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莫做嚴父別過於約束孩子?

來源:時代範 2W

莫做嚴父,不要過於約束孩子

為什麼説莫做嚴父別過於約束孩子?

爸爸要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不做嚴父,做孩子的朋友和玩伴。適度放手,既會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也會使親子關係更加和諧。

家教案例

閆妍今年上八年級。爸爸對於她平時穿什麼衣服、留什麼髮型都有嚴格的要求,每次考試前都會給她規定好要考到的名次,這些閆妍都還能理解。

但是爸爸最近對她的交友情況也開始了干涉,有電話找她,爸爸只要聽到是男生的聲音,就會説閆妍不在家,就算是女同學,爸爸也會追問不停……其實打電話的同學都是她的好朋友。

幾乎每個週末,閆妍都在家待着,爸爸不允許她出去玩,説考上重點高中再讓她玩,她知道就算考上重點高中,爸爸對她的約束也不會減少。同學們知道閆妍的爸爸這麼嚴格,就不自覺地和她疏遠了。

專家解析

爸爸通常會憑藉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地位為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生活和學習。但孩子也是自由的個體,他們內心渴望爸爸把他們當做大人看待,自己去做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他們也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和嘗試。爸爸過多的約束使他們感到難以呼吸。

爸爸對孩子要求嚴厲某種層面上確實可以幫助孩子改正很多錯誤,可這樣的教育效果並不會持久,因為孩子的逆反心理會淡化這種教育效果。相反,爸爸做孩子的良師益友,不過多地約束孩子,孩子會感激爸爸的理解,此時爸爸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教育效果會更理想。

爸爸愛孩子,想用愛來約束孩子,認為讓孩子在自己的控制下去做事情,可以增加成功的機率,殊不知孩子在自主意識的支配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處理問題才是幫助他們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如果爸爸給孩子一些成長空間,讓孩子去自由探索,自由嘗試,並學會自我支配,孩子才不會在爸爸規定的條條框框中喪失獨立意識,成為人云亦云的人。

爸爸要做的是多給孩子一些引導,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自我選擇權。從爸爸那裏得到尊重和受到適度約束的孩子,會均衡發展自己的各項才能,並能享受到真正快樂的生活。

建議一平等地對待孩子,減少對孩子的約束

爸爸要做孩子的老師,更要做孩子的玩伴和朋友,減少對孩子的約束。在這樣寬鬆的家庭教育中,雖然爸爸的角色淡化了傳統的權威色彩,卻有助於爸爸通過不露痕跡的引導強化對孩子的教育。

爸爸應該和孩子一起平等地遊玩、談心、探索乃至嘗試激烈爭論,這些都是在對孩子進行引導,就是這一系列的引導過程,會拉近爸爸和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孩子在享受爸爸所給的自由的同時,也會強化自己的正確行為,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這樣,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建議二不把孩子當做小孩看待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會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想從爸爸那裏得到理解和尊重,不想讓爸爸總把他們當小孩看待。這時,爸爸要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過問孩子的所有事情,也不要對孩子遇到的問題大包大攬。

爸爸要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孩子需要自己選擇的事情時,爸爸不要過於約束孩子,而只是給予孩子適當的指導,把自主權交給孩子。

建議三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在不斷髮展的。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能力的提高,他們會意識到要加強自我管理,可是很多孩子都缺乏應有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實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爸爸對他們的溺愛有很大關係。因此,爸爸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在自己實踐的過程中學會自我管理。

爸爸在張璇很小的時候就訓練她用過自己的東西后放回原處。需要爸爸幫助的,讓張璇來提醒,只要是張璇自己能做的,爸爸從不代勞。

有一次,張璇要去少年宮畫畫,爸爸發現她的一盒彩筆忘記裝在包裏了。爸爸沒有直接告訴她,只是在一邊提醒她:“你再好好檢查一下,自己有遺忘的東西嗎?”張璇漫不經心地回答道:“沒有。”説完背起書包就走了。到了地方她才發現自己忘帶畫筆了,只好自己回家拿。

很多父母都説張璇爸爸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些過於嚴格了,但張璇的爸爸卻不這樣想,他認為孩子必須學會在教訓中總結經驗,才能學會更好地管理自己。

爸爸從小就要提醒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孩子合理制訂計劃,督促孩子自覺執行計劃,這樣就會逐步培養孩子行動的獨立性、目的性和計劃性。不過於約束孩子,孩子就會在自己參與的過程中變得獨立,即使爸爸不在身邊,也會很好地管理自己。

建議四把握好尊重孩子和約束孩子的度

孩子渴望得到爸爸的尊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要充分理解孩子,給孩子自由。

但是爸爸也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制力畢竟有限,還需要適時適度的約束。尊重和約束,並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因勢利導。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要引導孩子遵守已經訂立的規矩,一旦孩子違背了這些規矩,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