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集體中生活是否應該會打架

來源:時代範 4.06K

霸道比懦弱好

孩子在集體中生活是否應該會打架

案例:前幾天,張女士從幼兒園接回4歲的兒子樂樂時,發現樂樂臉頰上明顯腫起了一塊青紫,隱約可以看出兩排小牙印。幼兒園老師解釋是同班小朋友搶玩具起衝突咬的。老師表揚樂樂很乖,捱打了並沒還手,是小朋友學習的榜樣。張女士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寶寶從小就打不還手,在這遍地是‘狼’的社會,就怕善良的寶寶會成為‘美德’的祭品……”“不主動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還手。”

同是4歲孩子的家長,王先生説,自從進入幼兒園後,寶寶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他都教育寶寶要適當還手。他坦言,他為孩子的“懦弱表現”感到擔憂:“近幾年頻頻發生的校園暴力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孩子懦弱非常危險。霸道總比懦弱好。”

不能以暴制暴

案例:黎女士説,她常常教育5歲的兒子,不能動手打人,甚至被打都不應該還手。黎女士認為,動手解決不了問題,這樣你打我,我打你,最後受傷也是孩子。“孩子對父母來説都是寶貝,傷了誰都不好。”對此,同為媽媽的劉女士很認同,她説同事的兒子很老實,在幼兒園老被欺負。同事心疼兒子,教孩子要還手。結果孩子下手太重,敲破了同學的腦袋。“小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不能打,一旦造成嚴重的傷害,家長會一輩子內疚和難過。”

我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忍讓為先。但是那都是成人的事情了。孩子別看他打架,但是他們來得快,去的也快,上午打了架,下午就一起玩。從不記仇。而且感情更勝從前。有專家也建議讓孩子“會”打架,比讓孩子忍讓要來的更具有教育意義。並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理解感情的來之不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