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H鐘錶展真的辦得好嗎?

來源:時代範 8.35K
SIHH鐘錶展真的辦得好嗎?


SIHH鐘錶展真的辦得好嗎?

從2009年開始,以歷峯旗下奢侈鐘錶珠寶品牌為首開始脱離了每年三月份的巴塞爾鐘錶展,而在日內瓦舉辦更為高檔的日內瓦高檔鐘錶國際沙龍(SIHH)。從那時起,全球的媒體、經銷商與零售商都得每年赴瑞士兩趟。

SIHH的出現,展現了瑞士鐘錶業的無限自信。自立門户的目的是區分及搶佔市場。而且,零售商都樂於赴會,大量訂貨。今年開展之前,歷峯旗下的江詩丹頓發生了大規模的裁員事件,而且裁的大部分都是一向視為品牌最重要資源的專業表匠。經濟低迷的狀況下,其它品牌也面臨2009年來最嚴峻的局面。

那麼今天的SIHH會帶給市場一個怎樣的訊息?首先,商業上的衝擊在所難免,因為全球鐘錶零售的萎縮是全線的,尤其在高端產品,零售商會因此考慮是否有出席兩個鐘錶展的必要。

中低價位的產品會更貼近市場的需求,而以Swatch為首的巴塞爾表展集中上千個錶廠,比較大眾的產品在那裏琳琅滿目,因此,鐘錶商們還真的有必要去日內瓦嗎?當然,生產量也在減少,全球的市場也有一定的需要,SIHH參展品牌們也有他們全球各地的自營店,可保證一定的客源供應與銷售量,所以生意還是可以調節得來的。但我覺得主要的觀察點,還是看品牌們今年力推的產品究竟是哪些價位的。

當然在展館櫥窗裏的肯定是高價位的代表作,但實際能維持客户的生意量的,和能令品牌有持續經營下去可能的產品,必然是比較大眾款式及價錢適中的。例如萬國重點放在價位較大眾化的大飛行員系列,萬寶龍則放棄了高大的志向迴歸平實的4810雙飛針鋼款碼錶。伯爵主推輕珠寶女裝ready to wear款式如Limelight系列。高檔如朗格、江詩丹頓、愛彼等,也不見了昔日以陀飛輪為主的風景。

2017的SIHH是艱難的,也是尷尬的。因為,現實情況是SIHH很難再達到與巴塞爾鐘錶展的區分。在下游的零售商眼中,銷售額才是問題。店鋪租金,人員的固定成本放在眼前,所以能經常賣得動的才是好品牌。

在SIHH開展之前,歷峯集團破天荒地推出寄賣措施,雅典推出超長的五年保修服務,目的是希望繼續得到零售商的支持,及維護市場份額。但此舉很難奏效,因為繼續的高消費力不是近幾年的主流,所以就算是今年SIHH增加了九個參展品牌和對大眾開放一天,也不會改變市場根本的變化。所以,對作為上市公司的歷峯集團而言,SIHH有必要維持下去嗎?若在產品線及價位走大眾路線,那品牌定位會受到損害,但若孤芳自賞,這些品牌會迴歸成小公司,小生意。

或許這就是高檔鐘錶生意的本質,也是客人買單的原因,過去其實是走錯了路。

本文為轉載,不代表立場。


分享到更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