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喜歡催婚?酒桌家長催婚怎麼回答

來源:時代範 1.53W
為什麼父母喜歡催婚?酒桌家長催婚怎麼回答

為什麼父母喜歡催婚?這或許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學問,馬上要過年了,各位小夥伴最擔心的就是酒桌家長催婚怎麼回答?父母催婚的時候你該怎麼辦?這些技巧很實用哦!
 
過年了,對於大齡單身男女青年來説,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的催婚,當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
 
有網友表示“面對家人的催婚,其實,我都能夠理解父母的催促和良苦用心,我知道,他們也不過是希望我的人生能少一些坎坷,多一些順利,希望我能早日組建家庭穩定下來。只是人生就短短几十年,我只是想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盡情活得沒有遺憾。所以哪怕我會走幾條彎路,哪怕我會吃些感情的苦,我也想等那個真心相愛的。”
 
為什麼父母喜歡催婚?背後心理揭祕
 
父母之所以催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真心是在乎兒女的婚姻大事。作為父母來説,他們就是這麼過來的。一輩子沒有自我,只知道圍繞着婚姻打轉。
 
中國父母活得相當累,也很委屈。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們只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女們好。有時候,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或者“我這麼辛苦打拼把你拉扯大還不都是為了你”,直接就可以澆滅兒女們想要跟父母平等對話的心思與情感。
 
當父母到了適婚年齡,他們就通過相親或其他渠道匆忙結婚了。婚後,兩口子之間的磨合也都隨着生兒育女而漸漸平息了內亂,把重心放到了兒女們身上。操心完了兒女們的學業、工作之後,又開始操心兒女們的婚姻大事。好不容易盼到兒女們結婚,又開始急着抱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矣。
 
中國父母跟子女之間的關係向來沒辦法做到平等,或是跟朋友一樣友好相處。中國父母認為兒女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別人不可以動,就連兒女也不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情感,必須處處、事事按照父母安排的路去走。否則,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
 
作為兒女,他們內心是充滿了苦楚與無奈的。寶寶心裏苦,但寶寶憋着不説。其實不是寶寶們不願意説,而是説再多都沒用。中國父母已經習慣了用他們的價值觀去衡量兒女們的生活與情感。比如,門當户對;比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比如,女人過了三十還不嫁出去就貶值了……這些陳腐的觀念要想一下子更新,估計有些難度。所以,作為兒女應該理解父母的苦衷。
 
中國父母退休後,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業餘生活。兒女要給父母一個過渡期和適應期。不要着急將自己的意願與想法強加給父母。父母的嘮叨也好、催婚也罷,有時候聽聽就好了,至少要做出配合的架勢,不要一口回絕父母的好意,不要得理不饒人,更不要因此傷了父母的心。但話又説回來,自己的幸福自己作主,自己的婚姻自己當家,任何人都無權干涉。
 
酒桌家長催婚怎麼回答?看看網友們的絕招!

被催戀:“媽,你再催我就喜歡女生了”
 
對於年輕人來講,年紀不過就是個數字,26和27並沒有什麼區別。但對於父母而言,過了24歲,即便外表依舊青春,他們都要碎碎念“你都快30了。”趙航從24歲開始,在他媽媽眼中就是一個30歲的“老姑娘”。1989年出生的她在一家國有銀行工作,收入不錯,就是忙。
 
“説實話,每天早上9點上班,經常加班到晚上,哪有時間認識新朋友、談戀愛啊。但我媽就是着急,從過年前就開始念,除夕、七年級接着念,估計唸到年後我上班都念不完。”讓她頭疼的是,她媽還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舉例子,“你看誰家的女兒,24歲就嫁了,現在都當媽了,過得多好,你就不能學學啊。”
 
但趙航始終覺着,人生不能複製,也不可將就,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昨天我看電視呢,剛好看了個言情劇,她逮着話茬又催,把我煩的,説了一句‘你再催我就給你帶個女的回來’,你還別説,我媽立馬愣了,也就不念了。”趙航得意地説。
 
遠在加拿大留學的楊開諦也有同樣的煩惱。“今年春節我沒法回家,但我爹還是通過視頻催我,今年得找個男朋友。”已經被催得沒耐性的她最終在屏幕那端打出一句話:“爸,我保證,等我32歲一定結婚生子,你放心。”
 
而除了這種驚嚇式回答,面對家長的催戀,還有以下幾個精彩回答可以借鑑:“春運,她沒買到火車票。”“我單身,但我不禍害人,還成功避開了所有渣男!”“追我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就慢慢挑唄,長得醜的才着急。”
 
被催婚:“我什麼都會做,準備娶自己”
 
“她説你給我安心找個人,我可能都懶得吵架了,也好,世界和平。”七年級下午,1991年出生的廖斌在朋友圈分享了這樣一條狀態。
 
根據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統計,像廖斌一樣被催婚的青年不在少數。據其針對40歲以下的青年做了逼婚現狀調查,每個城市1000份樣本。結果顯示,近八成青年曾被父母逼婚,其中,25-35歲的被調研青年被逼婚率高達86%。80後以及90年代初出生的青年,壓力最大;甚至有3%的青年,還未到法定結婚年齡,就被父母逼婚了。
 
面對母親的催婚,廖斌回答“我什麼都會,準備娶自己”,母親儘管後來回答了“不是什麼都會做就不用結婚”,但底氣明顯已經不足。就職於媒體行業的蔡蔡則在被催的時候回了一句:“沒有合適的,不然我明兒去街上租一個回來跟你吃頓飯?還是説以後只要遇到個男的我就説,走,領證去?”
 
而在“被催族”們看似隨意的回答背後,都是一顆不肯對人生將就的,勇敢的心。兩代人,不一樣的婚戀觀念,在一輪又一輪問答中彼此妥協。
 
雖然被逼婚有點煩,但到了春節,小夥伴們還是迫不及待地要回家。調查顯示,87%的被調研青年對父母的逼婚行為表示理解,只是面對這種問題,多數人會選擇當鴕鳥。超七成被調研青年在應對父母逼婚時,會冷處理或逃避。只有28%的採訪者,會選擇與父母積極溝通。
 
被催生:“爸媽,不如你們先把二胎生了吧”
 
“生孩子這件事我覺着是很私人的事情,但二胎放開以後,‘你什麼時候再生一個’幾乎成了親戚、朋友見面必聊的話題。”付小純無奈地説。1989年出生的她現在是個3歲孩子的母親,“岳母也經常跟我講二胎,她還想要個孫子。今年年夜飯,親戚們一直在飯桌上提這個話題。”
 
27歲的她,本來想女兒上幼兒園之後就重歸社會,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職業道路,而不是在家領孩子。但對於婆婆、親戚的催促,付小純只是委婉地向丈夫表示了反對的意思,更多時候也只是在社交平台上“吐槽”。
 
“跟長輩正面叫板畢竟不好,大過年的,也不能讓他們不開心,只能先採取非合作不抵抗的態度,後面慢慢再説吧。”與付小純不一樣,12歲孩子的母親趙穎要更乾脆,面對父母的催二胎,她開玩笑似地迴應:“爸爸媽媽,不如你們先生二胎吧,我也可以幫你們帶啊,放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