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來源:時代範 1.97W

有這麼一個實驗,只有兩個問題:

如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1.你是個6歲的孩子,今天學校不上課,你可以有一整天自己的時間,你會做什麼?去哪裏?去見誰?

2.你可以有一整天自己的時間,你會做什麼?去哪裏?去見誰?你的答案會有什麼不同?

做完這個測試之後,兩組人又分別做了幾道關於創造力的測試題,比如給一箇舊輪胎設想新的用法,完成一幅未完成的素描。結果發現,之前想象自己是個6歲孩子的人,在之後的創造力實驗中,分數遠遠高於那些正常的成年人。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激發創造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孩子。

對大部分人的一生來説,創造力是一個不斷下降的趨勢。有數據顯示,這個趨勢從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就開始了。學前兒童平均每天會問父母100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有時候你真的很希望他們能閉嘴。不幸的是,他們真的會閉嘴。進入中學後,他們基本上都不再問為什麼了,這往往也是他們參與感與動機感一落千丈的時期。

這到底是一個孩子心智成長或者社會化的自然反應,還是學校的教育導致了這種下降?

英國教育專家肯·羅賓遜在TED上做過一次演講,主題就是“學校如何扼殺了創造力”。他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在上繪畫課,老師饒有興致地問她,你畫什麼?她説,我畫上帝。老師説,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啊。小女孩説,他們一會兒就知道了。

童言無忌。兒童的世界沒有規則,沒有禁忌,所以創造力如花兒綻放。但一旦他們進入現代教育系統,就進入一種成人世界預設的價值判斷標準。這個依託於工業化社會的教育系統有一套嚴格的學科等級制度,排在最前面的學科是數學和語言,然後是人文學科,藝術排在最後。它要求和鼓勵一種邏輯性的思維方式、事實性的記憶、語言和數學技巧,它教育你如何正確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有創造力地解決問題。這個系統佔據了我們人生最初的20多年:幼兒園、國小、中學、大學,直至找工作。一旦這種思維方式被內化,變成習慣性的思維方式,代價必然是創造力的衰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