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也可以叫什麼

來源:時代範 1W

養生我國古代又稱攝生、道生、保生、長生、壽世等

養生也可以叫什麼1

1、養生,我國古代又稱攝生、道生、保生、長生、壽世等。

2、鐵皮石斛在自然界中常分佈於雲霧繚繞的懸崖峭壁上,野生存量極少,自古被視為養生長壽之極品,又被稱為“絕壁仙草”、“還魂草”,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3、*古代的長壽養生之道提倡口味要清淡,口味清淡確實有益於人體健康

4、注意養生保健,健康多福長壽。

5、夏日養生妙方多,伴你健康又長壽。

養生也可以叫什麼
  

保健、攝生。

養生的意思是保養身體,保持健康。如《莊子·讓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

保健和攝生也有這個意思,可以代替養生。如《老子·第五○章》:“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衞生、保生、壽世的意思等。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的意思。總之,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目的的科學理論和方法。 中華養生產生於上古先民為抗禦嚴酷的自然環境,調整體力,抗禦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

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我們的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真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道教書籍,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養生,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衞生、保生、壽世的意思等。

環境包括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社會環境和每個人居住的小環境。在環境中,有許多因素每時每刻地作用於人的機體。這些因素,可概括為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不僅錯綜複雜,且處於經常不斷的變化之中,人體藉助機體內在調節和控制機制,與各種環境因素保持着相對平衡,表現出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人們的這種適應能力是有限的,當有害的環境長期作用於人體

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人要健康長壽,就要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明白環境與人的關係。環境是一個極其複雜、辯證的自然綜合體,一切生物都要適應環境而生存,人類不但要適應環境,而且還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環境。這樣人才有可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養生也可以叫什麼2

養生,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它是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目的的一種醫事活動。《素問·上古天真論》説:“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實為養生真諦。

筆者撮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法於陰陽,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陰陽變化規律。人在春夏季節要順應自然界規律調養陽氣,在秋冬季節要順應自然界收藏的規律調養陰氣。高世拭曰:“聖人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指出在指導養生中,應順應四時陰陽特點來保健。舉夏季為例,夏季“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養生也可以叫什麼 第2張
  

養生

人體要順應陽盛長養之氣的特點,使心氣長旺,提高抗病能力。應鍛鍊形體,堅持室外活動,行日光浴。調節情致,積極進取,勿生懈惰厭倦之心,以使陽氣宣散於外。調節起居,晚睡早起,午睡不可太久,注意避暑,尤忌過於趨涼。調節飲食,宜清淡,忌油膩,多食營養豐富的蔬菜、瓜果之類,但不宜過涼。

形體保養是《內經》養生方法最初級的層次,以保證形體、體格的健康為主要目的,包括避虛邪毒氣、節飲食、慎起居、不妄作勞等,內養正氣以強身,外避虛邪以防病。形神共養是指思想安閒清靜,心無雜念,可保正氣調和,精氣和神氣守持於內,從而達到形體與精神的協調共存。

中醫養生

天人合一是主動將自己日常行為和精神情志活動,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內經》養生方法中的最高境界。養生理論是《黃帝內經》最重要的學説之一,其“形神共養”、“天人合一”等養生觀點對後世養生學説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有關養生方面的理論分佈在《內經》各篇章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形體保養、形神共養、天人合一,茲做簡要分析。

形體保養是《內經》養生方法最初級的'層次,以保證形體、體格的健康為主要目的,包括避虛邪毒氣、節飲食、慎起居、不妄作勞等等,不外內養正氣以強身,外避虛邪以防病兩方面。

養生

內養正氣以強身,《素問·上古天真論》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這段經文以對比的方式,闡述了不同養生方式帶來的後果,即善養生者可度百歲,不善養生者半百而衰。其中被後人作為養生基本原則的內容,涉及日常飲食、生活起居、形體鍛鍊等方面。

慎起居,“起居有常”,一般指起居有規律,此處常指“正常”、“常態”,並不單純指生活起居有規律,更要與自然界陰陽之氣相一致,即“法於陰陽”,只有符合陰陽變化規律的起居方式才能算作“有常”。

中國傳統醫學承載着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做鬥爭的經驗和智慧,是經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起來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理論源自於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與黃老道家思想有頗深的淵源。中醫的核心是整體觀念、天人合一,與道家文化大道至簡、順應天地自然的認知是相合的。

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體現在中醫方面是一種生命觀。中醫診病講究時空觀念,這也是建立在順應自然的生命觀的基礎上。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身體的生理、病理變化都深受自然的影響,自然的動態變化也必然影響人身體的變化,所以中醫看病是有動態、時空觀念的。

比如,主要症狀是咳嗽、發熱的患者,秋末冬初發病與冬末春初發病就大不相同,用藥原則上也必然不同。中醫師不會只看到患者舌苔、心率等表面現象,而是更深入地揣摩患者多年的病史、體質特徵等,進一步地探究導致其身體內環境失衡的原因。中醫在順應自然的生命觀上建立起來的整體、動態的時空觀念是中醫學最大的優勢。

如果拋卻順應自然的生命觀,中醫本身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孕育出中醫“治未病”的智慧。順應自然的思想強調的是身心與自然相合,順應自然規律以達到調心養身的目的。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作為中醫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強調順應自然的“治未病”養生觀。

現代人常被不良的生活理念、生活習慣,甚至不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所困,進而造成身體的病症。“治未病”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但其核心思想仍然是順應自然的傳統養生觀。所以,順應自然的中醫養生智慧是從根本上預防疾病的關鍵。

節飲食,食飲有節在中醫養生中一直被歷代醫家所重視。食物是臟腑氣血化生之源,但飲食不當也會妨礙養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