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不是萬能的!孩子還得學會和同齡人“玩到一起”!

來源:時代範 1.15W

孩子愛學習喜歡閲讀,家長們自然是很欣喜的,但是你知道嗎?孩子不能單單隻喜歡閲讀,還需要跟同齡的孩子交流,得學會和同齡人“玩到一起”!

閲讀不是萬能的!孩子還得學會和同齡人“玩到一起”!

寒假在即,相信很多媽媽都已經開始為為孩子規劃寒假的生活,其中有一項內容幾乎是所有的孩子的標配——閲讀。“寒假看什麼”成了這段時間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

的確,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開始重視孩子閲讀習慣的培養和家庭閲讀氛圍的營造,例如在家庭的角角落落都佈滿書籍,或是給孩子設計非常温馨舒適的閲讀角,希望孩子可以愛上閲讀並從中受益。一些父母甚至表示希望書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樣父母就可以休息,不必承擔辛苦的教養責任。

而當孩子出現明顯的情緒問題、人際問題、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打人罵人、翹課逃學等問題,有些父母甚至指望給孩子看上幾本書就能讓這些現象化為烏有。但我想説,書不是藥,不可能代替父母包治孩子的“百病”,而孩子的行為問題或一些表現症狀,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依靠檢視和父母的關係,或是父母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才能得到改善。

這並不是説我們要摒棄閲讀,或者閲讀對孩子的成長不重要。我想表達的是,我們不能指望把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所有的問題都交給閲讀。

尤其在孩子的'青少年時期,這是確立自我同一性最為關鍵的階段。事實上,在孩子更小一些的時候,也就是7歲生命力基本奠定以前,比起閲讀,我更鼓勵孩子去和同齡人交往,與稍微比自己大一些或小一些的孩子交往(日本部分保育園會實行“三人團體”的設置,讓3歲、4歲和5歲的孩子結成固定團隊,每週半天固定玩耍),在實實在在的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去整合自己的人格結構。

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比起間接經驗,真實的體驗更能影響我們的認知與行為。成年以後的人格結構、慮事思維、行為習慣等等,很多都是從實實在在的關係和體驗中獲得的。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這些真實的關係——我們和自己的關係、和別人的關係、和世界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感。

在這樣的關係構建裏,書籍屬於間接經驗,無疑在拓展我們的認知,增長我們的知識,啟發我們的思維,培養我們的想象力,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進我們的智慧等方面不可或缺。但對於一個人的人格養成來説,這種經驗是單向的、非真實的、以閲讀者為主導的。閲讀者自行決定閲讀速度、閲讀方法、閲讀習慣、閲讀數量並自行決定自己對所閲讀內容的理解等無限自由的過程,都容易增加一個人的自戀——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我”所發生的,所有的過程,都可以由“我”自行説了算。對於這個部分的理解,參考孩子看電視電影、玩網遊或手遊就比較容易理解,即它們都是單向而虛擬的非現實的體驗。

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得體驗大量“別人説了算”的經歷,才能有效培養一個人的現實感。

所以我們有時會發現,身邊的一些寫作和閲讀的愛好者和文字工作者,性格會相對內斂,個性敏感細膩。他們中的一部分在處理現實生活議題和人際關係的時候,可能沒有其他領域的工作者那麼融洽。

這裏絕對不是貶低或不尊重文字工作者,但是從一些極端案例和現象裏,我們的確會看到,一個完全沉浸在虛擬和虛構世界裏,倚靠間接經驗生活的人,其現實的社交能力往往是偏弱的。

這也就印證了古人説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培養孩子對閲讀的興趣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對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養成,也不要忽略給孩子創造更多的現實真實體驗:平時多帶孩子和自己的同事或朋友的孩子一起玩,讓孩子結識自己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的鄰居小夥伴,寒暑假參加一些陌生孩童組成的冬夏令營等等,讓孩子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去體驗愉悦和焦慮、失落與滿足,體驗愛與被愛、矛盾與衝突、討厭與喜歡,以及因為真實互動所帶來的憂傷與煩惱……

一個孩子在養成了健全的人格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享受閲讀的樂趣,並且在由閲讀帶來的精神體驗裏拓展自己的心智,促進自我的成長。

熱門標籤