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數學解題思路

來源:時代範 7.3K

數學解題思想其實只要掌握一種即可,即必要性思維,這是解答數學試題的萬用法門,也是最直接、最快捷的答題思想。

如何提高數學解題思路1

一、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能力影響着學生的解題,如果在審題過程中出現錯誤,就會導致解題方向、解題知識點運用、解題方法運用等出現錯誤,最終題目解錯。

尤其是數學應用題中,題目敍述較多,很多學生因為審題不清出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嚴格要求審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數學題時,應該注意反覆讀題、分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讀題重要性,並在以後自己解題過程中,主動反覆審題。

老師還應該教導學生,如何準確迅速審清題意。在審題過程中,通常分為兩類型:一是像計算題一類的題目敍述較少的數學題,可以讓學生學會找到關鍵詞,很多計算題要求學生在計算完後檢驗,但是很多學生由於審題不清,計算完後不進行檢驗,老師應該在平時講解題目中注重強調;

二是像應用題一類的題目,敍述較多,包含很多知識點,需要學生理清題意,再進行解題,老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簡化題目中的`已知、未知條件,如何將所需解決問題簡化成基礎題目來解答,找到題目中隱藏條件。

根據題意,分析需要什麼數學知識點、方法來進行解題。久而久之,就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提高審題能力,有助於提高解題效率與質量。

如何提高數學解題思路
  

二、巧妙運用數學知識,找到準確解題方法

在審題之後,很多學生就盲目進行解題,這是錯誤的解題過程。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就此進行正確指導。學生在審題之後,應該是根據題目中得到的信息進行總結,並與所學基礎知識聯繫思考,分析題目所給條件,與所學的哪些知識有關聯,應該採用什麼基本技能與方法來解題,並充分發揮自身猜想,認真思考後,再着手進行解題。

這樣學生在審題完成後,就會將題目中涉及知識點找出來,並找到準確解題方法。數學題目的答案往往只有一個,但是解題途徑很多,老師在平時課堂上講解相關題目時,應該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

在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找到題目的相關知識點,然後用多個方法進行解題,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從不同方面着手解題,並選擇最佳解題方案,提高解題效率。

如何提高數學解題思路2

一、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

“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所以認識相對有限。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瞭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

概念形成的關鍵是重視意義建構過程,而不僅僅是單調記憶,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自我創新。

如何提高數學解題思路 第2張
  

二、在多題一解中反思,形成網絡。

古人云:“為學之道,必本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學習不主動,不反思,就很難獲得深入學習的能力和求異、創新的品質。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為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解過的題過後又是新題。對知識的掌握不到位,從而數學能力得不到提高。

“多題一解”是培養學生收斂性思維的一種綜合歸納的思維方式。學生做了同一知識點的許多習題後,加以梳理、歸納、提煉,異中求同,揭開不同習題的表面現象,挖掘其本質的'結構,以達到應用數學的變通性、規律性和發展性,從而使學生脱離“題海”,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近年會考命題的變化和要求,一些以新背景、新材料設計的新問題接連出現,雖然它們涉及的數學知識和方法都是同學熟悉的,完全可以“穿新鞋,走老路”,然而,從舊知識至新問題這條“路”上,大部分同學遇到了斷層。

究其本質,學生缺乏的恰恰是如何把知識和能力遷移到新問題中去。教學中發現,多題一解對訓練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遷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如何提高數學解題思路3

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克服思維定勢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解題能力,突破思維定勢。因為目前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一類題目的解題水平,會進行同類題目的大量訓練。

在這個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就產生思維定勢。當題目當中條件、要求發生變化後,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還是盲目套用公式,結果就造成大量題目錯誤。

針對這個現象,老師應該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進行題型訓練時,要參雜各類題目,讓學生能夠進行靈活轉變。尤其是一題多個解題方案時,儘可能多的讓學生去嘗試,多設開放性題目,讓學生多機會進行創新性題目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克服思維定勢。

如何提高數學解題思路 第3張
  

二、養成解題後反思總結的學習習慣

國中數學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會在教學過程中花費大量的心思,但是在教導學生課後總結、思考方面做的'還不夠。學生只是在老師指導下學習解題,將錯解題目進行改正訓練,但是並沒有後續思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在老師教學當下知道答題錯在什麼地方,過後同樣錯誤還會繼續重犯的原因。

沒有總結,找出錯誤原因,就不知道怎麼來避免錯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題目時,除了要講解正確解答方法、技巧,當中包含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將學生答題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講解,找到出錯原因,讓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最終進行改正。還應該讓學生課後將錯誤題目進行訂正、標註錯誤點,最終養成學生糾錯反思的習慣。

另外,由於很多題目解決途徑多,老師在講解之後,學生應該將每種解決途徑寫下、理解,並總結每種解題途徑,反思為何沒有找到最簡單易行的解題。長期以往,學生會養成反思總結的學習習慣,在以後的解題過程中可以避免錯誤,找到最佳解題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