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同的態度,將會造就孩子不同的命運

來源:時代範 1.91W

01、對孩子的態度

父母不同的態度,將會造就孩子不同的命運

態度決定行動,你對孩子有怎樣的態度,就決定了孩子將用什麼樣的行為回報你。因為孩子可以從你的態度中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你對他的理解以及你對他的愛!

有這樣兩位媽媽,一個總是催促孩子寫作業,孩子不聽,就大聲訓斥:

媽媽: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讓你寫作業就趕緊寫,玩有什麼用!

孩子:等會再寫!

媽媽:跟你説了沒有快去寫作業,別玩了,不聽就打你了!

十分鐘後,孩子依然留在原地繼續玩,根本沒去寫作業。

一個是讓孩子先玩十分鐘,然後提醒孩子到時間,讓孩子做選擇:

媽媽:十分鐘快到了,別忘了寫作業!

孩子:好的,我知道了,媽媽!

十分鐘後孩子還在玩,母親就要求停止,希望孩子遵守承諾。

孩子:我把這個弄好,兩分鐘後我去寫作業。

媽媽同意,然後時間到了孩子去主動到書桌旁寫起了作業。

兩個媽媽兩種不同的態度,孩子的表現完全不一樣。所以家長也可以換個角度想下,如果你的工作沒有完成,領導一直催催催,你是否也會很煩躁?

何況是個孩子,發育尚未完全,思想還不夠成熟,自然就越催,越不想做。

所以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決不能是立即就強迫孩子聽從你的話做某件事情,而是給予他們緩衝的時間,逐漸養成遵守承諾的習慣,等下次到了時間,孩子自然會主動去寫作業。

而且良好的態度還不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影響,對於學習也會有個更加正確的態度!

02、對家庭的態度

我們班上的小楊同學經常跟人打架,同學被他欺負的不敢跟他相處。於是我把他的家長叫過來,想溝通一下孩子的性格問題還有學習方面的事情。

當時他的爸爸來到學校,跟我講:“其實孩子變成這樣我很愧疚,我基本上不在家,都在外面工作。一回到家,他媽媽就跟我吵架,當着孩子面有時候還會動手。

孩子本來性格很乖的,後來就變得暴躁,我們現在也管不住了。老師,希望你能多關心下孩子,他其實很善良的。”

聽完楊爸爸的話,我也明白了小楊為何會有這樣的表現。所以告訴楊爸爸:“楊爸爸,其實小楊這個孩子也沒有那麼壞。但你們並沒有給孩子一個温馨的家庭。

家長雙方也不重視家庭,也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所以孩子如今會變得脾氣暴躁,愛打人。對於孩子來説,他更想要的是你們父母的愛,是你們重視家庭的態度!”

孩子從生下來那刻起,就感染了父母的氣息。父母對於家庭的人生態度,也決定了孩子今後的每一次選擇!

如果父母之間關係不和諧,經常打罵不重視家庭氛圍,孩子的潛意識中對於家庭就會產生不安全感,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

而且對於今後家庭的組建也會有所猶豫,怕受傷害而不敢成家。從而變得孤獨、不愛與人親密相處!

而如果父母彼此看重家庭,遇到問題及時坐下來溝通、解決,每天都可以開心的生活,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就會建立起健康的相處之道,在今後自己的家庭中也會懂得尊重愛人,愛護孩子!

所以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壞脾氣,使孩子變成一個受歡迎的人。不如先從改變對家庭的態度開始,重視家庭的每一次相處時光,珍惜家庭的每個成員。

03、對世界的態度

小時候父母總在教育我,要懂得感恩這個世界帶給你的美好,感謝每個幫助你的人,不要做昧良心的事情。

那個時候我只是聽從父母的話,做個感恩的孩子。但長大後我逐漸明白,其實那代表着父母對世界的態度,珍視美好,感恩擁有!

記得有次我坐公交車時,一個小夥子的旁邊站着一個老阿姨跟他的孫子,老阿姨讓孫子跟那個小夥子説讓座。

但小夥子好像身體有些不太好,虛弱,所以不太方便讓座。老阿姨就開始指責小夥子的不對,説他不體恤老人的辛苦,不尊重老人。孫子也在一旁跟老阿姨一起大聲呵斥小夥子,絲毫沒覺得自己不對。

我當時就在想,老阿姨這麼不懂得理解別人的辛苦,只是仗着自己是個老人,覺得理所應當享受這個福利。那麼她的孫子長大後是否也會變成不懂得在乎別人感受的自私的人呢?

就像很多家長總是要求孩子達到這樣那樣的目標,卻從不嚴格要求自己。家長都做不好自己的同時,又何來要求孩子做到很好?

其實教育沒有那麼的高深莫測與艱難,也沒有那麼的刻意教導,無非就是父母的一舉一動在無形中影響着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而教育的本質也是家長在為孩子傳達一種人生態度。家長播種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就會有怎樣的人生高度!

只有父母先做到對這個世界心存感恩,理解他人,懂得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才能給孩子傳達出正確的人生態度,讓孩子成為一個不自私自利,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