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三歲的孩子怎麼陪伴

來源:時代範 2.28W

一到三歲的孩子怎麼陪伴?

一到三歲的孩子怎麼陪伴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説過,孩子的養育,需要穩定的一對一關係,形成依戀的親子關係。三年有恩於他,才可隨後立威於他。

就是説,三歲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在這重要的三年裏,父母和孩子的親密相處,可以説是恩威並重,這樣長大的孩子,和父母更可能成為很好的朋友關係。

三歲之前的努力,將會受益一生。

孩子一直在身邊,就能及時發現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及時溝通解決。

有的青春期的孩子看起來非常乖,按時上學按時放學,可就在某一天卻做了一件令大人們費解,甚至震驚的事情。原因之一就是,平時父母和孩子沒有很好的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想法,加以疏導情緒和正確加以引導。

和孩子前三年的陪伴,培養了深厚的親情紐帶,還能有效地緩衝孩子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父母之間的矛盾衝突。

所以我們再難也要創造條件,給孩子更多的愛,至少要做到在孩子的前三年,給予他們親密的陪伴。

你現在所投入的每時每刻,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裏,給予你豐厚的回饋。

首先,撫養人要儘可能多一點時間的陪伴

你和一個孩子打招呼,眼睛不正視你的孩子,一定是家裏人的陪伴少了,孩子一個人長期處在孤單和寂寞之中,他的交流和溝通就很少,那麼他的注意力也就投放到了環境中的各個物體上。

你去和他打招呼,他也會因此處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能馬上對你做出反饋。如果你讓他抬起頭來,請注意了,他的眼神一定是充滿戒備,抗拒和陌生感,臉龐不會帶笑意,因為你打擾到他了,你打擾他在他自己的世界裏的所思所想了,他向來都是自己呆着的,你的出現讓他很不習慣和舒服了。

你繼續逗他,他只用同一種抵抗的眼神看着你,不願意説話。怎麼逗都只能得來孩子的抗議。你走到另一個孩子跟前,你剛開口打招呼,孩子已經撲閃着大眼睛開始打量你了,他在猶豫:父母都説,不要和陌生人説話,他會是壞人嗎?你繼續開始逗他,他覺得你沒有惡意,開始放心迴應你。不久之後,你們便很融洽的一起玩一起做遊戲了。

從這我們看到了什麼呢?陪伴能給孩子帶來自信,從小就生活在充分的陪伴裏,孩子並不害怕和人交流,敢於接受人們的目光。

其次,撫養人和環境不要頻繁變更。

這當然不是説只能由一個人帶,而是不要一段時間更換一次主要撫養人。環境的變更,撫養人的變更,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定感。撫養人容貌的改變,聲音的改變,氣味的改變,孩子會感覺不對,就會抗拒,哭鬧,折騰。過了一段時間,等到孩子習慣了,可撫養人又變更了,孩子就開始不知道誰才是能夠第一時間解除他的痛苦的人,他會害怕。這樣撫養出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更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對生活不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容易發展出焦慮,抑鬱,甚至無法和周圍人正常交流等性格障礙。

第三,儘可能讓孩子生活在多人撫養的環境中。

這很有助於培養他的社交技能。在多人撫養的環境中,孩子不僅接觸到了更多人,能夠聽取更多的語言,更能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和微妙反應。無形之中,孩子很容易學會和各種人交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