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單身女性心理

來源:時代範 2.81W

35歲單身女性心理是怎樣的?她們拒絕走進愛情、婚姻、家庭的大齡剩女們,本質上擁有更大的個人選擇權,更高的個體生活自由度。以下分享35歲單身女性心理。

35歲單身女性心理1

在這個晚婚晚育的年代,女人單到30歲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可如果單到35歲以上,就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鄰居家的女兒今年36歲,前前後後相親30次,今年終於決定跨入婚姻殿堂。

她的未婚夫是一名醫生,身材矮胖,為人老實。

換成以前,她斷不會看上他的,或許是現在年齡大了,思想漸漸成熟,對婚姻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所以她接納了他。

鄰居家的女兒外貌中上,身材苗條,在一所中學當老師,她條件不算差,卻耽誤至今,確實是被思想所累。

一個女人單身到35歲以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有可能是主觀的,也有可能是客觀的,有可能是主動的,也有可能是被動的。

不管如何,思想決定命運,一件事情的最終結果,往往都是由思想引導的。

女人想結婚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所以一直不結婚必然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而通常情況之下,一個女人單身到35歲以上,往往是因為以下4種心理。

35歲單身女性心理

其一,自己普通,卻嫌棄別人普通

在網絡當中有一種人被稱為普信男,其實與之對等的還有普信女存在。

明明那麼普通,卻偏偏那麼自信。永遠只盯着別人的條件,卻忽略了自己的條件。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自己月收入3000,卻嫌棄別人月收入5000太低。

自己無房無車,卻嫌棄別人的房子太小。

一個女人一旦有了這樣的特點,想要脱單,就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情,因為婚姻本就是一道雙向選擇題。

你想找優質男,可優質男並不一定看得上你。

其二,自身優秀且看重條件,不願低就

一個女人一旦優秀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難跨入婚姻的殿堂,因為絕大部分女人都不願意低就。

女人找另一半需要崇拜感,所以她們只喜歡比自己強大,再不濟也要與自己條件匹配的另一半。

可如果一個女人一旦優秀到一定的程度,並且又擔心到30歲以上,她就很難找到與自己匹配的男人。

絕大部分條件優秀的男人都會在30歲以前結婚,剩下的大多都是條件普通的。

於是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優質剩女就很難結婚。

35歲單身女性心理 第2張

其三,自以為自給自足就不需要男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絡當中流傳着一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思想。

女人有房有車有工作,能養活自己,為什麼還要結婚?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不少單身女性都將其當成真理。

大家之所以結婚是為了擁有一個家庭,而不是為了找一張長期飯票,所以你是否自給自足跟你是否結婚沒有任何關係。

世界上的優秀女性那麼多,女作家,女畫家,女企業家,女高管,女博士,她們不都結婚了嗎?

結婚就是為了生活,這種思想非常危險,有這種想法的人,即便跨出婚姻天堂,也很難獲得幸福。

其四,不在乎物質,但對感情要求太高,已脱離現實

如果問男人是喜歡物質的女孩還是喜歡看重感情的女孩,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

可真當他們遇見重感情的女孩時,又會嫌她太麻煩,這就是一種現實所在。

重感情的女孩子會注重細節,心思難免會變得敏感。

不過一個女孩子這種感情並沒有什麼不對,真正不對的是有些女孩用完美的心態去要求感情。

言情劇當中的.愛情是不存在的,因為它脱離了現實。

沒有人可以只顧着轟轟烈烈的戀愛,從而放棄真正的生活。

作為大千世界的普通人,大家需要生活,需要面對柴米油鹽和衣食住行。

於是不會有一個人整天圍着你轉,甚至把你當成他的全世界。

重感情無可厚非,但一定要用正常的心態去面對。

35歲單身女性心理 第3張

大齡剩女調整心態才能解決問題

一個人單身到30歲可能是因為圈子狹窄或者忙於工作的緣故,可如果達到35歲以上,大家就應該視察一下自己的心態。

心態有問題,脱單自然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普通的女人不要只要求別人,也多看看自己。

優秀的女人不要把條件當成擇偶唯一標準,對方的人品三觀以及是否愛你也很重要。

不要用錯誤的思想去衡量婚姻,婚姻是一個家的組成,而不是一張飯票,女人嫁給男人是為了得到一個家,而不是為了從此以後不用賺錢。

活在偶像劇當中的女人也要適當醒醒,用現實的目光去看待感情。

婚姻對一個女人而言重不重要不是大家現在能知曉的,60歲以後自然會有答案。

於是調整好心態,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對於大家來説尤為重要。

願你的生活充滿驚喜,願你的幸福如期而至。

35歲單身女性心理2

看到這個題目,不知你是不是會感到疑惑:“大齡剩女越來越多”這個趨勢或觀點,是怎麼來得來的?

通常,別人怎麼説,我們就怎麼信。但如能反向思考,那麼,窺見事件全貌會更容易。2019年,人民日報就曾刊發過 《為什麼身邊的“大齡剩女”這麼多,“剩男”卻沒幾個?》的專題文章,專門探討這一社會現象。

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呢?部分網友對此的分析總結是:

1. 自己高不成低不就;

2. 條件優越顏值低;

3. 身體心理有缺陷;

4. 獨身主義;

以上四點細看,更像是外圍揣摩,雖有普遍性卻未戳中現象實質。

拒絕走進愛情、婚姻、家庭的大齡剩女們,本質上擁有更大的個人選擇權,更高的個體生活自由度。

關於這個問題,人民日報專題文章分析中,就曾以大數據統計為基礎專門剖析過:

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女性,結婚意願與時間比,越是大幅度落後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女性。簡單説就是,北上廣深一線大城市的職業女性,結婚年齡偏高時間普遍偏晚;二、三、四線城市職業女性結婚年齡與時間,相比之下就較為提前(但也大大超出了人們常規認為的25、6歲)。

所以,如果細緻拆解分析就不難發現,所謂“大齡剩女”現象,其實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域,而非全國大同。此外,另一個領域也容易出現大齡剩女,這就是高學歷女性羣體,也就是我們平時聽聞的“高知出剩女”。

35歲單身女性心理 第4張

並且此言真正不虛,這是因為:

1. 在寬容、廣博、平等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優秀女性接受過高學歷精英教育;無論是思想上,還是人格上,都比過去更為獨立成熟。

2. 這些女性進入社會後,其高收入快速幫助她們實現了個人財務自由;而多維度工作經歷以及開闊的眼界,又使得這些女性變得更為勇敢、豁達,更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質量負責。

這種高質量的生命體悟與感觸,也間接影響並延緩了她們進入婚姻的時間。

3. 新高知女性不拘泥於傳統生活,一般女性那種大學畢業一兩年後就成家生孩子養孩子的活法,一早就淡出了職業女性生活場景中,她們奔波於職場升級打怪過程中,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都交付給了高強度快速運轉的工作。

4. 高知女性的父母及家庭,更看重婚姻質量。因此儘管她們的父母也逼婚,卻也關注並看重孩子的婚姻質量,不願意輕易將就。

然而在婚戀市場上,同期同等優秀的男士,要麼早就結婚;要麼沒有出現偶遇不上,漸漸地一部分高知女性就被“剩下”了。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社會上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一方面體現出女性自主決定權得到了提升,她們不再為了結婚而結婚;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因為個人原因,比如左挑右選而被剩下。

無論哪一種原因,都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常態,公眾不必過度解讀,甚至當成恐慌性事件來理解。

況且,現實一點來説,現代社會生活成本如此之高,如果愛情遲遲不來,有什麼理由非得在某個不盡人意的時間點,逼迫自己進入愛情或婚姻,去過那種捉襟見肘又毫無情趣的日子呢?

35歲單身女性心理 第5張

古話講,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對於女性來説,無論是一般容貌學識,還是高學歷精英,愛情與婚姻都是人生必然要經歷的重要環節。但是,現代女性越來越自主自覺了,她們希望由自己來決定什麼時候開始深度體驗人生、什麼時候由一個人體驗世界,到進化至一家三口的狀態。

這種發自生命的自覺自醒,正是高質量人生的良好開局,而不是什麼社會問題,更不必牽扯物質、金錢、地位等外/掛因素。

女性自主決定何時邁入婚姻,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表現。

畢竟這一步跨入之後,人生將大為不同——時間與精力要給孩子,分給丈夫,並從此承擔起與傳統女性一樣應盡的責任,並活得像大地一般寬廣而豐裕,才對得起生命的`下半程。

所以,雖然網絡媒體上,時不時會對“剩女”冷嘲熱諷,但事實上這一問題並未嚴重到可以成為話題。總體來説,“剩女”在總人口比例中佔是比較少的;另一方面,即使是研究生羣體,也僅有不足3%的女性,在40歲後還未婚。

此外,拿我國現階段剩女現象,同步對照美國與此相關的歷史經驗來看,高學歷女性低婚率其實只是一個暫時現象。

因為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美國,本科及以上學歷女性的結婚比,在1940-1950年之間一度處於歷史最低點,但在此之後,就逐漸開始恢復並保持穩定。

相反,其他學歷羣體的結婚比在1960年後,則開始持續下降。而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女性的結婚比例,都顯著高於其他羣體。

一位35歲的單身女性更是直言:“所有東西我都能給自己了,那我為什麼一定要男人不可?”

時代在變,傳統的戀愛、婚姻關係,也會因時代變遷而發生改變。因此,大齡剩女剛剛出現時段似乎很醒目很扎眼,但長遠而言,不過是社會歷史發展長河裏的小小浪花而已,不值得小題大做,大驚小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