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從戀愛到婚姻的心理變化

來源:時代範 1.83W

揭祕從戀愛到婚姻的心理變化,有人覺得,功成名就,不為柴米油鹽,這些生活瑣事而煩惱是幸福;有人覺得,走出別人的陰影,活出自己是幸福,現在揭祕從戀愛到婚姻的心理變化。

揭祕從戀愛到婚姻的心理變化1

青年人婚戀的“冷”與“熱”

中商產業研究院對民政部結婚離婚人數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結婚人數連續7年出現下降。2014年至2020年全國結婚人數分別為1360.7萬對、1224.7萬對、1142.8萬對、1063.1萬對、1010.8萬對、929.3萬對、813.1萬對。與此同時,離婚的人數卻持續增加,離婚率也逐年增長。

2016年至2019年離婚的人數分別為348.6萬對、370.4萬對、381.1萬對、404.7萬對。結婚人數逐步減少,離婚人數大幅增多是當前婚姻狀況的總體趨勢。

與此相應,青年人的結婚年齡也在不斷增大。2018年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平均初婚年齡超過27歲,比20年前平均推遲4歲多,江蘇省平均婚齡竟達到35.8歲;中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49億,結婚率僅為7.3%。在近期一項對青年人婚戀觀的調查中

對於“您理想的結婚年齡是……?”的問題,回答30歲以前結婚的佔75.46%,30-40歲的佔17.2%,40歲以後的佔0.69%,回答獨身主義完全不考慮婚姻的人佔6.65%,而且這一選項回答的人均為18-25歲。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抽樣調查數據也表明,從2015年起,我國一人户佔比逐年增加,已經從2015年的13.15%增加到2019年的18.45%。這些數據都表明,青年人結婚的年齡越來越大,單身的意願越來越強。

青年人的婚姻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與趨勢,如婚姻“躺平”,對婚姻不感興趣,甚至恐懼婚姻;婚姻媽寶,由父母做主操辦;婚戀物化,非有房有車不嫁不娶;還有人婚戀遊離,只戀愛不結婚。這種狀況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探討,也導致了這些青年人父母的嚴重焦慮和擔憂,“催婚”“催嫁”“代徵婚”“代相親”等手段無所不用。

然而與社會、父母的這種熱切關注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青年人的表現卻出奇地“冷靜”:他們認為結婚、生子並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與必經階段,人生沒有既定的軌跡,每個人都可以走自己的路,婚姻應該是一個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的東西,有更好,沒有也可以。

然而,青年人對於婚姻的“冷淡”並沒有影響他們對於愛情的美好向往和熱烈追求,愛情歷來都是許多人生活中的重要主題,戀愛中的喜悦和快樂、挫折和痛苦都是青年人人生經歷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為愛情笑,為愛情哭,愛情是他們生命中的美好回憶

愛情主題的電影和電視劇、“保衞愛情”的真人秀節目受到青年人的追捧,甚至近年來大學關於“戀愛”“愛情”的課程也受到了大學生的廣泛青睞,這些課程開一個火一個,搶課堪比搶車票,課堂被圍得水泄不通。這些現象反映出年輕人對於戀愛與愛情的強烈關注和對相關知識的強烈渴求。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青年人對於戀愛與愛情的態度,那就是:“熱”。

揭祕從戀愛到婚姻的心理變化
  

為什麼會出現“婚冷戀熱”

當代青年人對於戀愛與婚姻表現出的“冷”“熱”鮮明反差,表明這兩者儘管都與人類的繁衍和基因延續有關,但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現象有本質區別,存在不同的社會心理基礎。

婚姻是基於繁衍和家族延續而對男女之間的結合進行的制度設計,其目的是為雙方建立經濟、社會以及心理方面的安全感,為生存和繁衍創造有利條件。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絕大多數時間裏婚姻與愛情是毫不相干的事情,婚姻只是兩個家族之間聯結的一種紐帶,男女雙方大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間的愛情根本不在考慮之列。

婚姻是人生的重大決定,意味着擔當和責任,不僅是兩個人也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情。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愛情的婚姻在近代才逐漸出現,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成為婚姻的主要形式。

戀愛與婚姻不同,它是在人類求偶過程中進化產生的一種男女之間相互吸引的心理現象,主要是由人的生物屬性決定的,青年男女在青春期以後隨着身心逐漸成熟會自然產生對戀愛的'嚮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德國文學家歌德才由衷感歎:“哪個少男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戀愛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情感體驗,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布蘭登所言:“在最一般意義上,愛是我們對自己高度重視的事物的情感反應。

同樣地,愛是在所愛的對象的存在中體驗到歡樂,在親近中體驗歡樂,在互動和參與中體驗歡樂。愛情就是喜歡你愛的那個人。那個人出現,你就感到快樂,跟那個人接觸,你就感到心滿意足。我們把所愛的人作為滿足萬分重要需求的源泉來體驗”。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婚姻與愛情並不是必然聯繫在一起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在不斷變化的。當代青年婚戀“冷熱”的巨大反差,反映出當代青年對於婚姻與愛情之間關係的觀念變化,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揭祕從戀愛到婚姻的心理變化2

一、幸福的定義

説起幸福,不僅每個人説的不一樣,就連很多書中,提及幸福,也並未對其統一概念,所以,幸福的定義,一直處於眾説紛紜的狀態。

從心理學角度來説,幸福是一種情感體驗,是一種情緒表達,或者只是一種心境感受;從生理學角度來説,幸福是大腦中,邊緣葉系統細胞等興奮細胞、神經遞質的活躍度;從社會角度來説,幸福是安全環境、社會認可等帶來的直接作用。

在《重建幸福力》中,作者周伯榮嘗試從心理、生理和社會三個角度,來探索幸福的內涵,結果發現:不管是從哪個領域,或者哪個角度來定義“幸福”,似乎都顯得過於片面,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幸福七層次論,來為“幸福”定義。

揭祕從戀愛到婚姻的心理變化 第2張
  

二、幸福七層次論

幸福七層論的説法,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密切相關。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的出發點是滿足需求,之前做文案的時候,也研究過,覺得特別好用,可在這本書的拆解下,突然發現它有其侷限性。

比如,我們吃到了喜歡的食物,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獲得了愉悦感,但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如果我們不吃了,那麼,是不是愉悦感就消失了?其實,並沒有消失,由此可見,滿足需求這種説法只適合行為瞬間,卻不符合長期的動力。

真正的動力應該是持久的、長期的,甚至是涵蓋一生的',而“幸福體驗”恰恰滿足這點。於是,作者改良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滿足需求”改為“幸福的體驗”,同時將“五層”拓展為七層,更詳細的幫助人們瞭解幸福,還指出了一個關鍵點:一個人可以同時享受多層次幸福,每個人對幸福層次的需求不同,自然體驗也就不同了。

這就好比有一個7層的樓房,讓我們來選,每個人能接受的高度不同一樣。有人喜歡1、2樓,不用爬樓,下樓也方便;有人喜歡3、4、5樓,位於中間,陽光正好;

也有人喜歡6、7,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當然,也有人隨便哪一層樓,都可以。而像我這種恐高的,似乎太高就不適合了,只能在低樓層中徘徊。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對樓層需求的不同,反映了在人生中,我們更看重哪一層,而並不是説其他層就不存在了。

因此,我們可以對照“幸福七層次論”的表格,去審視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對於哪方面的幸福,更迫切,然後再進一步去追尋。此外,在書中,特別提到了第四層歸屬感的幸福,也就是戀愛、婚姻各類情感,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它起到了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於我們獲取幸福感有着重要意義。

三、重獲幸福

幸福是一種是持久性的情感體驗,具有時間和空間的延伸性,任一層的幸福都是獨立的,但也都會影響其他層的體驗。

比如,一個從小缺少“被愛幸福的人”,在當了父母后,就會特別擔心,自己的問題出現在孩子身上,這就會影響安全感幸福,甚至是歸屬感幸福。由此可見,我們要儘可能的,讓各層的幸福保持平衡,從而形成倍增。

在《重建幸福力》中,作者周伯榮説:“人生就應該儘可能用心體驗幸福,讓自己成為幸福,讓他人感受到你就是幸福。”從這句話中,可以瞭解到,幸福的發展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體驗幸福、成為幸福和傳遞幸福。

幸福七層次論,可以幫我們更好地去體驗幸福,找到幸福的來源,而接下來就要靠我們,把自己變成幸福,從而傳遞幸福,讓他人因你而幸福,然後讓幸福無限地延伸下去。

如果有人再問你:幸福是什麼?

請回答:幸福,就是世界之大,我還能遇見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