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社會的特徵

來源:時代範 1.76W

風險社會的特徵,風險社會的最大特點是當下與未來的區隔,導致未來後果的不可預測,從而使當下的決定具有了未知的風險屬性,現在分享風險社會的特徵有哪些?

風險社會的特徵1

(一)風險:人之決定的內在本質

根據貝克的經典闡釋,風險社會脱胎於工業社會,是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結果。貝克的貢獻在於,將風險視為人之決定的產物,而非自然所帶來的普遍化的風險。既然風險是由於人的決定所帶來的,那就需要對人的決定進行規制。

貝克把風險社會的解決方案定位於“政治”,也就是通過塑造“新的政治文化”來解決傳統政治集中化、科層化、中心化在應對高科技方面的弊端。

通過專門領域的亞政治的多中心化,擴大民主參與對科技自身的反思,而不是將解決問題的方案壟斷給——與政治高度結合的——科技自身,從而擴大社會的自我組織能力,以應對風險社會的問題。只有分散決策權力,使決策過程更加多元,讓更多人蔘與決策過程,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才能解決風險的不公平分配問題。

盧曼更側重於對風險的根源進行探析。在盧曼看來,風險的根源不止在於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是內在於人的決定當中,其根源在於時間維度中未來的不可預知性以及社會維度中的雙重偶聯性。

首先是時間區隔所帶來的風險性。在盧曼看來,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人為所建構的時間觀念,由於現在不斷流逝,總會瞬間變為過去,因而過去/未來就構成時間的維度。

正是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當下的未來”與“未來的當下”總是不相重合,風險就藴藏這種現在與未來的區隔當中,風險規制就是根據當下對未來的判斷採取措施。

當下的決定總是存在着造成未來損失的可能性,因而當下的決定總是一項風險決定。未來的不確定性也導致了當下決策總是存在多重選擇可能性,因為沒有人能成功預測何種決定能產生出最好的後果,人在當下的選擇或者決定總是存在偶然性和風險。

對傳染病的防治、對轉基因食物的安全防範、對環境保護的事先預防措施以及對核電站所採取的安全措施,都是對未來可能出現風險的一種事先規制,都是從當下的視角對未來可能的'損失進行評估。

其次是社會層面的偶聯性所帶來的風險,即社會互動過程中自我與他我之間的差異化。在盧曼看來,自我與他我之間像是兩個“黑匣子”,保持高度的不透明性,自我無法預知他我的行動,反之亦然。

由於時間區隔導致的不可預知性所造成的當下決定的多重選擇可能性,進一步放大了社會層面所產生的自我與他我之間的溝通選擇的困難。未來的不可預知導致不同主體對未來的預測和判斷都不盡相同,更加劇了不同主體之間的溝通障礙,這也導致風險進一步被放大。

正是這種未來的不確定性,才導致當下的行為總是存在風險,個人作出的任何決定都可能會產生未來損失(當然也包括獲利)的可能性。

在盧曼看來,由於絕對的安全不可能實現,所以風險/安全的區分是沒有意義的,風險的反面並不是安全,而是危險。盧曼並未像立法和法教義學層面那樣,把危險界定為已經確定或者大概率會發生的侵害,風險界定為根據現有知識尚不能預知其後果的損害,在盧曼看來,這種從損害發生概率的角度加以區分的做法意義不大。

風險/危險的區分意義在於通過主體視角的切換、而非狀態建立起了對應的區分:可歸責為決定的損害為風險,可歸責為環境的則是危險。在以前由自然事件所帶來的危險當中,在今天也藴含着風險,比如地震中的房屋建造質量等等,都使得這種外在的危險轉換為人為的風險問題。

風險/危險的區分意義在於:一方面,風險/危險的區分中包含了決定者(Entscheider)和相關者(Betroffener),這導致對於同一決定二者的視角和觀察是不一致的,也因此很難達成共識;另一方面,因自己決定而導致的未來損失之可能,屬於風險範疇,一般應依靠理性的自我管理來承擔風險損失;

因他人決定而導致未來損失之可能,則屬於危險範疇,則應該通過政治手段/法律規定相應地加以規制,但如果相關決定會引發一種普遍化的公共風險,則同樣應該納入規制的範疇。

(二)風險社會:現代社會風險擴大的結果

在盧曼看來,風險的本質就在於現代社會溝通的社會維度與時間維度的內在緊張,這一內在緊張隨着社會系統的複雜性而發生變化。現代社會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風險社會,其原因在於以下兩點:

1、 複雜性導致的風險的擴大化。所謂複雜性,指的是無數個要素之間無數種連接的可能性,或者説要素之間具有“可選擇性的關聯”。與複雜性相伴隨的是“結構可選擇性”的增加,一個高度流通的社會與一個相對靜態的社會相比,其行為選擇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治理的手段也需要隨之發生調整,化約複雜性的機制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工業化、商品化、科技化導致現代社會複雜性激增,具體表現為由血緣、親緣為紐帶的共同體轉向以契約為紐帶的社會,由熟人社會轉向陌生人社會。

風險社會的特徵
  

隨着科技的發展,傳統社會中不被視為是風險的自然危險,如今已很大程度的風險化了。風險輻射的領域在不斷擴大,開始擴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食衣住行都藴含着潛在的風險。傳統上,不會出現跨越時空的超大規模影響,而在今天,一次發生在互聯網層面的會員身份信息泄露,就可以對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會員產生影響。

就此而言,現代社會的複雜性擴大了社會維度和時間維度兩個層面上的偶聯性:在社會維度上,隨着溝通技術(交通、互聯網和社交軟件)的發展,溝通參與方的數量呈立體性的增長,風險決定涉及的影響範圍和波及面不斷擴大,自我與他我之間溝通的難度和偶聯性大大增加;

在時間維度上,因為技術的發展,決定的後果更加難以預估,一方面選擇的可能性急劇增加,另一方面“選擇的難以抉擇性”也得到無限放大,使得今天要在眾多選擇當中做出決定的困難程度要更高,考量的因素要更多。

2、個體風險的公共性與系統性。傳統社會中,一個人的決定,其影響範圍是有限的。而現代社會,個體的決定卻可能產生系統性影響,形成很強的公共影響,蝴蝶效應大規模呈現,一次互聯網的交易就可能擴展到所有平台交易之上,一段私人拍攝的視頻可以很快形成很強的公共效應。

現代社會,私人風險與公共風險之間的界分已經非常模糊了。現代社會的溝通媒介,使得私人風險很容易轉換為公共風險,可以因其“不利後果在時空上的延展,而危及公眾的安全”。因而,必須要認識到現代社會中,任何一點看似微不足道的個體風險所藴含的公共性。

這一點使得界定“公共風險”中的“公共性”變得相當困難。如果像傳統一樣,從風險的影響面來界定“公共性”,所產生的困境是,風險的高度不確定性,很難預知其結果會產生多大影響。因而需要從新的視角界定風險的“公共性”,只有如此,才能回答風險在何種程度上應該加以規制、如何加以規制、規制要實現何種目標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説,從盧曼社會系統論的角度對風險加以分析,可以起到界定“公共風險”的作用,主要是從風險對社會子系統的運行所產生影響的角度切入。

系統論語境下“系統風險”與一般泛指的“系統風險”不同。一般所指的“系統風險”指的是不受個體決定左右和控制的系統性風險,這種風險典型存在於金融市場當中,是由金融市場的一系列的行為鏈條所共同造就。這固然指出了個體面對系統風險的無能為力以及個體行為的“劇場效應”,但仍很難對“系統風險”的特徵界定清楚。

風險社會的特徵2

(一)高度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是風險社會的核心範疇,這個不確定性,包括科技導致不可控制的事故,人們無法對之進行準確的預測;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甚至使人不再能確認那些本來只屬於人類自身的行為;

人類活動還會導致環境畸變等長期不良後果。現代風險超出了人們預先檢測和事後處理的能力,也超出了目前保險制度所能覆蓋的範圍,因而,“我們生活在暗礁中”。吉登斯也是從不確定性的視角來認識風險的。在他看來,問題不在於我們今天的生活環境比以往更加難以預測,而在於不可預測的根源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不確定性,許多恰恰是由於人類知識增長的結果。

(二)風險的擴張性

風險的擴張性即風險的規模、範圍和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與傳統風險相比,現代風險影響範圍巨大。傳統風險及其後果往往限於某個區域、某些人員,而現代風險無處不在,一旦成災,其危害就不僅僅在發生地,也無地域限制,往往會產生世界性的破壞效果,工業社會是局部的、區域的風險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只對人們生活的某一方面產生影響

因而一般只對局部的或小羣體產生影響。但在全球化浪潮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是各種全球性風險與危機,風險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並對整個人類共同利益存在着威脅。

應對和規避風險就不再是區域的或小羣體的任務而成為全球共同的歷史事件。“工業社會的社會機制已經面臨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種可能性,即一項決策可能會毀滅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這顆行星上的所有生命。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説明,當今時代已經與我們人類歷史上所經歷的各個時代都有着根本的區別。”

風險社會的特徵 第2張
  

(三)風險的內生性與人為性

伴隨着人類的決策與行為,是各種社會制度,尤其是工業制度、法律制度、技術和應用科學等正常運行的實踐性後果。而自然“人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風險的內生特點更加明顯。同時,風險社會“存在於自然結束之後。很明顯,自然的結束並不是指物質世界或物理過程不再存在。

而是指我們周圍的物質環境沒有什麼方面不受人類干擾的某種方式的影響”。隨着人類活動範圍與頻率的擴大,其決策和行動對自然和人類社會本身的影響也極大地增強,使得風險構成中的自然風險佔主導逐漸演變成人為的.不確定性佔主導。吉登斯區分了兩種類型的風險:外部風險和被製造出來的風險。

“外部風險就是來自外部的、因為傳統或者自然的不變性和固定性帶來的風險”;“被製造出來的風險,指的是由我們不斷髮展的知識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所產生的風險,是指我們沒有多少歷史經驗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風險”。傳統的工業社會以及此前的社會,人們所擔心的是外部風險;而在當代,被製造出來的風險取代了外部風險佔據主導地位,由此標誌着進人風險社會。

(四)風險的關聯性與複雜性

風險具有關聯性。由於人類實踐活動導致全球範圍內風險廣度和深度的變化,風險社會中風險的構成及其後果趨於更加複雜:從自然風險轉向人為風險,從個別風險、區域風險轉向全球性風險,從物質利益風險轉向文化風險、道德風險、理論風險等非物質風險,從單一風險後果轉向多重風險後果,從單一風險主體轉向多重風險主體,風險從簡單應對方式轉向綜合應對方式。

例如,某些風險會悄悄地轉化,由經濟風險導致市場瓦解,造成資本貶值,進而轉變為信任風險,導致追隨民眾的喪失,使全體政治成員受到侵蝕,最終轉變為後果嚴重的政治風險。最嚴重時還會轉變為社會風險,導致整個社會處於崩潰的邊緣,造成極大傷害。當風險不能及時得到控制時,它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相關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