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居家安全知識

來源:時代範 3.2W

暑期到了,夏季安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體現各個方面,如果不注意它們,可能會發生各種事故,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所以要多加註意,下面分享夏季居家安全知識。

夏季居家安全知識1

一、中暑預防與急救

預防中暑採用通風、隔熱、設休息室,採用短時輪崗等方法。高温作業者應多飲清涼飲料,生理鹽水,備人丹和藿香正氣水,配備防熱服、隔熱面罩、手套、帽子等相應防護用品。

中暑病人要移至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仰卧,用涼濕毛巾、冰袋冷敷或擦拭;意識清醒的病人可飲綠豆湯、淡鹽水、人丹或藿香正氣水;重症患者要及時送醫院搶救。

二、遇暴雨該怎麼辦

遇暴雨天氣時停車請要將車輛停好,避免因惡劣天氣而造成人員、財產損失。

安全提醒:暴雨天氣停車要注意:

1、不要可停在大樹、電線杆和廣告牌下面;

2、不要妨礙正常的交通;

3、不要停車在消防緊急通道上;

4、臨時停車不要關閉發動機;

5、不要停在低窪的位置;

6、暴雨天氣在高速路上儘量不要停車。

夏季居家安全知識
  

三、謹防電力安全事故

夏季潮濕,絕緣材料受潮會喪失絕緣性能,人易汗,增大觸電機率。

電氣設備要接地和接零保護,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工作場地必須保持乾燥、清潔。維修設備要切斷電源,並放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示牌,有條件的要鎖定電源。移動電氣設備時先切斷電源,並保護好導線。絕緣老化、短路、超負荷、接頭鬆動,電器積塵、受潮、電器接近易燃物等易造成火災。

電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防護用品,從事高壓帶電作業者應穿屏蔽服。電氣設備起火應使用乾粉、二氧化碳滅火器等進行滅火。

四、預防禁區傷害發生

坑池溝、罐釜、地下室、井下管道等禁區可能有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或缺氧危害,易發生死亡事故。

因此在進入“禁區”前要採取預防措施,通過酸鹼液體測試和燭火測試確定安全係數,進入過程中一旦感覺頭暈要立即撤出。發生禁區事故時,盲目進入禁區救人會導致羣死羣傷,應通知專業人員,配戴齊有效防護用品方可進入救人。

五、注重消防安全隱患

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必須保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暢通無阻。易燃易爆、遇濕燃燒爆炸或反應的危險化學品不能露天存放。存放可燃、易燃品的場所附近嚴禁煙火。產生明火的作業需在易發生火災的場所進行時,必須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生產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應在產品上註明防火防爆的注意事項。加強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的安全知識教育、防止因不正確使用而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六、預防汽車火災

汽車電源線路老化發生短路,汽車超負荷裝載,造成發動機温度升高,再加上天氣酷熱,發動機通風設備不好,從而容易引起汽車自燃。

因此駕車應當經常檢查車輛,定期保養;駕駛員在車上要常備滅火器。當前,車載滅火器主要有:乾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應當根據車輛的大小配備相應數量的滅火器,普通小汽車應至少配備一箇中型滅火器,而大型客車、貨車則應多配幾個大型滅火器,並定期維修保養,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七、防汛七字訣

天氣回暖漸炎熱,汛期將至隱患多。

風大雨急多事故,安全生產要防範。

塘壩除險和加固,渠道清理要暢通。

嚴防洪水來侵犯,防範措施要做足。

汛期用電要小心,濕度過大易導電。

電器設備常清理,封閉廠房需通風。

開車山路要謹慎,天氣預報需關注。

暴風暴雨易塌方,災害天氣泥石流。

學生往返要監護,狂風暴雨易傷害。

安全教育常提醒,溺水安全要謹記。

短信平台要利用,安全知識多宣傳。

應急預案要更新,人員物資要配齊。

常培長訓多演練,一旦遇險不慌亂。

責任明確建網格,常抓長管有專人。

政企攜手消隱患,汛期安全有保障。

八、防雷擊

1、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要關閉手機,因電話線和手機的電磁波會引入雷電傷人。

2、雷雨閃電時,不要開電視機、電腦、VCD機等,應拔掉一切電源插頭,以免傷人及損壞電器。

3、不要站在電燈泡下,不要衝涼洗澡。

4、儘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

5、儘量不要開門、開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

6、乘坐汽車等遇到打雷閃電,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7、在雷陣雨較大時要遠離樹木,儘量不要大跨步跑動,可以選擇建築物躲雨,但不宜選擇車內躲雨。

8、不要把晾曬衣服被褥的鐵絲,拉接到窗户及門上。

9、不要穿戴濕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動。對突來雷電,應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併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10、閃電打雷時,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

夏季居家安全知識2

夏天就要到了,氣温也開始升高,這時候更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 我們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常識。

家庭夏季安全知識

一、防電安全高温季節,人易出汗,人出汗時觸電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均超過一般。所以,在夏季要特別注意,不要汗手觸碰電源和電器開關。

二、預防汽車火災夏季高温,部分汽車電源線路老化發生短路,或汽車超負荷裝載,造成發動機温度升高,加之天氣酷熱,發動機通風設備不好,從而引起汽車自燃。因此,有車一族應當定期檢查車輛,進行保養,車上要常備車載滅火器,並定期維修保養,做到有備無患。

三、防溺水夏天游泳注意事項很多,應從多方面來考量:飯後、飲酒不宜游泳;有開放口、皮膚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不宜游泳;雷雨的天氣不宜游泳;水温太低、太涼不宜游泳;游泳時禁止與同伴過份的開玩笑;不要隨興下水,特別是野外;風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不明水域不要游泳;人多不可跳水等等。

夏季居家安全知識 第2張
  

四、防暑降温小常識

1、注意出行時間: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銷售人員外出洽談業務時,應儘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做好防護措施,夏季衣着以淺色為好。

2、口渴後不宜狂飲: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約佔汗液的0.5%左右,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3、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4、睡眠:高温天氣體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助預防中暑。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等。

5、忌受熱後“快速冷卻”:外出歸來,不能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6、隨身要攜帶防暑降温藥:防暑降温的常用有藥品有:藿香正氣口服液、十滴水、仁丹、清涼油、風油精等。另外在夏天的時候要多喝解暑降火的中藥,以達到防暑目的。

夏季居家安全知識3

4個燒傷住院的孩子,全是在飯桌上燙傷的

據夏成德介紹,每年5月到9月是全年中的燒傷高峯期。從接診病例來看,幼兒患者所佔比重較大,佔到住院燒傷病人的三分之一,門診上接診的小面積換藥的輕度燒傷病例中嬰幼兒所佔比重更大,達到一半,其中又以1到3歲的嬰幼兒最多。

“主要是熱水、熱湯燙傷,而且多發生在晚飯前後。”前天晚上6點到9點之間就有4個孩子住院,全是在飯桌上燙傷的'。夏成德表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是好動,二是不知道危險,特別容易被燙傷。

夏成德提醒,家中有幼兒的,家長一定要留意讓孩子遠離熱源,飯桌上要看好孩子,不要把熱湯放在孩子跟前,以免不小心打翻燙傷。目前家庭中電熱飲水機非常普及,孩子按到熱水龍頭被燙傷的例子也很常見,家長一定要做好教育和防護。

先脱離熱源再進行冷療,嚴重的要立即送醫院

燒傷的早期處理非常重要,夏成德呼籲大力普及燒傷後的家庭早期急救常識,因為兒童燒傷大多數發生在家庭,但很多家長當時都嚇得不知所措,其實早期的處理非常簡單而且有效。

夏季居家安全知識 第3張
  

首先,燒傷後要立即脱離熱源。熱水燙燒傷要立即把衣服脱掉,因為衣服仍留有熱度,會造成創面進一步加深,加劇疼痛。

如果皮膚很紅、起泡,明顯感覺疼痛,表明創面較淺,可以在脱離熱源後進行冷療,即用自來水沖洗或清水浸泡二三十分鐘。之後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創面,然後用乾淨布覆蓋創面送往醫院治療,以防灰塵等污染創面。早期得當的冷水處理,不但能減輕疼痛,還可以減輕水腫,以及餘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當然如果燒傷面積大、程度深,則不主張冷水處理,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抹牙膏、醬油等土法不可取,會加深創面深度

夏成德對上週接診的一個病例印象深刻,這是來自須水的一箇中年男子,雙下肢熱水二度燒傷,他先在當地一家個體診所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治療,這家診所給他使用了一種自制的黑藥膏,造成創面感染,送來醫院時已由二度燒傷發展到三度,不得不進行植皮手術。

記者還見到一個來複診的6歲小患者,由於腳面燙傷後創面處理不當,感染加深,形成瘢痕增生,除大拇指外的四個腳趾全部變形向上生長,無法着地。

“如果現在不做手術,以後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影響到行走功能。”夏成德為他進行了整形手術,進行了腳面植皮、腳趾復位,夏成德説,燒傷創面如果處理不當,感染加深,兩三週不癒合就會形成瘢痕,兩個月後就會增生,不僅影響外觀,還影響正常功能,像這個小患者,就是由於瘢痕攣縮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發育生長。

夏成德特別提醒,一些治療燒傷的民間土法很有市場卻是錯誤的,不但會刺激創面,還會加深創面深度,增加感染機會。如塗牙膏、醬油、風油精、鹼面、紫水、紅汞等,這些土辦法是完全錯誤的,一定不要再使用。

忌口魚蝦等“發物”是誤區,應少吃辛辣食物

人們燒傷後在飲食方面將雞、鴨、魚、蝦等食品稱為“發物”列入禁食之列,夏成德説,這是一種認識誤區。

被燒傷後,機體會調動自身的能力去修復創傷,儘可能使受傷皮膚復原,在修復燒(創)傷過程中需要許多生物原料,最重要的是蛋白質,其次是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而這些物質大多存在於豬、牛、羊、魚等動物的瘦肉中和植物性蛋白如豆製品中,因為燒傷後創面丟失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急需進行補充。

因此,應該適量攝取對創面修復有利的優質蛋白質如魚、瘦肉等。民間將雞、鴨、魚、蝦等食品稱為“發物”列入禁食之列,有人擔心食用姜會長“姜疙瘩”,食用醬油、醋促使皮膚變黑等,從現代醫學角度考慮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西醫雖然在燒傷病人的飲食方面沒有嚴格的忌口,但辛辣、油膩、刺激食品應儘量減少食用。

夏季燒傷事故多,父母多操點心,別讓心愛的寶貝受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