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 悄聲細語才是正道

來源:時代範 2.88W

當孩子頑皮淘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喜歡大聲訓斥孩子,他們認為這樣聲勢大,效果好。然而實際上,這種做法一般情況下收效甚微,甚至有時會適得其反。

教育孩子 悄聲細語才是正道

正處在生長髮育階段的幼兒,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外界環境極易影響到他們而使其情緒發生變化,所以父母的大聲訓斥會使孩子因受到突然襲擊而驚慌失措,精神狀態變得高度緊張,以致於引起孩子的反感,對方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或者一個耳朵進,另一個耳朵出,教育效果便無從談起。

或許有時候大聲訓斥可以暫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言行,其實孩子是口服心不服,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產生對立情緒,從而引發沉默、固執等對抗方式,情況嚴重的甚至會養成心口不一的壞習慣。

此外,一味的指責甚至體罰孩子,會影響到心理髮育狀況,漸漸的不再信任家長,如此便有可能導致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漸行漸遠。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這樣的觀點:尊重和要求之間存在着一種“教學依存性”——即10:1。意思是説,要在10倍地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再去對他提出要求。

嚴格的要求必須建立在高度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之上,不然,嚴格要求就好像逆水行舟。所以,父母在教育要求的內容選擇上,應當盡力發現並讚揚孩子的長處,且以此去壓倒他的短處,而教育要求的表達形式上,應將大聲訓斥的做法徹底摒棄,選擇使用低聲調的悄聲細語。

當父母放下身段以悄聲細語教育孩子時,孩子會體會到家長的沉着、冷靜、愛護和親善,從而使其穩定住自己的情緒,並及時將自己所想説出來。只有父母不再居高臨下,孩子才有可能表露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無論他説的對錯與否,有無道理,但這應該説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家長了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夠對症下藥,這樣才不容易讓孩子走進死衚衕。

與孩子悄聲細語進行對話,孩子會感覺與家長處在平等的地位上,能引起他聽大人説話的興趣,從而集中精神聽講話的內容,如此才可能真正領會到家長的話是正確的,以及重要性,不知不覺中他們也就接受了父母的教育。

與孩子悄聲細語進行對話,反映了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體現着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相尊重和依賴以及親密關係。倘若父母可以常常以悄聲細語的方式教育啟發孩子,那一定會受到孩子的歡迎,也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為温和親切的低聲調錶現了大人的良好情緒和心境,它將會強烈地感染孩子,從而令孩子冷靜思考之後理解教育者的要求。

此外,常用低聲調跟孩子對話,還能夠使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加深,孩子主動與家長進行交流的信心也就逐漸樹立起來了。

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孩子,莫要大聲訓斥,悄聲細語才是正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