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

來源:時代範 2.82W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

關於前言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關鍵階段,任務艱鉅,而且要求很高,常常感到“壓抑”,“煩躁”,學習不能進入狀態,這樣的學生是很難保質保量的完成學習任務的。與此同時,市場經濟要求大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又很高,不僅是對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對素質的要求。在此情況下,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差的學生只會無所適從。所以,從xx日到xx日,我們公共管理系開始了社會調查實習。此次我們小組所選的課題是“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使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的對象是:淮工,師專,職大,最後以調查報告的方式總結和彙報這次的調查活動。實習目的通過社會調查實習,將本學期所學習的《社會調查課程》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深入大學之中發現一些問題,從而能為當今大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實習內容此次我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主要分以下三步驟進行:

1、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調查課題並且確定課題,然後制定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問卷。

2、發放與回收調查問卷,並對問卷進行統計與分析。

3、對調查結果進行討論研究並整理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並做好本次調查實習的總結工作。

實習總結

大學階段面臨着目標的選擇,社會角色與個性意志,理想與現實,自我成熟感與自控能力之間的矛盾,加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日益激烈的競爭,許多大學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如果應對得不好,會對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成為能力發揮和身心健康的障礙。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全面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其學習能力、思想素質的提高以及人生價值的實現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們在選擇問卷調查的對象上都是在附近三所大學生裏的學生隨機調查的。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達100%。問卷回收後,經過我們組成員統計,總結,做成了科學的調查報告。其中男生45人,女生55人,比例基本符合我校實際情況,保證了數據的真實客觀。

分析過此份問卷後,我們可以清晰地瞭解到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的心理培養,就不能培養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但是就此問卷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城鎮學生與農村學生,他們心理基本都各不相同。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及解決途徑等幾方面作深刻的分析和闡述。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2

序言:時間像一條奔流的大河,攜裹着沙子一樣渺小的眾生匆匆遠去,一點回旋的餘地都不給人留下,只留下無數人在岸邊慨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彈指之間,在時光的洪荒裏已經沉浮了二十餘載。 正文:奮鬥的高中,努力着,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時間匆匆,大一已經過去,大

二也已經接近尾聲了,時間是如此之快。大二下學期,開始選修,我選修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聽老師講課感觸頗深,老師認真負責,講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獲益匪淺,從此開始擺正正確的心理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健康講述瞭如何進行自我完善、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如何面對挫折與壓力、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如何處理人際交往中的問題等等,非常的詳細、全面。我認為此次的成長分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讓我以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全面的剖析自己、瞭解自己,從而更好地成長,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特長及興趣,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正確的定位。

從小到大, 回憶曾經走過的路,有快樂也有悲傷,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遠大的志向和高原的目標,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構成了我絢麗的生活,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和所有關心愛護我的人,因為是他們給了我機會和力量,讓我的生活充實絢麗而多彩,給了我成長最大的關懷 童年,在我的記憶中,是非常快樂的,這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雖然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村人,他們非常重視我的學習,但從來不像其他的家長一樣逼着我學這學那,反而是給了我很多自由的時間,可是我還是比較自覺,每次回家總是先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做完才玩,我的童年比起同齡的孩子還是很快樂很自由的。

在上學之前,我就已經學會了基本的加減法和拼音字母,現在已經想不起來自己當初是怎麼學會的。但就是因為這樣,我上學後很輕鬆,爸媽幾乎沒有管過我的學習,也常常因為這個而沾沾自喜,有時候還會有點小驕傲。由於成績始終不錯,老師也很喜歡我,也就是在那時形成了我的一個性格特徵:自信。每次總是很出色的完成任何任務 ,而且做完之後,更加使我信心百倍的繼續走下去。

國中階段應該是我的第一個轉折點,七年級的第二個學期,由於沒有父母的約束,自己又認為自己很聰明,所以對學習就放鬆了,同時迷上了網路,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成績大不如前,後來父母發現我迷戀上網,大發脾氣,從這開始,原來自由的生活被約束起來了,但網絡對我的吸引並沒有減弱,自己還是偷偷摸摸的往網吧溜,爸爸第二次在網吧抓住了我,這一次我捱打了,雖然不疼,只是捱了兩腳,從來沒有被動過一根手指頭,我也從來沒看過父母這般的生氣,也許是我天生性格的原因吧,我並沒有怨恨他們,從那以後我又回到了最初的乖小孩,每天認真學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裏第一所中學,當是還記得,接到通知書那一刻,我看見了父母臉上的微笑,當時我的心被觸動了,晚上自己在被窩裏流淚了,痛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從那以後,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不辜負父母。

高中,我來到了縣裏讀書,又是陌生的環境,在那裏我開始了真正的學習,高一的第二學期我們開始文理分班,由於個人的性格和各科目的成績,我選擇了理科,也就是從這時,我才認真地對待學習這件事情,因為小時候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一切都是從頭開始。轉眼間,我們步入了高三,到了高三,生活緊張而充實,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不完的習題,沒完沒了的考試,為的就是一個目標,考大學。我們近乎安於那種枯燥的生活,因為我們憧憬大學,每次聽老師給我們講大學,我們都非常的興奮,覺得大學生活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大學,是我們熬過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雖然,大學聯考並不理想,但最終我還是如願以償的來到了這所學校。

雖然我剛來到大學,但我已經體會到了人際關係的複雜,由於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矛盾難念就會產生,但我明白,團結的重要性。無論是宿舍還是集體,都需要精誠所至,大家一條心。否則受害的只能是我們自己。同時在上大學之前的那段時間和近幾天在學校的瞭解,明白了先做人在做學問的'道理。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實現一個人的價值需要不斷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修養,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這就需要加強許多方面,第一,堅持讀書,讀好書,多讀書,與偉大的靈魂對話,從而使個人修養得到提高,確定自己終身學習的目標。第二,學會取捨,寬容待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積極地去學習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同時用相對客觀的去評價自己和他人,同自己的眼睛去細心地觀察世界上的人和事。積極進取,按照計劃定期行動,一點一點去實現。成功,來源於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憑藉好運一步登天,所以就要把精力放在短期目標上,相信最後一定能實現那個偉大的目標。堅持不懈,每天都為實現目標而努力,不管取得的成就多麼微小,也許就是成長吧!今天,當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經歷,發現過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並非完全沒有價值,相反它卻隱含深遠的意義。現在的我,對周圍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而不再執迷於個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説“挫折、痛苦的背後才是成長的空間”。

看一眼來路,看清了成長中深淺的腳印。成長需要我們自己去體味,自己去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摔跟頭,但需要我們不斷爬起來,每一次爬起來,就證明又長大了一些。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成功與失敗,時刻與人相伴。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總是一帆風順,也沒有哪一個人從不經歷痛苦與悲傷,挫折與打擊從來不會與人預約,它會突然降臨,讓人措手不及,甚至會徘徊很久,與人形影不離,所以我沒有必要不切實際的幻想它與我無緣,正視它,它就會迎刃而解,而我又成長一些。

最後,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性格及優缺點吧!我感情比較細膩,有時候總是莫名其妙地傷感,發表一些看似很憂傷的話,初次和我見面的人都會認為我是靦腆型的,不愛説話,其實這只是一個假象,因為我心裏深深地刻着一句話:言多必失。這並不是刻意裝出來的,也許是經歷了一些事自發形成的。但是如果長時間地交往,熟悉了之後,那麼我會是一個熱情的、有點幽默的男孩。對待身邊的朋友,我一直都用心地對待,但在這之前,我會用我的眼光來了解身邊的人,覺得和我合得來,不虛情假意、自高自大,我才會用心去交。因為我知道珍惜這個詞有多麼重要,我珍惜我身旁過往的每一個人,珍惜在一起的時間,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和感情。我這個人比較隨和,生活上也很隨意,不喜歡被約束的太緊,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會斤斤計較,遇到重大的挫折時,情緒也會低落,但最終都會迎刃而解。通常我每件事我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不會隨波逐流。我一直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並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到。無論什麼時候,我一直堅持着換位思考和自我反省,從而提升自己的品行。現在更是認識到品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所以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改變。

我比較喜歡探險,比較喜歡野外的那些生活,其實來泰安以後,我幾乎走遍了整個泰安,每到週末,總會出去溜達,喜歡野外的那些風景,喜歡拍照,每到一個地方,總是先看地形,談後看看能否逃票進去,總是喜歡做一些很傻的事情,喜歡走路,喜歡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感受風的呼吸,感受水的清涼,感受山的雄偉。

我想每個人通過寫這篇報告都再次認識了自己。個人認為經常地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不斷完善自我才能塑造人格的魅力。在這裏分析了自己,已經對自己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知,以後會努力並堅持着使自己的品德與言行趨於完美,使自己趨於完美,做回真正的自己。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3

思政部心理教研室自XX年9月申請開展全程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以來,XX級學生已運行了2個學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我從教學運行、教學成果、創新與特色、教學管理、教學服務及保障等方面做一下總結:

一、教學運行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學生開設的是集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與行為訓練為一體的公共必修課程。課程以全程式教育貫穿學生一、二年級四個學期,課程總學時32學時,其中大一上下學期分別為12學時,大二上下學期分別為4學時。通過課程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層面達到以下目標:

知識層面: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和基本概念,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瞭解大學階段人的心理髮展特徵及異常表現,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

技能層面: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調適技能及心理髮展技能。如學習發展技能、環境適應技能、壓力管理技能、溝通技能、問題解決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際交往技能和生涯規劃技能等。

自我認知層面: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樹立心理健康發展的自主意識,瞭解自身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徵,能夠對自己的身體條件、心理狀況、行為能力等進行客觀評價,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進行自我調適或尋求幫助,積極探索適合自己並適應社會的生活狀態。

二、教學成果

XX年,心理教研室取得了一定的教學科研成果,從發表論文,編寫教材,結題課題,都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緊密相關,其中結題遼寧省“xx”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研究》,結題課題《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研究》,結題課題《對大學生考試作弊不良行為的調研分析與預防機制研究》,發表論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模式的探索》,編寫教材《對話心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吉林大學出版社。

XX年姜萍老師被評為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教師,王春霞獲得XX優秀教學質量大賽二等獎。

三、創新和突破

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與探索,本課程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和課程教學組織方式,我們把它概括為“一、二、三、四、五、六”的創新性模式,即圍繞“一箇中心”:即大學生髮展、進步與成才;發揮“兩個作用”:即教師的教書育人作用與學生的自主自助作用;堅持“三個特性”:即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實現“四個延伸”:將課堂教學與課外作業相結合向學生自主學習延伸;心理測驗與心理輔導相結合向學生心理自我建設延伸,個體心理諮詢向團體心理諮詢延伸,課程教學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向健康教育理念建構延伸;做到“五個結合”:理智啟迪與情感培養相結合,理論傳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教師教學與學生討論相結合,心理遊戲與情景體驗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諮詢活動相結合;突出“六個重點”:即心理健康標準與培養、學習與創造心理、自我意識與人格發展、戀愛與性心理、挫折及危機應對、心理成長與情緒健康。

(一)內容上創新

本年度在本科教學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內容有所創新,課程內容體系先進新穎,針對性和實效性強,選擇與大學生成長、成材密切相關的內容。

第一講 心理健康 助我成長

一、健康從心開始

二、心理困惑有幾多

三、走向和諧與成長

第二講 認識自我 發展自我

一、我是這樣的人

二、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三、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講 多姿情緒 理性掌控

一、掲開情緒的面紗

二、情緒是本難唸的經

三、我的情緒我做主

第四講 健全人格 成功基石

一、獨具魅力的你

二、氣質伴我成長

三、性格決定命運

四、塑造你的人格魅力

第五講 優化學習 開闊視野

一、學習是一生的事

二、走好大學學習路

三、張弛有道話學習

第六講 和諧關係 成功階梯

一、與友誼同行

二、我們都是一家人

三、編織友誼的金絲帶

第七講 愛情花開 悉心呵護

一、我們的

二、學會愛自己

三、在愛中成長

四、性——青春成長的神祕話題

第八講 珍愛生命 化解危機

一、生命誠可貴

二、平心靜氣談死亡

三、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第九講 應對挫折 磨礪意志

一、成長的伴侶

二、挫折應對面面觀

三、陽光總在風雨後

第十講 透視疾患 健康發展

一、心理黑白灰

二、健康心理的絆腳石

三、為自己的生活導航

第十一講 生涯規劃 成就未來

一、規劃人生之路

二、努力,從現在開始

三、我是職場新鮮人

(二)推廣了實踐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把心理的實踐與體驗融入課程教學,課程內容體系先進新穎,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堅持每一個專題都安排有一次心理活動、心理測驗、問題討論等互動環節,如“一位母親與家長會”課堂討論;“自畫像”、“20個我是誰”、“組員心聲”放鬆訓練;心理遊戲、觀看大學生辯論賽錄像;“信任之旅”、“戴高帽子”;“姑娘與水手”價值觀討論、案例分析;適應能力心理測驗等。實踐教學調查顯示:這些心理測驗、心理活動、心理遊戲、案例分析、播放相關錄像資料的做法,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瞭解心理健康知識,並在具體的活動中深刻地領會到其中的內涵和意義,體驗自己的真實情感,獲得實際經驗,能起到深化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作用,提高學生心理自我調節的能力,增強本課程的'實效性。

四、教學管理

1.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既有心理知識的傳授、心理活動的體驗、還有心理調適技能的訓練等,是集知識、體驗和訓練為一體的綜合課程。課程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2.充分發揮師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開展課堂互動活動,避免單向的理論灌輸和知識傳授。

3.課程採用理論與體驗教學相結合、講授與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如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心理測試、團體訓練、情境表演、角色扮演、體驗活動等。

4.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各種資源,利用相關的圖書資料、影視資料、心理測評工具等豐富教學手段,也可以調動社會資源,聘請有關專家,舉辦專題講座等各類活動補充教學形式。

5.本門課程考核的方式採取平時考核和期末開卷考試兩部分。其中平時成績佔50分,包括出勤、課堂表現、撰寫論文;期末試卷佔50分,總計100分。

五、教學服務及保障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瞭解與掌握更多的關於自身的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的知識,學會掌握應用心理調節的方法;

2.大學生通過全程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與心理健康教師建立良好的協作關係,使大學生有效地獲得心理健康教師的幫助;

3.根據新課改方案中對大學生進行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改變傳統單一考試評價模式,分學期、分階段的進行全程式輔導和考核;結合學生平時的課堂作業、討論、辯論、上課表現、團體訓練、社會調研等,綜合考察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強化學生參與和實踐考核環節

通過考試評價方式調整,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變學生被動式受教為主動地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因素;將評價引入課程全過程,特別是將考試評價納入教學管理的全過程,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不同階段採取相對應的講授內容及考核方式,幫助大學生掌握壓力管理、情緒管理、團體合作、交流溝通等等的技巧,體驗運用這些技巧解決問題的實踐效果。

六、展望

1.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社會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備積極樂觀、健康向上心理素質的人,才能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新時代。在高等教育領域,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為大學生全面素質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中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各高校基本都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高等教育體系,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很多高校已經開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正式課程納入到正規課堂教學中。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是擺在高等學校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80後、90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迫切要求。近年來,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在逐年增長,由原來的20-30%左右增長到30-40%左右,心理障礙的比例由原來的15%左右增長到25%左右,大學生因心理疾並精神障礙等原因不惜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時有發生,且有上升的趨勢。大學生自殺或致傷、致死他人,給學生家庭帶來極大的心靈傷害,在高校和社會上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深刻反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研究可以預防精神疾並自殺的發生,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心理諮詢工作的專業化,使高校教育的針對性、目標性明顯增強。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是塑造大學生優良思想品德的先決條件

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備條件。一個人的性格具體地標誌着一個人的品德和世界觀,即人的性格特徵和人的思想品質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沒有健康的性格就談不上優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就是説,培養健康的性格和優良的思想品德是同一教育過程中的兩個不同的側面。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是必要的手段。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4

此次活動以社會學院歷史學生為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為形式,以安徽師範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為調查目的,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為93.75%,其中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為90%。報告從有效問卷採取抽樣的方法,選取20份作為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公佈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為關心、也是反應最為突出的問題。例如,第33題“將下列幾項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學認為,學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説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大學聯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鬆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於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脱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再如第29題“上大學後,你覺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其中33%的同學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由此可見,大一學生在學習上急需得到指導並尋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業餘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第3題“你業餘時間主要做什麼?”中選擇在業餘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學選擇上網玩遊戲或談戀愛。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同學心理上的學習壓力依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如今大學生在經濟生活方面基本沒有太大困難,在第6題“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夠用嗎?”中,有67%的同學基本夠用,更有11%的同學有剩餘,與此同時,在第7題中“你認為每個月生活費對自己是否是一種負擔,造成心理壓力?”有60%的同學認為沒有壓力。以上都説明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於經濟生活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情況明顯下降。

四,心理平衡

在第1題“你覺得現在學校與你理想的大學有多差差別?”中,有56%的同學選擇“很大”,這反應了同學同學理想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學校還是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題“你覺得自信嗎?”,有69%的同學選擇了“不自信”或“有時不太自信”。在第5題“現在自己在大學生活中,你認為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學認為自己缺乏自信,這兩題都反應了我們的同學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題中“關於自己的煩惱有口難言嗎?常常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嗎?”只有20%的同學認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在第26題:“你總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嗎?你在為之不懈奮鬥嗎?”只有31%的同學認為“是”。這兩題又都體現出同學們對於自己的未來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對自己的明天沒有信心。以上的幾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説明同學在心理上並沒有達到平衡,理想總是與現實存在差距的。

五,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為突出的問題。在第33題,“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你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學認為“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而在第8題,“與一羣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獨或失落嗎?”有79%的同學選擇“是”或“有時是”,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樣,在第29題“上大學以後,你覺得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選擇“不適應宿舍生活”的同學佔到33%,與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人數相當,這體現了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是與此次調查中同學們反應最為嚴重的兩個問題。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範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於是羞於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於是形成隔閡。與此同時,在第20題“你覺得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嗎?”有78%的同學認為“是”或“偶爾是”。這更反應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本次調查充分反應了以社會學院07歷史班同學為典型的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事例,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活動較為成功。本次活動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調查研究社和07歷史班表示衷心感謝!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5

在爸媽在線心理網,對有心理困惑問題的大學生進行心理諮詢。

4. 8月22-24日:總結匯報階段

整理材料,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最後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

三、調查情況

1.調查背景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由於心理健康問題而引發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引起了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結合到大學生的實際大學生活,他們也確實面臨着學習壓力、嚴峻的就業壓力還有複雜的感情問題。

2.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從中尋找出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心理困難,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為大學生們提出一些適當有效的生活學習以及情感建議,幫助大學生克服那些出現在學習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動力與信心。

3.調查對象

本校的學生和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學生。

4.調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問卷調查,通過網絡以及實地調查兩個方面進行實施。

5.數據分析或問題與現狀分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問題分析

1、單選題(只選一個)

1.你認為在大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A.有必要 B.無所謂 C.沒必要

2. 你目前的學習狀況:( )A.很順利 B.有困難但能克服 存在很多困難

3. 你對自己的身形、容貌是否滿意?( )A.滿意 B.無所謂 C.不滿意

4. 你在學校的朋友:( )A.很多 B.比較多 C.很少

5.你想過自己的前途嗎?( )A.沒有想過 B.想過 C.以後再説

6.你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緒:( )A.能 B.基本能 C.不能

7.你感覺自己的學習自覺性:( )A.很高B.視情況而定 C.比較低

8.遇到困難或壓力時,你會最先向誰求助?( )A.家人 B.朋友 C 老師

9.在大學生活裏,你最經常的感覺是:( )A.比較充實 B. 無所事事 C.鬱悶

10. 你與舍友的關係:( )A.很融洽 B.有時會有小矛盾 C.經常爭吵,難以相處

11.考試前後你總會心情緊張焦慮嗎?( )A.總是 B.有時會 C.不會

12.你對所學的專業是否滿意?( ) A 很滿意 B 一般 C 不滿意

13.你贊同婚前性行為嗎?( ) A.贊同 B、不贊同 C.不知道

14.你對校園未來的愛情是如何看待的?( ) A.無疾而終 B. 社會太現實,畢業各自飛 C、只要雙方努力,將來會在一起

15. 你認為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 )A.很健康 B.一般 C.存在一些心理問題

2、多選題 (選擇兩個以上的答案)

1.您有心理煩惱時通常會:( )

A.悶在心裏B.向朋友傾訴C.告訴父母D.求助老師E.自我調整F.尋求心理輔導

2.您的心理困擾主要來自:( )

A.學習B.家庭C.就業D.感情E.情緒F.人際關係G.環境H.自己

3.您的情緒問題主要是:( )

A.焦慮B.抑鬱C.嫉妒D.壓抑E.恐懼F.易怒G.其他

4.你對職業的選擇標準是什麼?( )

A 工作輕鬆 B 專業對口 C 收入高發展好 D 工作穩定 E 興趣 F 對社會貢獻大

5.本學期學院《智力與心理健康》課程以專題教學採取了一些新的教學方式,你喜歡的方式有:( )

A 參與式教學 B 互動式教學 C 案例式教學 D 啟發式教學 E研究式教學

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1.對大學環境的不適應

進入大學後,發現成績優異的同學有很多,他們在高中時代作為佼佼者的優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在思想上,大學生往往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認識不清。學生在考大學前往往被灌輸了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一生無憂等片面的觀念。但進入大學後,他們感到學習考試的壓力還是那麼大,競爭更加激烈,還要面對就業的壓力。這種現實與美好理想之間的差距,使很多大學生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2.無法承擔巨大的求職和就業壓力

就業的雙向選擇,使大學生面臨着巨大的就業壓力,特別是對於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來説,他們認為自己的文憑及學歷不如本科生,往往不能實事求是地認識自我,有的缺乏自信,有的缺少積極進取的精神,有的處於眼高手低的情況中,形成種種矛盾心理,心理問題也就隨之凸現出來。但相對於城鎮學生,農村學生因家庭經濟狀況等影響對能否就業就更為敏感,出現的心理問題也比城鎮學生相對更多一些。

3.戀愛與性心理髮生問題

這也是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一般包括單相思、戀愛受挫、戀愛與學業關係問題、情感破裂後的報復心理等。隨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學生對性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在生理髮育、兩性關係、戀愛等方面也經常出現心理困惑和障礙。

4.自我定位出現迷惑

大學生心理漸趨成熟,開始積極地思考人生,不斷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經歷着種種內心自我評價與認知的矛盾和迷惘。對於學習為了什麼,將來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希望得到什麼樣的人生等問題的思索使大學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沒有適時的引導,很容易誘發心理障礙。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

1.客觀原因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大學更加強調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像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跟隨。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進入大學,宿舍成為主要的生活區,生活需要自理,對於那些沒有寄宿經歷和依賴父母的同學來説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3)人際關係較中學時代要複雜。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慣、語言、習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環境。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學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學習之外,還需要參加一些社會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學面對這些倍感壓力。

2.主觀原因

1)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 。考上大學之後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來,一方面大學裏沒有了中學裏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許多同學自認為中學裏自己是個佼佼者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卻不知大學裏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與失寵感 。很多同學都覺得目前的大學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相差甚遠,因此產生了失落感,同時在大學裏一下子不再是家庭與老師的重點保護對象也不免覺得有些失寵。

3)畏首畏尾。面對嶄新的環境以及激烈的競爭,很多同學此時卻失去了信心,他們不敢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久而久之還會產生自卑心理,這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6. 解決方法

(一)開展相關心理講座,設立心理諮詢室

校方應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引導同學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問題的出現很可能是由於同學們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不夠,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學生灌輸正確的觀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糾正大家過去的錯誤觀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走出心理陰影,沐浴陽光。

(二)積極參加活動,保持良好心態

多數同學認為自己並不快樂,其實快樂隱藏在生活中的許多角落裏。保持良好的心態,首先需要相信:快樂是自己尋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時刻相信自己是快樂的,就能在無意中將陰霾無限縮小直至消失。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將自己的不快樂與快樂都學會與身邊的人分享,困難時尋求朋友的幫助,失落時尋求朋友的安慰,在這樣的氛圍中自己也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進而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

(三)降低壓力,促進良性競爭

現代的大學生雖然還沒有步入社會,但是沉重的壓力卻已經在他們身邊蔓延開來,就業壓力,各種各樣的競爭壓力,來自父母老師的壓力等等,這麼多的壓力往往壓得許多人透不過氣來。因此,一方面學生應學會自我調整,學會怎樣把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另一方面,學校與家庭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壓力。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過多的壓力壓垮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四)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

為了保持學習效率、有規律的健康生活,必須科學合理的安排生活,堅持體育鍛煉,講究衞生。做到勞逸結合,科學用腦。

四、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學生的不良情緒,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6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合理疏導,因為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佼佼者往往揹負着更多的心理壓力,所以小編整理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同學們多多參考並有所啟發和點撥。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下面就是本人學習之後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衞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裏健康就尤為重要了,故只談心理方面的問題。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衞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憶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

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指通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受益匪淺,對我以後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7

摘要:大學生是是高校培養的高層次人才,他們的健康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隨着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數量迅速攀增,與此同時,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大學生處於這一時期心裏尚未成熟,一方面要面臨自身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另一反面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很容易導致心理負荷與心理承受之間的平衡失調,發生各種異常的心理現象。為了更好地瞭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便更好地解決我係一些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我部於20xx/10/28就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熱點問題展開了一項問卷調查,因涉及到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所以同學們都熱情積極地投入到此次問卷調查中。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問題 問卷調查

一、調查問卷構成

問卷的內容包括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的18道題目。本次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在回收的問卷中,有效率94%,其中大一100份,大二100份,大三100份,大四100份。

二、調查問卷分析

問卷調查是數據收集的一種手段。通過公平的發放問卷,通過調查,看數據背後反映出來的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穩定發展,所以準確地瞭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重要。現在將問卷回收,我們對全部問卷彙總,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問題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他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學業成就問題,而環境與地位的改變、錯位,給大學生帶來了不少的心理負擔,高中時期的佼佼者,進入大學生活後,環境改變了,相當一部分同學發現自己在高中時期的那份優勢已不存在,面臨的是一種重新分化組合的嚴峻局面,尤其是對於中學時的那些尖子學生其反差更加明顯,進入大學後,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失寵感,部分同學為了保持自己在中學時的優勢,廢寢忘食,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課,還學習一些社會上急需的課程,再加上輔修專業的學習,計算機、英語過級的重壓,他們處於高負荷運轉中,長期處於緊張的臨戰狀態,壓力很大,學習效果不佳,長此下去,神經緊張、失眠、考試怯場等焦慮併發症就相繼出現了。而調查中,相當一部分學生感覺考到大學“如釋重負”,認為船已靠近碼頭,因而即使感受到競爭的危機、就業的壓力,也提不起真正努力學習的盡頭。

2、環境改變與心理適應障礙問題

調查中38%的學生反映,由於環境的改變,自己出現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中學時教師為了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總愛把大學描繪成一個“人間天堂”,學生也將考大學作為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來激勵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讀。但學生跨入大學校園後,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可度、辦學水平、政策環境等各方面與本科高校相比還存在着差距,容易造成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進入校園後感覺“低人一等”、“臉上無光”。產生心理上的落差,因此,學生出現了各種不健康的心態,如無奈、失意、混文憑向父母交差等等,這些心態的存在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自信心;另有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專業學習的困惑心理。與中學相比,大學學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靈活性和探索性,進大學後,他們一時無所適從。有些學生感覺一下子從中學的嚴格管教中“鬆了綁”,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學習,以致心中憂鬱、焦慮;還有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生活環境的不適應。進入大學後,由原來依賴父母的小家庭過渡到相對自立的大學集體生活,心理上產生一種孤獨、空洞感。

3、自我意識模糊與困惑問題

調查中26%的學生對如何發揮自己的優點和克服缺點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學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藝、能力較強的同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事事不如人,產生自卑心理;有些學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中心主任吉梅老師指出,在大學階段,新生的個體自我意識逐步增強,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他們並沒有形成關於自己的穩固形象,自我意識還不夠穩定,看問題往往片面主觀,加上心理的易損性,一旦遇上暫時的挫折和失敗,往往灰心喪氣,怯懦自卑。而且新生對於周圍人給予的`評價非常敏感和關注,哪怕一句隨便的評價,都會引起內心很大的情緒波動和應激反應,以致對自我評價發生動搖。

4、人際交往難的問題

調查中一半以上的學生有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學生表現為人際敏感,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經常發生一些摩擦、衝突和情感損傷,這一切難免引起一部分學生的孤獨感,從而產生壓抑和焦慮,有些學生表現為人際交往心理障礙,因為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使得他們害怕與他人溝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內心情感世界封閉起來。這種人經常處於一種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導致孤獨、抑鬱或自卑;還有些學生因為性格上的不合羣,在新同學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獨來獨往,不與他人接觸,久而久之就產生一種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傾向。調查中,39%的心聲認為沒有朋友;24%的學生感到孤獨、寂寞;43%的學生更希望自己成為交流的對象兒不是交流的直接發起者。與此同時,由於個體間的正常交往不夠,又容易引起猜疑、嫉妒等,極不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調查中顯示,在人際交往中,在遇到不被人理解的時候,有75%的學生會感到難受,會產生鬱悶心理。一些嚴重的人際交往問題困擾着少數同學,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長期壓抑的積累將會使後果不堪設想。面對自己的存在的心理問題,絕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客觀的正視並努力尋求辦法解決。在選擇解決方式上,60%的同學選擇自我調節的方式。可見,大部分選擇的方式是積極健康的,這也是大學生心理日益成熟的標誌。

5、異性交往問題

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大部分的異性關係是健康正常的,但是仍有30%左右的同學,在與異性交往中存在問題。有一小部分同學交往動機不純,甚至這種現象還有跟風的,個別同學互相介紹對象,還有個別同學很少與異性交往,在與異性交往中產生矛盾。通過調查,大一新生的在與異性交往比高年級的存在更多的問題。對於“你認為同學之間的異性交往就會是戀愛嗎?”這個問題中的回答看到相應的認為“是”的回答佔據了僅僅是6%的比例,説明大學生已經充分意識到其異性交往和戀愛交往的很大不一致性。

6、畢業時的心理危機問題

調查顯示,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壓力要比低年級學生大好多。自我儲備(包括知識儲備、能力儲備等)的缺乏,對就業質量的期待,成了畢業生最大的心病,由此使他們情緒上產生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如果從頭來過,我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成了高年級學生説得最多的一句話。

由於缺乏科學的指導,許多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存在很強的盲目性、隨機性和從眾性。許多學生在畢業前擁有許多“證書”,但卻得不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以至在就業競技場上迷失了方向。

三、解決心理問題的一些措施:

1、青少年男女以集體交往為宜。課堂上的討論發言,課後的議論説笑,課外的遊戲活動等,為大家創造了異性交往的機會。使一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同學,免除了獨自面對異性的羞澀和困窘;一些喜歡交際的同學,滿足了與人交往的需要。每個人都融入了濃濃的集體氣氛中。在集體中的異性交往,每人所面對的是一羣異性同學,他們各有所長,或幽默

健談,或聰明善良,或樂觀大度,或穩重幹練這就使我們在吸收眾人的優點的同時,開闊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異性而發展"一對一"的戀愛關係。

2、對於這些因為就業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我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從新生開始。現在學校的就業指導課很多都是到臨畢業的時候才開設的,內容也大多是如何製作簡歷,如何去應聘等求職的指導,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如果將大一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站,那麼在新生入學的時候,一進校就可以根據個人特點和強項以及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全面瞭解自己,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塑造充實的自我,增強職業競爭力。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在校學習生活“前鬆後緊”的局面。

3、通過開展一些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相關的講座,請我係心理健康老師或校外專家到我係為同學們上系統的、專業的心理指導課。

4、加強心理諮詢系統的完善,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合理的宣泄情緒,學會理性控制自己。

四、總結:

大學校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絢麗多彩而複雜社會的縮影。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經歷坎坷與挫折時不可避免的,只有經過正確的指導和自己的自我調節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方面要加強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形成積極的校園風氣。另一方面,學生應正確認識自己的一些心理問題,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活動中或通過心理諮詢來完善自己,真正展現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文明的精神風貌。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8

一直以來,大學生都認為是受命運青睞的天之驕子,具備了各方面的良好素質,是優秀的代名詞。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潛伏着心理危機。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強,情緒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有障礙,等等。

與眾多大學生一樣,我在這過去的一年裏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剛剛考上大學,每一個大一新生都會有一種自豪感,我也一樣。興致勃勃的來到了自己考上的大學,對一切都感覺那麼新奇,看着偌大的校園,不時發出“好大啊”的感歎,讓那些路過的學長學姐們都笑了起來。可現實卻與理想完全是兩回事,來到學校後,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有那麼多,讓自己感覺有點受挫。等到軍訓過後開始正式上課時,打擊更大了,大學的教學方式與高中完全不同,在高中的優越感完全消失殆盡,加上學習方法的不適應與學習時間的`分配不合理,第一次考試就讓我幾近絕望,那一段時間實在非常痛苦。幸好,我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好,這和我的性格有關吧,高中也都是自己面對挫折,有什麼事情不喜歡與人分享,也不會告訴家人,這不但沒讓我產生心理問題,卻讓我有了調節心理問題的能力。

説到性格,高中的老師都會在我的評語中寫上“不善言談”,這一點讓我的父母十分擔心,擔心我將來自己在大學,在社會上如何立足。其實,這一點我並不擔心,因為不併不是想他們想的那樣,我只是不喜歡和自己不熟悉的在一起交流。在高中時這還不算什麼,因為高中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也沒什麼。但來到大學後,接觸的都是四面八方來到學生,生活習慣有許多差異,不知道與人交往就成為我最大的障礙,因此,我朋友特別少,但是,我有好朋友。我不需要那種見一次面就和你稱兄道弟,當有困難時見不到人的“朋友”也不需要這邊電話聽着你的祕密,那邊掛了電話就當笑話講給別人聽的“朋友”。也許我交朋友的要求太苛刻了吧,但是隻要是我認定的朋友,我就會一心一意的對他們好。

感情方面,只遇到一次挫折,在我良好的自我調節下也沒有影響我正常的生活,只有學習上的壓力讓我一直很苦惱,雖説壓力可以成為動力,但是,我是一個不喜壓力的人,只有自由的空間下才能讓我很好的發揮,也許是我還沒有調節好。缺乏自信,自卑感強,情緒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有障礙,這些心理問題,我應該只有缺乏自信這條還需改進。

遇到挫折與問題一要學會改變,性格有時很難改變,但不是不可以改變,要學會嘗試,學會自我調適。有時也可以通過改變情境來調節自己心情。設定確實可行的短期目標,努力實現,尋找成功的感覺,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時也要正確認識失敗,要不斷告知自己,經歷就是財富。也可以嘗試適當表達情緒,合理宣泄情緒。在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前,不但要能理解別人,也要正確認識自己,能給自己合理定位。

二是學會學習。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不同。在學習目標上,已從“為升入大學而奮鬥”轉變為“如何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在學習要求上,再也不是侷限在“所有課程得高分”上,考慮更多的是掌握專門知識與能力,培養高級全面素質;在學習的自主性上,中學生主要依靠教師安排學習活動,自主性很少,大學生則主要靠自己安排學習活動,自主學習範圍大;從所學內容來看,中學少而淺,大學多而深;從學習方法來看,中學生自學時間少,大學生自學時間多;從思維方法來看,中學生多表現為模仿、記憶以及對知識的一般理解,大學生創造性學習多,深層次理解多。新生學習應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按時按質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此外,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閲讀課外專業書,學會創造性地學習,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學會撰寫論文,甚至在高年級形成一定的研究方向。

三是學會交往。良好人際關係是大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完善自我意識、心理保健的需要,因此,大學生應學會與人交往。大學生在交往中應堅持真誠待人、寬容待人、平等待人等原則,並掌握交往的技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揚同時害怕別人的指責。所以,交往中不要總是批評、指責別人,而應真誠地讚揚和欣賞別人。如果一定要批評人,也應先表揚後批評或者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與人交談時,要善於傾聽別人的講話,因為傾聽本身就等於告訴對方: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是一個值得我傾聽你講話的人。這種對他人的尊重,無形中就會滿足對方自尊心的需求,贏得對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大學生還應把握交往的度。人際交往上的“度”是指保持良好人際關係所需要把握的方向、深度、廣度等。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學生交友一定要有原則,誰該深交,誰該淺交,誰該拒交,要做到心中有數。大學生交友的廣度也應適當。圈子太窄,疏遠了可交的益友,有礙正常交往;範圍太大,必將分散自己的精力,影響學習。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9

一、前言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身心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二、心理健康的定義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三、報告摘要

此報告主要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主要圍繞學習、情感、就業、人際交往四方面展開,本調查報告寫於到20xx年12月18日。調查範圍為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和機電工程系。

四、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我們選擇在本系的管理工程系和機電工程系進行調查,男女生比例為1:1。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小組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走訪式調查,在調查訪問中,我們對調查人員進行了具體分工,在分工中,由男生負責50份問卷,女生負責50份問卷,回收率為98,問卷回收後,將問卷整編編號,1-49份是女生問卷,50-98為男生問卷。由組長召開小組分析會議,並將會議討論結果進行整理和歸納。

五、調查結果

1、學習方面

大學生在經歷了高中的煉獄後,如釋重負,沒有了以往堆積如山的作業,獲得了自由身。而問題是,在高中時期,生活學習的唯一使命是大學聯考,而本身對自己人生的方向缺少把握的同學在沒有了大學聯考這一目標後,忽然不知該何去何從。又由於在大學聯考結束後到大學開始的長達三個月的假期裏,昔日緊張忙碌的心逐漸鬆散。在泡沫偶像劇、網絡遊戲中逐漸消磨了曾經飽滿的心。到了大學,由於教學方式的改變,新生們不僅無心學,“60分萬歲”的消極思想,更更不知如何學。又加上高中老師灌輸的“大學不用學習”引得新生們不以學業為重。我們發現男女生的不同,女生在大學中會覺得學習壓力大,而男生沒有感到學習壓力大,其中有7.5的男生覺得無壓力。對在本校就讀,有56.5的同學表示對自己喜歡,有37.1的同學不喜歡,有1.7的同學認為無關緊要。在對大學生當前的壓力來源調查中顯示,有49.6的同學將學習壓力放在首位。由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當今大學生在入學時,還是有部分同學能較快適應新生活,並確立明確的目標。其中也不乏存在較大一部分未能很好地適應新環境,在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裏才找到什麼是自己要的`。在對自身的專業選擇上,很多同學都表示滿意當前專業,並都能認真鑽研自己的專業知識,認真對待。而對自身專業不滿的同學亦坦言在瞭解了自身的專業特點後,也能發現箇中樂趣,現在能認真學習。對於已轉專業的同學,情況不容樂觀。這些同學坦言轉專業後並沒有增加學習積極性。由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同學是否有想法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而不在於專業是否喜歡。因此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對於學習壓力重,也從另一方面表明現在同學們已經把學習當回事,認真對待之。

2、情感方面

到了大學生這個年齡層,其情感正處於成熟和不成熟的過度階段,而愛情至於現今大學生究竟為何物,且看調查數據。在如何看待大學生戀愛動機時,有30是為了滿足心理需要,30是為了調節緊張的學習壓力,30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僅僅只有10的學生是情到深處才談戀愛的。男生女生不相上下。當問到曾為戀愛與其他關係產生不快情緒嗎?20的男生會,而女生為40。可見兩極分化很嚴重。

3、人際交往

統計表明,大學生人際關係困擾總檢出率為53.57,其中輕度人際關係困擾者佔38.51,嚴重困擾者佔15.06,只有明顯障礙者佔1.43。在同別人鬧彆扭時能主動道歉的佔90以上。在同陌生人交往時能找到主動找到話題的同學佔34.6,能找到話題但要一段時間的同學佔17.9。為了和大家和睦相處不會固持己見,偶爾放棄自己的觀點以迎合大家的同學佔71.3。女生之間鬧彆扭率達到70,男生僅僅為20。當和朋友之間的友誼出現裂縫時,小部分女生會選擇立即斷交,而小部分男生會選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遇到困難時,女生有45.7會向知心朋友求救,而男生只有4會向知心朋友求救,這也可以看出女生更需要知心朋友。

4、就業方面在大學中,就業壓力比較大。90的人都認為就業競爭太激烈,僅10的人認為無所謂。

六、調查中反映的大學生容易出現的不良心理

1、緊張與焦慮

①、生活環境的改變引起的挫折心理

②、學習適應不良產生的心理困擾

③、人際交往不適引發的心理失衡

④、人生規劃的不確定性產生的焦慮心理

2、浮躁與急功近利

3、失落與沮喪

4、自卑與退縮

5、空虛與倦怠

七、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客觀方面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後繼續深造或就業做準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也有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説,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係較中學時代要複雜。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國小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這對年齡僅有十八十九歲的新生來説,是極不習慣的,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班裏事情多,社團活動多,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5、未來的不確定性。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應該對未來進行及早的規劃,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適應社會。可是自己是規劃在哪裏呢?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沒有目標,找不到方向,缺乏動力,自己的長處短處何在?要怎樣發展?該走那條路等問題是他們甚為苦惱。主觀方面對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着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着矛盾。

1、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誇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鬆懈了鬥志,終日悠哉遊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裏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2、失望與失寵感。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於理想化、神祕化,入學後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3、鬆氣情緒與歇腳心理。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後奮鬥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鬆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4、畏首畏尾。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上課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精神倦怠。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是應付了事,做事懶散,湊合着打發時光。

5、有些大學生不知如何處理與異性的關係,對男女交往過分敏感,從而使正常的異性交往不能自然進行;有的大學生則過快地將同學關係發展成戀愛關係,過早地沉溺於“兩人世界”。也有的大學生陷入單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產生情感衝突。

6、部分學生把兼職賺錢看得過重,常常為了兼職賺錢而遠離自己的專業學習,無法靜下心來鑽研學問,耽誤了過多的學習時間。

八、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措施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作用。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3、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6、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

7、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九、結束語:

二十一世紀的晨鐘已經敲響,在這新舊世紀交替之際,培養跨世紀人才是時代賦予高等學校的歷史重任。我們應該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們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學識才能素質,而較為忽視的是思想道德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即使在比較注重思想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心理衞生死角”引起足夠的重視,其結果是導致學生中出現了大量的心理問題,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人才的整體素質,阻礙了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給國家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態,不僅關係到廣大學生健康生理、心理的發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關係到人才素質的整體提高、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直至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0

1.前言

伴隨着時間的腳步,我們已經邁入21世紀。新時代裏國家之間的競爭將是全面複合型健康人才的培養以及這些人才所能夠創造出來的生產力的競爭。在這一獨特的大環境之下,時代賦予了現代高校培養人才更加艱鉅的任務,高校培養人才不僅要注意學生技術素質的提高,對於他們的心理訴求、心理變化、心理矛盾等都需要嚴加關注,以培養具有獨立健康人格的當代大學生。時代對於當代大學生的高要求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從外環境上給與當代大學生更大的動力去努力提升自己,另一方面當抗壓能力強的學生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實現自身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對於抗壓能力弱的學生而言,他們需要更好的梳理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面對這個壓力的世界。當他們憑自己努力卻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時,當他們的耳邊充斥“別人家的孩子成功”時,當他們開始牴觸父母的叮囑時,他們更傾向於懷疑自己、從而質疑世界。近年以來,在高校中由於學生自身心理原因未能得到有效解決而導致的休學甚至退學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高校甚至出現了大學生跳樓、投毒等輕言生命的現象。在校大學生已成為目前心理障礙、心理健康問題的高發羣體,心理健康問題在高校學生羣體中的產生率達到了全體學生比例的10%-30%。關注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並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健康陰影已經刻不容緩。

2.研究方法及過程

2.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工作涉及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學生。調查隨機抽取該院校20xx級新生和高年級學生,涉及該高校的理科、文科、工科和藝術類學生。

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工作過程中運用的研究方法為兩種:通過閲讀理解大量文獻分析數據以及發放相應的調查問卷然後統計歸納數據。

2.3研究工具

目前在此類心理學研究中普遍的研究工具為大學生人格問卷和SCL-90症狀自評量表,二者的適用範圍不同。

(1)大學生人格問卷大學生人格問卷是日本科學家在參加1966年的全日本大學保健管理協會時編制的,它對應的英語翻譯為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因此大學生人格問卷也可以簡寫為UPI。UPI的適用範圍為大學新入學時的學生,它主要是為了調查新入學的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後心理方面的變化,以期較早地能夠發現學生中的精神障礙者、精神分裂症,它能夠了解新入學大學生相關的煩惱、對於生活的不滿以及新入一個環境中可能存在的迷茫等症狀。UPI調查問卷分為3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的瞭解,主要包括被調查者的姓名、性別、聯繫方式、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家庭住址等信息,這些信息為後期問卷分析的時候參考使用;第二部分為該調查問卷的精髓部分,為調查問卷的本身,由60項組成,其中題號為5、題號為20、題號為35和題號為50的這四項為測偽尺度,除開此4項外的56項為測試被調查者的煩惱、焦慮等;第三部分為附加題選項,它是作為一種瞭解被調查者是否曾經接受過心理諮詢或治療、被調查者對於自身的評價以及諮詢要求等等。UPI的記分方法為計算UPI總分的方法,即除開前文提及的4項測偽題目不參與記分以外,其餘56項參與記分,答案為肯定的記錄1分,為否定的不加分也不扣分,然後將56項分數相加從而得到UPI的總分。換而言之,UPI總分的範圍為0-56分,最高分為56分,最低分為0分。UPI總分獲得之後就可以進行UPI篩選。UPI篩選結果分為三類:一類、二類和三類。經UPI篩選為一類的被調查者,則可能為心理異常、具有精神分裂症狀疾病,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對於被歸於此類的學生必須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需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同時上報學校找到更佳的解決方式。對於被歸於二類的學生,他們屬於心理正常型,但是存在一定得心理障礙,例如人際關係緊張、自身情緒不穩定等等,通過一定的心理疏導能夠好轉。對於被歸於三類的學生為正常心理正常的學生。

(2)SCL-90症狀自評量表SCL-90則為Self-reportingInventory,它還可以稱作90項症狀清單,是德若伽提斯於1975年編制的,它針對的是16歲以上的人羣。SCL-90是目前世界上心理學界測量人是否有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最常規的研究工具。SCL-90由90個項目組成,每一個項目也為打分制度,為5分評價制度,被調查者通過對自身的感知和了解選擇對於該項目自己的得分,其中選項選“無”為1分,選項選“輕度”為2分,選項選“中度”為3分,選項選“偏重”為4分,選項選“嚴重”為5分。分析時一般通過以下指標進行:總分為90個項目所有的得分相加得到的分數,總分反映了被調查者的心理健康的一個總體水平,該項分數越高,表面該調查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亦然;總症狀指數的計算方法為90個項目所相加得到的分數除以90。SCL-90調查一共包含了9個因子,這9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抑鬱、恐怖、強迫症狀、焦慮、偏執、人際關係敏感、敵對和精神病性,其中每一個因子都包括了被調查者在該方面的痛苦程度。因子分的計算方法為該因子的所有項目的總分除以該項目的項目數目,通過因子分數的高低,可以得到該調查者的症狀分佈情況。如果被調查者的某項因子分相對偏高的話,則表明該調查者心理健康問題相對較高。因此為了使本次的研究工作更加具有説服力和較高的準確度,在本次研究工作中採用區別對待的方式開展本次的研究工作,具體而言,對於20xx級新入學的學生髮放UPI人格問卷,而對於高年級(二、三年級)則發放的為SCL-90調查問卷。

2.4研究過程

(1)研究程序本次研究工作首先是進行培訓,然後進行研究的重要部分———UPI和SCL-90問卷調查,第三是進行數據的輸入和分析;第四為諮詢。

(2)工作要求參與本次研究工作的調查者需要提前瞭解UPI和SCL-90的具體含義和相應的實施要求,同時調查者應該向被調查者(學生)講述清楚此次調查的目的,打消部分學生可能會存在的疑慮。

3.研究結論和分析

3.1UPI測試情況

本次調查工作一共發放UPI調查問卷1945份,回收的調查問卷1912份,同時由於部分同學未按照要求答題或者有漏題現象,這類數據是不能參與統計的,即最終有效調查問卷的份數為1900份。根據UPI調查問卷的結果,在這1900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其中調查結果為一類學生的調查問卷份數為208份,二類調查問卷的份數為702份,三類調查問卷的份數為990份,即一類學生佔實測人數的10.95%,二類學生佔實測人數的36.95%,三類學生佔實測人數的52.10%。在UPI測試中我們還發現,UPI得分情況存在“三高”現象:女生的UPI得分高於男生,非獨生子女的UPI得分高於獨生子女的UPI得分,來自農村家庭的學生UPI得分明顯高於來自城市家庭的學生。這説明男生的心理健康優於女生,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優於非獨生子女以及城市家庭的學生其心理健康狀況優於農村家庭的學生。

3.2SCL-90測試情況

本次調查工作的SCL-90測試工作中,我們一共發放調查問卷20xx份,回收的調查問卷為1963份,有效的調查問卷份數為1952份。通過1-5級評分制度,按照一般研究方法,對於SCL-90測試中總分超過160分,或者其陽性調查項目數超過43項,也或者任一因子分超過2分時,我們考慮對該調查者進行陽性篩選實驗,此類調查者需要進行下一步的調查和檢查。對本次調查工作,SCL-90總分大於160分的一共有192份;各因子平均分大於等於2的調查問卷共計401份;各因子平均分大於等於3的調查問卷有82份;各因子平均分大於等於4的有15份。通過分析男生和女生的調查問卷,得出女生的陽性檢出率較男生的陽性檢出率高,這也説明不僅低年級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優於女生,在高年級也如此。分析各年級9個因子的差異可以得出,從整體的角度,是隨着年級的增高,分數越來越降低,説明隨着年級的增高及年齡的增長,學生對於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有用調節,更加適應大學生生活方式。

4.問題討論和對策

4.1問題討論

大學生由於處於高中和步入工作中間這個特殊時期,大學期間的學習方式同高中的集中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加上由於大學生本身在此年齡段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等,容易造成大學生的心理不健康現象,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性別的影響。無論是UPI測試結果還是SCL-90測試結果,兩項調查結果都顯示女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低於男生,這可能跟女生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徵有關。由於在我國的傳統觀念、文化中,對於男生的社會定位以及父母對於男孩和女孩的教養方式的均有不同,而且女生在進入青春期後,她們對於自我的評價明顯低於男生,遇見問題她們也比男生有逃避問題、不解決問題的趨勢,她們沒有坦然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勇氣。同時由於女生自身的劣勢,在求職以及工作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會長此以往,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

(2)是否獨生子女的影響。對於此前大部分人的觀念中,獨生子女由於父母可能過分的溺愛,可能其心理健康程度不及非獨生子女。但是在我們此次的調查工作中,我們發現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程度優於非獨生子女,這可能跟獨生子女父母有效、講究方法的引導方式有關。

(3)家庭環境的影響。通過本次的調查發現,農村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及城市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這是因為農村籍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普遍不佳,在他們的小時候或者初高中的求學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他們希望通過學習來改變抑或是彌補他們在城市學生當中的心理上的.自卑。當同齡人中城市學生可以享受生活時,他們可能還在為下個月的生活費操心,同齡人中城市學生在學校打籃球抑或品咖啡之時,他們可能正在去家教的炎熱抑或下雪的路上,這種可能的虛榮心和強烈的自尊心導致了自己的自卑心,從而不願與別人交往,產生自閉、自卑等心理特徵,影響了自身心理程度。

(4)年齡的影響。在本次研究中發現高年級的心理健康程度明顯優於低年級學生,這可能是新生入學時,由於在初高中時期,一直注重的是學業成績的提高,學習分數那時候在學生團體中能佔據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能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優異後,就能得到很多人的欣賞與包容。但是進入大學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而且大學注重的是全方位的考量,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去自我適應,調整。因此在低年級時學生容易出現自我矛盾,自我迷茫。隨着年齡的增長以及對於大學生活的適應,同時大學期間學校較多的資源供他們去學習和探索,經過幾年的學習和成長,他們的眼界更寬了,視野更大了,心胸當然更廣闊,從而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提高。

4.2對策分析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離不開環境及個人,因此,可以從如下角度考慮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1)提供較好的外部環境。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其生長環境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整個社會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同時學校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接觸場所,更應該創造良好的環境。再次家庭環境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家長應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保證他們生活於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之中。

(2)開拓創新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目前高校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課程一般為選修課,同學們重視程度不夠。在目前現代化的21世紀,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比如微信、網絡平台等等。目前高校的相關的師資也相對比較薄弱,從而能夠提供幫助給學生的資源也相對較少,可以通過充實高校相關師資達到能夠為更多的學生服務,對他們的心理進行輔導,從而更好的完成學業,為社會效力。

5.結語

本次研究工作表明該高校學生的心理狀況總體良好,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對於以後的教學工作,我們在關注學生學業進步的同時也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培養品德良好、技術過硬的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新時代大學生。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1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為主,訪談調查為輔的有機調查系統完成。問卷調查範圍廣泛但一般情況下隨機性較大不易控制,在問卷調查的同時輔以訪談調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以彌補問卷調查可能出現的調查樣本和調查問題的不完整和缺失,使整個調查具有更強的可信性。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一、基本情況調查

問卷中顯示:

在調查樣本中,生源地為河南省內的樣本數目為38,所佔比例為76%。省外樣本數目為12,所佔比例為24%。男生樣本數目為30,所佔比例為60%。女生樣本數目為20,所佔比例為40%。由於在本次調查中樣本選擇分佈不是十分科學,因此而產生的調查結果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學習情況

學習情況調查主要是為了解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心理狀況,主要包括瞭解他們在學習中需要的指導內容、學習能力、臨考心情、專業看法、畢業打算、學習主動性以及對自己的定位。

對大學學習生活的態度是因人而異的,受到個人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因而大學生對大學校園學習生活的評價不一。42%的受訪者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度一般,只有10%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專業非常滿意。調查還顯示有50%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知識的用處前景表示不滿意。綜合來看,大部分受訪者面對與自己專業學習的態度呈現中庸現象。這反映出很多學生對校園學習生活缺乏熱情與激情,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而沒有調整自己的積極性,這才一個側面還反映出大學生校園學習生活缺乏動力因素。

當今社會在各方面競爭都日趨激烈,大學生學習、就業也不例外。有競爭就必然會產生壓力。因此,面對大學學習、生活、就業帶來的壓力,如何處理就顯得異常重要。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只有4%的同學地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十分滿意。30%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滿意。而42%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滿意度為一般,並不是十分積極地態度。而還有22%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就業前景的態度為不滿意甚至是十分不滿意。而從畢業後的規劃來看,58%的同學選擇繼續研習,38%的同學選擇直接就業。還有4%的同學選擇其他。這反映出大部分同學他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種處於迷茫、無目標的大學生,一種消極的定位,雖然是一種這樣的定位,但是他們普遍認為學習應是其主要任務,也非常需要老師的就業前景分析和職業規劃指導。雖然大家就業前景並不是十分看好,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同學們對自己的未來持嚴謹的態度,而不是沒有思考盲目樂觀。只是需要指導老師的幫助。

三、生活情況

調查顯示,16%的受訪者與家人的聯繫頻率為每天一次,32%的聯繫頻率為兩三天一次,34%的受訪者與家人的聯繫頻率為一週一次左右。也有16%的同學表示很少與家人聯繫。從受訪者的感受來看,20%的同學認為家裏人對自己的期望非常大,80%的受訪者認為家裏人對自己的期望比較大。現代大學生特別是90後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承擔了家裏父母很大的期望,父母對子女的關注度比較高,也直接導致了一些大學生心理壓力較大。

四、情感交際情況

進入了大學校園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調查顯示,2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大學裏有知心朋友,2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大學裏沒有知心朋友。還有50%的同學面對這個問題表示説不清。在問到與同寢室人關係如何,8%的同學表示關係不錯,38%的同學表示關係一般,還有48%的同學認為關係很差,也有4%的同學認為這個問題説不清。在面對與寢室外其他同學關係如何時,66%的同學認為與其他同學關係一般,16%的同學表示關係不錯,14%的同學説與其他人關係很差,也有4%的同學認為數不清。還有32%的同學認為大學中的同學關係屬於比較單純或很單純,也有32%的同學認為大學中的同學關係比較功利化,也有18%的同學認為大足額同學關係嚴重功利化,4%的同學表示説不清。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52%的同學認為自己溝通交往能力一般,只有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溝通交往能力極佳,充滿自信,勇於表現自己,較善於應對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62%的同學認為自己目前的人際關係良好,少部分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一般,也有2%的同學認為自己的人際關係非常糟糕。經過訪談調查發現,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性別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大一新生的自信程度明顯低於高年級的同學,應對處理能力也相對較弱。這可能和剛剛進入陌生的環境,並缺乏經驗有關。同時。女生稍微弱於男生,這與女生通常比較靦腆、羞澀的性格有關;相反,男生則顯得更加主動大方。

在與異性交往的情況調查中顯示,2/3的同學有男女朋友。46%的同學對自己的感情狀況滿意或非常滿意。34%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感情狀況一般,極少同學覺得自己感情狀況比較糟糕。調查還顯示,1/2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情感把握能力極佳或良好,也有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情感把我能力比較糟糕。由此部分調查來看,目前大學生校園情感交際方面的情況並不是十分樂觀,消極現象也很普遍,

不過大部分同學關係比較融洽,小有摩擦都屬於正常現象。同學朋友之間出現摩擦爭執都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採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面對和解決問題。

五、自身情況方面

調查中顯示,在面對人生時84%的同學都選擇積極生活,仍有12%的同學曾經有過輕生的念頭。在對受訪者進來一個月的精神狀況中顯示,52%的同學覺得自己最近的精神狀態比較好,也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精神狀況不好,從身體素質的調查來看,56%的同學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少部分同學認為身體狀況極為不佳。在調查中還顯示,只有4%的同學認為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非常多,6%的同學認為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比較多,42%的同學覺得一般,53%的同學覺得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很少甚至幾乎沒有。52%的同學表示當心情遭遇低谷時自己的恢復能力良好。在感覺心情低落時68%的同學表示會選擇自己默默承受,28%的同學表示會找家人朋友傾訴。由於現代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面對無法預測的情況有較強的適應力,因此,遇到挫折時自我排遣的能力比較強,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承受壓力和挫折,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需要加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

意見與建議

面對大學生學習生活,如何恰當地處理學習生活是大學生必須正視的問題。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是否具有明確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對校園學習生活的評價。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活平淡一般甚至枯燥乏味,對大學學習生活缺乏熱情與激情,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大學學習生活中缺乏近期或長期的目標,使大學生缺乏奮鬥方向,因而也就缺乏激情的源泉、動力。另一方面,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自主積極性不高,或許是受到中學時代教育模式的長期影響,留下了些許後遺症,在一定程度上對老師、父母還存在依賴性,沒有完全從中走出來。因此,有必要努力培養獨立自主意識,這是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同時也是進入社會前的必要準備。

學習上,大部分同學的問題反映出他們需要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的指導,許多大學生荒廢學業除了一方面自身因素外,也有因對本專業及一些學科缺乏瞭解,對專業就業前景缺乏信心導致的頹廢墮落。因此,學校可定期開展一些就業指導活動,為大學生專業發展指明道路,使之看清自己的優缺點和對以後未來發展的規劃,選擇好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生活和情感上,同學之間的長時間相處,尤其是舍友長期生活學習都在一起。長時間的相處難免會出現大大小小的矛盾。當這些矛盾出現的時候,應該積極地尋求解決,而不應該激化擴大矛盾,儘可能地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問題。同時,在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時,應該保持一種寬容的心理,設身處地地為他人想想,不能自我中心只顧自己的感受,置他人的感受不顧。

在處理異性關係,男生和女生都應該主動,不必感到羞澀靦腆。在人際交往中,異性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與異性的交往中應該表現得落落大方。在與異性的交往中,不僅能夠給人情感的滿足感,而且可以讓不同性格類型的異性互相補充,更加嫩完善自我的性格,培養健全的人格。

當在交際中遇到不被理解、信任的時候,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壓抑,這是屬於正常的心理反應。此時,自己應該儘可能地與別人增加溝通,委婉地表達

自己的想法。在平時的交往中,講究誠信,建立自己良好的的信用,讓他人由衷地感到你是可以信任的人。此外我們在發現自己已經出現情緒低落壓抑等心理問題的時候,應當勇於正視,尋求方式解決。在解決方式的選擇上,儘可能地採取自我調節和與他人交流溝通相結合,解決方式應避免單一化,以期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方式從心理問題的陰影中走出來。

正確的價值觀是個人健康發展的助推器,是個人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不竭源泉,是指引人生實現奮鬥目標的燈塔。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踏入大學校園之後,就有必要對整個大學生涯進行規劃,對未來的人生、職業有一個較明晰的規劃,確立明確的目標,併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堅持不懈。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不僅包括個人的人生規劃,還應包括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無論是大學生活,還是人生生涯,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挫折,這就需要大學生較強的抗挫折能力。一方面要接受抗挫折教育,另一方面要儘可能地積累挫折經驗,豐富人生閲歷,讓自己心理日漸成熟,為培養健全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總結]

通過此次調查實踐活動,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不僅發現了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及問題,經過認真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結論,並試着提出了我們對於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的建議及解決方法,以期能夠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所裨益。 當然,上述調查成果的取得,是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既離不開老師的宏觀指導,也離不開小組所有成員的辛勤努力,在此對老師的指導。所有小組成員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謝。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2

在揚州大學農學院進行實地調查,分小組行動並且討論調查情況。

4. 8月24-25日:諮詢階段

將通過調查總結出的大學生主要面臨的心理問題諮詢 相關的老師,聽取他們的意見,並進行信息彙總。

5. 8月26-28日:總結匯報階段

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整理材料,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

三、 調查情況

1. 調查背景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由於心理健康問題而引發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引起了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結合到我們的實際大學生活,我們也確實面臨着學習壓力、嚴峻的就業壓力還有複雜的感情問題。

2. 調查目的

我們想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從中尋找出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心理困難,向大家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為大家提出一些適當有效的生活學習以及情感建議,幫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現在我們多姿多彩大學生活中的小阻礙,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動力與信心。

3. 調查對象

本校的同學和江蘇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學生。

4. 調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問卷調查,通過網絡以及實地調查兩個方面進行實施。

5. 數據分析或問題與現狀分析

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問題分析

(1)您認為您目前所在的大學與高中的'整體氛圍相差很大嗎?

A.特別大 B.很大 C.差不多 D.無差別

分析:12%的同學認為相差的氛圍特別大,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48%的同學認為相差很大,主要實在學習氛圍和生活習慣上,大學的學習相對輕鬆而且老師也不會總是督促學習,大學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學才離開家開始住在學校,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40%的同學認為差不多,雖然大學與高中相比是一個嶄新的環境,但他們表示自己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0%的同學認為無差別。

(2)您對目前的大學生活適應狀況如何?

A.很好 B.還可以 C.較差 D.差

分析:調查顯示15% 的同學認為對大學生活狀況適應狀況很好,而25%的同學對大學生活適應狀況感覺較差,絕大部分的同學樂觀的認為適應狀況還可以。這説明大部分同學(60%)生活態度非常樂觀他們懂得調節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然而小部分同學則值得注意,他們對生活中的事情處理的不是很樂觀,由於他們思想太重,壓力太大,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鼓勵。

(3)您認為壓力在您的學習生活中對你的影響怎樣?

A. 正面影響,學習的動力 B.沒影響 C. 有點影響,(低碳生活綠色環保調查報告)影響情緒 D.負面影響,無心學習

分析:有58%的同學認為壓力是一種正面影響是他們學習的動力,這表明這些同學面對壓力是有着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他們化壓力力為動力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學認為有點影響,但並不嚴重,這樣説明他們也能夠逐漸地找到處理壓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喪,10%的同學認為壓力是負面影響,會導致他們無心學習,這説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是很好。

(4)當您出現學習效率底下的情況時,您會覺得心煩氣躁嗎?

A.經常會 B.偶爾會 C.很少會 D.不會

分析:調查表明有63%的同學認為偶爾會,20%的同學認為很少會,7%的同學認為不會,這表明絕大多數同學能夠樂觀地處理自己的學習問題,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質,而10%的同學表示他們經常會覺得心煩氣躁,他們需要加強鍛鍊。

(5)您認為宿舍是否有利於您的學習?

A.非常有利 B.比較有利 C.一般 D.比較不利 E.非常不利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沒有同學認為宿舍非常有利於他們的學習,25%的同學認為比較有利,32%的同學認為一般,而38%的同學認為比較不利,5%的同學認為非常不利。這説明大多數同學還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數同學表示他們還是傾向於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學習。

(6)您是否對學校或者教學質量產生過不滿心理?

A.經常有 .B.偶爾有 C. 很少有 D. 沒有 E.未考慮過

分析:調查發現15%的同學經常有不滿心理,説明他們時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從未去試圖改變現狀,改變自己,有50%的同學偶爾會產生不滿心理,説明大多數同學是樂觀的,只是學習任務和不幸偶爾讓他們心煩,只有20%的同學很少會出現不滿心理,13%的同學從未不滿,5%同學從未考慮過這一問題,這説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非常好。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3

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這一現象引起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多數苦讀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學校門無疑是一件喜事。而隨着大學生活的開始,每個人都面臨着一個嶄新的環境,心態也會因此有所改變。大學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長髮育的高峯期,也是心理髮展的重大轉折期,這一時期的大學生們往往在各種互相矛盾的心理狀態中掙扎,如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自制性和衝動性的矛盾、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關注。

一、 主題簡介

我們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這一話題為主題,利用網絡、實地調查、查閲資料等方式對我們身邊的同學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面對着嶄新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過一段迷茫的.時期。而近年來,關於大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報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對同齡人的調查,總結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向身邊的同學宣傳關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幫助身邊的同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併為將來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二、 活動日程

1. 7月1-9日:準備階段

組員集中,分配任務,內部交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談論自己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看法,提出問題,製作調查問卷。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4

【摘要】通過深入調查,特別是通過網絡進行問卷調查以及查閲相關資料,初步瞭解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並針對此問題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呼籲社會及家庭等各方面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為當代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範圍,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標準 原因 解決方案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在這種情況下,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人才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與較高的道德水準,而且還要求人才應該具有與時代發展相一致的現代意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如開拓進取的精神、勇於承擔責任、頑強自信、樂觀,能夠承受挫折與失敗等。另一方面它又造就了變化劇烈的社會環境,由此給人們的心理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動盪,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校園裏有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但在有些同學看來,一切卻是那樣枯燥無味,缺少生氣;大學生活緊張活潑,有些同學卻興趣索然,萎靡不振。在離開了父母呵護、相對寬鬆的大學學習環境中,一部分同學空虛、迷惘、玩世不恭,甚至輕生。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實在令人擔憂。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人是一個身心統一體。人的健康相應地也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是為了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心理健康則是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心理健康能直接地影響着人的生理健康,為此,心理衞生學認為健全的心理寓於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有賴於健全的心理。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説,心理健康是比生理健康更為重要的一種健康。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係不和而逃避羣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髮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三、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影響

長期以來,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調遣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採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重視智力教育,而沒有將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滲透到其中,忽略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同時,在教養方式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因為受教育程度較低,多采用簡單、粗暴的傳統的家長制手段。這種消極的教養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鬱焦慮、偏執敵對等不健康的品質。總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學校、父母的教育觀念、家庭教養方式之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關係。

2、社會現實的影響

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改革開放給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隨之出現的一系列社會不良現象亦使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會轉型期的陣痛,這使得大學生人格弱點泛浮出來,形成心裏疾患。

3、高校心理諮詢工作欠缺

學校教育在一個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身心發展趨於成熟,但尚沒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從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困惑看,許多都是由於人格障礙而導致的。然而,據報道,北大校醫院心理諮詢中心每週一至週五下午應診,預約就診的患者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以後;北京52.2%的高校至今還未設立心理諮詢機構,亦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諮詢教師,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仍被混同於一般的思想問題施以不科學的教導。

四、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1、拓寬交際範圍,提高相處和交際能力。

在與同學相處時,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有效的協調與控制情緒,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帶着一顆包容的心,友好、主動的與同學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要積極主動參加學院和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掌握人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在真誠、友善的基礎上主動溝通交際,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以提高相處和交際能力。

2、要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大學生要儘早設計明確的職業傾向,在對自己正確定位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管理能力和實踐能力。另外,要正視理想與現實、專業與興趣的衝突,要學會在現實中重新認識自己,找到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分析自己,不要整日為了憂慮而憂慮,要學會未雨綢繆,利用有限的4年時間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

3、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當前大學生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因此大學生在找出自身差距的同時,更要找到自己發展的潛力,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綜合素質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要時常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善於從學習中尋找樂趣,並時常帶着愉快、自信的心情微笑地面對每一天。當自己的學習、生活出現問題時,不要只顧着傷心、苦悶、彷徨,適當的時候來一點阿q精神,繼而保持自信樂觀的態度,儘量減少挫折感,緩解外部環境帶給自己的`種種壓力。

4、改變觀念,及時尋求心理幫助。

過去,由於歷史文化等傳統原因,對人的個性心理問題的關注、認識和研究不夠,往往把心理問題神祕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礙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惡之人或洪水猛獸,致使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張揚、不能就醫。大學生作為一個高學歷羣體,要轉變觀念、更新認識。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一個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體不適一樣,應該及時去就醫,以求得諮詢、疏導,也就是説,對待心理問題要有一顆平常心。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5

通過半個學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從心理學的定義到如何進行自我完善,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如何應對挫折和壓力,如何塑造和培養人格和意志品質,學習心理到社會心理和職業生涯規劃,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據這一個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對本人自我進行的分析。

1、自身優勢

我能夠經常反思自己,哪些對哪些做錯,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關注心理健康。懂得開導自己,並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樂勿加於人。我的家庭收入狀況還算可以,可以擔負得起我的求學費用,我能更加專心於學業。感情方面沒有牽絆,可以將精力放在充實自己身上。

2、自身缺陷

興趣雖廣,但沒有專長的一面;有點內向,有時有點粗心,自控能力有點弱,不大喜歡喧譁的場面,人多的場合不擅口頭交際,這讓我有時在人際交往中處於被動狀態;不大活躍,不主動參加積極性高的活動,比如晚會等。但缺乏毅力、恆心,學習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以致一直不能成為尖子生,有時多愁善感,喜歡隨遇而安,缺乏進取心。

3、人生觀

人生觀屬於思想意識的範疇,它以觀點、信念、理想、需要、動機、興趣等具體形式,表現在人的個性的意識傾向中,而這種作為心理的穩定傾向的人生觀,在人的整個心理活動中,處於主導的地位,對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調節、支配的作用。

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二的學生,應該樹立正確人生觀,這樣就能為大眾的利益識大體、顧大局、克己奉公,不會為個人得失而斤斤計較,不會陷入“自我中心”而難以自拔;就能夠為崇高的理想,以頑強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不被矛盾所困擾,不向挫折屈服,不為衝突而憂慮,熱愛自己本職工作,積極努力做出成績,奉獻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大眾共享幸福之樂。

4、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測評顯示,我的職業價值觀傾向為幫助貢獻,團隊融洽型。

幫助X貢獻型的人認可的核心價值是自己的工作和知識能對他人和社會有所幫助。例如:改善擁擠的交通狀況,通過新的產品來消除、緩解疾病等。這種類型的人富於同情心,關心他人,他們把他人的痛苦視為自己的痛苦,不願幹表面上譁眾取寵的事,把默默地幫助不幸的人視作無比快樂。他們總是為他人着想,把直接為大眾的幸福和利益盡一份力作為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付出對社會是有幫助的,他人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受惠頗多。醫生、教師、警察等社會型工作很適合該類型的人。

團隊X融洽型的人希望工作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大多數同事和領導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際關係,相處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認為這就是很有價值的事,是一種極大的滿足。該類型的人重視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愉快、協調的團隊協作是該類型的人所追求的,他們認為友好、輕鬆、團結的集體能讓他們更好的工作。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培訓師等需要良好團隊合作的工作比較適合該類型的人。

完善自我的方案

(一)針對分析所提出的.適應性對策

往往不喜歡那些需要精耕細作的常規性的日常工作,以及長期智力勞動和複雜思維的工作;富於冒險、喜歡競爭,比較適合那些需要膽略、冒風險和承擔責任的工作;適合可以展示自己的經營、管理、勸服、監督和領導才能,並實現機構、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的工作;適合經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工作。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勸説、支配和言語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領導力強的優勢;此外,應儘量避免過於衝動的想法和行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細節。

(二)針對自身不足所提出的解決辦法

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這種職業傾向的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勸説、支配和言語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領導力強的優勢;此外,應儘量避免過於衝動的想法和行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細節。直接地表達自己,説出你現在的感受。不要只顧低頭拉車,需要抬頭看路。調整節奏、放鬆自己、適當鬆弛一下繃緊的弦。做長遠思考,加強對全局和可能性的關注,避免陷入具體事物,而將方向忽略。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三)如何檢驗效果與目標修正

每月進行一次,要與自己的情況相輔相成,隨時進行調整及修正,訂立階段小目標,更多的與外因和內因相聯繫。最終達到較好的效果。

結束語

這一篇自我分析報告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個人通過寫這篇報告都再次了認識了自己吧!其實這個對於自我的分析還是很必要的,不斷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滿的人生!非常感謝老師這一個學期內對我們的教導!學習固然重要,一個人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四年的大學生活給了我很多挑戰自我的機會,如系學生會的競選,院裏組織的演講比賽,文化藝術節的文藝匯演、英語演講比賽等。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我結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學到了為人處事的方法,鍛鍊了自己的能力。這些經歷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嘗試了,成功的機會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嘗試,成功的機率只能為零。機會來臨時,我們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大學校園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扮演着被培養對象的角色。老師是我們的長輩,所以我對他們尊敬有加。同學們就像兄弟姐妹,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娛樂,互幫互助,和睦的相處。集體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動去體諒別人和關心別人,也使我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我覺得自己的事情就應該由自己負責,別人最多隻能給你一些建議。遇到事情要冷靜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輕易的承諾,承諾了就要努力去兑現。生活需要自己來勾畫,不一樣的方式就有不一樣的人生。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憶,我邁步向前的時候不會忘記回首凝望曾經的歲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