強烈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感。而生意人創辦企業的初心,多則是為了賺錢發財。也可以這樣理解,當企業創辦者初心與企業的盈利性兩者一致時,就是生意人。當兩者不一致時,則是創業者。

2、產品的研發投入不同

生意人在創辦企業中,對售賣產品<或服務>沒有研發團隊,沒有研發經費投入,其產品有可能是高科技產品,但不是生意人的企業創新研發出來的。而創業者為聚焦解決某種需求,在產品研發上有投入,有團隊,有創新。因為只有產品有研發投入,產品才可能有門檻,有競爭力,才可能取得創業成功。

3、精神世界不同

由於生意人是以賺錢發財為主要目的,他的精神世界裏充滿了商人意識,商人思維。賺錢是生意人的核心追求,有的人甚至為賺錢而不擇手段。創業者是把解決社會某種需求或問題為己任,他有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他的精神世界裏充滿着企業家精神的萌芽。

4、職業發展結果不同

由於前面三個方面的差異性,生意人的職業發展結果,只能成為老闆。而創業者最終也不可能都成為企業家,但他可以成就一番他始終不渝而追求的事業。

為方便大家直觀理解創業者和生意人的區別,見表(1)。

用一句話説明什麼叫創業 第2張
  

以上四個區別,是從研究的角度對創業者和生意人進行分析的。在現實中,很多創業者是從最初的生意人轉變而來的,少數人最後還成為了企業家。

二、企業家與老闆的區別

現實社會中,有的人註冊成立了公司,公司成活了幾年,或小有規模,有的人就認為自己是企業家了。有些人創業稍有成就,企業成為了小型或中等規模企業,政府部門或社會人士出於尊重,也往往稱他們為企業家。

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企業家。個人認為,首先,企業家要具有企業家精神,即創業的意識、思維、精神、品質和能力;其次,要具備較高的能力素質,不僅是優秀創業者,而且是卓越的商業領袖;第三,企業經營有較大規模,為社會產業經濟發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重大貢獻;第四,承擔了很多社會責任,比如,在解決社會就業問題,為國家納税,承擔企業社會公益責任等方面有突出貢獻。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企業家和老闆有四個方面的區別。

第一、創業目的不同。老闆是為賺錢創辦企業的,企業家是為解決社會需求和問題創業的。

第二、能力素質不同。老闆中有些人能力素質是不高的,甚至很低;企業家是能力強,素質高,遵紀守法的優秀創業者。

第三、企業經營規模不同。大多數老闆經營的企業規模為中小企業。而能稱為企業家的人經營的企業規模應該是行業的頭部企業。

第四、對社會的貢獻不同。老闆對社會的貢獻是較小的,很多人不太主動願意承擔企業公益責任。而企業家則正好相反。

企業家與老闆的區別,用一句比較形象的話來説,就是企業家把創辦的企業是當作兒子;老闆是把創辦的企業當豬或者牛,養大的目的就是為了賣了賺錢的。

創業定義的啟示

一、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創業價值觀

中國高校以前沒有很好地推進創業教育,導致我國經濟社會中出現了一個現象:中國老闆太多,企業家太少。這種現象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有不利影響的。要改變這種現象,就應該對大學生進行企業家精神教育,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創業價值觀。創業一定是基於解決社會需求或問題去創業,要強化創業初心的使命感。盈利是企業的屬性,不是創業者的初心。企業的盈利性和創業者的初心分別是企業主體和創業主體的不同目的,它是兩個不同主體的不同目的。其實,這兩個主體的不同目的並不是對立的。當創業者不忘初心,專注聚焦解決好了需求問題,實現企業的盈利性則是順理成章的事。

二、充分認識創新在創業中的重要作用

創業中包涵着創新,創新是創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創辦企業過程中,是否有產品研發團隊,是否有產品研發投入,是區別生意人和創業者標準之一,沒有創新的創辦企業不能稱之為創業。企業只有創新,才能使產品更具專業性,具有更厚的防火牆,具有市場競爭力,才能有針對性地有效解決某種社會需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創新在創業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大學生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三、創業能力素質是在創業實踐中礪練的

創業是一個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和風險的社會工程。要取得創業的成功,既需要很多資源和條件,更需要創業者具備較高的能力素質。如何把控創業過程中的諸多風險和不確性,靠的是創業者自身的能力素質。這些能力素質包括創業者的創業特質,領袖素質,商業素質,對創業行業的深度認知和經驗積累,以及對創業項目和產品把控的能力。這些能力素質是創業者在創業實踐中不斷礪練,不斷提升的。大學生要勇於投身到創業實踐中去,在成長中創業,在創業中成長。

用話説明什麼叫創業2

創業是指某個人發現某種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某種技術,利用或借用相應的平台或載體,將其發現的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的技術,以一定的方式,轉化、創造成更多的財富、價值,並實現某種追求或目標的過程的過程。我國在税收等各方面政策上,都為創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需要創業者運營、組織、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根據傑夫裏·提蒙斯所著的創業教育領域的經典教科書《創業創造》的定義: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結合運氣的行為方式,它為運氣帶來的機會所驅動,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慮並擁有和諧的領導能力。

用一句話説明什麼叫創業 第3張
  

擴展資料:

《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税收減免政策的通知》第一條 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免徵增值税。

第二條 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税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税所得額,按20%的税率繳納企業所得税;對年應納税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税所得額,按20%的税率繳納企業所得税。

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税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税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