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

來源:時代範 9.14K

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系列教育改革焦點都聚焦在了實施課改實驗操作教師身上。下面看看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

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1

制定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30篇課文(其中講讀15篇,自讀15篇),分為四大板塊,閲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課外古詩詞背誦等。

二、學生情況分析

所教班級七年級一班共95人,由於他們剛進入國中,還不太適應新課標教材,因此這學期的任務艱鉅,希望通過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試中他們的語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學期目標

1、思想目標:

在聯繫生活的基礎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減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並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其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社會主義道德,使之具有較健康的`發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知識目標:

懂得記敍文的基本知識,能運用基本知識來閲讀,分析簡短的記敍文。加強朗讀背誦的能力,增強語感,積累語言。

3、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養成習慣積累一定的詞彙,能把內心的情感、思想,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會對生活的觀察和分析、表達。

四、保障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擬採用以下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8、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9、根據當前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教育。

10、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11、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的作文,只有七名同學沒有錯別字,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錯別字嚴重。有五分之一的同學兩三句話就完事。

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2

制訂教學計劃

制訂教學計劃是教學工作的首要環節,按教學計劃組織實施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每個備課組、每位教師每學期都要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制訂教學計劃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本學科教學的基本任務和本學期教學的基本要求,瞭解所安排的教學內容對學生智能發展的重要意義。

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

2、認真通讀全冊教材,理清各單元教學內容,把握本冊教材和前後教材的聯繫,明確各單元教學內容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

3、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一般應包括教學目標、情況分析、教學措施、單元教學要點、教學進度、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六部分。

體育學科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還應兼顧氣候、場地、器材條件等,結合學校實際制訂出可行的水平計劃。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所期望學生達到的學習結果。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是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

情況分析:首先分析學生的基本情況,即掌握知識、能力發展、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再分析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措施:教學措施是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益的一些具體做法,包括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兩個方面。教師教學方面包括常規的落實、教學方式、教學媒體的選定等;學生方面包括學法指導、培優補差的措施等。

教學進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本身的內在聯繫,制定恰當的教學進度,同時須寫清單元教學目標。

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 第2張

㈡認真備課

備課的實質是對課程目標與教材編寫意圖的領會與貫徹。在教師教學工作的一系列活動中,備課居於首要的先決的地位,它是上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備課的質量如何直接關係到上課的質量和效率。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教材,目中有學生,胸中有方法”。

1、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深入鑽研教材,認真做到“七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料、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具和實驗、備練習。

⑴備教材——做到五個弄清

一是弄清課標要求。經常性地學習、領會和把握課程標準對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實施建議和設計思路等基本精神的表述,用它來指導備課和上課。

二是弄清教材體系。要通過研讀教材,真正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編寫意圖,透徹理解教材的精神實質、內在聯繫、縱向關係及廣度深度。最終明確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三是弄清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指在同類知識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內容,在知識結構中起着紐帶的作用,它具有基礎性、規律性和全局性的特點;教學難點是指學生難懂、費解和不易掌握的內容,它具有有限性、差異性和局部性的特點。備課時要通過對教材體系的把握、對教材內容的鑽研和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找出這些重點和難點。

四是弄清教材特點。教材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法的選擇,在研讀教材中找到教材的特點有助於有的放矢地選擇恰當的方法。

五是弄清教材疑點。所謂疑點,就是課堂上學生混淆不清、容易誤解且產生疑惑的地方。備課中,要認真分析教材,充分考慮學生可能在哪些問題上質疑,預設答疑解難的方法,以便給學生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釋疑解惑。

語文教師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課文。要範寫的字必須練寫得規範、端正、美觀。

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3

如何制定教學計劃

一、學期教學計劃的構成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本學期的指導思想(應堅持或遵循的教育教學理念)

如: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練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味到輕鬆和成功的快樂等。

2、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2)教材內容的整體分析;

(3)學期教學重點和難點;

(4)教材編排的主要特點。

3、學情分析

(1)班級學生的基本狀態(學生人數,男女生人數,學生來源及家庭基本狀態);

(2)學生原有基礎分析;

(3)學生能力的發展可能性分析等。

4、教學目標及要求

教學目標包括

⑴知識目標: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細化要求;

⑵能力目標:即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實操技能、鑑賞水平等;

⑶情感目標:即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教學要求,可根據具體科目,結合大綱,具體的教學情況預測去做特別設定。

5、提高本學期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教學資源分析:除開教材資源以外的,與本期教學有關的實際資源,如實習實驗設施設備、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家庭資源、圖書室資源、網絡資源等;

(2)教學方法分析;

(3)教師自修安排;

(4)實踐活動安排等。

6、教學課題的'課時分配及進度

通常採以表格的形式去呈現。

制定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 第3張

二、制定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的要求

首先,教材分析要符合大綱的要求,要做到概括性強,條理清楚,知識點全面。

其次,在教學目的要求方面:要強調教學的結構,強調通過教學使學生達到的標準,目的要切實可行。要做到“突出綱目,啟智導學”。教學計劃要簡明扼要,對應傳授哪些知識、技能,培養什麼能力,解決哪些問題、主要步驟等,要清楚地列出綱目。不要長篇大論,連篇累牘。

第三,在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方面:重點、難點要分開。可依據大綱和教學參考書制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另外,在教學中,教學難點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因此要依據對學生的瞭解確定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難點。

第四,在教學措施方面:教學措施建立在教師對教學大綱、教科書、教學資源和學生“四熟”的基礎上,教學措施要體現教師對大綱、教材的準確把握,對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對學生情況的深入分析,既要“依綱扣本”,又要“有所創新”。應注意巧妙、新穎、精要的“三結合”。教書育人和培養學生的知識、操作能力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第五,在課時和進度方面:一般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進行安排,但也要結合專業、教學安排(總課時數)的實際,科學的安排好課時和進度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